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检验:3血象检验及骨髓象检验_第1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3血象检验及骨髓象检验_第2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3血象检验及骨髓象检验_第3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3血象检验及骨髓象检验_第4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3血象检验及骨髓象检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象检验及骨髓象检验,血液采集,血液检查,骨髓穿刺,骨髓检查,为何要进行血象检验?,血象是什么?,如何进行血象检验,骨髓象是什么?,为何要进行骨髓象检验?,如何进行骨髓象检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骨髓象检验,(一)血涂片检验步骤 1.血涂片制备染色 2.计数与分类 3.计算结果 4.血涂片特征描述,红 细 胞 血 小 板 寄 生 虫,(二)血涂片检验内容,粒细胞系统 淋巴C系统 单核C系统 其他有核细胞,核象变化 毒性变化 异常形态,异型淋巴细胞形态 原幼淋巴细胞形态,单核细胞的数量 原幼稚单核细胞,白 细 胞,让我们重温外周血细胞形态特点!,Go,晚 幼 粒 细 胞,中性中幼粒细胞,右 移

2、,左 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酸性分叶粒细胞,嗜碱性晚幼粒细胞,中毒颗粒,核变性,淋巴细胞,I型空泡型,II型不规则型,III 型 幼 稚 细 胞 型,幼稚单核细胞,单核细胞,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uer小体,原幼淋巴细胞,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红 细 胞 血 小 板 寄 生 虫,(二)血涂片检验内容,正常红细胞形态 大小异常 形态异常 染色 内容物异常,白 细 胞,正 常 红 细 胞,小红细胞直径6um,大红细胞:直径10um,巨RBC:直径15um,超巨RBC:直径20um,靶形红细胞,球形红细胞Spherocytes,口形红细胞Stomatocyte (Mouth Cell),椭圆形红细胞E

3、lliplocyte,皱缩RBC,棘形RBC,锯齿红细胞,泪滴红细胞,泪滴红细胞,裂红细胞,盔形红细胞,缗钱红细胞Rouleaux Formation,红细胞凝集 red cell agglutination,低色素红细胞hypochromic erythrocyte,高色素红细胞,低色素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嗜碱点彩红细胞,染色质小体 Howell-Jolly Bodies,卡波环 Cabot Circle,有核RBC,红 细 胞 血 小 板 寄 生 虫,(二)血涂片检验内容,血小板数量、大小、形状、颗粒、聚集性、浆色等形态学改变,注意有无大血小板、巨大血小板、畸形血小板及巨核细胞(骨纤与

4、慢粒、M7时可出现),白 细 胞,正常人血小板,大血小板、 巨血小板 直径7.5um 与RBC相仿 多形性,巨血小板,大血小板,PLT卫星现象,血小板聚集,红 细 胞 血 小 板 寄 生 虫,(二)血涂片检验内容,白 细 胞,疟原虫环状体,微丝蚴,马尔尼菲青霉菌 (Penicilliosis Marneffei, PSM),(三)血象检查描述油镜分类计数100-200个,白细胞注意有无各阶段各系统的幼稚细胞及形态异常改变;观察RBC形态有无异常;观察有无异常细胞及小型巨核细胞出现;观察Plt数量,形态,聚集性,颗粒有无异常观察有无血液寄生虫。,为何要进行血象检验?,血象是什么?,如何进行血象检

5、验,骨髓象是什么?,为何要进行骨髓象检验?,如何进行骨髓象检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骨髓细胞学检验 BM检验的适应症 标本的采集 骨髓细胞学检查方法 正常骨髓象,(一)适应症 1.不明原因血象异常; 2.不明原因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 3.不明原因骨痛、骨质破坏、肾功能异常、黄疸、紫癜; 4.血液病定期复查; 5.其他:活检、细胞CD检测、染色体分析、微生物及寄生虫 学检查等。,禁忌症 凝血因子严重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 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有畸形; 晚期妊娠的妇女作骨髓穿刺时要慎重。 临床应用:辅助诊断疾病和观察疗效。,骨髓细胞学检验 BM检验的适应症 标本的采集

6、 骨髓细胞学检查方法 正常骨髓象,(二)标本的采集 1.方法 BM标本采用穿刺法采集 活检标本采用环切法取材,2.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初诊病人应在治疗前进行; 抽吸BM液动作要缓慢,控制BM液0.1-0.3ml,若需作培养时应分次抽取; 对疑难病例,应多部位穿刺,提高确诊率 同时作活检,提高诊断率;干抽(drg tap) 死亡病例应在死后30分钟内进行。,3.BM穿刺成功标志 在抽出BM液瞬间,特殊痛感; BM液内有BM小粒/油珠; 有BM中特有细胞; 粒细胞分类中St/sg比值外周值 Ret,有核RBC值均高于外周血。,4.涂片的制备注意点 穿刺后立即涂片; 一般不用抗凝剂, 细胞计数

7、/大批标本,可用肝素; 选择有BM小粒部份涂片; 涂片要保留尾部及边沿部; 涂片厚薄适度; 涂片后迅速摇干; 于涂片头段髓膜用铅笔写上标记; 选用混合染液和染色时间掌握合适; 推制的涂片应全部送检,以供选择; 同时送血涂片以资对照。,骨髓细胞学检验 BM检验的适应症 标本的采集 骨髓细胞学检查方法 正常骨髓象,(三)骨髓细胞学检查方法 1.BM涂片显微镜检查 2.结果计算 3.血涂片检验 4.总结分析及填写检验报告单 5.BM象检验的注意事项 6.BM象与BL分析的重要性,1.BM涂片显微镜检查 低倍镜检查 判断标本是否满意:良好、尚可 、不佳; 判断BM增生程度:选择细胞分布均匀区,估 计增

8、生程度,以有核细胞:成熟细胞比例判断 计数全片巨核细胞,并用油镜进行分类 观察特殊细胞:涂片边沿、尾部、BM小粒周围,增生活跃,增生明显活跃,增生极度活跃,增生减低,增生极度减低,油镜检查 分类计数:选择满意膜段,观察200-500个细胞,按细胞的种类、发育阶段分类,并计算出它们各自百分率; 仔细观察各系统的增生程度和各阶段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记录有无特殊细胞及血液寄生虫。,(三)骨髓细胞学检查方法 1.BM涂片显微镜检查 2.结果计算 3.血涂片检验 4.总结分析及填写检验报告单 5.BM象检验的注意事项 6.BM象与BL分析的重要性,2.结果计算 计算各系统、阶段细胞分别占有核细胞总数

9、的百分率。 计算粒红比值(G/E / M/E),将粒系各阶段细胞%总和除以红系各阶段细胞%总和。,(三)骨髓细胞学检查方法 1.BM涂片显微镜检查 2.结果计算 3.血涂片检验 4.总结分析及填写检验报告单 5.BM象检验的注意事项 6.BM象与BL分析的重要性,3.血涂片检验 油镜分类计数100-200个,白细胞注意有无各阶段各系统的幼稚细胞及形态异常改变 观察RBC形态有无异常; 观察有无异常细胞及小型巨核细胞出现; 观察Plt数量,形态,聚集性,颗粒有无异常 观察有无血液寄生虫。,(三)骨髓细胞学检查方法 1.BM涂片显微镜检查 2.结果计算 3.血涂片检验 4.总结分析及填写检验报告单

10、 5.BM象检验的注意事项 6.BM象与BL分析的重要性,4.总结分析及填写检验报告单 估计各系细胞的增生程度; 分析各系细胞的成熟程度; 分析某系细胞有无特殊病变; 填写检验报告单; 综合分析结果(精简扼要,突出重点) 填写诊断意见(诊断意见种类),(三)骨髓细胞学检查方法 1.BM涂片显微镜检查 2.结果计算 3.血涂片检验 4.总结分析及填写检验报告单 5.BM象检验的注意事项 6.BM象与BL分析的重要性,5.BM象检验的注意事项 确认细胞不能单靠一、二个特点便下结论; 推断原始细胞的归属:细胞组化+伴随阶段细胞 阶段划分:列入下阶段 病理状态:核浆发育失衡细胞,以核形态染色质结构和多

11、数特征为依据; 难确定类型细胞,列入分类不明细胞栏不宜过多 AL时,对破碎细胞应单独计数; 特殊情况下应以常见/优势细胞为判断参考。,(三)骨髓细胞学检查方法 1.BM涂片显微镜检查 2.结果计算 3.血涂片检验 4.总结分析及填写检验报告单 5.BM象检验的注意事项 6.BM象与BL分析的重要性,6.BM象与BL分析的重要性 复检血液分析仪结果,血象和骨髓象 必须同时进行分析,骨髓细胞学检验 BM检验的适应症 标本的采集 骨髓细胞学检查方法 正常骨髓象,(四)正常骨髓象 增生活跃; M/E(G/E)24:1(成人); 各系统及其各阶段细胞形态学正常,核 分裂象可见 Mye-Sys占有核细胞约1/2(40% 60%) 原粒分叶核 嗜粒5% 嗜碱粒1%。,E-Sys占有核细胞约1/5(20%) 原红 1% 早幼红 5% 中幼红 10% 晚幼红 10% 成熟红细胞形态及染色性正常。 Mey-Sys:7-35/1.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