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女娲造人》导学案新【部编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女娲造人》导学案新【部编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女娲造人》导学案新【部编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女娲造人》导学案新【部编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女娲造人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 学会本课“藤、添、娲”等10 个生字。掌握“管理、果然、终止、未免”等词语的用法,并能模仿造句。(2) 掌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象在神话中的作用。(3) 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 养学生的想象力。思考自身来源, 珍爱生命。2、预习要点(1)预习重点生词并做好标记。(2)阅读课文,能够简要概括文章各段段意。3、达标练习(1)解释下列词语:澄澈:。幽光:。灵敏:。绵延:。莽莽榛榛:。神通广大:。(2)女娲为什么要造人?(用课文内容回答。)(3)女娲是怎么样造人的?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的起因。开天辟地后,万物

2、具备,世界上没有人类。第二部分(212):写女娲造人的过程。第三部分(1315):写人类广泛出现在世界上。第四部分(1617):写女娲把人分成男女,叫他们自己创造后代,使人类代代延续。32、问题展示朗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呢?女娲的慈爱、辛劳与不懈努力不正是一位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吗?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3、方法总结小组间讨论预习的收获,选一名同学课上做总结汇报。4、拓展交流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

3、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D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参考答案达标练习(1) 清 澈透明。昏暗的亮光。反应快,机灵敏捷。延续不断。草木丛生的样子。有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极其高明的本领。(2) 她看到周围的景象感到十分的孤独,当她走到池水旁时,照见了自己的面容,看到自己的影子,忽然灵机一动,就想到了为什么不造和自己一样的生物呢。于是人类就诞生了。(3) 第一种方法:用黄泥揉成团状成人。第二种方法:用一条枯藤伸入泥潭,搅成泥浆,向地面挥洒,泥点溅落的点,就出现了人。问题展示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的起因。开天辟地后,万物具备,世界上没有人类。第二部分(212):写女娲造人的过程。第三部分(1315):写人类广泛出现在世界上。第四部分(1617):写女娲把人分成男女,叫他们自己创造后代,使人类代代延续。天地无人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她充满生命活力与母性,有着母亲的喜与忧。从女娲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