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本草纲目,1,本草“的含义,中药的来源以植物药材占大多数,使用上也以植物药材最为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学”。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国的传播,本草学逐渐改为“中药学”。 本草学主要阐述中药的来源、加工、性质、主治及运用中药的方法和理论等,是中药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2,目录,第一章 本草纲目的内容及编撰过程,第三章 本草纲目对祖国医药学的贡献,第二章 如何掌握本草纲目的科学体系,3,第一章,本草纲目的内容及其编撰过程,4,一、本草纲目是一部什么书,本草纲目问世以来,不少中外知名学者高度评价了它的科学成就。 本草纲目大致包含了三大方面的科学知识: 作为本草著作,它记述了1892种药物,给
2、我们留下丰富的药物学知识。李时珍是药学家又是医学家,论药处处结合论医,故此书又是一部医学著作。它成为历代研究中医学、中药学的必读书。 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三大类。本书论述动物药、植物药的生态、生长环境、培植繁育方法等,论述矿物药的特性、产地及采摘手段等,涉及大量有关生物学、矿冶学知识,以及农、林、牧、渔等生产技术知识。 李时珍对各种药物都作了详细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本草纲目又成为研究中国医学史、药学史和古代历史、地理、考古的参考书,5,二、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湖广蕲州人,生于明正德十三(1518)年,卒于万历二十一(1593)年。 李时珍出生在一个世代行医的
3、家庭。李时珍幼年时代,受父亲的思想影响和监督,在科举道路上走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自幼聪明好学,十四岁就考中秀才。第三次考试失败后,经他坚持要求,取得父亲的同意,下决心抛开科举道路跟父亲学医,终生做一名乡村医生。这时他已经二十多岁了。 追求功名的愿望虽然已经落空,但通过十多年的学习,熟读了四书五经、历史著作和诸子百家文集,积累了文史知识,为研究医药学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功夫不完全白费,6,李时珍献身祖国医药事业,所走的是自学成长的道路。没有进过高等学府,也没有名师的教诲。一生大概只有两位老师,一是他的父亲,一是蕲州城里的顾日岩。 李时珍以超人的毅力,刻苦阅读他当时所能借到的医学著作;善于用批
4、判的眼光对待古人的科学成就;不迷信古人,抱着后来者居上的雄心壮志,在医学和药物学领域,力图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终于取得辉煌成就,为祖国医药学宝库增添了珍品。 李时珍曾到武昌楚王府当过几年奉祠正,兼管良医所实务;又到京师太医院干了一年工作。他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埋头钻研医、药、从事著作上。他一生写了六部科学著作,7,三、本草纲目是怎样写成的,从1540年到1551年,(李时珍二十三岁到三十四岁)他告别科举道路,决心学医。首先专心为群众治病,埋头钻研医药书籍。 在阅读古书过程中,通过古今对比,他发现古代的医学著作和药学著作,都存在许多疑问、缺点和明显的错误。或者把一种药物误认为几种药,或者把几种药物
5、混为一谈,或者文字记载和药图不相符;药物分类上更存在许多问题。李时珍认为这些问题如不加以澄清,不但有损本草著作的科学性,而且容易造成医疗事故。他渐渐地产生了重修本草的志向。 公元1552年,李时珍经过反复思考,终于选定重修本草作为自己长远的奋斗目标。 自1552年至1567年(李时珍三十五岁至五十岁),是他重修本草的第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活动是外出采方问药,广泛收集第一手科学资料,8,李时珍计划中的第一步,是广泛地寻方采药,为撰写本草纲目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 1568年至1578年(李时珍五十一岁到六十一岁),他在取得丰富感性知识基础上,深思熟虑,创立了本草学的新体系,这是李时珍科学创造的
6、黄金时代。 由撰写初稿到1578年最后定稿,曾经“三易其稿”,即反复修改三次,每次改写都大大提高了分类的准确性,论述的科学性。 直到他去世前三年(1590),南京一位书商才开始刻印本草纲目。他临死虽未见到全书,总算听到了出版的好消息,这位科学巨人才瞑目于九泉,9,第二章,如何掌握本草纲目的科学体系,10,本草纲目这本书的名称,反映了它的科学体系结构的基本特点:以纲代目,纲举目张。 掌握了它的纲目体系,要检索某一味药,了解它的产地、形状、主治、修治方法,就如同从字典上查找一个汉字,从辞海辞源、百科全书中查找一个词条一样简便。 它的三个纲目就是:(一)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二)以类为纲,以药为目;
7、(三)以药名为纲,以八项分析为目。下面就这三个纲目作一介绍,11,一、以部为纲,以类为目,李时珍首先把1892种药分为十六部。 十六部的名称和顺序是:水部,火部,土部,金石部,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服器部,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 部的分类法,只是一个大纲。按十六部分类,每一类仍过于庞杂,例如草部共有药439种(附录,有名未用除外),不易掌握。李时珍进而创立六十类分类法。 每部之下,再细分若干类,纲目更加清晰,12,六十部的名称和它所属的部如下: 水部天水、地水 火部火类 土部土类 金石部金、玉、石、卤石 草部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有名未用
8、谷部麻麦稻、稷粟、菽豆、造酿 菜部荤辛、柔滑、蓏菜、水菜、芝栭,13,果部五果、山果、夷果、味果、蓏类、水果 木部香木、乔木、灌木、寓木、苞木、杂木 服器部服帛、器物 虫部卵生、化生、湿生 鳞部龙类、蛇类、鱼类、无鳞鱼类 介部龟鳖类、蚌蛤类 禽部水禽、原禽、林禽、山禽 兽部畜类、兽类、鼠类、寓类、怪类 人部人类,14,李时珍按照“析族区类”的分类原则,在类之下,还分有若干族。为了避免繁琐,在书中没有标明族的名称。在植物类药物中,这种族的归纳容易为人所察觉。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往往是排列在一起的。例如草部芳草类,廉姜、山姜、豆蔻、姜黄、郁金等属姜科植物;草部隰草类,菊、野菊、艾、千年艾、青蒿、白蒿
9、、黄花蒿等都是菊科植物。果部山果类,梨、棠梨、木瓜、山楂、林檎、枇杷、樱桃等都属蔷薇科植物,15,二、以类为纲,以药为目,李时珍将1892种药物,分入六十类,这同样是一项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立部、立类,这在分类学上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创造,因为它是对前人药物分类思想的巨大突破,16,三、以药为纲,以八项分析为目,本草纲目,按照郭沫若同志的说法,实际上是“1892种药物说明”。这个“说明”就是对每种药物的气味、主治、修治、发明等内容作出科学论述。这种论述的方法,同以往本草著作有所不同,有着自己的基本结构。每药标一总名,就是立一大纲,下面分某些项目,逐项论述。各种药名下面所列的项目,或五项或七项不尽
10、一律,通观全书,基本上有八个项目。表明李时珍是从八个方面对药物进行分析的,17,八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是这样的: 释名 修治 气味 主治 集解 发明 正误 附方,18,四、序例和药图,关于序例和百病主治药 序例是本草纲目第一、二卷的内容。李时珍根据历代医学家的医学、药学著作,摘录其精华部分,论述祖国医药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帮助读者掌握药物采制、性味、禁忌的基本知识和用药的基本理论,以简要论述前人经验为主,不少地方作了重要的发挥,补充了新的经验,纠正了前人的缺失。 百病主治药是本草纲目第三、四章的内容。李时珍同样运用纲目结合的原则,立病名为纲,列主治药品为目。共列113个病名,包括内科、外科、儿科、
11、妇科、五官科等。每项病症下面列举数种以至数十种主治药物,以供医家临床选用,按病查药,一目了然。 关于药图 本草纲目中,附有1100多幅精工绘制的药图,19,第三章,本草纲目对祖国医药学的贡献,20,一、在医学上的伟大成就,本草纲目在历代诸家本草已有科学成就基础上,做出了不少新的贡献。了解它的贡献在哪些方面,学习这本书就会处处有新的收获。 第一、建立了本草学的新体系。 第二、内容全面,论述系统。 第三、大大增加新药。 第四、纠正不少错误认识。 第五、发展药性理论,21,二、对中医学的重要贡献,历代著名医家,不一定都是本草学家;著名的本草学家,大都是著名医家。本草纲目在医学上的贡献,举其卓著者约有
12、以下四端。了解这些贡献,学习本草纲目时就会处处察觉它的医学价值和意义。 第一,关于脑、三焦、命门的创论 脑人的思维器。这是李时珍的重要科学论断。李时珍第一次提出脑是人的思维器官。他在本草纲目卷三十四辛荑发明中写道:“脑为元神之府。”(校点本第三册,1936页)明确论定脑是精神活动的总枢纽,即肯定脑是高级中枢神经活动的司令部。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心之官则思”的传统观念,22,命门“,在两肾之间,为生命之原。这是李时珍又一创造性观点。关于命门,李时珍写了专著加以考订,可惜命门考一书已失传,本草纲目中保存了部分观点。 李时珍肯定命门“为生命之原”,并在医学史上第一个推翻“左肾右命门”的观点,把命门的位
13、置定在“七节之旁、两肾之间”。本草纲目反映了这一基本观点,写道:“命门,其体非脂非肉,白膜裹之,在七节之旁,两肾之间。二系著脊,下通二肾,上通心肺,贯属于脑,为生命之原。”(胡桃发明校点本第三册,1804页,23,命门和三焦具有体用关系,更是李时珍的创造性见解,其基本观点,可从本草纲目窥见。序例中的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李时珍写了他对命门、三焦的基本论断:“命门,为相火之原,天地之始,藏精生血;降则为漏,升则为铅,主三焦元气”;“三焦,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间,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号中清之府。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 李时珍对命门与三焦的关系有更
14、概括的论述:“三焦者,元气之别使;命门者,三焦之本原,盖一原一委也。命门指所居之府而名,为藏精系胞之物;三焦指分治之部而名,为出纳腐熟之司。盖一以体名,一以用名。”奇经八脉考中,李时珍还论定:命门“与冲、任、督三脉相通,24,第二,发展“脾土为本”的医学理论 李时珍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李东垣创立的脾胃为元气之本的学说,作了新的发展。首先,他肯定脾胃的功能,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血液的营造有密切关系,写道:“人之水谷入于胃,受中焦湿热熏蒸,游溢精气,日化为红,散布脏腑经络,是为营血,此造化自然之微妙也。”(红曲发明校点本第三册,1547页)其次,他用五行生克原理,强调培土健脾对其他脏腑机能调
15、整的重要性。他说:“土者万物之母。母得其养,则水火即济,木金交合,而诸邪自去,百病不生矣。”(黄精发明校点本第二册,720页,25,第三,发展“十剂”思想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列上专门条目,对十剂思想作了重大补充、纠正和发展。 首先,他对十剂不是从狭义的分类原则去理解,而是当作临床辩证论治的准则。将辩证原则与施治原则紧密结合,改变了人们对十剂原则的认识。把十剂思想从方药分类原则的狭隘圈子里解脱出来,发展成为一套医学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治疗原则。十剂思想,实际上在李时珍那里已经成了一种医药结合的总体思维模式,大大提高了十剂在医药学上临床应用的价值。 其次,由于李时珍对十剂的价值观作了发展,从而对徐之才、陈藏器以来的十剂思想,在不少地方作了重要发展。如宣剂,徐之才只谓:“宣可去壅,生姜、桔皮之属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医学基础知识知识点全面分析试题及答案
- 中小学教师资格课程实施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4药剂学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分析试题及答案
- 提升锂电池中电极材料性能标准
- 热交换站运营管理规定细则
- 2025年乡村全科医师考试解析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乡村医师考试关键技巧试题及答案
- 企业财务透明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税务师复习冲刺试题及答案
- 《中国古代寓言》导读(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2023年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江苏卷)(直接打印Word)无错版
- 硬笔书法全册教案共20课时
- DB44-T 2198-2019城乡社区协商工作规范-(高清现行)
- 资源环境信息系统(gis)课件
- 股东身份证明
- 本科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程第三章 教学课件
- 近代以来广州外贸产业的发展历程
- 29《马说》2022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精选真题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范本
- 国内外钢结构焊接标准体系及国标钢结构焊接规范介绍刘景凤PPT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