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学教一体案_第1页
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学教一体案_第2页
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学教一体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学教一体案 )一、学习目标1、记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名称;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2、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二、知识准备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国家的分裂时期。你能将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准确地对号入座吗?隋朝三、学习内容(一)预习交流(二)导入:(播放音频敕勒歌)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优美的民歌敕勒歌,最早流传于少数民族,如果没有及时的整理记录,也许就会渐渐湮没于岁月的流逝之中。有一个人在少数民族中推广汉语,这首歌因此被译作汉语并流传下来,这个人是谁呢?他为什么放弃本民族的语言,把汉语规定为“正统之音”呢?(三)学习“少数民族内迁”章节,了解北魏孝文帝及其改革的背景。浏览“少数民族内迁”,完成下列问题。1、在中国古代的长期民族发展过程中,我国民族分布的呈现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呈现这一特点?(点拨:联系汉族的起源和发展)2、“五胡内迁”中的“五胡”指的是哪五个少数民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一个?“五胡”为什么内迁呢?(联系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和文明程度)3、386年,( )复国建魏,史称( ),定都( )。4、439年,( )统一北方,北朝开始。5、阅读材料,想一想:北魏孝文帝改革前遇到了什么严重的社会危机?怎样解决?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6、了解北魏孝文帝及其成长经历。7、根据以上学习归纳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原因,及其根本目的。(四)学习“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说说孝文帝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改革?2、你想想文中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指哪些内容?(政治上联系秦始皇的集权制度,经济上联系商鞅变法和汉武帝经济上的改革)3、(讨论:如果你是北魏人,你同意迁都吗?)说说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时间和地点。4、孝文帝的改革最重要的是移风易俗,列举改革内容中有哪些移风易俗的做法?5、填写鲜卑姓改成对应的哪个姓?鲜卑姓汉姓拓 跋 邱穆陵 步六孤 贺 赖 独 孤 贺 楼 (五)学习“北方民族大融合”章节1、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和作用是怎样的?哪些社会状况可以看出民族融合在加快?2.孝文帝的改革为什么会成功?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3、讨论与思考: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文化、鲜卑语言很快消亡了,孝文帝是千古罪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四、知识梳理(略)说说改革的内容、意义及其深远影响。五、达标检测达标检测一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增加财政收入 B.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 C.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D.学习汉族文化2、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魏孝文帝不顾保守派贵族大臣反对,迁都洛阳,时间是在A.439年 B.494年 C.495年 D.498年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 )A.受到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侵扰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D.为了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达标检测二 1、魏书记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里的“北俗之语”是指 ( ) A. 匈奴语 B.汉语 C. 鲜卑语 D.胡语 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