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选修短篇小说选读学案专题五第10课溪鳗矮凳桥的鱼非鱼小酒家Word含解析_第1页
语文苏教选修短篇小说选读学案专题五第10课溪鳗矮凳桥的鱼非鱼小酒家Word含解析_第2页
语文苏教选修短篇小说选读学案专题五第10课溪鳗矮凳桥的鱼非鱼小酒家Word含解析_第3页
语文苏教选修短篇小说选读学案专题五第10课溪鳗矮凳桥的鱼非鱼小酒家Word含解析_第4页
语文苏教选修短篇小说选读学案专题五第10课溪鳗矮凳桥的鱼非鱼小酒家Word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0课 溪鳗矮凳桥的鱼非鱼小酒家林斤澜是一位有着独特的艺术追求的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写法,贬者或以为失之雕琢,扬者则以为苍劲奇诡,独树一帜,如“沉思的老树的精灵”。矮凳桥纪事加上矮凳桥小品,他前后在人民文学与十月上发表了四篇小说。除了继续贯彻他一贯讲究谋篇布局炼字炼句的“怪味”以外,难能可贵的是此四篇中新生活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刁钻古怪之中洋溢着作家对于农村、乡镇新面貌、新进展的由衷喜悦之情,几个人物和故事也各有特色。尤其是溪鳗,女店主溪鳗,写得水灵灵、活脱脱,读之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感。(王蒙一九八四年部分短篇小说一瞥)一、字音识记(一)单音字1糙算(co)2.溪鳗(mn) 3密

2、匝匝(z) 4.港蟹(xi)5杉篙(o) 6.花蚶(hn)7佝偻(u) 8.煳味(h)9烀肉(h) 10.焙干(bi)11蘸(zhn) 12.龇牙(z)13糨子(jin) 14.梦呓(y)(二)多音字1劲2.横3嚼 4.鲜二、字形辨识1.2.3. 4.三、熟语积累(一)熟语释义1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2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3藕断丝连: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4嘁嘁喳喳: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5不实之词:不符合实际的言论。6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二)熟语应用1有的明星夫妻会明智地选择和平分手互不打扰,而

3、有一些则藕断丝连,剪不断,理还乱。2台上讲得唾沫横飞,台下一片嘁嘁喳喳,甚至鼾声四起。3今天的雾更为浓密,近处的高楼也变得影影绰绰。4网络谣言把谎言包装成“事实”,将猜测翻转成“存在”,在网上兴风作浪,扰乱人心。四、词语辨析1朦胧蒙眬例句最近的研究表明,笼罩着冥王星的朦胧烟雾是进一步降温的原因,使大气温度下降到仅高于绝对零度70摄氏度。由于巴西和中国有11个小时的时差,很多球迷凌晨4点多起床,睡眼蒙眬地开始欣赏比赛。辨析朦胧:月光不明。不清楚;模糊。蒙眬: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2处理处治例句此次公车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六个不得”的纪律要求。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要依

4、法依纪严肃处理。日前,辉县市公路局百泉道班加大养护力度,扎实做好山区干线公路水毁处治工作,确保道路交通安全。辨析处理:安排(事物),解决问题;处治,惩办。处治:处方治病;安排,处理;处罚,惩治。林斤澜(19232009),中国作家。浙江温州人。1937年在粟裕任校长的“闽浙抗日干部学校”学习,不久转入温台地区从事地下斗争。1941年到重庆,后入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读书。1946年潜入台湾从事革命工作。1950年进北京,先后在北京人艺、北京市文联及作协工作。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初写作剧本,后转为小说创作。出版短篇小说集春雷山里红,剧本集布谷,特写集飞筐。台湾姑娘是他的成名作。20世纪80年代后,

5、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代表作是以浙江温州为背景的小说集矮凳桥风情和以文革为背景的小说集十年十癔,以及系列小说门和去不回门等。他的小说,以结构和语言见长。“矮凳桥”系列源于作家的一次故乡之行。故乡给林斤澜的触动很大,而且几十年的变化与感悟似乎“一言”难尽,于是,从溪鳗开始有了题材相同并且具有紧密联系的几个短篇的创作。作品发表后,反响很大,促成了后来的“矮凳桥”系列。这组系列前后写了二十多篇,以人物为主,间以风俗名物,写得从容超脱,收放自如,在如话家常中有着极精细的雕刻,具有明显的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的遗风,如浙江老黄酒一般醇厚绵长。有人说“矮凳桥”系列具有传说性、迷幻性、寓言性,溪鳗是该系列中最具代表

6、性的一篇。 溪鳗是“鱼非鱼小酒家”的店主。作家从店名的“特别”写起,进而写“有些人事还扯不清”,便为全篇打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底色。溪鳗做出来的鱼却叫人看不见鱼;溪鳗是正派女人却又有“种种稀奇传说”;“她的年纪也说不清”,年过半百却腰身袅袅,男人又偏偏衰朽不堪一切都写得神神秘秘。甚至自然风景也写得十分奇异:溪水“又像是绿,又像是蓝。闪闪着鬼气”。溪滩上的雾气“像雾不是雾,像烟云,像光影,又都不是,只是一片的朦胧”。倒霉的镇长和溪鳗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就会突然瘫痪?作者偏偏不细说,相反,透过袁相舟的眼睛不厌其烦地写汪汪溪水,写矮凳桥,写苔藓;写鳗鱼的种类,写鱼丸的做法。作者到底意欲何为?细细品

7、味起来,才发觉妙不可言。世上本来就有许多稀奇古怪之事、团团不可究诘的疑云,这正是这个世界的妙处所在。赏情节1围绕着“鱼非鱼小酒家”起店名这一主线,作者又穿插了许多内容,请简要列举。明确:(1)从矮凳桥小市场的兴隆起笔,介绍了这个江南小镇以纽扣为龙头的小商品经济。(2)介绍女主人公溪鳗名鱼实人的由来。(3)在袁相舟喝酒运动文思的间隙,交代小镇的风景和沿革。(4)通过溪鳗引出原小镇镇长,叙述二人之间的故事。赏环境2溪鳗中的人物和事件处处体现出“矮凳桥”这个地方独有的风土人情,细读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环境的特征。明确:从小说中的人和事来看,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显示出这样的特征:首先,这个小镇受到时

8、代风云的影响,并不闭塞。其次,虽然时代风云影响着小镇,但是小镇上的人仍然有他们自己独特的对于时世和时事的看法,某种程度上显示出民风的固执与淳朴。比如,那个曾经威风一时的镇长,一方面他认为溪鳗做小生意是资产阶级的尾巴,一方面又暗中帮着她;又如溪鳗,虽然不断地被割“尾巴”,但她还是找机会卖点鱼丸;更如小镇的居民,虽然割“尾巴”,但总还是买溪鳗的鱼丸。再次,围绕在溪鳗身上的种种传说和故事,又体现出了这个小镇朦胧与神秘的特征。赏形象3主人公溪鳗是作者倾心塑造的一个人物,请借助作品中情节分析溪鳗这一人物形象。明确:溪鳗美丽、勤劳、坚强而又善解人意。作品中没有交待她的出生、年龄,因为做小本生意,被政府当成

9、了“白点”,“逢五逢十”要到镇上汇报思想,“交代情况”,但溪鳗都顽强地坚持了下来。用自己勤奋的劳作与出色的手艺,维持生计,还收留照料了当年无限威风、如今落魄残损的镇长。生活的艰辛、世道的炎凉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一点痕迹,她始终坚强、乐观、坦荡。而这一切并不是由什么抗争得来的,溪鳗并没有被作家刻画成一个所谓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那一切都是天然的,自在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者显然是将人物理想化了,他通过溪鳗这一形象写出了人性之美,女性之美,同时也写出了这种美的力量。赏技巧4小说的叙述视角有何特别之处?明确:表面上,作品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但其实却是限定在作品的线索人物袁相舟身上的。通过袁相舟带

10、着醉意的眼光去看事物,去联系人和事,使整个小说也带上了朦胧的醉意,读者也在酒的微醺中,进入迷离甚至迷幻的小说意境。5这篇小说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明确:(1)叙述上,常常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无话则长,有话则短。即一般该实写的地方,如溪鳗的身世及与前镇长的关系等,只是虚虚写过;该虚写的地方,如民俗掌故、风物介绍等,又往往写得很翔实。(2)语言上,着意追求意境美,充分体现白居易诗作的神韵,作者在小说中一再引用白居易的诗“花非花,雾非雾”,并且发挥为“鳗非鳗,鱼非鱼,来非来,去非去”, 在是与非、似与不似、明朗与模糊之间,营造出烟笼雾罩的朦胧意境和广阔空间。语言时有新奇的形容,平常中见不平常,如:“

11、石头缝里的青草,绿得乌油油,箭一般射出来了;黄的紫的粉的花朵,已经把花瓣甩给流水,该结籽结果的要灌浆坐果了;就是说,夏天扑在春天身上了。”其中“射”“甩”“扑”等词语生动、奇崛。作者有意识地将温州方言和文学语言融合起来,既有古雅的韵味,又有生动亲切的生活感。再如:“日落西山,夜色在溪滩上,像水墨在纸上洇了开来。”如行云流水,余韵袅袅。“本地叫做敲鱼,把肉细肉厚最要紧是新鲜的黄鱼、鲈鱼、鳗鱼,去皮去骨,蘸点菱粉,用木槌敲成薄片,切成长条”包含了真实亲切的生活气息,具有浓郁的乡土味。赏语言6怎样理解副标题中的“鱼非鱼”?明确:“鱼非鱼”既有表层的含义又有深层的含义。从表层含义上说,“鱼非鱼”是指溪

12、鳗高超的厨艺。她做出来的鱼丸、鱼饼,有鱼香但没有鱼形,用这个名字做溪鳗的饭店的招牌,恰到好处。从深层含义上说,“鱼非鱼”脱胎于白居易的诗歌“花非花”,正如小说的主人公的事迹一样,给人以含含糊糊、朦朦胧胧的感觉,非常切合作者刻意营造的迷离朦胧的意境。1旁观者的叙述本作品主要采用的是旁观者的口吻,即第三人称叙述。第三人称叙述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的叙述,这类叙述的传统特点是无视角限制。但本篇作品却是限定在作品的线索人物袁相舟身上的。“他触景生情,想到什么是什么,他喝了酒后来飘来的思绪是什么就是什么,他弄不清扯不明的东西作者也不想代劳。”通过袁相舟带着酒意的眼去看,通过袁相舟酒中的思绪去联系

13、人和事,整个小说也就带上了朦胧的醉意,读者在酒的微醺中,也“鳗非鳗,鱼非鱼”起来,进入迷离甚至迷幻的小说意境。2丰富多彩的语言直接取材于古代的诗歌,如白居易的“花非花”,利用古代诗歌的意境来帮助营造小说朦胧的氛围。作者利用具有书面语特征的语言,如“见景生情,因情来歌”,句式相对整齐,音节铿锵,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方言的融入增添了真实亲切的生活气息。如“本地叫做敲鱼,把肉细肉厚最要紧是新鲜的黄鱼、鲈鱼、鳗鱼,去皮去骨,蘸点菱粉,用木槌敲成薄片,切成长条”(时间:40分钟满分:62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入行20年,做主持、带孩子、开店

14、,忙得不亦乐乎的杨澜一直是圈里圈外众多女性的偶像。B令人拍案而起的是,在第三节结束前1.1秒,他利用自己的完美脚步在罚球线附近晃开了两名防守队员,然后跳起在空中用左手将球投进。C镇长倒了霉,调到一个水产公司当了副职,这还藕断丝连地给溪鳗捎些做鱼松的小带鱼、做鱼丸的大鲈鱼来。D后边本来暗洞洞的只一扇窗户,窗外是溪滩,现在接出来半截,三面都是明晃晃的玻璃窗,真是豁然开朗。解析:B项,“拍案而起”形容十分愤怒。不合语境。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能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取决于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B通过加

15、强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检测以及提高监测信息的透明度,既可以提高全社会对大气污染问题的关注度,也可以减少或避免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C农民工参加医保的方式有“在城镇有正式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两种参保途径。D我国到2020年将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以人为本、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的目标。解析:A项,两面对一面,可将“取决于要为”改为“取决于能不能为”。B项,主语残缺,可删除“通过”。C项,句式杂糅,“农民工有这两种参保途径”和“农民工参加医保的方式有这两种”两种句式杂糅,

16、可删除“参保途径”。答案:D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你寄来的大作我已拜读,对文中个别的字句我冒昧地作了雅正,谨供参考。B刘老师快要退休了,却仍在为培养学生而略尽绵薄,其高尚师德让人敬仰。C我们诚挚地邀请著名民俗专家莅临会议,指导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D值此中秋佳节,令女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亲朋好友。解析:A项,“雅正”是敬辞,一般用于请对方对自己的诗文书画加以指教。此处不得体。B项,“略尽绵薄”是谦辞,用在别人身上不得体。D项,“令”,敬辞,称对方;且没有“令女”这一说法。答案:C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

17、的视线。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ABC D解析: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这是一段写游踪的文字,语段的中心是“箕山”。那么紧跟着的应该是登山,所以首选;句的结尾已经登到“箕顶”,那么下面应该紧连句;句写出了“空旷”之势,所以应该紧连句;再看,句中的词语“遗址”,与后面句子连接紧密,所以应该在最后。这样答案应为D。答案:D二、阅读鉴赏(40分)(一)课内阅读阅读课文“还没有

18、收拾停当说做三十岁也可以吧”,完成58题。(20分)5用词精当是本篇小说的特点,说说节选的第1段中“射”“甩”“扑”等词的妙处。(4分)答:_答案:平中见奇。“射”“甩”“扑”本是平常用语,由于贴切准确地捕捉到了事物的状态,用在这里,就显出不平常甚至奇崛来。(用比较法可以显现出作者选用词语的匠心所在)6在袁相舟的眼中,溪鳗是怎样的一个人?(6分)答:_答案:(1)年轻时就很戳眼,现在仍然不显老。(2)手脚很勤快,很会做吃的,而且把自己的喜欢做进去。(3)是个正派女人,别人对她的评价是不公道的。(从袁相舟的评价中整合即可)7节选的文段中,有对溪鳗经营的饮食店周围环境的描写。请谈谈这些描写有什么作

19、用。(6分)答:_答案:(1)交代时令,表明暮春江南地区的美丽风光。(2)这些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自然景物,暗含着主人公溪鳗那富有韧性的旺盛的生命力。(3)自然环境的描写同时又是社会环境的描写。这里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又象征着国家的政策放宽后,社会生活(矮凳桥镇的纽扣市场等)展现出来的生机与活力。(既要回答表层的含意,又要挖掘深层的含意)8节选部分的叙述是通过袁相舟的所见和所思展开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_答案:通过袁相舟带着醉意的眼去看,通过袁相舟酒中的思绪去联系人和事,整个小说带上了朦胧的醉意,读者在酒的微醺中,也“鳗非鳗,鱼非鱼”起来,进入作者所刻意营造的迷离甚至迷幻的小说意境。(

20、从叙述的角度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旨出发,来考虑作答)(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20分)天意林斤澜小说作家坐在小车的副驾驶座位上,斜挎保险带,直闭单眼皮。任凭车轮腾云驾雾,脑筋反复四句“真言”:“不懂之懂,不是装懂。若是真懂,懂者董也。”蒙董,又有糊涂的意思。这四句绕嘴,绕得拱嘴。不但把做小说的噱头拱起来,连做人的大说也拱得痒丝丝了。此刻,作家的笑容“破睑而入”,眼皮随着睁开。大地苍茫,暮色四合。小车右前方,一灯如豆。照见黑灰刷白“大都小吃”,下边是菜单价目,小字横爬,大字醉倒。作家暗暗叫好,且把附近的灯光斑斓,只看作荧光山火,眼前便是荒村野店。吩咐停车,趔趄着投身玻璃柴门。店

21、门口有一中年汉子,正在拉窗帘上门板。作家嘴里说着“看看,看看”,自问自答:“你是大都经理,还是小吃老板?”汉子咳了一声,伸手阻拦,却眼睁睁地吃惊住了。作家看见柜台上昏昏洞洞,角落缩着猪头肉。呀,好一个猪头肉!好久不见,一见不禁联想风雪夜归,作家落座。不由分说,桌上推过来一碟盐水花生米,又一碟卤煮豆腐干,又是大盘的切片的猪耳朵、猪脸、猪拱嘴。这都是小吃老板又是厨师又是跑堂一人的忙活,又是筷子却两双,又是酒杯也两个,最后上来一壶酒。诸多超过小说作家的想象。小吃老板一手举杯、一手抱拳、一声“请”,一饮而尽。作家纳闷,老板开门见山:“台上台下,认得认不得,在下从小喜爱文学,早年称得起发烧友,现在还得称

22、粉丝。二十年前,听过你老登台报告小说。”小说作家嘀咕道:“现在也还懂者董也,二十年前报告什么呢?小说?”“小说。”“小说的什么呢?”小吃老板毫不迟疑,笑道:“忘记了,统统忘记了。”看见作家有些尴尬,补充一句:“小说天生是记不住的。”“可有记得住的天生吗?”“有。”老板用筷子点点猪头肉。“你说猪,浑身是宝,猪头肉,宝中之宝。”老板夹起一块拱嘴:“拱嘴天下无双,不腻,不柴,还筋道”“哪儿跟哪儿哪。”“平生第一次听这么讲拱嘴,至今二十年没忘。”“不是报告小说吗?肯定是拿拱嘴打比方,比方小说好哪儿?”“小说顺溜,左耳进,右耳出,把拱嘴留下了。”作家无奈,叹口气举杯。老板安慰道:“顺溜。”“美。”“做梦

23、一样。”“美梦。”“腾云驾雾。”老板连连伸大拇哥,连连端酒杯。作家顺着猪头肉的思路,琢磨道:“哪儿跟哪儿,拱嘴不腻、不柴、不肥又不瘦、还筋道,莫非就是拿这个比方那真言:不懂之懂,不是装懂。若是真懂,懂者董也!齐了齐了,这比方的尺寸跟定做似的”“可是报告完了,跟梦醒了似的,全忘了,都不知道身子在哪儿了。”“我给你解释解释吧,为什么不腻?非肥肉,可是滋润。为什么不柴?非瘦肉,可是入味。为什么筋道?非筋头,一不塞牙,二不落渣,越嚼越有滋有味。这就是比方四句真言,好比门上墙上把福字倒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你只点头做什么?”“你眼色发亮,皮色透红。”“你记住了。”“这几句解释,算是留下了。不腻、不柴、还筋

24、道。保证二十年不忘。平生没听过这么解释拱嘴的。”作家长叹一声,举杯祝酒:“天意,天意。”9小说开头写作家在小车上体味四句“真言”有什么作用?(4分)答:_答案:一是引子作用,作家由四句“真言”“拱嘴”,进而引出小说的妙处也在“拱嘴”;二是为作家对四句“真言”的领悟,对“拱嘴”的领悟做了铺垫。10小说景物描写不多,但却精练,请解释“大地苍茫,暮色四合。小车右前方,一灯如豆。照见黑灰刷白大都小吃,下边是菜单价目,小字横爬,大字醉倒”的作用。(4分)答:_答案:烘托渲染气氛,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为作家入小吃店做了铺垫;暗示作用,苍茫与暮色暗示出作家对四句“真言”和“拱嘴”不解,同时“横爬”“醉倒”的字也富有某种象征意味。11小说中多次出现“拱嘴”,请分别解释“拱嘴”的含义,并说明其作用。(6分)答:_答案:“拱嘴”含义有:一是四句“真言”和“拱嘴”,晦涩难懂;二是指小吃店里的“猪拱嘴”,筋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