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循环水之微生物与藻类微生物污泥又称为微生物软泥或粘泥,是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分泌的粘稠液,把环境中的无机盐、砂尘土、腐蚀产物、淤泥、油污等粘结在一起,而形成的粘泥状沉积物。在温度适宜的水和土壤中,最适宜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例如,在工业冷却水系统中的管道、水槽、冷却塔等的表面,常有微生物污泥覆盖。在机加工冷印用的乳化液中,也常发现细菌的滋生和污泥的形成,致使溶液变臭,环境被污染。 为了控制和清除微生物污泥,首先应对微生物粘泥形成的原因阳条件,以及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有所了解。 1工业生产环境中常见的微生物 在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土壤、矿井、污水以及某些适宜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中,常见的主要微生物有下述几种。 (1)细菌 细菌一般是似单细胞或多细胞的菌落生存,不同类剐的细菌于有不同的适宜生存条件。 a厌气性细菌 在其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不需要有氧气,即 可把有机物转化为氨、氮等物质,它可以在无氧的条件下生存。在缺氧和其他的适当条件下,厌氧性细菌大量地滋生,并产生粘质 膜,覆盖在器壁和管道的内外表面。反之,在有氧的条件下,它不能生存。 例如,硫酸盐还原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微生物之一。它的种类很多,广泛存在于中性的土壤、海水、河水、油井及锈层中。其主要的特点是可以把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如硫化氢等。最适宜的生存温度是2030,pH值7275,其耐热菌种甚至可以在55 65的条件下生长。 b好氧性细菌(嗜氧性细菌) 好氧性细菌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要有氧气,才能吐故纳新,把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一旦隔绝空气,即会死亡。其主要品种有以下几类。 (a)铁细菌 在中性的含有机物及可溶性铁盐的土壤、水、锈 层中均可生存。它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种类很多。其活动的特点是可在中性介质中依靠如下反应,获得发生新陈代谢作用的能量。 反应所生成的高价铁盐,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可以把硫化物氧化成硫酸。其最适宜的生存温度是2025,pH值71.4。这种细菌 常常与黄铁矿的沉淀物的氧化过程有关。 Fe2+=Fe3+e (b)硫氧化菌 它们有氧化硫杆菌、排硫杆菌、水泥崩解硫杆 菌等。氧化硫杆菌可以把元素硫、硫代硫酸盐氧化成硫酸,存在于土壤、水泥、污水中,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其最适宜的生 存温度是2830,pH值是2535,但即使在pH值低于06的 环境中也能生存。 此外,还有一些细菌,不论在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均可以生存。例如,硝酸盐还原菌。硝酸盐还原菌主要存在于有硝酸盐的土壤和水中,能把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和氮小,最适宜在愠度27左 右,pH值是5.58.5的环境中存在。(2)真菌 真菌是一种不含叶绿素的丝状单细胞简单植物。属 于腐生或寄生生物,通常寄生于动植物的遗体上厂不起光合作用。当其利用植物的纤维为营养源时,会导致木材等变质腐烂,使有木质结构的设备受到破坏,同时产生微生物粘泥,堵塞管道或设备(3)藻类 藻类是一种含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可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由细胞分裂、孢子或两个配体相结合进行繁殖。它是没有根、叶、茎之分的隐花植物的一类。其生长 要有几个基本条件,阳光、空气、有适当的、pH值的水以及适宜的温度。在具有这些条件的环境中容易滋生藻类。它主要生存于水和土壤中。例如,循环冷却水系统和某些土壤,就是藻类繁殖的良好坏境。循环冷却水系统常见的藻类有绿藻、蓝藻、硅藻和褐藻。a绿藻类 绿藻外观呈绿色。它有两种,一种是单细胞组成的,以小球藻浮于水中;另一种呈丝状,附于器壁之上,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只要有少量矿物质、阳光和二氧化碳即可繁殖。在冷却水系统中常见的有栅列藻、水绵和小球藻等。 b蓝藻类 蓝藻的外形为丝状,大多呈蓝色或青绿色,容易在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繁殖,且具有较强的抗药性。 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冷却塔壁上,是其适宜于繁殖的环境,常常在上层生长的同时,下层的在死亡。水牛生长蓝藻,导致水韵颜色发生变化,形成所谓水花,这是在蓝藻的体内充满空气以后,在短时间内浮起水面所造成的,可以持续数天。 由于蓝藻体内的细胞含有恶臭的环醇类和油类物质,因此,它一旦死亡,成为污泥,使水变臭,水质恶化。 c硅藻类 硅藻类大多为单细胞生物,形态多种多样,呈褐色或绿褐色,它们一般喜欢生活在光线稍暗、温度较低的水域中、常常在较浅的水中繁殖i在温度较低的春、秋季节,常常大量发生繁殖。在硅藻舶细,菌壁中,充满了聚合的寻L白色的二氧化硅,大量的繁殖可以产生硅污垢。 当藻类繁殖时,投加合适的杀生剂,可将其杀灭。 2微生物的控制方法 根据微生物的特性及其生长条件的不同,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抑制循环冷却水系统、污水、土壤等环境中微生物的滋生、繁殖,从根本上控制微生物污泥的生成。 (1)尽量避免微生物适宜生存条件的存在例如十藻类的生存 和繁殖,要有阳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果避免阳光照射;可以控 制藻类的滋生。因此,为了控制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塔上藻类 的滋生,冷却塔应尽量避光。为了控制水域黑菌、藻的滋生,应当尽量切断其营养源i例如,尽量不生产和使用含磷的洗涤剂,避免 江、河、湖、海的富磷化。 (2)减少微生物的来源 采用防尘、防污染、除垢,以及过滤去系统内的杂质,减少微生物的来源,可以有效控制微生物的滋生。对循环冷却水系统来说,进入系统的补充水,应预先经过过滤处理笋以除去水中藻类等悬浮物质;循环水也应采用旁滤法除去水申悬浮杂质及藻类等。一般可使水通过铺砂子或无烟煤粒胁过滤池,或采用过滤机。 page 还可以对水采用混凝、沉淀处理在除去悬浮物的同时,除去漂游生物和气部分细菌。常用的混凝剂有硫酸亚铁、硫酸铝、三氯佳键等,一般用2030mg/L,就可以除去绝大部分的悬浮物。在鹫勘颐酸扭瓤薄酸亚铁等混凝剂肘,如果再添加一定量的聚合电解工质,如聚丙烯酰胺,则可以增加除菌的效果。用加强混凝沉淀处理除去微生物,和用除浊处理去除藻类悬浮物,是相辅相成的。 (3)采用杀灭微生物的措施 采用曝气处理,以除去水等介质中的游离CO2,提高班值;添加石灰等碱性物质,以中和二氧化碳,也可以提高介质的pH值,这些都有利于除去铁细菌赖以生存的铁,可以控制铁细菌的滋生和繁殖。 投放高效低毒的杀生剂,如循环水中使用液氯,(游离活性氯1mgL);在炼油厂的某些环境中,添加对硫酸盐还原菌敏感的非氧化性杀生剂,如氯甲基砜等。 (4)加强科学管理 加强相关系统的科学管理+保持设备表面 与环境的洁净状态,也是控制微生物滋生的重要措施。 3微生物粘泥的形成和危害 一般是由细菌:藻类和真菌等聚集而成。微生物粘泥的组成随 着水质和其他微生物生存的环境的改变,以及藻、菌种类的不同而变化。许多细菌都能分泌的粘稠液,和介质中的无机盐;砂尘土、 腐蚀产物、淤泥、死亡菌体与藻类等粘结在一起,而形成粘泥状沉 积物,即所谓微生物粘泥,常附着在管壁、塔壁上,随着时间的推 移,愈积愈厚。它不仅影响换热设备的传热效率和冷却效果,还会使水管的内截面变小,使水的流量大大降低。当藻类在冷却塔的填 充料、冷却水的分配板上生长时,将堵塞填料孔隙和分配板的小 孔,使冷却水喷淋分布不均,水滴变大,影响空气和水的热交换效率,致使冷却塔对水的冷却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在金属表面,粘泥的积聚,会造成金属的局部表面缺氧,形成 氧的浓差电池,从而引起金属的垢下氧浓差腐蚀一即所谓微生物腐蚀。同时,粘泥给厌氧性硫酸盐还原菌提供优良的滋生场所;进一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产生新的微生物粘泥,又反过来促进细菌腐蚀,形成恶性循环,加深了粘泥的危害。据报道,有一镍管冷却器,以河水为介质。在使用30多天以后,有一根管穿孔。在使用两年以后,大量的管道被堵塞和穿孔。在做管道剖析后,观察到圆形蚀孔的存在。把镍管更换成铜镍管,并采取抑制细菌的措施 使用期超过了四年,未见同类事故。 4微生物污泥的一般清除方法 (1)化学方法可以采用马来酸聚合物、丙烯酸系共聚物、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的溶液为清洗、剥离剂,清除微生物污泥。 马来酸聚合物、丙烯酸系共聚物可使微生物污泥分散为细小颗粒,防止其再沉积与吸附于器壁。 过氧化氢可分解微生物污泥中的粘稠物,破坏其粘着性能;其发泡作用有利于污泥的剥离之脱落与分散。一般使用的质量分数可庄0150之间;马来酸聚合物、丙烯酸系共聚物的使用浓度挣000110之间。 次氯酸盐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箱柜出售合同样本
- 租房担保抵押合同二零二五年
- 公共服务异地签署合同标准文本
- 办公楼的租赁协议书
- 代理管道品牌合同样本
- 公司围墙维修合同样本
- 交易转让合同样本
- 保安派驻服务合同样本
- 工程项目部财务管理制度
- 防火门施工方案
- 水利工程(水电站)全套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学生宿舍宿管人员查寝记录表
- 配电间巡检记录表
- 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 双人法成生命支持评分表
- DBJ61_T 179-2021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专业人员配备标准
- 毕业设计三交河煤矿2煤层开采初步设计
- 预应力锚索施工全套表格模板
- 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经营操作流程图
- 风电场工作安全培训
- 压缩机课程设计(共28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