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5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教学过程】一、导入从巴金的一段话导入。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山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2.检查课文诵读及字词掌握情况。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1)山海经简介: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全书18卷。五藏山经5卷、海外经4卷
2、、海内经4卷、大荒经及大荒海内经5卷 。(2)资料链接神话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3)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它有如下几个特点:山海经为述图之书。 山海经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山海经与东方夷族有关。山海经中山经和海经各成一体。海经又可分为两组:一组为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一组为大荒四经与海内经。四、学习夸父逐日(一)整体感知1.夸父:古传说中的人名。夸父拼命追赶太阳。追至太阳身边,因炎热而口渴,喝干了江河仍嫌不足,于是,欲饮沼
3、泽之水,未等喝到,不幸渴死。手杖弃于路边,竟然长成一片桃林。这篇神话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2. 词语解释。逐走:竞跑,赛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河、渭:黄河和渭水。大泽:大湖。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邓林:桃林。3.自行翻译,有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二)讨论探究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2、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4、? 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3、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 。(三)拓展1.山海经故事,流传千古,你能列举一些吗?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女娲造人,嫦娥奔月2.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戴天,极高)。有人珥(挂耳上)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日光),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3. 古代有不少赞美夸父的诗文,你能
5、举一下吗?(1)晋朝邓璞有诗赞曰:“神哉夸父,难以理寻。倾沙逐日,遁形邓林。”(2)唐朝柳宗元行路难诗曰:“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3)文学家萧兵先生在其盗火英雄:夸父与普罗米修斯一书中称: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夸父是“盗火英雄”,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4)夸父(余光中)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埋没在紫蔼的余烬,何不回身挥杖,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5)读山海经(陶渊明
6、)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4. 我们应该学习夸父什么样的精神?为追求光和热而英勇献身的精神,为改变现状不惜牺牲的奋斗精神,为心中的坚持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四)课堂小结夸父追日的神话,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向大自然竞胜的精神。晋代陶渊明在读山海经诗中却称赞说“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夸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五、学习共工怒触不周山(一)作品、作者介绍1.淮南子简介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李尚、苏飞、伍被等共同编著。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
7、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遗。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2. 刘安:(前179前121年)西汉文学家。他学术修养较为深厚,后密谋叛乱,被汉王朝平定。刘安被判定“大逆不道,谋反罪”,自杀。淮南国被废除。汉武帝在这里设立了九江郡。3. 资料链接神话:古代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落故事。神话主要通过超自然的现象和幻想的形式,
8、表达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及人与自然的理解。(二)整体感知1.内容简介:本文通过叙述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共工大败发怒撞击不周山,使日、月、星辰移位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和探索、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文章行文简洁,全文虽然不足一百字,但是情节完整,层次分明,想象丰富,气魄宏大。2.人物介绍共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为西北的洪水之神。传说他是人首蛇身,满头赤发,坐骑是两条龙。颛顼: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3.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试翻译课文。参考译文:从前,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王,(共工)发怒撞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
9、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三)讨论探究1、“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2、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3、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
10、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4、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5. 对共工与颛顼为帝而“争”,你是怎么看的?共工与颛顼之间的战争以颛顼胜利而告终,是中国传说时代最早的战争。此时的战争已超出氏族部落间的械斗,而主要是发生在两个部族集团或部落联盟之间,战争已带有氏族酋长争夺统治权(联盟首领地位)的性质。从各部落联盟不断交往,发生冲突,而又不断融合的传说中,表明各民族祖先
11、在共同缔造中华文化的过程中都作出了贡献。6.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正面: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反面:性格暴躁、偏激任性、不计后果。(四)课堂小结本课两则神话故事都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可贵的认识自然的探索精神,我们应该发扬这种精神,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发掘未知世界的秘密。即使是幼稚的,也是新的发现的开端。(五)拓展阅读1.共工与颛顼争帝死后,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并斩断鳌足以作天柱。2.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与颛顼争帝死后,传说女娲补天。此外还有一说,谓共工是尧的大臣,与驩兜、三苗、鲧并称“四凶”,被尧流放于幽州。3. 淮南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