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_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_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_第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_第4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败绩(bi) 攘除(rn) 望其旗靡(m)B . 期年(j) 崩殂(c) 牺牲玉帛(b)C . 驽钝(n) 间进(jin) 妄白菲薄(wng)D . 涕零(t) 窥镜(ku) 先帝遗诏(zho)2. (2分) (2016嘉善模拟) 下列几组划线词意思都相同的一项( )A . 顾野有麦场 将军宜枉驾顾之 瞻前顾后B . 即书诗四句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奋笔疾书C . 暂伴月将影 出郭相扶将 老之将至D . 天下独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千古绝唱3. (2分) 下列关于杨修之死一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杨修之死一文的叙事线索是“身死因才误”。B . 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好耍小聪明。C . 曹操虚伪奸诈,老谋深算。D . 本文回忆部分的叙事方式是倒叙。4. (2分) (2017八下武威月考) 例句“当余之从师也”中的“之”字与下列选项相同的一项是( )A . 虽有千里之能也B . 或置酒而招之C . 无丝竹之乱耳D . 何陋之有5. (2分) 下面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B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D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37分)6. (7分) (2017九上浦东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 本文作者是_(朝代)文学家_。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3) 醉翁亭记表达作者_的思想感情。 7. (18分) (2017八上东台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师旷撞晋平公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选自韩非子)【注释】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援:执持,拿。衽:衣襟。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除:清除。戒:鉴戒。(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齐之习辞者也_ 齐人固善盗乎?_愿为市鞍马_ 援琴撞之_(2) 选出下列划线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齐之习辞者也 旦辞爷娘去B . 吾欲辱之 故撞之C . 不知木兰是女郎 是非君人者之言也D . 坐盗 师旷侍坐于前(3)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释之,以为寡人戒。(4) 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5) 【甲】【乙】两文中,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请说说你的理由。 8. (12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乃于三更启行。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布满空中,雷电大作,大雨如注,仓卒披雨具,然衣已沾湿。行至总铺,雨愈甚;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圉人于昏黑中寻一草棚,相与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象,如山,如怪石,如树,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是日仅行四十里,抵临淮;使人入城访朱鉴薛,值其他出。薄暮,独步城外。是时隍中荷花盛开,凉风微动,香气袭人,徘徊久之,乃抵旅舍主人宿。(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拏一小舟_雾凇沆砀_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余尝谓看云宜夕阳_薄暮,独步城外_(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3) 【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甲文写景采用的是_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传达出了景物的形与神。乙文采用了_的写法,字里行间很明显地读出了作者的行踪。(4) 【甲】文中叙事是行文的线索,写景是重点,景中含情,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意外惊喜,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感伤,因为志趣相投又释然,情绪的变化可谓一波三折。试分析【乙】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