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思想和四维目标_第1页
《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思想和四维目标_第2页
《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思想和四维目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余数的除法课堂教学评析 安康市一小 一年级组 王婧我代表一年级组从数学思想及四维目标方面,谈几点感受:1、 数学思想方面。 赵老师这节课渗透了五种数学思想,数学美的思想、归纳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数学模型思想。1、数学美的思想。赵老师利用课件将1-49个数字变为珠子串连起来。然后背对大屏幕,请学生任意说一个上面的数,老师都能快速无误的说出数字珠子的颜色。这样的课前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渗透了除法模型的简捷美。全课结束时,赵老师首尾呼应,又回到了数字图中进行引导,让学生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思考,感受除法模型的简捷美。2、归纳思想。 赵老师在教学余数和除数关系时,通过摆正方形,让学生发现了当余数是3的时候,再增加1根小棒就可以再摆出一个正方形,而这时余数便是0。也就是说余数不可能是4或者4以上的数,进一步发现余数不可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从而归纳出,余数总是比除数小。3、数形结合的思想。由数想形,以形辅数,数形结合,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侧面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赵老师通过让学生用小棒摆独立的正方形,这一直观操作手段,再利用课件的演示,帮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学生的认识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深刻地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4、类比思想赵老师在新课前,先复习旧知,出示了6支铅笔图,让学生进行平均分。然后以6支铅笔图为基础,把6支铅笔图与7支铅笔图进行类比,学生不仅在类比的情境中发现新问题,而且学到研究事物的方法,从而得引出了“余数”。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的不同,让学生体会前者是没有余数的除法,后者是有余数的除法。5、数学模型思想。 赵老师先出示6支铅笔,分一分。接着,把铅笔增加1支变为7支,学生再分。这时学生直观地从黑板上看到可以分3人,还有1支是多余的,从而了解了从没有余数到有余数的过程。通过学生操作,师生互动,总结出算法。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然而发现了新问题,了解了问题的提出,建立“有余数的初步模型”。再通过摆小棒的活动,学生直观地看到余数1根、2根、3根后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正方形。接着赵老师口述增加小棒的根数,让学生脱离摆小棒的,想象摆的过程,学生从表象上升到思维想象,感悟到余数的变化范围。学生思维层层深入,逐步建构起完善的“有余数的除法”的数学模型。二、四维目标达成方面本节课赵老师创设了游戏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以及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并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老师精心设计的练习题。在民主的课堂环境下,学生经历了与同伴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不仅获取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引发了数学思考,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同时,赵老师动手摆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两人一组,一人摆小棒,一人进行记录。培养了探究与创造精神,形成正确的人格意识,很好地落实了四维目标。3、 互动问题。 在探索余数与除数之间关系时,赵老师让学生观察算式,有什么发现?第二个学生就已经说出了余数比除数小,这本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如果赵老师能及时结合这一资源,进行引导教学,会不会更好。 另一个孩子发现了商乘除数所得的数是被除数的近似数,课堂上遇到这样的生成问题确实很棘手。但赵老师却马上处理了这个问题,可见随机应变能强。但我在想,孩子的思维其实是偏离的,而且当余数较大时,孩子的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如果赵老师能引导这位学生观察商乘除数所得的数再加上余数后就和被除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