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丽江市古城区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一、古城区“十一五”期间旅游产业发展成就古城区旅游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成绩斐然。热别是在”十一五”期间,依托区内的特色旅游资源和优越地理位置,坚持“一头两翼三条线,一区两域七重点”的旅游发展战略布局,以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为奋斗目标,通过实施提质增效和品牌带动战略,巩固并大大提升了古城区乃至丽江市在滇西北和滇、川、藏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区、中心城市和旅游集散地的地位。2010年,全区接待海内外游客总量达到582.42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18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6308.48万美元。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1.1万人。先后荣获“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全球人居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风景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十个小城市之一”、“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一百个小城市之一”、“中国魅力城市”等十余项殊荣。二、古城区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旅游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系列化、产业化程度低、企业经营水平和整体素质不高一是旅游大产业观念尚未真正确立,旅游与城市开放、与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格局尚未形成;二是旅游业仍以经验式运作管理为主,特别是大多数旅游企业没有建立起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的运作与管理机制,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低;三是旅游业结构尚处在初级产业化阶段,旅游景区综合开发力度不足,产品结构单一,难以适应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程度还不够;四是旅游企业规模小,缺乏有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和高素质的专业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旅游业整体效益难以发挥交通条件仍然是制约本区域旅游发展的重点问题。大理铁路的建成通车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出入丽江的交通条件,但由于昆明大理之间铁路交通线路的技术标准较低,丽江东进或北上的铁路建设进展较为缓慢,进出丽江的铁路交通条件仍受很大制约。公路交通仍无法满足本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自驾游、自助游等新业态、新需求的快速增长,现有大丽二级公路的路况条件和道路沿线的交通保障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大丽高速公路、丽攀高速公路建设迫在眉睫。航空运输方面,随着丽江口岸机场扩建完成和机场高速的建成通车,能基本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流量的需求,但作为口岸机场的配套服务设施的机场宾馆、餐饮服务、空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将无法满足航空驻留、旅客候机中转等服务的需要。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古城区现有的市场内道路交通,医疗卫生设施和水平,城市公共信息标识系统的建设尚不完备,距离“国际精品旅游城市”的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三)旅游产业的经营方式粗放,旅游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偏低据统计,目前团队游客在丽江的平均停留天数不足2天,而在古城内的停留时间更是仅有0.6天左右,有限的平均停留时间,不得不造成“走马观花”的观光旅游方式和“拉练式”、“赶鸭式”的食、住、行服务接待方式,使游客无法体验旅游资源的文化品位和丰富内涵,直接造成游客的人均消费水平偏低和旅游产业的整体收益偏低。(四)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弱旅游景点、景区数量多,但结构不合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体验类、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的供给比较缺乏。(五)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和利用水平不高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着重景点、景区建设,轻科学规划的倾向,造成现有景区景点建设方案简单、思路单一、设计粗糙、内涵肤浅、产品质量低下,缺乏个性和特色。(六)旅游业投资不足且投资结构不合理主要旅游要素的供给结构不合理。如低端住宿产品供给严重过剩,而高端住宿产品供应不足,特别是国际著名品牌酒店、休闲度假型酒店、主题文化等特色酒店、客栈偏少。旅行社企业的弱、小、散、差等现象严重,缺少规模化、集团化、具有研发能力的旅行社企业。旅游业投资不足,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七)旅游业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市场管理,涉及城建、文化、宗教、工业、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管理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等体制性矛盾突出,没有形成整合优势,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八)旅游专业人才比较匮乏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难以跟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尤其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缺乏。(九)世界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有待提高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是丽江旅游的核心资源,但是过去十几年中,遗产保护与传承存在着资源不足、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原住民流失、现代商业气息侵略传统商贸活动、古建筑的破坏和部分修复的古建筑失真、水资源的浪费和水质的恶化、文化传承点缺乏等现象影响着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三、古城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古城区旅游业虽存在上述问题,但作为三项世界遗产荟萃之地和滇西北地区旅游基础条件最好的城市中心区域,古城区具有旅游资源丰富、国内外知名度高、区位及交通条件优势明显、旅游业发展环境优越等优势。同时,借助看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和云南省“两强一堡”发展战略机遇,利用丽江获得“全国改革开放十八各典型地区”的建设成就,丽江旅游在全国的示范窗口作用等优势,进而实现旅游业的“二次飞跃”机遇难得。(一)国家政策“十二五”时期,国家将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着力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着力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着力促进经济布局、人口分布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云南省委政府提出“两强一堡”新目标(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目标)。随着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中越建设“两廊一圈”、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全面启动,云南桥头堡的作、用将凸显,富民强国、兴边睦邻的宏伟大业在“十二五”期间将陆续呈现。丽江地处西南边陲,位居西部大开发的12各省区市之内。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是“十二五”期间促进古城区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二)旅游资源条件古城区旅游资源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大研)古城及其相关的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体,资源品位高、价值大、独特性强、知名度高。加之区域内自然风光神奇秀丽,北依巍然耸立的玉龙雪山、东西两侧与泸沽湖省级旅游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相呼应、金少江环绕而过,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区域内,纳西族等民族颇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和钟灵毓秀的山水、田园风光的交相辉映,形成了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题和核心、自然旅游资源为基础和依托、丰富优越的旅游资源组合、(三)区位与交通条件古城区位于丽江市的区域中心,区域内由航空、铁路和公路场站。虽受一定的局限,但仍不失为滇西北乃至滇川藏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游客集散中心。已经建成通车的大丽铁路和大丽二级公路,为出入丽江提供了较为方便的陆路交通条件。随着口岸机场的开通,将形成45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能力。同时,大丽高速公路、丽攀高速公路等的相继建成后,出入丽江的公路交通条件会有质的改善。优越的区位和即将形成的立体、高等级交通条件,将使国内外游客出入丽江更为便利。(四)产业地位和群体意识丽江市古城区所处的滇西北旅游区,是云南省六大旅游区之一,更是国家级“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南部起点和门户。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丽江市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而古城区旅游产业是丽江全市旅游产业的核心。市委市政府大力倡导实施的“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发展战略,意在举全市之力、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并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加大对古城区旅游产业的科学规划、招商引资、环境整治、市场经营秩序治理的力度。良好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为古城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旅游为古城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发展,使古城区市民的整体旅游意识增强,参与旅游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爱护旅游环境的氛围意识浓厚。四、“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丽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抓机遇、打基础、建支柱、创品牌、增效益的号召,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旅游强势等六大战略。突出“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建设目标,以思想解放和思路创新为先导,以满足旅游市场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为目的,坚持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理念,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盘活旅游资源存量为前提,以创新旅游体制和机制为动力,以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提高景区质量、优化线路组合、建设旅游营销网络、建立多元融资体系为抓手,把转变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通过实施四大发展战略,培育六大产业体系,使旅游业成为充满活力和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使古城区成为有鲜明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和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集散地。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探索以旅游产业推动古城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模式,为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与改革发挥示范作用。(二)发展定位与思路以把丽江市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和“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中心城市和集散地”为目的,把古城区定位为:丽江旅游的核心、滇西北旅游的中西、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门户。发展思路:坚持“一心两片六重点”的发展思路,”一心”即丽江古城为核心,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防范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美化古城的游览环境,不断巩固加强其丽江的吸引游客品牌和核心旅游产品的地位;“两片”即通过东部片区和南部片区的开发建设,打造古城区成为乐居休闲旅游城市。“六重点”即以丽江(大研)古城、大束河古镇、大东温泉、蛇山运动公园、金龙桥-金沙水上项目、空港服务区为重点。(三)发展原则从大旅游观念出发,坚持“和谐发展、生态优先、产业融合、创新驱动、项目带动、区域联动、重点推进”的发展原则。和谐发展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正确处理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关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优先原则。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旅游规划编制、旅游项目开发以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应与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第一、环保第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设理念始终贯穿于旅游开发的全过程。产业融合原则。充分发挥旅游的关联带动作用,把旅游发展与区、市里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目标紧密结合,深度挖掘、依托、吸纳、整合、联动相关产业资源,使旅游与其它产业、城镇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实行无缝对接、培植高效、开放的旅游产业体系。创新驱动原则。创新发展思路与发展模式,使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逐步吃那个味支撑和引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项目带动原则。建立完善的旅游项目投资机制,实现多渠道筹集资金、科学引导资金投放和有效发挥资金效用,以重点项目的集中建设带动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区域联动原则。突出古城区在云南省和大香格里拉区域中的重要地位,拓展区域旅游合作渠道,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旅游合作体系,对内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对外拓展市场空间与交流合作,最终实现区域旅游的双赢或多赢。重点推进原则。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引导和推动一部分企业的较快发展,产生带动、示范和辐射效应,最终实现区域旅游的双赢或多赢。重点推进原则。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引导和推动一部分旅游企业的较快发展,产生带动、示范和辐射效应,最终实现全区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四)实施四大发展战略1、精品名牌战略树立品牌意识,突出融民族文化、商业文化、休闲文化为一体的独特优势,强力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世界级精品休闲体验旅游景区和旅游热线。在景区景点和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坚持“精品、真品、绝品”的旅游发展观念,高起点规划,提升景区品位,彰显组合效应,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适应不同目标市场旅游消费需求的品牌景区和产品。2、文化带动战略大力开发具有民族特质的文化旅游资源,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塑造鲜明的文化旅游主题,突出“文化与休闲相结合”的精品旅游线的带动作用和龙头地位。加强与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的合资合作,改善旅游产业的投资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利用既有的精品旅游线路,拓展国际客源组织渠道,构建国际化的营销网络。3、标准化战略利用国家旅游局把丽江市确定为全国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5个试点城市之一的契机,根据旅游业标准体系积极参与旅游业服务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以及旅游业基础标准、要素系统标准、支持系统标准、工作标准的编制研究和实施试点工作。通过标准化发展战略,提升丽江的整体城市形象。4、产业集聚战略引导旅游要素产业、相关产业向核心又是区域和精品旅游景区聚集,形成合理的旅游产业结构和布局,这里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集群,构建配套完善的旅游综合产业体系,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用、信息互通、功能互补,放大集聚效益,是城市功能逐步实现由“旅游目的地”向“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地”的转变,推动旅游大产业的协调互动发展。(五)构建六大旅游产业体系一是以精品旅游景区(点)为龙头的旅游核心产业体系;二是以客运、住宿、餐饮、娱乐和旅行社业为主体的旅游配套服务产业体系;三是以旅游商品研发、加工、销售为重点的旅游商品制造业产业体系化;四是以旅游宣传推介、旅游信息发布。旅游要素供给信息查询、旅游咨询服务、旅游产品定制服务、旅游投诉服务等为主要形势的旅游公共营销体系;五是以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重点的旅游现代化管理体系;六是交通、通讯、教育、医疗、保健、会展、体育等相关产业服务保障体系。(六)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000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达到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8亿元人民币,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5亿美元。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人民币。五、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实施“一城辐射六区”的旅游产业空间发展布局,使古城区成为民族民俗文化体验区、度假娱乐休闲区和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集散地。一城:丽江(大研)古城六区:束河古镇茶马古道文化休闲景区、古城西线田园风光民俗休闲体验区、东环线温泉峡谷亲水休闲区、蛇山国际森林运动公园休闲区、漾弓江历史文化景区、空港综合旅游休闲服务区。(一)促进旅游与经济互动,彰显丽江(大研)古城旅游经济核心地位发挥综合优势,重点发展丽江(大研)古城。围绕丽江(大研)古城建设民族文化和休闲娱乐中心。加强旅游综合配套体系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使丽江(大研)古城成为全市旅游的对外开放窗口、国内外旅游首选目的地、游客集散中枢和服务中心、旅游人才开发培训基地,将丽江(大研)古城建设成为文化旅游走廊,勾勒出人文气息醇厚、自然生态优越的世界精品旅游区。(二)突出束河古镇的水资源优势,打造束河古镇茶马古道文化休闲景区。充分渲染束河古镇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整合区内的旅游资源,支持鼎业集团的开发,突出茶马古道和休闲文化主题,做大做强集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产业。大力发展旅游服务要素产业,配套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建成驰名中外的文化休闲旅游景区。(三)融合民族民俗因素,开发西线田园风光民俗休闲体验区整合旅游资源,强化旅游合作,优化旅游线路,打通景区连线,把红山村建设成农家民俗休闲体验旅游区的典型,将西线油路松云村至士满村等村落,打造成以田园风光、民书文化为主体。休闲为主要形式的民俗体验区(四)整合优势旅游资源,拓展东环线温泉峡谷亲水休闲景区加强东环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以温泉养生保健、杜鹃森林公园、峡谷观光、高峡出平湖水上游览等项目,规划建设东环线旅游交通道路网络,使之连线成片,形成以杜鹃天堂、金安特色小镇、金沙谷温泉和大东温泉组团为主的“一环(含两小环)、三带、五组团”的空间体系,将其建设成东环线温泉峡谷亲水休闲景区。(五)打造“森林生态运动休闲”胜景,构建蛇山国际森林运动公园休闲区突出该区域森林生态植被优势。积极开发以山水观光(观音峡)、休闲度假(森林公园)、运动健身(高尔夫)为主题的绿色自然生态旅游产品,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服务业等关联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把该区建设成为有较强吸引力的山水度假运动健身休闲区。(六)开发漾弓江历史文化体验景区开发漾弓江观光、红色旅游修复红军长征指挥旧部(红二方面军贺龙、任弼时指挥部)、开南文艺研习所旧址:开发(古)丽江人遗址、关坡丽江古长城遗址、万德宫徐霞客旅行遗迹、秦五尺道遗址等景区景点,并由此区域向南延伸至观音峡景区。修复完整连续的丽江历史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将该区域打造成丽江民族文化体验区。(六)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做大做强旅游核心产业结合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引领。衡量、检验的作用,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促进先进的服务技术和经验迅速推广,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旅游业从简单粗放,走向规范有序,切实推进古城区旅游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丽江旅游核心产业。1、培育精品,提升文化旅游业以古城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为基础,以丽江(大研)古城为主体,塑造具有国际吸引的文化旅游品牌。围绕古城、茶马古道、民族民俗、民间工艺等文化资源,突出项目带动,通过高品位策划,促进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一批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重点文化旅游景区和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形成产业优势。增强景区吸引力和震撼力,促使古城成为海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恶化入境游首选地之一。2、丰富功能,拓展民俗生态旅游业以“西线田园风光民俗休闲体验区”的田园风光为基础,以乡村旅游特色村地开发模式,倾力打造农家民俗休闲体验区。大力美化景区(点)生态环境,注重景观品位的提升和文化氛围的营造,迅速提高国内外知名度,使其成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自然生态旅游精品。3、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提升“丽江(大研)古城”和“束河古镇文化休闲”的休闲功能。丽江(大研)古城的“酒吧文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划定特定区域,加之适当的引导和管理,可使之形成以时尚为主题的特色休闲区。束河古镇的休闲环境已初具雏形,在今后的发展中也应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其休闲功能可以通过茶马古道历史文化休闲区,、亲水娱乐休闲区、哈里谷国际酒吧区、名人酒吧区和旅游配套服务区等的建设来实现。经过1-2年的提升,是丽江(大研)古城和束河古镇成为高品质的休闲度假区域。积极建设“东环线温泉峡谷亲水休闲景区”,精心设计开发区域内的温泉资源,挖掘传统中医医疗康体功能,建立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疗养院和抗体保健区。同时,开发区域内茶马古道历史文化资源。峡谷观光探险资源、高峡平湖亲水体验资源。东环线区域是古城区面积最大、资源丰富、且与古城资源类型互补的区域,根据“古城区旅游东环线控制性详规”,按照“一环(含两小环)、三带、五组团”的布局,建设“新团-大东-树底-新团”两个小环线,建设“新团入口服务区”、“杜鹃天堂”、“金安特色小镇”、“金沙谷温泉度假区”和“大东温泉休闲度假区”,把旅游东环线建设成为以温泉养生为特色,兼具峡谷观光和文化体验的休闲度假区域。构建“蛇山国际森林运动公园休闲区”。在丽江蛇山建设森林运动公园,依托优美的环境,建设休闲公园、天然温泉SPA、国际度假酒店和高尔夫球场,使之成为具有休闲体育运动健身特色的休闲区域。充分利用辖区内的文化和休闲旅游资源,将文化要素与休闲产品进行合理组合,形成以文化要素为灵魂的休闲度假产品供给系统和较为完整的旅游体系,从而完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质量、以获得更大经济效益。4、多元发展,重视社会旅游业进一步是提升红色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确保红色旅游持续发展。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通过政府组织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和市场有效运作,整合资源,继续加强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思想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内容,进一步增强我区红色旅游的发展后劲和活力,最大响度发挥其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节事会展旅游。继续办好现有的雪山音乐节、中国情人节等重要节会,增强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节事会展活动。加快申办和建设“中国-南亚东南亚旅游合作论坛”永久会址项目,改善会议接待服务条件,积极争取一些中小型会议承办权。依托三多节、棒棒节、火把节等民族节日,开展具有民族地域文化特点的民俗节庆活动。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民俗文化品位,开发丰富多彩、大众喜闻乐见得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古)丽江人遗址博物馆、关坡丽江古城长城遗址公园、万德宫徐霞客旅行遗迹纪念馆、秦五尺道遗址景区等项目,并由此区域内向南延伸至观音峡观光休闲景区。修复完整连续的丽江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将该区域打造成丽江历史民族文化旅游区。(二)配套发展旅游要素产业1、突出特色,壮大旅游餐饮业挖掘传统风味,整合地方特产,弘扬传统的餐饮制作工艺,形成滇西北特色餐饮系列,推出纳西菜肴精品和便携食品,打造具有代表性的腊排骨、洋芋鸡、铜锅饭等纳西菜肴食品品牌。完善景区(点)餐饮设施、解决景区(点)就餐难的问题。推出系列化地地方特色菜肴、风味小吃,办好小吃一条街和夜市、风味餐厅。建立饮食行业的标准认证体系,推动全行业的规范化的发展,确保饮食卫生和食品质量。2、合理布局,提升旅游住宿业加快雅高铂尔曼酒店、金茂君悦酒店、阿曼酒店、翔鹭酒店、金典红树林酒店等项目建设;扶持和规范特色民居客栈家庭旅馆。在全区范围内形成高中低档结合、酒店类型齐全、区域布局合理的旅游酒店接待网络。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技术和连锁经营模式,全面提升宾馆酒店经营管理水平。3、提高效率,推进旅游运输业构建方便快捷高效的旅游客运体系,完善客运站点,为游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服务,是游客能够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增开景区间旅游交通线路,发展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增强各种运输方式的互通性。加强旅游、航空部门的合作,扩大经营地区性的包机业务。鼓励成立汽车租赁公司。继续完善民航、铁路、航运、公路交通票务和网络预订系统。健全城市公交网络,逐步实现A级景区公交专线全覆盖。4、规范秩序,促进旅游行业优化旅行社结构,按照大型旅游社集团、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小型旅行社通过代理制形成网络化的发展模式,改变目前旅行社企业“小弱散差、一盘散沙”的经营现状。规范旅行社的经营行为,加强行业管理,实行行业自律,引导整个行业向规范化经营、现代化管理、特色化服务的方向发展。强化对旅行社的社会监督,树立旅行社的良好形象。5、健全市场,扩大旅游购物业优化销售网点布局,建立健全旅游商品批发零售体系,提高旅游购物业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旅游购物的消费功能,建立多渠道的旅游商品营销体系和旅游购物诚信经营体系。6、开发带有丽江本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统一丽江特色旅游纪念品的标识。“十一五”期间,古城区旅游局主办的“丽江旅游纪念品统一标识的征集活动”圆满结束并且获得成功,“十二五”期间,将在古城区范围所有旅游纪念品上统一使用“丽江市(古城区)旅游纪念品标识”。加强对旅游纪念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形成丽江旅游纪念品的统一形象。7、注重品位,拓展文化娱乐业完善旅游酒店,旅游景区的文娱基础设施,形成参与性强、类型齐全、管理规范、文化档次高、服务功能完善的旅游文化娱乐体系。整合文艺演出资源,开发雅俗共赏的综合性舞台演出娱乐节目。8、合理布局和建设旅游服务信息中心(散客服务中心)在咕噜湾(黑龙潭前)、丽江(大研)古城、束河古镇、古城东郊新团、机场高速公路丽江出入口、大丽高速公路丽江出口、火车站站前设立旅游服务信息中心(散客服务中心),为多种交通方式来丽江的散客旅游者提供丰富、齐全、诚信、实用的旅游信息,满足不断增长的散客旅游者的服务需求。9、完善公共信息标识系统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合理设置、统一规范、逐步实施的原则,建立中英文对照的城市公共信息标识系统(包括交通指示标牌、地名街道标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标志、公交车站及其标牌等),是城市的公共信息标识符号能够体现国际精品旅游城市的水平。10、合理规划改扩建50个旅游厕所按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3-2003),在丽江(大研)古城及木府、黑龙潭、束河古镇、观音峡景区、西线游路、新团服务区、杜鹃天堂景区、金安特色小镇、金沙谷温泉、大东温泉、九子海、丽大高速、机场高速、丽攀高速等主要景区景点及交通沿线规划布局50各旅游厕所,彻底改善旅游区及交通沿线的“入厕难”现象。七、旅游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一)加快旅游业机制、体制创新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由旅游、文物、宗教、城建、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旅游景区(点)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推动景区(点)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放宽市场准入。深化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多渠道筹资发展旅游业的投融资新机制。除法律、法规命令禁止的领域外,鼓励民营经济和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景区开发,进入旅游要素产业和相关产业。进一步加大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力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形象策划与推广补充合同
- 二零二四年林地租赁协议样本
- 大学员工入职合同(2篇)
- 医药公司合同(2篇)
- 化验室师徒协议书范本(2篇)
- 反三违目标协议书(2篇)
- 股权分配的协议书
- 二零二四年度地质勘查项目实施及管理合同
- 员工合同及保密条款解析
- 出纳信息真实性保证
- Unit 3《Lesson2 What color is it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闽教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沟通交流》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 工程设计-《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完整版
- 《中国能源法规状况》课件
-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中国船舶燃料电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2024-2030年中国金融大数据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4年消防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2(第四至六章)-国开-参考资料
- Unit 4 I have a pen pal 单元总设计 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