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大方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1.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 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 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电解法制铝【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从而可以使环境的温度降低,因此可用作制冷剂,正确;B 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但是可以与氢氟酸发生反应,而石英器皿中的含义大量的二氧化硅,因此不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错误;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也可以与Cl2发生反应,因此不可用来干燥氯气,错误;D 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但是由于该物质是分子晶体,无离子,因此不能用于电解制铝,错误。考点:考查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的正误判断的知识。2.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 用胆矾炼铜 B. 用铁矿石炼铁C. 烧结粘土制陶瓷 D.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胆矾为硫酸铜晶体,铜为化合态,+2价,金属铜为单质,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需加入还原剂发生反应,A不正确;B、铁矿石炼主要成份为氧化铁,铁为+3价,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铁,需加入还原剂发生反应,B不正确;C烧结粘土主要成份为复杂的硅酸盐,烧结粘土制陶瓷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C不正确;D磁石为四氧化三铁,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的过程为物理变化过程。D正确考点:常见物质的制备过程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知识。3.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有如下数据: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食盐;用量筒量取21.48 mL盐酸;用容量瓶配制210 mL 1 molL1的硫酸溶液;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18.20 mL NaOH溶液,其中数据合理的是()A. B. C. D. 【答案】A4. 下列仪器:普通漏斗;容量瓶;蒸馏烧瓶;天平;分液漏斗;滴定管;燃烧匙。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漏斗可以分离固体与液体。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不能分离物质。蒸馏烧瓶可以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天平是用来称量物质的质量的。分液漏斗可以分离不相溶的液体。滴定管是用来滴加试剂的。燃烧匙是用来做物质燃烧试验的。所以能用于分离物质的有。答案选C。5.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Na2CO3H2SO4NaOHSO2CO2BNaOHHClNaClNa2ONOCKOHHNO3CaCO3CaOMn2O7DNaOHHClCaF2Na2O2SO2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NaOH不属于盐,属于碱,Na2CO3不属于碱属于盐类,SO2、CO2属于酸性氧化物,故错误;B、N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错误;C符合定义,故正确;D、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错误。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等知识。6.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0 m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粒子总数是0.03NAB. 1 mol Al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C. 常温常压下,32 g O中所含电子的数目为17NAD. 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N2、C2H4混合气体的质量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A、100 mL 0.1 mol/L Na2SO4溶液中含有水分子,粒子总数大于0.03NA,选项A错误;B、1 mol Al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微粒是氢氧化铝的集合体,粒子的数目小于NA,选项B错误;C、32 g O2-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电子的数目为17NA,选项C正确;D、N2、C2H4的摩尔质量都为28g/mol,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N2、C2H4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质量为28g,选项D错误。答案选C。7. 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A. 将58.5 g NaCl溶解于1 L水中配成的溶液B. 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C. 将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D. 含K为2 mol的K2SO4溶液【答案】B【解析】A选项中“1L水”是指溶剂的体积,溶液体积不一定为1L,故A错误;B.80gSO3为1mol,溶于水得到1molH2SO4,溶液体积为1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故B正确;CNaNO3溶液的密度不是1g/mL,蒸发掉50g水所得的溶液不是50mL,故C错误;D含K+为2mol的K2SO4溶液体积不知道,无法计算浓度,故D错误;故选B。8. 实验中需用2.0 molL1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固体的质量分别为 ()。A. 950 mL;201.4 g B. 1 000 mL;212.0 gC. 100 mL;21.2 g D. 500 mL;100.7 g【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实验室没有950mL的容量瓶,因此需要配置1000mL,则需要称取碳酸钠的质量是1L2.0mol/L106g/mol212.0g,答案选B。考点:考查亡者的颅骨浓度配制的有关判断与计算9. 有些离子方程式能表示一类反应,有些离子方程式却只能表示一个反应。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FeCu2=Fe2CuBa22OH2HSO=BaSO42H2OCl2H2O=HClHClOCO2H=CO2H2OAgCl=AgClA. 只有 B. C. D. 【答案】A【解析】可表示铁与可溶性铜盐的反应,可表示一类反应,故不选;可表示氢氧化钡与硫酸、硫酸氢钠的反应,可表示一类反应,不选;只能表示氯气与水的反应,故选;可表示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的反应,可表示一类反应,故不选;可表示硝酸银与盐酸、可溶性氯化物的反应,可表示一类反应,故不选;故选A。10.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将Al条投入NaOH溶液中:AlOHH2O=AlOH2B. 铜溶于稀硝酸中:Cu4H2NO=Cu22NO22H2OC.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HCOOH=COH2OD. 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与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醋酸:COCH3COOH=CH3COOHCO【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先和水发生2Al6H2O=2Al(OH)33H2,生成的氢氧化铝在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两式叠加起来得出:2Al2OH2H2O=2AlO2-3H2,故错误;B、铜和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错误;C、缺少一个离子方程式,Ca2CO32=CaCO3,故错误;D、碳酸钠与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然后碳酸氢钠再和过量酸反应产生CO2,因此此离子反应正确。考点: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确判断。11. 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A. 2NaWZ2=2NaZW2B. 2NaXZ2=2NaZX2C. 2NaWY2=2NaYW2D. 2NaZX2=2NaXZ2【答案】B【解析】A、该反应中,氧化性Z2W2,与已知不符合,所以不能发生,选项A不选;B、该反应中,氧化性Z2X2,与已知符合,所以能发生,选项B选;C、该反应中氧化性Y2W2,与已知不相符,所以不能发生,选项C不选;D、该反应中氧化性X2Z2,与已知不符合,所以不能发生,选项D不选。答案选B。12. 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 H、Fe2、Cr2O、SOB. Ca2、H、SO、HCOC. Na、Cu2、Cl、S2D. Fe3、K、SCN、C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酸性条件下,Fe2能被Cr2O72氧化为Fe3,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项正确;BH和HCO3反应放出CO2而不能共存,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B项错误;CCu2和S2生成CuS沉淀而不能共存,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DFe3与SCN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共存,D项错误;答案选A。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13. 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2FeCl2Cl2=2FeCl3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若某溶液中含有Fe2、Cl和I,要除去I而不氧化Fe2和Cl,可以加入的试剂是()A. Cl2 B. KMnO4 C. FeCl3 D. HC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氯气也氧化亚铁离子,A错误;B、高锰酸钾能把三种离子均氧化,B错误;C、铁离子只能氧化碘离子,不会影响亚铁离子和氯离子,C正确;D、氯化氢不能氧化碘离子,D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应用14. 已知G、Q、X、Y、Z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GQNaClQH2OXH2YNaOHGQH2OZNaOHQXH2O这五种化合物中Cl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 G、Y、Q、Z、X B. X、Z、Q、G、YC. X、Z、Q、Y、G D. G、Q、Y、Z、X【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GQ+NaCl中,氯化钠中氯元素为-1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QG-1。Y+NaOH-G+Q+H2O为歧化反应,Y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GQ之间,结合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QYG。Q+H2OX+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有XQ。Z+NaOH-Q+X+H2O,为歧化反应,Z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QX之间,所以有XZQ。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从高到低的顺序为XZQYG,选C。考点:氧化还原反应15. 向100 mL的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Cl2 5.04 L,Cl2全部被还原,测得溶液中c(Br)c(Cl),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0.75 molL1 B. 1.5 molL1C. 2 molL1 D. 3 molL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n(Cl2)= 5.04L22.4L/mol=0.225mol,微粒的还原性:n(Fe2+)n(Br-),所以当向溶液中通入氯气时,首先发生反应:2Fe2+ Cl2=2Fe3+2Cl;然后发生反应:Cl22Br=2ClBr2。n(Cl-)=0.225mol2=0.45mol由于溶液中c(Br-)=c(Cl-),假设FeBr2的物质的量是x,则根据电子守恒可得:x+(2x-0.45)=0.225mol2;解得x=0.3mol;所以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FeBr2)=0.3mol0.1L=3mol/L,因此选项是D。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及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的知识。16. 足量铜溶于一定量浓硝酸,产生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若与1.12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被水完全吸收。若向原所得溶液中加入5 molL1 H2SO4溶液100 mL,则继续溶解的Cu的质量为()A. 6.4 g B. 9.6 g C. 19.2 g D. 24 g【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u和浓硝酸反应过程中,Cu失电子生成铜离子、硝酸得电子生成NO2、N2O4、NO,且转移电子守恒,这些气体若与1.12LO2(标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被完全吸收,说明氧气得到的电子等于这些气体生成硝酸根离子得到的电子,所以氧气得到的电子等于Cu失去的电子,根据转移电子得n(Cu)=0.1mol,根据原子守恒得n(Cu)=nCu(NO3)2=0.1mol,再加入稀硫酸后,相当于溶液中含有硝酸,能继续溶解Cu,n(H+)=2n(H2SO4)=25mol/L0.1L=1mol,n(H+):n(NO3-)=1mol:0.2mol=5:11/4,所以氢离子有剩余,根据硝酸根离子计算溶解铜的质量,设溶解Cu的质量为x,则3Cu+2NO3-+8H+3Cu2+2NO+4H2O192g 2molx 0.2mol192g:2mol=x:0.2mol解得x19.2g,答案选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根据方程式的计算【名师点晴】明确物质之间的反应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进行过量计算,注意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的利用,难点和易错点是没有进行过量计算。17.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3g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A个H2分子B. 1 mol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A个SO3分子C. 标准状况下, 22.4LN2和H2混合气中含nA个原子D. 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23g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钠与水反应时1mol钠生成0.5mol氢气,即生成0.5NA个分子,故A错误;,B、铜和浓硫酸反应时,浓硫酸被还原为SO2,不是三氧化硫,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H2混合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N2和H2均为双原子分子,故1mol混合气体中无论两者的比例如何,均含2mol原子,即2NA个,故C错误;D、Fe3O4中铁为+价,故1mol铁反应失去mol电子,3mol单质Fe完全转化为Fe3O4失去8mol电子,即8NA个,故D正确;故选D。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相关计算18. 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氯化镁溶液中加氨水:Mg2+ 2NH3H2O = Mg(OH)2+ 2NH4+B. 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足量氢氧化钠并加热:NH4+ OH H2O + NH3C. 钠与水反应:Na + 2H2O = Na+ 2OH- + H2D. 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 2H+= Fe2+ H2O【答案】A.19. 某pH = l的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Na+、NO3-、I- B. K+、AlO2-、Cl-C. Cu2+、SO42-、NO3- D. NH4+、SO42-、Br-【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在pH = l的酸性溶液中,H+、NO3-、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在酸性溶液中,H+、AlO2-、会发生反应形成Al3+和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Cu2+是蓝色溶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NH4+、SO42-、Br-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正确。考点: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的知识。20. 向仅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随消耗氯气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线段代表Fe2+的变化情况B. 线段代表Br-的变化情况C. a值等于6D. 原混合溶液中n(FeBr2)=4mo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向仅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还原性I-Fe2+Br-,首先发生反应2I-+Cl2=I2+2Cl-,I-反应完毕,再反应反应2Fe2+Cl2=2Fe3+2Cl-,Fe2+反应完毕,最后发生反应2Br-+Cl2=Br2+2Cl-,故线段I代表I-的变化情况,线段代表Fe2+的变化情况,线段代表Br-的变化情况由通入氯气可知,根据反应离子方程式可知溶液中n(I-)=2n(Cl2)=2mol,溶液中n(Fe2+)=2n(Cl2)=2(3mol-1mol)=4mol,Fe2+反应完毕,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I-)+n(Br-)=2n(Fe2+),故n(Br-)=2n(Fe2+)-n(I-)=24mol-2mol=6molA、由上述分析可知,线段代表Br-的变化情况,A项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线段I代表I-的变化情况,B项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n(Br-)=2n(Fe2+)-n(I-)=24mol-2mol=6mol,根据2Br-+Cl2=Br2+2Cl-可知,溴离子反应需要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a=3+3=6,C项正确;D、溶液中n(Br-)=6mol,所以原混合溶液中n(FeBr2)=3mol,c(FeBr2)=3molL-1,D项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据图像判断并计算21. (1)配平下列方程式_H2O_H2O_PH3(2)已知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KIO3、Na2SO3、H2SO4、I2、K2SO4、H2O和未知物X。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据报道,日常生活中,将洁厕液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会发生中毒的事故。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写出次氯酸钠的电子式:_;若将84消毒液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溶液中的主要成分将变为_(填化学式)。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HCl。洁厕液与84消毒液混合后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 (1). 513333 (2). 21610258 (3). 29335 (4). 2KIO35Na2SO3H2SO4=K2SO45Na2SO4I2H2O (5). (6). NaCl (7). ClOCl2H=Cl2H2O【解析】(1) KI中的I从-1价升到0价,化合价升1,KIO3中的I从+5价降到0价,化合价降5,H2SO4中没有元素变价,所以KI与KIO3的的比为5:1,再根据质量守恒进行配平得反应化学方程式为:5KI+KIO3+3H2SO4=3I2+3K2SO4+3H2O;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式中Mn从+7价降到了+2价,Cl从-1价升到了0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10,所以应该给Cl2前面配5 ,Mn2+前面配2 ,因此MnO4-前面配2 ,Cl-前面配10 ,综合起来氢离子前面配16 ,水前面配8 。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MnO4- +10Cl-+16H+=2Mn2+ +5Cl2+8H2O;P4+KOH+H2OK3PO4+PH3 ,由单质磷0价到+5价,化合价升高5,转移5个电子,由0价到-3价,化合价降低3,转移3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所以磷酸钾前配3,PH3前配5,根据磷原子守恒,反应物磷前配2,根据钾原子守恒,氢氧化钾前配9,根据氧原子守恒,水前配3,则反应方程式为:2 P4+9KOH+3H2O=3K3PO4+5PH3;(2)根据提供的物质,KIO3中的I(+5)化合价较高,氧化性较强,可作氧化剂,则I2为还产物;Na2SO3中亚硫酸根离子还原性较强,作为还原剂,则Na2SO4等含硫酸根离子的物质为氧化产物,再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可得反应方程式为:2KIO35Na2SO3H2SO4=K2SO45Na2SO4I2H2O;(3)次氯酸钠是离子化合物,氧原子和氯原子共用1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反应:2NaClO+CO2+H2O=Na2CO3+2HClO,2HClO2HCl+O2,Na2CO3+2HCl=2NaCl+CO2+H2O,最终会变为NaCl溶液,溶液中的主要成分将变为NaCl;(4)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盐酸有强还原性,两者相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氯的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卤素的性质比较,题目较为综合,注意把握题给信息,尤其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运用。22. 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和CO2、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铜铜绿ACu(OH)2B Cu(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_。(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答案】 (1). 盐、铜盐、碱式盐(或碳酸盐) (2).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3). Cu(OH)2 CuOH2O (4). CuOH2 CuH2O (5). (6). (7). 【解析】(1)Cu2(OH)2CO3中含有铜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其类别应属于:化合物、盐、铜盐、碱式盐、碳酸盐、含氧酸盐;(2)Cu2(OH)2CO3可溶于盐酸生成CuCl2、C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3)Cu(OH)2的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生成CuO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 CuOH2O;是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 CuH2O;(4)铜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生成铜绿,是化合反应;是铜绿与酸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铜盐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另一种盐,故属于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属于分解反应。23. 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在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起始滤液的pH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_。(2)试剂I的化学式为_,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试剂的化学式为_,中加入试剂的目的是_;(4)试剂的名称是_,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 (1). 大于 (2). K2CO3水解 (3). BaCl2 (4). SO42-+Ba2+=BaSO4 (5). K2CO3 (6). 除过量BaCl2 (7). 盐酸 (8). CO32-+2H+=CO2+H2O【解析】(1)强碱弱酸盐水解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其水溶液呈碱性,pH0;(2)用BaCl2溶液,能同时除去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试剂I的化学式为BaCl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42-+Ba2+=BaSO4、CO32-+Ba2+=BaCO3;(3)为除去过量的BaCl2试剂选用K2CO3作试剂,不仅能除去过量BaCl2同时还生成氯化钾,不会引入杂质;(4)最后用试剂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根离子,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 点睛:本题考查了除杂试剂的选取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点,注意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4. 金属冶炼和处理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1)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_aFe2O3 bNaCl cCu2S dAl2O3(2)辉铜矿(Cu2S)可发生反应2Cu2S+2H2SO4+5O2=4CuSO4+2H2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当1mol O2发生反应时,还原剂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mol。向CuSO4溶液中加入镁条时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_。(3)右图为电解精炼银的示意图,_(填a或b)极为含有杂质的粗银,若b极有少量红棕色气体生成,则生成该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_。(4)为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将银器置于铝制容器里的食盐水中并与铝接触,Ag2S转化为Ag,食盐水的作用为_。【答案】 (1). bd (2). Cu2S (3). 4 (4). 氢气 (5). a (6). NO3+3e4H+NO+2H2O (7). 做电解质溶液,形成原电池。【解析】试题分析:(1)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K、Ca、Na、Mg、Al,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电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铝)制得;热还原法: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常用还原剂有(C、CO、H2等);热分解法: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物理分离法:Pt、Au用物理分离的方法制得;(2)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相等计算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硫酸铜溶液呈酸性,镁和酸反应生成氢气;(3)电解精炼银时,粗银作阳极,若b极有少量红棕色气体生成,则b电极上硝酸根离子得电子生成二氧化氮;(4)为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将银器置于铝制容器里的食盐水中并与铝接触,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食盐水作电解质溶液,促进溶液的导电性解:(1)活泼金属采用电解法冶炼,钠、铝都是活泼金属,采用电解熔融态NaCl、Al2O3的方法冶炼,故选bd;(2)在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到+2,S元素由2升高到+6,所以Cu2S做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所以当有1molO2参与反应时失去4mol电子,则还原剂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硫酸铜是强酸弱碱盐,其溶液呈酸性,镁和酸反应生成氢气,故答案为:Cu2S;4;氢气;(3)电解精炼时,粗银做阳极,所以粗银是a极;b电极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了红棕色气体是NO2,电极反应:NO3+e+2H+=NO2+H2O,故答案为:a;NO3+e+2H+=NO2+H2O;(4)该装置构成原电池,氯化钠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促进溶液的导电能力,故答案为:作电解质溶液,形成原电池25. 某化学实验小组为验证常见还原剂SO2、I、Fe2+的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SO2IFe2+,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1)上述实验需要加热的装置是_(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D中,烧杯盛放的是_(4)实验开始时,关闭K1,打开K2,通入少量氯气,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为验证I的还原性比Fe2+强,取(4)后B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应再往试管中滴入_溶液,现象是_在(4)后,为了比较SO2和I的还原性强弱,接下来的操作是_A打开K1 B打开K2 C同时打开K1和K2(5)若打开K2,通入Cl2恰好将Fe2+、I全部氧化后,再打开K1通入SO2,当Fe3+全部转化为Fe2+时,此时通入的S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_【答案】 (1). C (2). Na2SO3+H2SO4= Na2SO4+SO2+ H2O (3). NaOH溶液 (4). 2I+ Cl2= I2+ 2Cl (5). 淀粉溶液 (6). 溶液呈蓝色(或K(SCN)3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7). A (8). 0.56L【解析】(1)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发生反应生成氯气,所以加热的仪器是C;(2)A中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 Na2SO4+SO2+ H2O;(3)氯气属于有毒气体,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所以D中烧杯盛放的是NaOH溶液;(4)亚铁离子和碘离子具有还原性,能被氯气氧化,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环境探索活动策划计划
- 公司保密合同样本
- 入股加盟签合同标准文本
- 业务合同样本标准版
- 买车时销售合同样本
- 书宣传推广合同标准文本
- 冷库定金合同标准文本
- 出口退税合同标准文本
- 代办大葱销售合同样本
- 冷库制作安装合同样本
-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涂色的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7HowmucharethesesocksSectionB》教学设计
- 生产中断影响及生产组织管理考核办法
- 【图文】GB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精)
- 思普产品介绍ppt课件
- 企业部门单位工伤事故报告书
-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WORD格式)
- 8251芯片(课堂PPT)
- 人教版中考英语高频词汇汇总
- DriveMonitor使用简介
- 苏州市优质结构评选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