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计量经济学的产生_第1页
浅论计量经济学的产生_第2页
浅论计量经济学的产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计量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内容及其应用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从数量方面研究各种经济变量变化规律的应用学科。它以受随机因素影响的经济变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建模、参数估计和检验,确定所研究对象的经济计量模型,实现对经济现象内在规律的认识。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70年,尤其是近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内容体系,并得到了更为普遍的应用。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的:“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计量经济学的学术渊源最早可上溯到威廉配第的著作政治算术,熊彼特曾将配第称为计量经济学的始祖,对其有关数量分析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但一般认为,19

2、30年12月29日国际计量经济学会成立和由它创办的学术刊物计量经济学,于1933年出版,才标志着计量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正式形成,弗里希在发刊词中所阐明的关于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至今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计量经济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经过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首先表现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新的计算方法大量提出,所使用的计量经济模型和变量的数目越来越多。此外,近十几年来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又有新的突破,例如协整理论的提出,使计量经济学产生了新的理论体系;模型识别理论、参数估计方法也有了重大发展;对策论、贝叶斯方法等理论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应用已成

3、为计量经济学新的研究课题。应用计量经济学也由传统的生产函数、需求分析、消费函数、投资分析和宏观经济模型转向货币、工资、福利、国际贸易等新的领域。计量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是在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研制和应用方面。目前已有一百多个国家编制了不同的宏观计量经济模型,并广泛应用于经济预测、拟定计划和提出经济政策。总之,经弗里希和丁伯根奠定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克莱因与戈德伯格在凯恩斯经济学框架内完成了现代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原型,斯通和库兹涅茨系统完善了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哈维尔莫阐明了计量经济学的概率论基础,赫克曼和麦克法登创建了用于分析微观数据的理论和方法,格兰杰和恩格尔对经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了创造性

4、研究。正是这些众多世界一流经济学家的努力,才营造了目前相对丰富和完善的计量经济学学科体系。而我国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但是真正快速发展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1979年成立了中国数量经济研究会和数量经济研究所,并出版了会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2年召开了第一届数量经济学会,从此计量经济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全国性的计量经济模型、区域性的计量经济模型、行业性的计量经济模型相继产生。近年来,人们又利用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经济周期波动、国际贸易、汇率变化、生产率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与政策模拟、金融预警系统与风险防范等。从1992年开始,我国每年春、秋两季对中

5、国宏观经济进行预测与分析,同年11月份出版中国经济蓝皮书。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计量经济学”为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八门核心课程之一。这是我国经济学科教学走入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素质和研究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进而促进中国现代化经济的发展。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 经典计量经济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生产、需求、消费、投资、货币需求以及宏观经济诸领域的计量经济学,它以经济理论为导向建立随机模型,以时间序列数据或截面数据为样本,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变量之间的关系呈线性或可以化为线性,采用

6、最小二乘法或最大似然法估计模型。主要用于结构分析、政策评价、经济预测、理论检验等等。二 微观计量经济分析。微观计量经济分析是指基于个人和家庭的微观数据对个体的经济行为进行经验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平行数据模型的理论方法、离散选择模型的理论方法和选择性样本模型的理论方法。目前它已在经济学及其他社会学科广泛用于个人、家庭与企业的统计分析中。其理论与方法对于教育计划、城市运输系统和住房等经济社会问题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三 时间序列分析。现实经济中时间序列数据往往是非平稳的,金融市场的价格、利率、汇率等数据也存在随时间变化的波动性,经典方法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存在严重缺陷。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方法就是在这种情

7、况下发展起来的全新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论,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根检验、协整、理论、动态计量经济学和有条件的异方差自回归模型等。现在时间序列分析已成为计量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广泛应用于经济、金融领域。四 非参数估计。现实中,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线性关系或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关系,而变量之间的参数非线性关系又很难确定,传统的估计方法对此无能为力。非参数估计是相对于参数估计而言的,它并不假定函数f ( xi ,) 的形式已知,也不设置参数,函数在每一点x的值都由数据决定。在经济计量模型中,非参数估计不唯先验的经济理论而去假定模型即函数的分布形式,而是从数据发生的源头去研究。由于非参数估计的适用面广、可靠

8、性强、稳定性好,近年来逐渐成为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已从非参数单方程估计扩展到半参数模型的估计、联立方程非参数模型的估计等方面。计量经济学所涉及的这四方面内容,均对实际经济与管理活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是我们经济与管理专业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和应用具有随机特征的计量经济模型。因此,计量经济学方法及其应用,都是围绕建立、估计、检验、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这一核心进行的。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模型来揭示和阐明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与发展规律。那么,什么是计量经济模型?简单来说,就是为了研究分析某个系统中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采用的随机代数

9、模型,是以数学形式对客观经济现象所作的描述和概括。例如,产出是由资本、劳动、技术等投入要素决定的。在一般情况下,随着各种投入要素的增加,产出量也随之增加,但要素的边际产出是递减的。对于生产活动中的这种变量关系,可以用如下随机数学方程来描述:式中,Y代表产出,A代表技术水平,K代表资本投入,L表示劳动投入,为随机误差项,、为待定参数。该式就是一个计量经济模型的理论形式。计量经济分析就是通过这样的计量经济模型来实现的。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大体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结构分析。就是利用模型对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研究,也就是分析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模型体系中的解释变量发生一定的变动,对被解释变量的影

10、响程度,它研究的是当一个变量或几个变量发生变化时会对其他变量以至经济系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常用的经济结构分析方法有乘数分析、弹性分析与比较静力分析等;二是经济预测。计量经济模型作为一类经济数学模型,是从用于经济预测,特别是短期预测而发展起来的。经济预测是运用已经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对被解释变量的未来值作出预测估计或推算。这种预测可以是提供被解释变量未来的一个可能取值,即点预测;也可以是提供被解释变量未来取值的一个可能范围,即区间预测;也可以是动态预测或是空间预测;三是政策评价。政策的优劣对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政策中择其优者加以实施,是经济管理者的主要任务。通常做法是先用模型做一

11、个基准运行,也就是在现行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对经济系统的运行结果,作一些政策假设,如利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再运行模型,比较前后两次运行结果,如GDP、通货膨胀率等经济变量值的变化,从而模拟出某项政策或政策组合的效果。由于经济政策具有不可实验性,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可以建立名副其实的“经济政策实验室”,有效的帮助我们进行经济预测;四是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必须很好的拟合样本数据,而样本数据是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客观再现,所以在模型中表现出来的经济活动数量关系,是经济活动所遵循的经济规律。于是,用实际的样本数据去估计模型,如果得到的结果可以验证建模所依据的经济理论,就表明这种理论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这就是检验理论。而用表现出来的经济活动的样本数据去拟合各种模型,拟合最好的模型所表现出来的数量关系,就是经济活动所遵循的经济规律,即理论,这就是发展理论;在实际中,这四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对于现实的经济分析及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经济、科技、文教事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信息时代到来及社会信息化的趋势,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综合化、整体化趋势,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正对现有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人才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