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共计10课时)复备教学内容:教材第119页第137页。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一种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从中受到启示,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习目标:1.认识21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正确读写“辩论、宣布、清澈、一丝不苟”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3.学习课文观察、描写人物的
2、方法。4.学习文中人物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学情分析:教材中涉及的人物,无论是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还是残疾人、普通人,他们身上都具有一种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这种执着奋斗的精神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教学中要结合课文中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加以体会,使学生有所感悟,受到启发。几篇课文所涉及的观察和描写人物方法,学生不易把握,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反复读书,在读中加以体会,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读、说、写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学方法措施:1知识链接。师生共同查找教材中涉及的人物(如,伽利略、亚里士多得和罗丹等)的图片及生平资料,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主人公乐于追求、勇
3、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2充分读书,体会文章观察、描写人物的方法。3设计与文章写作特点相关的读、说、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加深体会文章观察、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伽利略、亚里士多德及罗丹的图片及生平资料。课时安排:课时10课时 25 两个地球同时着地教学内容:教材第120页第123页教材分析: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说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年轻时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勇敢挑战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并经过反复求证和公开试验,用事实捍卫了真理。从文本价值上说,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教育学生尊重权威但不
4、能盲从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教材。从文章表达上看,主要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这些理应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所以,教学这篇老课文,就必须立足新课程背景做新的文本审视教学处理,注重阅读感悟,着力言意兼得,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学情
5、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和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但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尚需进一步的提高,逻辑推理能力更需进一步地培养。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读熟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第一课时 课时数: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1.这节课我们要走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2
6、.(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为更好的学习课文做好准备。二、初读课文 自学生字词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2.同桌间互相听读课文,并正音。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将这些词语读正确:着地、伽利略、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思边画
7、,扫清课文中的障碍,由浅入深的理解课文内容。三、默读课文 初步感知人物 1.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2.小组内初步交流。四自主读书 诱导感悟1.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自读了课文,并初步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朗读课文,可自读,也可同桌间轮读。(学生自主读书)2.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得段落读给大家听。【设计意图】多读多悟,自主学习,学习的主人得到充分的发挥。当堂测试题:一、按要求写词。1、写近义词。容许( ) 违背( ) 寻常( )惊讶( ) 竞赛( ) 宣布( )2、写反义词。怀疑( ) 固执( ) 落下( )正确( )
8、公开( ) 真理( )二、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2、从前提推断出来的结果。( )3、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4、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5、非常细心,生怕弄坏。( )三、缩句。1、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_2、斜塔周围的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_3、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雕塑了一座仪态端庄的女像。_第二课时 课时数:2教学过程:一、感知整体,集中阅读心向,初识人物形象1谈话导入:同学们,课前大家都预习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了(板书课题),现在就来检查检查,有信心吗?2.读课题,读对“着(zho) 地”一词。3.检查预习,读好课
9、文。(1)读好带有生字词的语句。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bin)论家”。(进行“辩”“辨”“瓣”的辨析,提示“辩”的写法,并引出“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让老师很难解答”一句。)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fng)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可更改的真理。(指导读好“奉” 和多音字“更”。通过对“信奉” 与“相信”的比较,简介亚里士多,以及联系人们信奉神灵的生活实例和“不容更改的真理”等语句理解“信奉”的意思。)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wi)背人类的真理?”(理解“违背”意思,指导读出责备的语气。)他想:如果这句话
10、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shun)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tu)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bng)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着重读好三个生字,读通这个长句子,理解量词“磅”。)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sh)呢?(指导“释”的读音和写法。)他向学生们宣(xun)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sh)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注意“宣”的读音。出示比萨斜塔图片,并作简要介绍。)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wng)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联系文中伽利略的行为
11、表现帮助理解“胆大妄为”,指导“妄”的书写,试着用责怪的口气读。)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zh)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理解“固”,指导朗读。)(2)这儿话中的“他”指的是谁?出示伽利略照片,读好生字“略”。学生简介伽利略,适时朗读课文的相关语句。(3)课文写了伽利略的哪些事?读相关段落,再整理课文思路:怀疑求证公开试验。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写作思路,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文本。4过渡:在这些生字词中哪几个词是人们对伽利略的评价?(胆大妄为、固执)你认为他们评价得对吗?那我们就抓住“胆大妄为”和“固执”这两个词学习课文。【设计意图】扎扎实实识字学词、让每个孩子读通读顺课文
12、,应当成为阅读教学的头等大事。从学生大声读课题,到集中出现“带有生字的语句”生字认读要求准确;从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读通长句难句,到带着问题通读全文;从梳理文路,到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内容整体感知,每一个环节,无不是围绕“读通课文识字学词”而展开的。同时,以“胆大妄为”和“固执”两词为课文教学的主要线索,为学生后续学习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从而为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作了充分而有力的准备。二、深掘文本,磨砺语言心智,感悟人物形象(一)研读“胆大”,感受“怀疑”之勇敢1思考。伽利略的“胆大”表现在什么地方?出示语句:“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
13、度应当比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磅重的铁球快。”2研读。自由读这句话,句中的“这句话”是哪句话?伽利略想的这句话说了哪两层思,各用句子中的一个字概括每层意思(慢、快)。用抓关键词、板演图示、数学式子(10110.10110)等方法明白句子的意思,引出“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一。如果把句中的“如果”删除可以吗?为什么?从中体会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质疑,并不是简单草率的怀疑,而是有理有据,它以假设正确为前提,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可见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深思。伽利略如此胆大地怀疑亚里士多德,会遇到什么?读第二自
14、然段,抓住“信奉”“不容更改”“谁要是就会”“责备”等词语,体会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不仅要面对人们的嘲笑讥讽,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风险。在此基础上,再引入补充世纪时,意大利的布鲁诺因反对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坚持真理“日心说”而流浪异国、被捕入狱,最终被教皇活活烧死在罗马广场的资料,深入体会伽利略怀疑权威所要面临的生命危险,进一步体会伽利略为了真理,为了科学,不畏强势、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4练说。用“伽利略如果 ,就会;但是,如果,就会。最终,他选择了。” 适机渗透说话练习和朗读指导,再感受人物品质。【设计意图】亚里士多德的话与伽利略的“怀疑”涉及科学知识,学生比较难懂。但不宜讲得
15、太多,以免使课堂纠缠于知识之中。要紧紧围绕“语言学习”这个核心,安排了“研读弄清句意、联系感受人物、仿说训练表达”几个小板块,引导学生经历语言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到伽利略宁可牺牲自己也要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促进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品读“妄为”,体味“试验”之严谨1找画描写伽利略“妄为” 的语句:“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2交流,朗读感受“反复试验”。(1)提出问题:伽利略做试验有什么特点?(反复、许多次)(2)换词比较:用“重复”换“反复”行吗?两者有什么不一样?(3)设境想象:伽利略反复做试验,每次做的都不同,可
16、能有什么不同? (高度不同、球的质量不同、试验地点不同、天气、风力等试验条件不同)进一步理解“反复”“许多次”的语言内涵,进而感受伽利略治学的严谨。【设计意图】“反复”是伽利略私下试验的重要特点,也是敢公开试验的根本所在,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理当成为教学的关键点,但往往为人所忽略。这里,我们紧扣“反复”做文章,在弄清“反复”与重复”的差异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在不同情境下,伽利略是如何得出同一结论的,从而感受伽利略求证之不易,体会伽利略认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三)练读“固执”,感悟“真理”之坚守1理解伽利略的“固执”。出示语句:“他向学生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
17、试验。”指导策略:指名学生扮演伽利略,教师和其他学生扮演伽利略的学生,进行现场口语交际。扮演伽利略的学生用本段话中的语言向“学生”宣布试验结果及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的消息,“学生”或提出问题,或给予劝阻,或支持助威,在双方互动中理解明白伽利略坚持公开试验的根本原因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从而感受到伽利略对真理的坚守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体会伽利略“固执”坚持公开试验前后人们的反应。当伽利略要公开试验的时候,人们有什么反应?画出来,读好语气。你读出了人们对 他的什么态度?用几个词来概括当时人们的态度。(不屑
18、一顾、讥笑嘲讽、嗤之以鼻等)重点指导学生用声音和肢体语言读好人们责备伽利略的话语。想象补白:当看到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伽利略走下斜塔时,人们有什么表现?用“伽利略走下斜塔,人们。刚才还嘲笑他的人说: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说: ;曾劝阻伽利略公开试验的学生说: 。”的句式来说说当时的情景。3此时,如果还用“胆大妄为”“固执”来评价伽利略,你觉得这两个词的内涵应该是什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设计意图】课文在描写伽利略宣布要做公开试验和人们的反应,留下了许多空白,这就为语言实践提供了可能,搭建了平台。于是,在这一环节,我们凭借“宣布”设计了口语交际训练,展现伽利略对真理的坚守;指导有感情
19、朗读人们责备伽利略的话语;展开想象,让学生学习用动作、语言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围绕试验成功后人们的行为表现进行说写练习。听、说、读、写、思,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三、聚焦文旨,品味作品价值,提升人物形象1课件出示:“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2句式比较。比较一: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全都是不对的。 比较二: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
20、是对的。3交流讨论。课文既然是写伽利略,为什么还要说“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4鼓励质疑。伽利略是怀疑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如果你碰到书中有错,你敢不敢提出来?那就快快行动吧,仔细读读课文中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和第段中写伽利略试验结论的话,你会发现也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同时从高处落下”,应该改成“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呢?请你用一两句话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如,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设计意图】伽利略做试验并不是为了出名,他是通过在
21、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以令人信服的事实,有力冲击当时那种盲目崇拜与迷信的思想,意义重大。我们得让学生对此有深入的理解。为此,必须抓住“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这一文章中心句,通过两次的比较辨析、讨论交流及纠正文本之失,让学生在透彻地理解句意的同时,培养辩证观点,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并深入体会伽利略所作所为的社会意义和深远影响,正确理解文本的现实价值和深刻主题。四、总结写法,积累言语养料,发展语文能力1总结写法:伽利略不畏困境、献身科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人物形象和崇高品质,课文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一是选择怀疑权威、反复试验和公开试验三个典型
22、事例;二是描写了人物心理、语言和动作。)2课外练笔: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学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或一篇习作。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不迷信权威 (怀疑)? 同时着地 (试验) 先后着地当堂测试题:一、用恰当的关联词填空。1、( )时间是宝贵的,( )我们要十分珍惜时间。2、( )我们刻苦学习,( )能取得好成绩。3、( )明天下雨,校运动会( )延期举行。4、骆驼( )能耐热,( )能耐寒。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本文写了_的科学家伽利略在_上做一次公开试验,让两个铁球同时_,结果是两个铁球同时_,从而用_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_的。2、人们开始对伽利略的态度是_
23、,后来当看到实验成功时对他的态度则是_。三、分析句子的前因后果。1、斜塔下面的人止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的跟伽利略说的一样,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原因是:_结果是:_2、伽利略经过实验,证明了亚里斯多德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原因是:_结果是:_26 * 全神贯注教学内容:教材第124页第126页。教材分析:这篇略读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文中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
24、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并学习罗丹精益求精、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学情分析:四年级是小学高段,正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最佳时期,这也是课标的要求,所以本课我采用研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以研究性阅读来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课文。课时安排:1课时课时数:3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1出示一段文字资料,学生默读,这是怎样一个人?他5岁上学,开始成绩中上,后来成绩越来越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讥笑,有时还被罚站,9岁被迫转
25、学,他没有考上大学。2再出示一段文字资料,学生默读,这又是怎样一个人?他是法国最著名的雕塑家,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他的雕塑神态生动,内涵丰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这两段话介绍的是同一个人,那就是罗丹(出示罗丹照片)。读了这两段资料,你有什么问题吗?【设计意图】课前谈话出示的两段简短的文字资料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矛盾冲突,在此基础上引导质疑,引发思考,使学生产生了阅读期待,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奠定基础二、揭示课题,初知大意。1罗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罗丹的朋友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一起走近罗丹,学习一篇关于
26、罗丹的课文。读题目。2什么是全神贯注?由这个词你想到什么?3指名学生根据课题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4小结:有时候,在课题的前后补上一些内容,连成一句话,就能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设计意图】课题全神贯注正是罗丹工作态度与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在对文本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利用题目资源,让学生在题目前后补上词语连成一句话作为主要内容,这既是一种方法的引领,也是对文本整体的把握,对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件事的呢?自由读读课文,生字读准,课文读通,思考: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学生读词语,相机纠音,强调“挚”、“塑”等字形。邀请 挚
27、友 塑像 诞生 激烈 径自 猛然 抱歉 感触3交流: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师相机板书。指名学生结合板书与课题,连起来说说主要内容。相机指导。发现毛病 修改塑像 忘记挚友 深有感触把课文每一部分的内容加以综合组织,归纳出来的故事内容更加清晰与完整。那么,对于这件事,事后茨威格是怎样评价的呢?出示茨威格的话,指名读: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5你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这件小事会影响茨威格的一生?影响茨威格一生的究竟是什么?)【设计意图】结合文本的结构特点,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炼出每一部分的要点,再根据板书综合组织语言
28、,归纳出更加清晰完整的课文内容。在这一过程的展示中,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得到了训练与提升,脑海中也初步建构起人物的形象。四、感受形象,了解写法1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和茨威格一起去认识罗丹。请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划出印象最深的描写罗丹的句子或词语,感受感受。2随机重点感悟以下句子,指导朗读: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感受“杰作”一词,体会罗丹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
29、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了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感受罗丹的情感变化与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体会文章的描写特色。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联系上下文,写一写:走出罗丹的工作室,茨威格心想: 。交流点评。5茨威格被罗丹精益求精、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打动了,顺势出示结尾:茨威格对这件事有很深的感触。他后来回忆说:“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
30、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指导朗读。学生谈感受。【设计意图】以茨威格作为事件发展的线索,以重点句子为切入口。在动态生成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感受罗丹的形象与文章的表达特色,达成“写了什么”、“怎样描写”的教学目标,体现语文学习的本位特点。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再次出示茨威格的话,指名读: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2这个伟大的人罗丹影响了茨威格一生,也影响了欧洲的雕塑发展,为世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学生欣赏罗丹的艺术作品。3学生谈感受。【设计意图】课尾欣赏罗丹的艺术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
31、受到罗丹杰出的艺术成就,呼应课前谈话的主旨,回归学生提出的问题,使课堂的结构趋于完整,罗丹的艺术形象得以丰实。板书设计: 罗丹 如全神贯注 痴 如修改塑像 醉当堂测试题: 1、读拼音,写词语。 yo qn zh yu dun xin ji zu ( ) ( ) ( ) ( ) dn shn mn rn bo qin m mn q mio ( ) ( ) ( ) (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激烈地( ) 轻轻地( ) 呼呼地( ) 悄悄地( ) 3、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罗丹自己端详一阵 却皱着眉头 说 啊 不 还有毛病 左肩偏了点儿 脸上 对不起 请等一等 他立刻拿起抹刀 修改
32、起来茨威格见罗丹工作完了 走上前去准备同他交谈 罗丹径自走出门去 随手 拉上门准备上锁 4、课文链接茨威格对这件事有很深的感触。他后来回忆说:“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1)在茨威格的话中,第一句是 ,第二句是 。 (2)“感触”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 (3)联系实际,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27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内容:教材第127页第130页。教材分析: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
33、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这篇课文含义深刻的词句教多,要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逐一加以理解,不能轻易滑过去,其中,理解“先游到了心里”的意思以及它和“游到了纸上”的关系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二、三学段的衔接期,学生的求知欲强。他们已经有了近四年的学习经验,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但还应不断加强。由于异地教学,且学生课前没有进行任何的预习,因此必须加强初读的环节。课前准备:教师:多
34、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名画,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等,体会画家技法的娴熟。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路。第二课时: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第一课时 课时数:4教学过程:一、揭题激趣,导入新课(板书:鱼游到了)请同学们看着黑板读“鱼游到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鱼在水中快活地游动。生:我看到鱼在小河里自由自在地游玩。生:我仿佛看到鱼游到了大海里。)鱼到底在哪儿游呢?(边说边在“鱼游到了”后面板书“纸上”)。齐读课题。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呢?(鱼怎么会游到纸上了?“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请大家打开课本,读一读就
35、明白了。【设计意图】由课文的题目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深入课文学习。二、自读释疑,讨论理解1读课文,边读边划边思考,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2在小组内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讨论,看自己的答案与其他同学的是否一致,不懂的交流探讨。小组交流后还不懂的问题准备全班交流。3生字词。【设计意图】为课文扫清障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奠基。三、检查自学,了解大意1检查生字读音及写法提示。“澈”要读准字音,“港”、“壶”、“徽”、“聋”笔画较多,要注意笔顺和字形。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赏心悦目、聚集、忘我、融为一体、一丝不苟3尝试朗读。学生自由选择段落朗读,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
36、意生字新词和长句子的朗读。思考回答:课文讲了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主要人物是谁?主要讲什么?“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意,帮他们理清课文条理,以便更好的去学习课文。四、再读课文,提出问题(一)默读课文,提出小组讨论交流后还不懂的问题。(二)归纳出几个重点的问题,非重点的由他们自行解决或相互解答。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全班交流:1“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这位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为什么说“鱼游到了他的纸上”?你从哪儿看出来的?4“鱼先游到了我心里”是什么意思?“鱼游到了纸上
37、”和“游到了心里”之间是什么关系?(三)全班交流1、2题,3、4两题下节课讨论。“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举止”,动作、神态。“我”是在金鱼缸边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特别”的地方就是“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即爱鱼达到了忘掉自己的程度。) 这位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学生讨论思考题。(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依次出示,并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有时有时”“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太阳快下山了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
38、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为了画好金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等)【设计意图】先考察学生自己能解决多少问题,理解到什么层面,在后面的学习中有所侧重,有所重点的去学,去思,去悟。五、小结本课,提示学法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位聋哑青年,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同学们,今天学会了从课题和文章内容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读书和讨论来解决问题,并了解了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选择了哪些材料,而且从中学习观察和积累材料的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这种方法。六、课堂练习,巩固字词1抄写生字词2抄写描写聋哑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当堂测试题:一、我能看拼音写汉字。 ch
39、h chn hu qn ch jin d xi hu ( ) ( ) ( ) ( ) ln y z yu z zi shng xn yu m y s b gu ( ) ( ) ( ) ( ) 二、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港() 澈() 壶() 缸() 巷() 撤() 壳() 缺() 罢() 绣() 徽() 聋() 摆() 诱() 微() 笼() 三、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赞叹 似乎 惊奇 反义词:清澈 活泼 一丝不苟 第二课时 课时数:5 教学过程:一、初读,建构执著的主题(一)师生交流,揭题并质疑。(二)学生初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字音读准确。(三)检查学生初读情况。相
40、机指导难写的生字。(四)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质疑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重要手段。文题中是文章的题眼,对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引导学生抓住文题质疑有助于学生直奔文章的重点。扎实进行初读,扫清读音障碍,引导学生在默读中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概括能力。二、细读,洞察执著的内心(一) 生自主学习课文,要求:1. 边读边划,找出文中体现青年人特别的句子,把它划下来;2. 边读边写,写出对句子理解与感受。(二)反馈汇报,相机指导:1.观察中感受一份专注重点指导句子“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41、并请其他同学补充。(2)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明白“呆呆地”与“静静地”的含义(3)关注“老是”,引出他长期观察的句子“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通过对句子中三个时间词的引读,让学生体会青年对鱼的喜欢是逐层深入的,进一步体会到神态描写的表达效果。【设计意图】抓住“呆呆”与“静静”这两个神态描写的词语,让学生体会青年看鱼的认真。学生对青年的那份认真体会得并不深,只体会在一种“喜欢”的程度,通过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从“一整天、每个星期天、一年”中,逐层深入体会青年对鱼的痴迷与沉醉。2.品读中展现高超的画技重点指导句子“他有时工
42、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2)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理解“工笔细描”与“挥笔速写”的意思,体会比喻句的妙用及青年的画技高超。(3)学生想象青年在画画时的其他动作,从动作描写中体会其品质。(4)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进一步体会“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运用体悟与内化,先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法区别两种不同的技法,再让学生联系文本进一步了解两种技法。更重要的是学生不仅从表面了解这两个动词的含义,而且体会出它的表达效果。3.读写中体会一种境界重点
43、指导句子“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1)让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当时人们议论的情境,把它写下来,注意运用神态、动作等的方法进行描写。(2)全班反馈交流,并在引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深入体会其画技高超。品味“融”字,体会青年爱鱼到达深层次的境界。【设计意图】双引号的作用是本单元“我的发现”中提出来,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其意思。教学中以“特别”为切入点,原因之一是青年在看鱼、画鱼、谈鱼中处处体现其特别之处;原因之二是以其作为切入点,随着对青年特别之处体会的深入,“特别”中带双引号的意义也润物无声般地让学生理解了。读写结合是本环节的特点。基于文章是通过侧面描写进一步烘托青年忘我
44、投入,另外,体会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也是重要的,因此,小练点就能体现出能力的迁移。三、提升,追寻执著的根源。(一)结合青年所做的事,让学生谈谈懂得了什么。(二)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2.把描写聋哑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抄了下来【设计意图】本环节在于让学生在体会青年人勤奋、专注的基础上,联系其活实际,畅谈自身的体会,内心青年的品质。作业的布置有助于积累人物描写的好词佳句,为单元习作做铺垫。板书设计:27 鱼游到了纸上明亮的眼睛呆呆地 静静地工笔细描 挥笔速写(执着)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当堂测试题: 一、我能读下面的句子,并在比喻句的后面打“”。 1.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
45、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 2.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 3.他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 4.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 二、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题目。 1.本课是按 的顺序叙述的。文中采用了 和 的写作方法描写聋哑青年的高超画技。这两个方面反映了聋哑青年的 和 的品质。文中“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既是文章的题目,在文中又出现了三次,一次是 ,一次是 ,第三次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 2.“他好像和金鱼已经融为一体了。”这句话充分表达了 。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了因为他是个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 ,眼中所见,心中
46、所想,笔下所画都是 ,好像 ,才把鱼画活了。 3.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写作,在写法上有两个特点,分别是: 28* 父亲的菜园教学内容:教材第121页133页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赞扬了父亲执著,勤劳的品质。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言行,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学习目标:1认识“婴”等8个生字,理解“坚毅”等8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自读自悟,培养自主阅读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亲的勤劳、坚毅,领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学情分析
47、:菜园、劳动对于郊区学生来说,见过并不陌生,学生学习课文会有一定的兴趣,会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于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时期,经过几年学习,他们掌握了相对较多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识字、理解和表达能力。在自读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阅读。课前准备:愚公移山歌曲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课时数:6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1播放愚公移山歌曲视频。2组织交流关于寓公移山的知识,谈谈对寓公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的感受。3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愚公似的父亲。(板书课题,生读课题。)【设计意图】寓公移山的故事耳熟能详。父亲不就是现代版的寓公吗?在视觉听觉的冲击中引入新课,为本文的学习定下了
48、基调,也容易激起阅读的欲望。二、检查预习,了解大意1检查生字词的学习,了解预习情况。(出示三组词语,生读,讲讲自己对三组词语的理解。)狰狞 贫瘠 荒凉 坡地坚毅 红肿 没有气馁诱人 翠绿 碧绿 翡翠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选用其中的一些词语。(学生自由说、合作说,教师给予点拨。)【设计意图】词语的学习不拘泥于掌握生字词,还可以与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相结合。而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是一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训练,这种传统的方法在当下的阅读教学中经常被忽略。三、回顾“提示”,明确方法1出示单元学习提示与课文学习提示:让我们阅读本组课文,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读
49、读下面这个发生在父亲身上的故事,想想父亲是怎样开垦菜地的,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如果有兴趣,可以把描写父亲的言行的语句抄下来。(学生读,回顾本单元精读课文“抓言行、悟品质”的学习方法。)教师总结:不管是单元学习提示,还是课文前的学习提示,都再次提示我们,学习写人的文章,要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或心理。【设计意图】单元连接语和课文前的连接语,是编者精心安排的,提示我们学习课文的方法,学习时要利用好。特别是略读课文的教学,更要注意对本单元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温习,才能体现从学习到运用的转化。四、自读自悟,交流感受1默读课文,自读自悟。(出示学习要求:仔细默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父亲品质特点的动作、语言,在边上作批注,写写自己的感想)2交流汇报,质疑问难。(1)同桌或前后桌学生交流讨论。(2)组织汇报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贵州财经职业学院《生殖医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编排与版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贵州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陕西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2025年天津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广州中医药大学《管理沟通双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江苏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广州医科大学《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贵州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标识要求
-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师范大学
- 中铁集团会计核算手册
- 伤口护理小组工作总结共34张课件
-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运动与摩擦力》说课稿修
- 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
- 10套深蓝色商务医院科室组织架构PPT图表合集
- DB44∕T 1784-2015 木本园林植物修剪技术规程
- 青年心理学第六讲(人际关系与沟通)
- 核医学科PDCA案例
- ABB断路器参数调试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