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海交会整合了两岸各自的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了双赢。B正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C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D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且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扬州勇龙国际生态园占地大约260亩左右,设计突出“以绿为骨,以水为媒,以人为本”的观念。B通过“十四岁青春仪式”的举行,使我们懂得了珍惜青春、勤奋学习的道理。C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红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的情景。D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3 . 下列关于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贵阳市正式开通全国首条青少年禁毒教育热线。”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动词和名词。B“女排夺冠”“丝绸之路”“登顶珠穆朗玛峰”依次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C“贵州平塘天眼位居中国首批十大科技旅游基地榜首。”句中加点的部分是定语。D“天舟一号只送货、不载人,被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员。”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4 . 选出对登高一诗鉴赏错误的一项(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A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形、声、色、态栩栩如生地得到表现。B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补充,直接抒发了作者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C颈联表现感情,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D尾联又从白发日多,因病断酒,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悲秋多病、潦倒不堪的根本原因。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5 .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B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回忆录,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D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结构。6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搓(ch)捻恍然大悟脑髓(su)花枝招展B确凿(zo)不求什解淋(ln)漓喜出望外C倜傥(dng)花团锦簇竹筛(si)恍然大悟D斑蝥(mo)咄咄逼人睫(ji)毛美不胜收7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依次是( )和( )(只填序号)。所谓“形散”,一般指行文的结构灵活多样,手法不拘一格。所谓“神不散”,是指文章的主题集中。了解了散文的这一特点,有助于我们欣赏散文。阅读散文,。这样,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得到艺术享受。A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B散文是一种最适合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文学形式。C要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再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D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再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分别回答问题。奶奶的脊背张中林奶奶是我家的脊背。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脊背是不断变化的,它每一个阶段给我的印象也是迥然不同的。幼年时,奶奶的脊背是一个温暖的摇篮。无论走到哪里,奶奶都把我背在背上。那时候,我喜欢热闹,哪里热闹我就吵着要到哪里去。我的这个脾性正合了奶奶的意,因为她喜欢看戏,有了我这个小祖宗,她去看戏就成了理所当然。每每听说有庄子唱戏,奶奶早早地就把一家人的晚饭烧好,背着我出了门。奶奶虽然不识字,但是对于戏文却门儿清,还能唱上一些。我在路上无聊的时候,奶奶就哼着戏文逗我。我呢,被背篼兜着,一摇一晃的,像在摇篮里一样,不大一会儿就在奶奶的“催眠曲”中睡着了。等到我醒来的时候,戏一般都唱了十之八九。奶奶呢,背着风,靠在稻草堆上,眼睛盯着戏台,嘴里哼着,手还打着拍子,背篼一晃一晃的,那真是一种不一样的舒适呢。看到我醒了,不闹腾,她也不问我;但是只要我哼唧一声,她就会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两粒糖果塞进我的嘴里。有了糖果,还有热闹,我自然也就舒舒服服地享受着自己的快乐了。读书了,奶奶的脊背是一座平稳的桥。那时,我在村庄小河那边的小学里读书。只要下大雨,山洪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从峡谷里冲下来。放了学,我和小伙伴气喘吁吁地跑到小河边。洪水把河滩都吞没了。它咆哮着,翻卷着,裹挟着树枝、砂石和泥土一头撞了下来。那声响,如奔雷,那气势,万马奔腾。我仗着自己会点水,脱下鞋子,把裤管挽到膝盖处,想试着蹚水过去。但一下水,我就吓得退了回来。那脚底的沙“嗖嗖嗖”地往下蹿,就像受惊的兔子一样脚都踩不实,还怎么过河?奶奶在对岸看到了,嚷嚷着。虽然听不见奶奶说的是什么,但她那团团转的焦急我还是看在眼里的。好在小伙伴的家人也赶来了,他们在河两岸很快拉起了一根绳子。奶奶从不许我一个人摸水过河,说怕我被水冲走,她总是固执地要背我。那么大那么急的水流,人稍不留意,就有可能被洪水冲走,我吓得闭着眼睛紧紧趴在奶奶的背上,心里默默地祷告着,祖宗保佑,祖宗保佑。等到过了河,提着的心放下了,我从奶奶的背上溜下来,抱着奶奶的脸就亲。这么大的孩子还亲奶奶,羞不羞?乡亲打趣我。我并不害羞,我奶奶,我怎么不能亲了?那时,奶奶的脊背还是一根屋梁,家里大大小小的事,虽然有父亲,但是最后做决定的一般都是奶奶。人们都说,我的奶奶撑起了家里的半边天,这话我信!而现在,奶奶的脊背完全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圆。也许是一生的劳动太过辛劳,奶奶四十多岁的时候,腰就弯了,而现在弯得更厉害了。虽然拄着拐杖,但是头却在拐杖头的下面,似乎脊背支撑不住她的身体。有时候,我就悲哀地想,要是没有拐杖,奶奶是不是再也抬不起头来了呢?但是,奶奶却想得很开:“人生不就是求一个圆满吗?要是哪一天,我真的成了一个圆,你们不要悲伤,因为那是圆满的圆。要高兴,知道吗?”我强笑着,心底还是有些涩涩的。(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8 . 幼年时,奶奶的脊背带给“我”怎样的感觉?9 . 依据文章思路,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幼年时,奶奶的脊背是一个温暖的摇篮读书了,奶奶的脊背是_那时,奶奶的脊背是_现在,奶奶的脊背是_10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11 . 文章结尾处为什么说“我”“强笑”,心底还有些“涩涩的”?12 . 为什么说奶奶是“我”家的脊背呢?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用原子弹鉴定无名尸与古董酒,这也行?在世界上还有两个超级大国时,美国先搞出了原子弹。1949年,苏联也爆了颗“斯大林1号”,从此,自1951年到1962年的11年里,两个超级大国几乎年年换着花样地轮番进行核试验。后来,大家都思收手了,否则哪天一失控,没准就人类全灭。再说了,这几年你俩倒是炮仗放得欢,可知空气被污染?放射性灰烬都四处飘了好吗?别的不说,你看看大气里的碳-14!最常见的碳原子是碳-12。碳-14比碳-12多出俩中子,这东西在大气里本来就有,只是含量特别少,大概是在1012这个数量级。在过去十万年里,大气里的碳-14含量基本没变。直到美苏开始轮番爆核弹,将稳了十万年的碳-14含量翻了一番。从奥地利和新西兰的测量数据看,全球大气里的碳-14从1955年开始显著上升,在1963年达到最高峰,然后随着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的签订,地表核试验停止了,大气中的碳-14不再上升。随着生物圈不断吸收碳-14,大气中碳-14的含量也缓慢下降。1955年是道分界线,活过1955年的生命,呼吸间都带着来自核弹的碳-14微尘。把大气中碳-14的含量作为坐标的纵轴,时间作为横轴,画出一个曲线图来,就是著名的“核弹曲线”(bomb curve)。在大部分人还在忧虑放射性物质会对人类造成健康威胁时,法医学家和历史学家已经开始琢磨另一件事:这曲线,好像可以用来定年啊!这种“事已至此,不如搞搞新意思”的原则让科学家有种毫无人性的气质,不过这事确实可行。由于生物活着时会跟外界不断交换物质,所以生物组织里的碳-14含量会跟该组织合成时大气中碳-14的含量保持一致,这就是运用核弹曲线图测年代的基本原理了。有些组织合成后就基本“固定不变”,比如人眼睛里的晶状体差不多在2岁时形成,牙釉质差不多在12岁时形成测量这些组织里的碳-14含量,和核弹曲线进行比对,就能大致估出其出生年份(只要生于1955年后)。而有些组织则一直在更新,直到人死亡才停止,比如毛发、皮肤和指甲测量这些组织里的碳-14含量,与核弹曲线对比就能大致估出其死亡年份(只要死于1955年后)。死亡年份减去出生年份就是年纪。那些损毁严重的无名尸,从前只能通过看牙齿和骨骼磨损的程度来大致估算年纪,误差在510年。如今用碳-14的核弹曲线,误差能控制在1.6年。2004年东南亚那场大海啸里,核弹曲线就帮忙查出了许多遇难者的身份。在动植物保护上,核弹曲线也立了功你说这是100年前的象牙、犀角、古董家具所以可以合法进口?碳-14一测就知道这只大象殁于哪年,那支犀牛角的主人何时闭眼,还有家具里那株红木倒下的时间。再说说年头长点的酒。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去测市面上销售的葡萄酒里的碳-14含量,发现那些最贵的酒里至少5%在生产年份上造了假。当碳-14含量提示一瓶1787拉菲酒里的葡萄沐浴过冷战后的核尘埃,场面就会比较尴尬。中科院的科学家也测过名贵白酒的碳-14,发现因为发酵工艺不同,测出的浓香型白酒年份数据一般跟他们的真实的窖藏年份相同,酱香型白酒的年份则应比其窖藏年份早个23年,符合这规律的才是真货。年份造假的白酒占了多少呢?实验没做下去,可能酒厂不肯支持研究经费。不过,这么灵的定年法我们用不了多久了。冷战核试验的微尘被生物圈吸收了这么多年,已经降了十之八九。再加上这几年大家拼命碳排放烧的煤炭石油那都是几百万年衰变下来的纯碳-12于是进一步稀释了大气里的碳-14。预计到2030年左右,大气里的碳-14又将回到十万年来的稳定值。在那之后,无名尸与古董酒的定年将再次回到迷雾之中除非哪个国家再丧心病狂地在地表爆几颗超大当量核弹。但,似乎这样的事情,也不完全是天方夜谭。(选自果壳网,有删改)13 . 请你说说本文标题的妙处。14 . 请说一说第段画线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样的作用?那些损毁严重的无名尸,从前只能通过看牙齿和骨骼磨损的程度来大致估算年纪,误差在510年。如今用碳-14的核弹曲线,误差能控制在1.6年。15 . 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来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人眼睛里的晶状体差不多在2岁时形成,牙釉质差不多在12岁时形成。16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的第一段并没有直接进入主题,而是简要写了美苏竞相进行核试验的事,吸引读者兴趣,同时引出了后文大气中碳-14含量骤升的历史事实。B当大部分人在考虑放射污染危害的时候,法医专家和历史学家却看出了核弹曲线可以测年代。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专业背景可以影响人看问题的角度。C本文文风严谨准确而不失风趣幽默。如第段结尾写到“可能酒厂不肯支持研究经费”暗示实验要是继续做下去,可能很多酒厂年份造假的谎言被揭穿。D文末谈到利用碳-14测年代的局限:大气中的碳-14含量最终会回到最初的稳定值。“不完全是天方夜谭”表明作者对该方法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期待。17 . 如果有人把他们家只有十岁的乌龟刻上“汉建安十五年”字样放到野外,然后宣称他在野外发现了一只几千岁的神龟。依据本文的知识,如何戳穿他的谎言?说说你的原理和方法。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恬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苏轼游白水书付过)(注)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殆:大概。磓(du)石五丈:用五丈长的绳子系石投入水中,是测水深的方法。崖:边。巨人迹:巨大的脚印。掬(j):捧。馀甘:橄榄。18 .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一处)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19 . 解释加点词语。(1)心乐之(2)日光下澈(3)度数谷(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