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第1周)组合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传统文化呼唤现代表达马雨音“有底蕴”“有趣”“精美”,这是不少网友对一款在线小游戏的评价。前不久,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一个 H5 小游戏,通过移动有部首偏旁的方块拼汉字,将其完整连成一句古诗,就能“过关”。有网友感叹,“羡慕古人把生活过成了诗”;也有人留言,不妨多些这样的游戏,娱乐的同时还能得到文化熏陶,一举两得。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国家宝藏,再到故宫一改过去的“严肃脸”变得“萌萌哒”,甲骨文手机表情包成为斗图“新宠”,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纷纷走出“故纸堆”,以时尚有趣的形象“飞入寻常百姓家”,点燃了大家对中华悠久文化、厚重历史的热情。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是保存先人的成就,并使继起的后代适应社会的一种既定存在形态,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理性工具,传统文化的承袭使我们成为“真正的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有了它中华民族才能生生不息;传统文化是,有了它;传统文化是,有了它。然而,在社会飞速发展、技术迭代升级、文明相互交融的今天,如何让中华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融入生活、连接当下,这是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一个重要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拥抱现代生活,做到现代化、年轻化表达,自然“圈粉”无数,润泽心灵。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的是创造和创新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甚至粗制滥造。现实中,有的地方为制造噱头,在城市发展中奉行“拿来主义”,花了重金却造了“假古董”,形似神不似;有人罔顾事实戏说历史,将其变成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实践证明,一味地粗制滥造、盲目地跟风炒作,只会让传统蒙羞。只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激活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萧何月下追韩信以国粹和最新电影科技“3D全景声”相结合,展现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同。可见,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魅力,只要创新方式、创新表达,就能穿越时空焕发新的光彩。(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 11 月 16 日 09 版)1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 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 . 从全文的论证过程看,第段画线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4 . 仔细阅读第段,具体说说本段的论证过程。5 . 仿照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子,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画线句: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有了它中华民族才能生生不息;传统文化是_,有了它_;传统文化是_,有了它_。他走近窗边,看皓月当顶,疏星闪烁,寒天清廖如洗。啊!这太空多么平和,宇宙多么宁静!可是地面上黑暗正浓,人们不得不屈服在烈风的淫威下。他想起了许多往事十多年前,在广州的小岛上那间小茅屋里,和母亲依偎在一起听珠江上的风雨声;以后在北京,在那些不安的夜晚,寒风传来远处的枪声和犬吠;他又联想到电影片上那些大水灾中的场面,作浪兴波,吹裂肌肤的烈风就是这些暴烈的、凛冽的、冷酷的风,它带给人们多少灾难,多少痛苦!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他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这首名诗,眼前浮现“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的老诗人形象。哦,多少年月,多少世纪,你这暴虐的风,无情的风!你摧残了多少幼芽,又伤害了多少善良的心灵!凭借着这诗句,他脑海中浮现出一种旋律。开始他觉得是那悲天悯人的老诗人在唱,渐渐地觉得母亲也在唱,唱着一种他从来没有听过的激昂的调子。随着这曲调,风声好像也更加猛烈起来了,它拍打着门窗,撞击着墙壁,撕扯着电线,发出尖锐的吼叫和沉重的搏击声他把这些现实界的音响捕捉了下来,借如木的簧管和坚实的钢琴,把那些声音化成了自己的语言,让它们作为一个女高音(自己母亲的形象)的伴奏。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悲痛,悲痛,夹杂着隐忍的积忿。诗人所倾吐的岂止是个人的感怀!不,这是多少历史年代、多少苦难人民的心声!这是祖国的叹息,这是民族的呻吟!写下来,写下来,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出来,那无涯的悲愤,那古往今来多少受难的人民的呼号!6 . 给加点字注音。积忿(_)悲天悯人(_)7 . 文中提到的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者将这首诗作为主人公创作的线索,以传记的手法,揭示了冼星海艰辛的创作过程。8 . 文中大量运用环境描写,有何作用?9 . 文中的风雨只是自然界的风雨吗?象征了什么?简要分析。二、文言文阅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0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4)执策而临之(_)11 . 一词多义。(1)食:食之不能尽其材(_)一食或尽粟一石(_)(2)而: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执策而临之(_)(3)策:策之不以其道(_)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_)执策而临之(_)(4)是:是日更定(_)斯是陋室(_)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_)(5)虽:故虽有名马(_)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_)(6)其:欲穷其林(_)其真不知马也(_)12 .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1)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2)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1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唐诗。(4分)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注释】筝: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秦人悲怨声:据秦州记:“陇山东西百八十里,登山巅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山东人行役升此而顾瞻者,莫不悲思。”这就是诗人所说的“秦人悲怨声”。江南歧路:诗人的族侄、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窜南陲海涯。14 .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凝神倾听,听之于耳,会之于心,并借“秦人悲怨声”来渲染他由听筝而引起的感时伤别之情。B颔联描写柳条摇曳、柳絮纷飞、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陶醉之情。C颈联写人世的悲欢,“一愁”“一思”写尽人间的无限幽怨。D尾联是说,筝声本来就苦,更何况又掺入了自己的重重离别之恨,岂不格外引起对远方亲人的怀念?15 .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围绕“悲怨”二字,对筝声展开丰富的联想,以新颖、贴切的比喻,集中描写筝弦上发出的种种哀怨之声。B“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路条转让协议书范本
- 蔬菜冷库转让协议书
- 转让学校协议书范本
- 资金存放协议书范本
- 饺子门店转让协议书
- 应急物质储备协议书
- 履行法院调解协议书
- 农药制品转让协议书
- 农业经理人考试常见错误试题及答案
- 2024辅导员考试解析试题及答案
- 模拟考保安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杨浦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 摊铺机租赁合同协议书范本
- 儿童画教材课件
- 河南省郑州市202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用户画像的构建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一)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八年级美术样卷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全真模拟卷1(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