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莱 州 市 建 筑 工 程 质 量 检 测 站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ZHD-HNB06第 1 版 第 0 次 修 订混凝土掺加剂检验细则第 24 页 共 24 页 颁布日期:2007年06月01日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混凝土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泵送剂、防冻剂、膨胀剂的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减水率、常压/压力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差、坍落度保留值/增加值以及硬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渗透高度比和对钢筋的锈蚀作用的质量检测。2检验依据2.1材料标准2.1.1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2.1.2混凝土泵送剂JC473-20012.1.3混凝土防冻剂JC475-20042.1.4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2.2试验标准2.2.1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命名与定义GB/T8075-20052.2.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能试验方法GB/T8077-20002.2.3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2.2.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2.2.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2.2.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2.2.7建筑用砂GB/T14684-20012.2.8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2.2.9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2.2.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2.2.1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2.2.12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1345-20012.2.1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3取样方法3.1取样:对于每批混凝土外加剂,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以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液体外加剂取样时应注意从容器的上、中、下三层分别取样。每批取样量不少于0.2t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用量(以最大掺量计)3.2留样: 每一编号取得的试样应充分混匀,分为两等份,一份按规定进行试验,另一份要密封保存半年,以备有争议时提交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复验或仲裁。4技术要求4.1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主要包括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共九种,主要性能指标见表4.1表4.1 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指标试验项目外加剂品种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 引气剂 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减水率,(%),不小于85121085121085101066泌水率比,(%),不大于9510090959510010010070801001001107080含气量,(%),不大于3.04.03.04.03.04.04.55.53.03.0凝结时间差( min)初凝-90+120-90+120-90+90+90+90-90+120-90+90+90-90+120终凝抗压强度比,(%),不小于1d1401301401301351253d1151101251151151101251151001151101301201009095807d11511012511511511012511511011011010510090958028d11010512011010510012011011010510010095100909080收缩率比(%),不小于28d135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不小于8060对钢筋锈蚀作用应说明对钢筋有无锈蚀危害注:1.除含气量外,表中所列数据为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差值或比值。2.凝结时间指标,“”表示提前,“+”表示延缓。3.相对耐久性指标一栏中,“200次80或60”表示将28d龄期的掺外加剂混凝土试块冻融循环200次后,动弹性模量保留值80%或60%。4.对于可以用高频振捣排除的,由外加剂所引入的气泡的产品,允许高频振捣,达到某类型性能要求的外加剂,可按本表进行命名和分类,但须在产品说明书和包装上注明:用于高频振捣的 剂。4.2混凝土泵送剂掺泵送剂受检混凝土的主要性能指标见表4.2表4.2掺泵送剂受检混凝土的性能指标试验项目性能指标一等品合格品坍落度增加值,mm,10080常压泌水率比,%,90100压力泌水率比,%,9095含气量,%,4.55.5坍落度保留值,mm,30min 15012060min120100抗压强度比,%,3d90857d908528d9085收缩率比,%,28d135对钢筋的锈蚀作用应说明对钢筋有无锈蚀作用4.3混凝土防冻剂掺混凝土防冻剂的主要性能指标见表4.3表4.3掺防冻剂受检混凝土的性能指标试验项目性能指标一等品合格品减水率,%,10泌水率比,%,80100含气量,%,2.52.0凝结时间差,min初 凝-150+150-210+210终 凝抗压强度比,%,规定温度()-5-10-15-5-10-15R-720121020108R28100959590R-7+28959085908580R-7+5610010028d收缩率比,%,135渗透高度比,%,100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100对钢筋锈蚀作用应说明对钢筋有无锈蚀作用4.4混凝土膨胀剂混凝土膨胀剂的主要性能指标见表4.4表4.4混凝土膨胀剂性能指标试验项目性能指标细度比表面积(m2/kg),2500.08mm筛筛余,%,121.25mm筛筛余,%,0.5凝结时间初凝,min, 45终凝,h, 1限制膨胀率,%水中7d,0.02528d,0.10空气中21d, -0.020抗压强度,MPa7d,25.028d,45.0抗折强度,MPa7d,4.528d,6.5注:细度用比表面积和1.25mm筛筛余或0.08mm筛筛余和1.25mm筛筛余表示,仲裁检验用比表面积和1.25mm筛筛余。5试验用仪器设备及标准器具5.1混凝土搅拌机(60L)5.2坍落度筒5.2砼压力泌水仪5.3砼拌合物含气量测定仪5.4砼贯入阻力仪5.5液压式万能试验机(精度1%)5.6冷冻箱或冷冻室(温度能在0-20范围内可调)5.7砼自动调压抗渗仪5.8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5.9钢筋锈蚀测量仪5.10水泥胶砂搅拌机5.11水泥成型振实台5.12水泥标准养护箱5.13水泥电动抗折试验机5.14水泥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5.15高频插入式振捣器(25mm,14000次/min)5.16电子天平5.17架盘天平5.18试验用标准试模5.19量筒5.20台秤5.21混凝土收缩测定仪精度0.01mm6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处理6.1材料6.1.1水泥外加剂试验必须采用GB8076混凝土外加剂标准规定的基准水泥。在因故得不到基准水泥时,允许采用C3A含量6%-8%,总碱量(Na2O+0.658K2O)不大于1%的熟料和二水石膏、矿渣共同磨制的强度等级大于(含)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仲裁试验仍需采用基准水泥。基准水泥必须由经中国水泥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确认具备生产条件的工厂供给,其品质指标应符合(除满足42.5级硅酸盐水泥技术要求外):1)铝酸三钙(C3A)含量6%8%2)硅酸三钙(C3S)含量50%55%3)游离氧化钙(fCaO)含量不得超过1.2%4)碱(Na2O+0.658K2O)含量不得超过1.0%5)水泥比表面积(32020m2/kg)6.1.2 砂符合GB/T14684要求的细度模数为2.62.9的中砂,其中对于混凝土泵送剂,砂的细度模数为2.4-2.8。6.1.3 石子符合GB/T14685粒径为520mm(方孔筛),采用二级配,其中510mm占40%,1020mm占60%。如有争议,以卵石试验结果为准。6.1.4水符合JGJ63要求。6.1.5外加剂需要检测的外加剂。6.2配合比6.2.1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防冻剂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按JGJ55-2000进行设计。掺非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水泥、砂、石的比例不变。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a水泥用量:采用卵石时,(3105)kg/m3;采用碎石时,(3305)kg/m3。b砂率: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的砂率均为36%40%,但掺引气减水剂和引气剂的混凝土砂率应比基准混凝土低1%3%。c外加剂掺量:按科研单位或生产厂家的推荐掺量。d用水量:应使混凝土坍落度达到(8010)mm。6.2.2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按JGJ55进行设计。掺泵送剂受检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水泥、砂、石用量相同。a水泥用量:采用卵石时,(3805)kg/m3;采用碎石时,(3905)kg/m3。b砂率: 44%,c泵送剂掺量:按生产单位推荐的掺量。d用水量:应使基准混凝土坍落度达到(10010)mm,受检混凝土坍落度达到(21010)mm。6.3混凝土搅拌 采用60L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全部材料及外加剂一次投入,拌合量应不少于15L,不大于45L,搅拌3min,出料后在铁板上用人工翻拌23次再行试验。各种混凝土材料及试验环境温度均应保持在(203)。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范围应符合表6.3.1的要求表6.3.1 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坍落度外加剂品种基准混凝土坍落度,mm受检混凝土坍落度,mm普通减水剂80108010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防冻剂泵送剂10010210106.4试件制作及试验所需试件数量6.4.1试件制作:混凝土试件制作及养护按GB50080进行,但混凝土预养温度(203),但掺防冻剂的受检混凝土试件在(203)环境温度下按照表6.4.1.1的规定时间预养后移入冰箱(或冷冻室)内并用塑料布覆盖试件,其环境温度应于34h内均匀的降至规定温度,养护7天后(从成型加水时间算起)脱模,放置在(203)温度下解冻,解冻时间按表6.4.1.1的规定,解冻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或转标准养护。表6.4.1.1 不同规定温度下混凝土试件的预养和解冻时间防冻剂的规定温度预养时间hMh解冻时间-561806-1051505-15412046.4.2试验项目及所需试件数量见下表:表6.4.2.1掺外加剂试验项目及试件数量试验项目外加剂类别试验类别试验所需试件数量混凝土拌合批数每批取样数量掺外加剂混凝土总取样数量基准混凝土取样数量减水率除早强剂、缓凝剂外各种外加剂混凝土拌合物31次3次3次泌水率比各种外加剂31次3个3个含气量31次3个3个凝结时间差31次3个3个抗压强度比硬化混凝土39或12块27或36块27或36块收缩率比31块3块3块相对耐久性指标引气剂、引气减水剂31块3块3块钢筋锈蚀各种外加剂新拌或硬化砂浆31块3块3块表6.4.2.2掺泵送剂混凝土试验项目及试件数量试验项目试验类别混凝土拌合批数每批取样数量受检混凝土总取样数量基准混凝土总取样数量坍落度增加值新拌混凝土31次3次3次常压泌水率比31块3块3块压力泌水率比含气量坍落度保留值抗压强度比硬化混凝土9块27块27块收缩率比1块3块3块钢筋锈蚀新拌或硬化砂浆1块表6.4.2.3掺防冻剂混凝土试验项目及试件数量试验项目试验类别试验所需试件数量拌合批数每批取样数量受检混凝土总取样数量基准混凝土总取样数量减水率混凝土拌合物31次3次3次泌水率比31次3次3次含气量31次3次3次凝结时间差31次3次3次抗压强度比硬化混凝土312/3块a36块9块收缩率比31块3块3块抗渗高度比32块6块6块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16块6块6块钢筋锈蚀新拌或硬化砂浆31块3块a受检混凝土3块,基准混凝土12块6.4混凝土拌合物6.4.1减水率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坍落度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测定。减水率按下式计算:WR=100式中:WR减水率(%); W0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 W1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WR以三批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减水率;若两个测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15%时,则该批试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6.4.2泌水率6.4.2.1常压泌水率:先用湿布润湿容积为5L的带盖筒(内径为185mm,高200mm),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在振动台上振动20s,然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水分蒸发。试样表面应比筒口边低约20mm。自抹面开始计算时间,在前60min,每隔10min用吸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20min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每次吸水前5min,应将筒底一侧垫高约20mm,使筒倾斜,以便于吸水。吸水后,将筒轻轻放平盖好。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的量筒,最后计算出总的泌水量,精确至1g,并按下式计算泌水率:B=100Gw=G1-G0式中:B泌水率(%); Vw泌水总量(g); W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g); G混凝土拌合物的总量(g); Gw试样重量(g); G1筒及试样重量(g);G0筒重量(g)。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泌水率取三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若三个试样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大于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泌水率;如果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大于中间值的15%时,则该批试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6.4.2.2压力泌水率:将混凝土拌合物装入试料筒内,用捣棒由外围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将仪器按规定安装完毕。尽快给混凝土拌合物加压至3.0MPa,立即打开泌水管阀门,同时开始记时,并保持恒压,泌出的水接入量筒内。加压10s后读取泌水量V10,加压140s后读取泌水量V140。按下式计算压力泌水率:Bp=100式中:Bp压力泌水率(%); V10加压10s时的泌水量(mL); V140加压140s时的泌水量(mL)。结果以三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6.4.2.3常压泌水率比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精确至0.1%:BR=100式中:BR常压泌水率比(%); Bt受检混凝土常压泌水率(%); Bc基准混凝土常压泌水率(%)。6.4.2.4压力泌水率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 Rb= 100式中 Rb压力泌水率比,(%); Bp受检混凝土压力泌水率,(%); Bo基准混凝土压力泌水率,(%)。6.4.3含气量6.4.3.1容器容积的校核和仪器的率定、绘制含气量与压力表读数值之间的关系曲线: 擦净容器,并将含气量仪全部安装好,测定含气量仪的总质量,测量精确至50g;容器灌水至满后放好密封圈并加盖拧紧螺栓,关闭操作阀和排气阀,打开排水阀和加水阀,通过加水阀,向容器内注入水,当排水阀流出的水不含气泡时,在注水的状态下,同时关闭加水阀和排水阀,再测定其总质量,测量精确至50g;容器容积按下式计算:V=m2-m1/pw1000式中:V含气量仪的容积L m1干燥含气量仪的总质量kg m2水、含气量仪的总质量kg计算精确至0.01L含气量仪的率定曲线按以下步骤进行打开进气阀,用气筒打气,使气室内压力略大于0.1Mpa(1kg/cm2),轻扣表盘使指针稳定,打开排气阀,并用操作阀调整压力,使压力表的指针刚好指在0.1Mpa(1kg/cm2),然后关紧所有阀门。打开操作阀,使气室内的压缩空气进入容器,待压力指针稳定后,测读表值,此为含气量为0%时的仪表读数值。打开排气阀,解除压力,开盖吸出等于容器体积1%的水量。加盖拧紧螺栓,重复上述步骤读得含气量为1%时的压力表读数值。按上述方法继续测得含气量为2%,3%,4%,5%,6%,7%,8%时的压力表读数值。以上试验均应进行2次,各次所测压力值应精确至0.001MPa 以上试验均应进行检验,其绝对误差应小于0.2%否则应重新率定;以上每次读数均应精确至0.001 Mpa(0.01kg/cm2)。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含气量与压力表读数值之间的关系曲线。仪器中总的气体体积(包括气室体积,盖体与液面之间的空隙体积以及含气量值)的变化与表压值之间的关系应符合波义尔定律。如发现有显著偏离,则应查找原因,重新进行率定。6.4.3.2骨料含气量测定:应按下式计算每个试样中粗细骨料的质量:Mg=V/1000Mg.Ms=V/1000Ms.式中:Mg, Ms分别为每个试样中粗细骨料的质量Mg. Ms.分别为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的质量V含气量仪的容积首先在容器中注入1/3的水,然后把通过40mm网筛的质量为Mg, Ms的粗细骨料称好,拌匀,慢慢倒入容器,水面每升高25mm左右轻轻插捣10次,并略予搅动以排除夹杂进去的空气,加水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水面高出骨料的顶面,骨料全部加入后,应浸泡约5分钟,再用橡皮捶轻敲容器外璧,排除气泡,除去水面泡沫,加水至满,擦净容器上口边缘,装好密封圈,加盖拧紧螺栓。关闭操作法和排气阀,打开排水阀和加水阀,通过加水阀相容器内注入水,当排水阀流出的水不含气泡时,在注水的状态下,同时关闭加水阀和排水阀,然后开启进气阀,用气泵注入空气至气室内压力略大于0.1 MPa,待压力表示值稳定后,微微开启派启发,调整压力表至0.1 MPa,关闭排气阀。开启操作阀,使气室内压缩空气进入容器,待压力表显示值稳定后记录示值Pg1,然后开启排气阀,压力仪表示值应回零。重复以上试验,对容器内的试样再检测一次记录表值Pg2若Pg1和Pg2的绝对误差小于0.2%时,则取P01和P02的算术平均值,按压力与含气量关系曲线查得骨料含气量(精确至0.1%)若不满足,则应进行第三次试验,测得压力值Pg3( MPa),当Pg3与Pg1和Pg2中较接近一个值得绝对误差不大于0.2%时,则取此二值的算术平均值,当仍大于0.2%时,此次试验无效。6.4.3.3含气量测定: 用湿布将量钵和盖的内表面擦净,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满并稍高于容器,用振动台振实15s20s,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在模型中心垂直插捣10s,使混凝土表面泛浆呈釉光,并用抹刀仔细抹平,无气泡存在。在正对操作阀孔的混凝土表面贴一小块薄纸或塑料薄膜,擦净法兰盘,盖好量钵盖拧紧钳式夹,关闭操作阀和排气阀,打开排水阀和进水阀,向容器内注入水,当排水阀流出的水不含气泡时,在注水的状态下,同时关闭加水阀和排水阀,然后开启进气阀,用气泵注入空气至气室内压力略大于0.1 MPa,待压力表示值稳定后,微微开启排气阀,调整压力表至0.1 MPa,关闭排气阀。开启操作阀,待压力表示值稳定后,测得压力值P01( MPa),开启排气阀,压力表示值回零,重复以上步骤,对容器内试样再测一次压力值P02,若P01和P02的绝对误差小于0.2%时,则取P01和P02的算术平均值,按压力与含气量关系曲线查得含气量A01(精确至0.1%) 若不满足,则应进行第三次试验,测得压力值P03( MPa),当P03与P01和P02中较接近 一个值得绝对误差不大于0.2%时,则取此二值的算术平均值,查得A01。当仍大于0.2%时,此次试验无效。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应按下式计算:A=A0-Ag式中:A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A0两次含气量测定的平均值Ag骨料含气量 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含气量以三个试样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来表示。若三个试样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大于中间值的0.5%时,将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批试验的结果;如果最大值和最小值均超过0.5%时,则应重做。6.4.4凝结时间差6.4.4.1凝结时间差按下式计算:T=Tt-Tc式中:T凝结时间之差(min); Tt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min);Tc基准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min)。6.4.4.2凝结时间测定:凝结时间用贯入阻力仪测定,仪器精度为5N,测定方法如下: 将混凝土拌合物用5mm(圆孔筛)振动筛筛出砂浆,拌匀后装入上口内径为160mm,下口内径为150mm,净高150mm的刚性不渗水的金属圆筒,试样表面应低于筒口约10mm,用振动台振实约3s5s,置于(203)的环境中,容器加盖。一般基准混凝土在成型后3h4h,掺早强剂的在成型后1h2h,掺缓凝剂的在成型后4h6h开始测定,以后每0.5h或1h测定1次,但在临近初、终凝时,可以缩短测定间隔时间。每次测点应避开前一次测孔,其净距为试针直径的2倍,但至少不小于15mm,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25mm。测定初凝时间用截面积为100mm2的试针,测定终凝时间用截面积为20mm2的试针。贯入阻力按下式计算:R=式中:R贯入阻力值(MPa); P贯入深度达25mm时所需的净压力(N); A贯入试针的截面积(mm2)。根据计算结果,以贯入阻力值为纵坐标,测试时间为横坐标,绘制贯入阻力值与时间关系曲线,求出贯入阻力值达到3.5MPa时对应的时间作为初凝时间及贯入阻力值达到28MPa时对应的时间作为终凝时间。凝结时间从水泥与水接触时开始计算。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凝结时间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30min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凝结时间;若两测值与中间值的之差均超过30min时,该组试验结果无效,则应重做。6.4.5坍落度增加值 坍落度按照GB50080进行试验,但在试验受检混凝土坍落度时,分两层装入坍落度筒内,每层插捣15次。结果以三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mm。坍落度增加值以水灰比相同时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坍落度之差表示,精确至1mm。6.4.6坍落度保留值出盘的混凝土拌合物按GB/T50080进行坍落度试验后得到坍落度值Ho;立即将全部物料装入铁桶或塑料桶内,用盖子或塑料布密封。存放30min后将桶内物料倒在拌料板上,用铁锨翻拌两次,进行坍落度试验得出30min坍落度保留值H30;再将全部物料装入桶内,密封再存放30min,用上法再测定一次,得出60min的坍落度保留值H60。结果以三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mm。6.5硬化混凝土6.5.1抗压强度比抗压强度比以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同龄期抗压强度之比表示,按下式计算:R 1=ft1/fc1100R3=ft3/fc3100R7=ft7/fc7100R28= ft28/fc28100R-7=ft(-7)/fc28100R-7+28= ft(-7+28)/fc28100R-7+56=ft(-7+56)/fc28100式中:R 1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标养1d的抗压强度之比,%; R 3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标养3d的抗压强度之比,%; R 7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标养7d的抗压强度之比,%; R 28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标养28d的抗压强度之比,%; R-7受检负温混凝土在规定温度下负温养护7d的抗压强度与基准混凝土标养28的抗压强度之比,% R-7+28受检负温混凝土在规定温度下负温养护7d再转标准养护28d的抗压强度与基准混凝土标养28的抗压强度之比,%R-7+56 受检负温混凝土在规定温度下负温养护7d再转标准养护56d的抗压强度与基准混凝土标养28的抗压强度之比,%fc1 基准混凝土标养1d的抗压强度,Mpa;fc3 基准混凝土标养3d的抗压强度,Mpa;fc7 基准混凝土标养7d的抗压强度,Mpa;fc28 基准混凝土标养28d的抗压强度,Mpa;ft1受检混凝土标养1d的抗压强度,Mpa;ft3受检混凝土标养3d的抗压强度,Mpa;ft7受检混凝土标养7d的抗压强度,Mpa;ft28受检混凝土标养28d的抗压强度,Mpa;ft(-7)受检负温混凝土在规定温度下负温养护7d的抗压强度,Mpa;ft(-7+28)受检负温混凝土在规定温度下负温养护7d再转标准养护28d的抗压强度,Mpa;ft(-7+56)受检负温混凝土在规定温度下负温养护7d再转标准养护56d的抗压强度,Mpa。掺外加剂与基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按GB/T50081进行试验和计算。试件用振动台振动15s20s,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振捣时间为812s。试件预养温度为(203)。试验结果以三批试验测值的平均值表示,若三批试验中有一批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或和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土该批的试验结果,如有两批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试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6.5.2收缩率比6.5.2.1收缩率比测定: 收缩率比以龄期为28d的掺外加剂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干缩率比值表示,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RE=100式中:RE收缩率比(%); Et掺外加剂的混凝土的收缩率(%); Ec基准混凝土的收缩率(%)。6.5.2.2收缩率测定(除防冻剂外所有外加剂):测定代表某一混凝土收缩性能的特征值时,试件应在3d龄期(从搅拌混凝土加水时算起)从标准养护室取出并立即移入恒温恒湿室测定其初始长度,此后至少应按以下规定时间间隔测量其变形读数:1、3、7、14、28、45、60、90、120、150、180d(从移入恒温恒湿室内算起)。测定混凝土在某一具体条件下的相对收缩值时(包括早徐变试验时的混凝土收缩变形测定)应按要求的条件安排试验,对非标准养护试件如需移入恒温恒湿室进行试验,应先在该室内预置4h,再测其初始值,以使它们具有同样的温度基准。测量时并应记下试件的初始干湿状态。测量前应先用标准杆校正仪表的零点,并应在半天的测定过程中至少再复核12次(其中一次在全部试件测读完后)。如复核时发现零点与原值的偏差超过0.01mm,调零后应重新测定。试件每次在收缩仪上放置的位置、方向均应保持一致,试件在放置及取出时应轻稳仔细,勿使碰撞表架及表杆,如发生碰撞,则应取下试件,重新以标准杆复核零点。测量时每次读数应重复3次。受检混凝土的收缩率应按下式进行计算:Et=100式中:Et受检混凝土的收缩率(%); Lb试件的测量标距(mm); Lo试件长度的初始读数(mm); Lt试件在龄期为t时测得的长度度数(mm)。取三个试件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受检混凝土的收缩率值,计算结果精确到110-6。6.5.2.3防冻剂收缩率的测定:收缩率按照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基准混凝土试件应在3天(从混凝土加水时算起)从标养室取出后移入恒温恒湿室内34h测定初始长度,再经28天后测量其长度。受检负温混凝土,在规定温度下养护7天,拆模后先标养3天,从标养室取出后移入恒温恒湿室34h测定初始长度,再经28天后测量其长度。计算方法与以上相同。6.5.3限制膨胀率6.5.3.1试体测长:试体脱模后在1h内测量初始长度。测量完初始长度的试体立即放入水中养护,测量水中第7d的长度变化,即水中7d的限制膨胀率。测量完水中养护7d试体长度后,放入恒温恒湿(箱)室养护21d,测量长度变化,即为空气中21 d的限制膨胀率。测量完初始长度的试体立即放入水中养护,测量水中第28d的长度变化,即水中28d的限制膨胀率。测量前3h,将测量仪、标准杆放在标准试验室内,用标准杆校正测量仪并调整千分表零点。测量前,将试体及测量仪测头擦净。每次测量时,试体记有标志的一面与测量仪的相对位置必须一致,纵向限制器测头应正确接触,读数应精确到0.001mm,不同龄期的试体应在规定的试件1h内测量完毕。6.5.3.2限制膨胀率计算:受检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应按下式计算:E=100式中:E限制膨胀率(%); L1所测龄期的限制试体长度(mm); L限制试体的初始长度(mm); L0限制试体的基长,140mm。取相近的两条试体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限制膨胀率测量结果,计算应精确至0.001mm。6.5.3.3掺膨胀剂受检混凝土限制膨胀率每成型三条试体需称取的材料用量如下表表6.5.3.3限制膨胀率材料用量材料代号用量(g)水泥C457.6膨胀剂E62.4标准砂S1040拌合水W208注:1. 2.混凝土膨胀剂检验时的最大掺量为12%。但允许小于12%。生产厂在产品说明书中,应对检验限制膨胀率、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规定统一的掺量。6.5.4渗透高度比(混凝土防冻剂) 基准混凝土标养龄期为28d,受检负温混凝土龄期为-7+56d时分别参照GBJ82-85进行抗渗性能试验。按0.20MPa、0.4MPa、0.6MPa、0.8MPa、1.0MPa、顺序分级加压,每级恒压8h。加压到1.0MPa,则也停止加压。取下试件,将其劈开,测试试件10个等分点渗透高度的平均值,以一组六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按下式计算渗透高度之比,精确至1%。Hr=100式中:Hr渗透高度比(%); Ht受检负温混凝土六个试件渗透高度的平均值(mm); Hc基准混凝土六个试件渗透高度的平均值(mm)。6.5.5 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6.5.5.1强度损失率比基准混凝土在标养28d后进行冻融试验,受检负温混凝土在龄期为-7+28d进行冻融试验,按下式计算50次冻融循环后负温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强度损失率之比,计算精确到1%:Dr=fAT/fc100式中:Dr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 fAT受检负温混凝土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 fc基准混凝土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6.5.5.2强度损失率测定:a)如无特殊规定,试件应在28d龄期时进行冻融试验。试验前4d应把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进行外观检查,随后在1520水中浸泡,浸泡时水面至少应高出试件顶面20mm,冻融试件浸泡4d后进行冻融试验。对比试件则应保留在标准养护室内,直到完成冻融循环后,与抗冻试件同时试压。b)浸泡完毕后,取出试件,用湿布擦除表面水分,称重、按编号置入框篮后即可放入冷冻箱(室)内开始冻融试验。在箱(室)内,框篮应架空,试件与框篮接触处应垫以垫条,并保证至少留有20mm的空隙,框篮中各试件之间至少保持50mm的空隙。c)抗冻试验冻结时温度应保持在-1520。试件在箱内温度达到-20时放入,装完试件如温度有较大升高,则以温度重新降至-15时起算冻结时间。每次从装完试件到重新降至-15所需的时间不应超过2h。冷冻箱(室)内温度均以其中心温度为准。d)每次循环中试件的冻结时间应按其尺寸而定,对100100100mm及150150150mm试件的冻结时间不应小于4h,对200200200mm试件不应小于6h。应经常对冻融试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严重破坏时应进行称重,如试件的平均失重率超过5%,即可停止其冻融循环试验。e) 冻结试验结束后,试件即可取出并立即放入能使水温保持在1520的水槽中进行融化。此时槽中水面应至少高出试件表面20mm,试件在水中融化的时间不应小于4h。融化完毕即为该次冻融循环结束,取出试件送入冷冻箱(室)进行下一次循环试验。f)混凝土试件达到50次冻融循环次数后,即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50次冻融循环强度损失率按下式计算:fc=(fco-fcn)/fco100式中:fc50次冻融循环强度损失率,%; fco基准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fcn经50次冻融循环后三个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Mpa;6.5.6掺膨胀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6.5.6.1掺膨胀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按GB/T17671进行检验。6.5.6.2掺膨胀剂受检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每成型三条试体需称取的材料及用量如下表:表6.5.6.2掺膨胀剂受检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材料用量材料代号用量(g)水泥C396膨胀剂E54标准砂S1350拌合水W225注:1. 2.混凝土膨胀剂检验时的最大掺量为12%。但允许小于12%。生产厂在产品说明书中,应对检验限制膨胀率、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规定统一的掺量。6.6其他6.6.1混凝土膨胀剂细度比表面积测定按GB/T8047的规定进行。0.08mm筛筛余测定按GB/T1345的规定进行。1.25mm筛筛余测定参照GB/T1345中干筛法进行。6.6.2钢筋锈蚀6.6.2.1制备埋有钢筋的砂浆电极:a)制备钢筋采用级建筑钢筋经加工成直径7mm,长度100mm,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1.6m的试件,使用汽油、乙醇、丙酮依次浸擦除去油脂,经检查无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5.1物态变化与温度教学设计 (新版)教科版
-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分式1.5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第1课时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 2024年秋七年级生物上册 1.2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教学设计 北京课改版
- 5《我爱我们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 脑卒中取栓后护理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6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小结与测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知识与创新创业策划书
- Unit 3 Section A 3a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Module 2 Unit 1 What did you buy?(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电力维修安全培训
- GB/T 4490-2021织物芯输送带宽度和长度
- GB/T 36266-2018淋浴房玻璃
- GB/T 28461-2012碳纤维预浸料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件(公开课)
- 一体化及复合手术室建设和管理课件
- 癃闭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
- 中外文化交流史课件
- 平江历史街区规划与保护-课件
- 《高等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中资美元债专题系列二:构架中资美元债观察体系
- 轮扣式模板支撑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