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高中生物 第四单元 第二节 第一课时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测试卷 苏教版必修1[7页]_第1页
《金版》高中生物 第四单元 第二节 第一课时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测试卷 苏教版必修1[7页]_第2页
《金版》高中生物 第四单元 第二节 第一课时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测试卷 苏教版必修1[7页]_第3页
《金版》高中生物 第四单元 第二节 第一课时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测试卷 苏教版必修1[7页]_第4页
《金版》高中生物 第四单元 第二节 第一课时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测试卷 苏教版必修1[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第二节第一课时 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右图为水绵结构模式图。恩吉尔曼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白光束对水绵细胞的不同部分(如a处)做点状投射,发现水中的好氧细菌明显聚集在叶绿体被光投射处;若将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此实验证明了()A氧气是由水分解来的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D光合作用需以二氧化碳做原料【解析】恩吉尔曼用水绵做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和曝光的对比实验,结果好氧菌集中分布在叶绿体受光部位的周围,说明光合作用释

2、放的氧气来自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答案】B2(2010年衡水高一检测)做色素层析实验时,滤纸条下端剪去两个角的目的是()A减少接触面B减少层析液浪费C加快分离速度D使滤纸条两侧与中央色素扩散速率相等【解析】液体在滤纸条上扩散时边缘扩散得快,为了形成平直的色素带需要将滤纸的两角剪掉,使其扩散速率相同。【答案】D3(2010年马鞍山高一检测)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A叶绿体的外膜上 B叶绿体的内膜上C叶绿体的基质中 D类囊体膜上【解析】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由内外两层膜构成,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内膜、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膜上,光合色素只分布在类囊体膜上。【答案】D4绿色植物的叶片

3、大多数是绿色的,原因是(多选)()A绿叶主要吸收太阳光中的绿光进行光合作用B绿叶较少吸收绿色光,较多反射绿色光C绿叶色素中叶绿素含量约是类胡萝卜素含量的3倍D绿叶吸收各种颜色的太阳光,再释放出绿光【解析】一般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含量比类胡萝卜素多,并且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绿光较少被吸收,而被大量反射,因此人们会感觉到叶片是绿色的。【答案】BC5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实验改进时,先采用沸水冲烫菠菜叶,再进行研磨萃取,能得到更浓更绿的色素提取液。在家庭烹调青菜时,高温爆炒比闷煮容易保持青菜的原色即翠绿。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多选)()A沸水冲烫菠菜叶引起脱水,色素被浓缩B

4、沸水冲烫菠菜叶有助于研磨充分,色素完全释放C沸水冲烫能使分解色素的酶失活,色素损失少D菠菜叶色素耐高温而不耐低温【解析】常温下色素分解属于酶促反应,时间越长,分解率越高,酶在较高温时迅速失活,色素分解速率下降,而色素本身对较高温度有一定的稳定性即不易分解。【答案】ABD6.(2009年广州模拟)如右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解析】新鲜叶片中,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a(乙),其次是叶绿素

5、b(甲),含量最少的是胡萝卜素(丁),丙是叶黄素。光合色素提取时加碳酸钙是为了防止叶绿素被破坏。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颜色变黄是由于叶绿素(甲乙)含量少于类胡萝卜素(丙丁)。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答案】B7叶绿体中不含有的成分是()ADNA和RNA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C色素 D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解析】在叶绿体基质中含有少量的DNA和RNA,基粒类囊体薄膜上含有光合色素,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基粒类囊体薄膜上和基质中,因此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也就是说叶绿体内不含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答案】D8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

6、用的细胞器。下列关于叶绿体及色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叶绿体普遍分布在植物细胞的整个细胞中B叶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两种,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C同线粒体一样,叶绿体的内膜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D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解析】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一般地讲,叶绿体分布在绿色植物的绿色部分,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中的色素分为两大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又包括蓝绿色的叶绿素a和黄绿色的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包括橙黄色的胡萝卜素和黄色的叶黄素;叶绿体的内膜光滑,其内部的基粒和类囊体一方面扩大了膜面积,供色素和酶分布;另一方面极

7、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而线粒体的内膜上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并非不吸收其他颜色的光,只不过吸收量较少。【答案】B9植物光合作用离不开色素,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内的色素有4种B植物细胞内的色素都可以参与光合作用C植物细胞内的色素都可以吸收和传递光能D植物细胞内的色素与植物的颜色也有关系【答案】D10德国学者萨克斯用如下实验证明绿叶能在光照下产生淀粉:他先将紫苏植株置于暗处12小时,然后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叶片的一部分,再将植株移到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用酒精脱去叶片色素,并用碘溶液染色。结果只有光照部分显出深紫蓝色(如右图

8、)。在实验中先将植株放在暗处的目的是()A降低叶片的蒸腾作用B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C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D提高叶片对光的吸收能力【解析】萨克斯所做的实验是证明绿叶能在光下产生淀粉,让曝光部分和遮光部分做淀粉鉴定实验进行对照,所以心须选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答案】C二、非选择题11下图为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请据图回答:(1)分别在A、B、C 3个研钵中加入2 g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3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几乎无色。试回答:研钵处理ABC二氧化硅(少量)碳酸钙(少量)无水乙醇(10 mL)蒸馏水(10

9、 mL)注:“”表示加,“”表示不加。A研钵中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原因是_。B研钵中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原因是_。C研钵中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原因是_。(2)图中步骤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_。(3)图中步骤中关键应注意_;加盖的目的是_。(4)色素分离的结果是:相邻色素带间距离最宽的是_和_,它们的颜色是_和_,它们主要吸收_光。【解析】二氧化硅:为了增加杵棒与研钵之间的摩擦力,使研磨充分,否则叶绿体中的色素不能充分提取出来,色素滤液浓度较低,使实验现象不明显。碳酸钙:叶绿体内的液体是偏碱性的,叶绿素分子在这种碱性环境中是稳定的,但研磨时细胞结构破坏,液泡中的有机酸释放出来,容易破坏色素分子,在研

10、磨中要加入碳酸钙以中和有机酸,保护色素。有机溶剂:所用有机溶剂有较强挥发性,所以实验操作要快,且提取的色素的保存、层析过程均要密封,防止挥发。【答案】(1)黄绿色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几乎无色叶绿体色素不溶于水深绿色大量叶绿体色素溶于乙醇中(2)细、直、齐,并且干燥后重复画23次(3)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防止层析液挥发(4)胡萝卜素叶黄素橙黄色黄色蓝紫12分析下图,认识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并完成相关问题:(1)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在_,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在_和_。(2)与线粒体相比较,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有_,不同点是_。(3)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试分析叶绿体的结构与

11、功能的关系_。【答案】(1)2类囊体薄膜上2类囊体薄膜上3叶绿体基质中(2)都有双层膜结构,都有基质叶绿体内膜光滑,线粒体内膜形成嵴,叶绿体有囊状结构,线粒体无囊状结构(3)类囊体和基粒数目多,扩大了受光面积,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13为验证叶绿素合成所需的条件,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配制培养基:1号(含蔗糖、水、植物必需的各种矿质元素等),2号(不含Mg,其他成分与1号相同)。小麦种子用清水浸泡后消毒,在无菌条件下,将种子的胚剥离,去掉胚乳(因为胚乳中含Mg元素)。在无菌条件下,将胚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两周后,观察幼苗的颜色。如下表所示:组别项目甲乙丙丁培养基1号2号1号1号培养基数目5555每个培养基接种胚的数目10101010培养条件光照16 h/d25 ?黑暗、25 光照16 h/d10 实验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