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物理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 大题培优 ) 含详细答案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 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b物体在时的瞬时速度是c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的瞬时速度是d物体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答案】 b【解析】【分析】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时间中点、位移中点瞬时速度相关计算,代入公式计算即可。【详解】a全程的平均速度,a 不符合题意。b时,物体的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b 符合题意;c若末速度为,则,中间位置的速度由,对前半程有,对后半程有,联立可得:,故 c 不符合
2、题意;d设物体加速度为,到达中间位置用时,则t ,所以,d 不符合题意。【点睛】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公式灵活选择研究阶段、公式可使计算大为简化。2 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依次经过a 、b、 c、d 后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 bc=1m,小球从 a 到 c 和从 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vb、 vc,则 ()a a=1m/s 2b vc=3m/sc vb=2m/sd从 d 到 e 所用时间为3s【答案】 b【解析】【详解】ab.由题,小球从a 到 c 和从 c 到 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根据推论得知,c
3、点的速度等于adaccd12间的平均速度,则有:vc2m/s 3m/s , ac 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2t2v1 ac7 m/s3.5m/s ,cd 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v2cd5 m/s 2.5m/s ,故物t2t2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v2 v10.5m/s2 , a 错误, b 正确。tc.由vbvc2(abc)10m/s 。故 c 错误。22得, vb=d. 设 c 到 e 的时间为t,则 vc=at,得 t=6s。则从 d 到 e 所用时间为4s,选项 d 错误。3.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
4、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a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为b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为c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d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答案】 b【解析】【详解】采取逆向思维,子弹做初速度为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得:,故 a 错误, b 正确;初速度为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在通过相等位移内所用的时间比为:,则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故 cd错误。所以b 正确, acd错误。,可4 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光滑斜面底端点, c 是 ab 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从a 点上滑,最高可滑至 b 点,后又滑回至 a a 上滑至 b 所用的时间为 t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物块从 a
5、运动到 c 所用的时间与从 c 运动到 b 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b物块上滑过程的加速度与下滑过程的加速度等大反向c物块下滑时从b 运动至 c 所用时间为d物块上滑通过c 点时的速度大小小于整个上滑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答案】 c【解析】由 b 到 a 过程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可知,而 tbc+tca=t;解得同,均为物块上滑通过, a 错误 c 正确;由于小球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故小球的加速度方向始终相,方向沿斜面向下,b 错误 ;由于 c 是位移中点,而不是时间中点,故c 点时的速度大于整个上滑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d 错误 5 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 3s内与
6、第 6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x1:x2,通过第 3 个 1m 与通过第 6 个 1m 时的平均速度之比为v1:v2,则 ( )abcd【答案】 c【解析】【详解】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它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比,所以;连续相等位移上的时间之比,所以,故,c 正确6 如图所示,物体从,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 c 三点,其中。若物体通过ab 和 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 a 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abcd【答案】 d【解析】【详解】设物体通过ab、 bc所用时间分别为t,则 b 点的速度为:,根据得:;则:;则:故 abc错误,d正确;故选d。7 如
7、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 b、 、之间的距离 l1 2.5m, b、c 之间的距离 l23.5m 若物体通过 l 1 、 l 2 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 o、a 之间的距离 l 等于( )a 0.5mb 1.0mc 1.5md 2.0m【答案】 d【解析】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通过 l1、 l2 两段位移所用的时间均为t,则有: vl1 l 26 m / s,b2t2t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l l2 l1 at 21m所以 lvb2l1 2.0m ,故 d 正确, abc错误 2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以及推论,并能进行灵
8、活的运用8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开始下落连续的三个1s 的末速度大小之比是1: 4:9b从开始下落连续的三个1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 3: 5c从起点分别下落5m、10m、15m 时所对应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 2:3d从起点分别下落5m、10m、 15m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32 :2 1 :1【答案】 b【解析】【详解】根据 v=gt 可得,初速度为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s 末、第2s 末、第 3s末的速度之比为1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1s、前2s、1:2: 3,故 a 错误;根据 h= gt 2 可得,初速度为2前 3s 的位移之比为1: 4:9,故在开始连续
9、的三个1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 3:5,故 b正确 ;根据 v2=2gh 得从开始运动起下落5m 、从开始运动起下落10m 、从开始运动起下落15m,对应的速度之比为1: 2 : 3 ,故 c 错误 ;根据 h=1gt 2 可得,从开始运动起下2落 5m、从开始运动起下落10m、从开始运动起下落15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2 : 3 ,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9 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经过时间t 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下落全程一半时的速度与落地速度之比是1 2b下落前半程与后
10、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2c下落前半时间段与后半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 2d下落 t 和落地前t 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1 533【答案】 d【解析】【详解】a. 根据题意有:2ghv22g hv 22可得落地速度:v2gh下落全程一半时的速度:vgh下落全程一半时的速度与落地速度之比是:v1:2v故 a 错误;b.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t1 : t2 : t3 :.1: (21) :( 32):半程和后半程的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1: (21),根据平均速度 vx,知下落前半程与后t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为:v1 : v2(2 1) :1故 b 错误。xc. 下落前半程
11、时间段与后半程时间段的位移之比为1:3,根据平均速度v,知平均速度t之比为1:3,故c 错误;d. 将整个过程的时间分成3 段,则位移之比为1:3:5,所以下落t和落地前t时间内的位移33之比为1:5,故d 正确。10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被分为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从a 点由静止释放,它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依次通过b、 c、 d 点,最后到达底端e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各点的瞬时速度之比为b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c物体由a 点到各点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d下滑全程的平均速度【答案】 ac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考查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相关规律,理解并灵活运用运
12、动学常见二级结论即可求得。【详解】a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得, a 符合题意;b由公式,可知b 不符合题意;c又由知,故 c 符合题意;d因,即,为段的中间时刻的速度,故, d 符合题意。【点睛】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等分时间时,由v=at 可知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由可知总位移与时间的t 2 正成比。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等分位移时,由,可知速度和正成比由可知总时间与成正比。11 如图所示,一小滑块从斜面顶端a 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底端c,已知3ab=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到达b、 c 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2b滑块到达b、 c 两点的速度之
13、比为12c滑块通过ab、 bc两段的时间之比为11d滑块通过ab、 bc 两段的时间之比为1(2 -1)【答案】 bc【解析】【详解】ab.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2ax 得, v= 2ax ,由题知 3ab=bc,滑块到达b、 c 两点所经过的位移比为14,则通过 b、 c 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2,故 a 错误, b 正确;cd.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 3 5 7l,由题知3ab=bcabbc两段的时间之比为1 1c正确,d,则滑块通过、 ,故 错误。12 一质点在连续的6s 内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 内位移为12m ,最后
14、一个2s 内位移为36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c第 2s 末的速度大小是3m/s 212m/s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d第 1s 内的位移大小是2m/s 24.5m【答案】【解析】【详解】ad设第一个 2s 内的位移为x1,第三个2s 内的位移为x3,根据 x3-x1=2at2,可得,故 a 正确 ,b 错误;第 1s 末的速度等于第一个2s 内的平均速度,则:,则第 2s 末速度为 v=v1+at=6+3 1m/s=9m/s,故 c 错误;在第 1s 内反向看为匀减速运动则,故 d 正确。所以ad 正确, bc 错误。13 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国家地理频道实验证 实:四个水
15、球就足够!四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 起水平排列 ,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 运动 恰好能穿出第四个水球 ,则可以判定 ( )a由题目信息可以求得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比b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c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量相同d子弹穿过每个水球过程中,速度变化量依次增大【答案】 ad【解析】【分析】子弹运动的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末速度为零,我们可以应用逆过程,相当于子弹初速度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来解决此题【详解】设水球的直径为d,子弹运动的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末速度为零,我们可以应用逆过程,相当于子弹初速度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通过最后1 个、最后2 个、以及后
16、 3个、全部 4 个的位移分别为d, 2d, 3d 和4d,根据 x= 1at2 知,所以时间之比为21:2 : 3 : 2,所以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同;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子弹依次穿过 4 个水球的时间之比为:(2- 3 ):(3 - 2 ):( 2 -1 ): 1,故 a 正确,b 错误;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受力是相同的,所以加速度相同,由 v=at 可知,运动的时间不同,则速度的变化量不同;由于子弹依次穿过4 个水球的时间依次增大,则子弹穿过每个水球过程中,速度变化量依次增大,故 c 错误 , d 正确;故选ad【点睛】本题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应用,只要
17、能掌握运动情景及正确应用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逆过程即可顺利求解14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d 被分成三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d 点以某一初速度上滑,沿斜面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a 点速度恰好为零,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各点的速率b物体在各点的速率c物体依次经过dc,cb,ba所经历的时间d物体依次经过dc,cb,ba所经历的时间【答案】 ac【解析】【分析】本题是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不同位置的速度、时间等物理量的比较,根据选项中需要比较的物理量选择正确的公式把物理量表示出来,再进行比较。【详解】a 、 b 项:根据运动学公式v2-v02=2ax 得:物体由a 点从静止释放,所以v2=2ax所以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vb : vc: vd =1:,故a 正确, b 错误;c、 d 项:根据运动学公式得:物体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b: tc: td : te=1:物体依次经过dc,cb,ba 所经历的时间:故 c 正确, d 错误。故应选: ac。【点睛】本题对运动学公式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对所有的运动学公式不仅要熟悉而且要熟练,要灵活,基本方法就是平时多练并且尽可能尝试一题多解。15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第 1s 的位移是 2m,第 2s 的位移是 6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冷冻冷藏库工程AI智能应用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听说训练计划
- 2025年秋季小学学科竞赛教学工作计划
- 写字楼物业管理方案范文
- 教育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 志愿者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 腹部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 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
- 关于谦虚的课件
- 列车餐厅使用管理办法
- 《客至》《宾至》联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1-国家1+X证书制度解读讲解
- 【正版授权】 ISO/IEC 20889:2018 EN Privacy enhancing data de-identification termin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of techniques
- 【正版授权】 ISO 2903:2016 ISO metric trapezoidal screw threads - Tolerances
- 万科物业服务工作手册
- 共享工作室租赁合同
- 施工项目工期风险分析
- CHT 8002-1991 测绘仪器防霉、防雾、防锈(正式版)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无人机航空测绘与后期制作 课件 第二十二课时 ContextCapture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流程-空三加密
- 2024招投标法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