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录:纠结的蓝光巨头 管理资料_第1页
华录:纠结的蓝光巨头 管理资料_第2页
华录:纠结的蓝光巨头 管理资料_第3页
华录:纠结的蓝光巨头 管理资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录:纠结的蓝光巨头 管理资料 由于蓝光碟机价格的再度跳水,“十一”国庆期间,蓝光碟机市场同比暴增500%, 对此,中国华录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左伟明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硬盘式高清播放器的热卖的确会 _的蓝光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但不会很大。因为有 _的蓝光碟机具有的超强兼容、一机两用、花费低廉等特点是外国蓝光机和硬盘式高清播放器无法比拟的。所以,在中国高清播放市场上,蓝光碟机仍将是绝对主流。 马儿好买鞍难配 记者了解到,正版蓝光的价格居高不下一直是阻碍国内蓝光市场大众化的重要原因。在卓越网上商城,其蓝光碟按照普通、热门、典藏分为三个等级,其价格分别是76元、120160元、200元以上。不少高清爱好者感叹:买得起马儿,配不起鞍啊! 同时,高价的正版蓝光盘催生了“盗版蓝光碟片”市场的繁荣。左明伟告诉记者,现在最主流的刻录蓝光碟片为TBD碟,与正版蓝光碟片一样是25G或50G的容量,视频音频质量也几乎与原版没有什么差别,同为标准的1080p格式,且价格多在1720元左右。 _的超强兼容 左明伟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还是外资品牌占大头,索尼、飞利浦、松下、LG等品牌,大约占了近70%的市场份额。而国内只有华录这一根“独苗”,占了剩下的30%。 “但华录的优势是外国品牌无法比拟的。外国没有盗版光碟,所以制造时并没有考虑兼容问题。对于这些盗版蓝光碟,绝大多数外国品牌是不能播放的”,左明伟告诉记者,“我们机器专门开发了对应国内消费者的产品,兼容性强,类似于以前的超强纠错DVD ,市场上可以找到的蓝光碟我们都可以兼容, 此外,为了应对硬盘式高清播放机的竞争,华录采用“一机两用”的战略,即华录所有的蓝光机上还都配有硬盘接口,可以通过外接硬盘的方式播放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的高清格式的影片,以此来与硬盘式高清播放器竞争。此外,华录还计划推出“高清内容加油站”,将 资源以平均1元/部的价格,通过加密SD卡的形式,出售给消费者。 为何如此纠结 华录的这一系列做法却让不少业内人士心生疑问:一方面拥有中国首条蓝光光盘生产线以及中国惟一央企正版视频网站,一方面却又不断推出兼容各种蓝光光碟以及视频文件的播放终端,这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这家昔日被称为“中华第一录”的企业今日为何如此纠结? 也许,我们可以从华录的历史中看出一些端倪。 1992年, _把九大录像机生产企业整合在一起,成立了华录,从事模拟录像机的生产。1994年6月华录与松下建立合资公司,产品供不应求。但这种情况只持续到1994年末,由于录像机大量 以及VCD带来的冲击,录像机市场急剧萎缩,华录亏本清空库存。1998年,华录直接跳过VCD进入DVD机芯生产领域,并在1998xx年中被称为世界的DVD工厂。现在松下全球的碟机、刻录机和投影仪以及任天堂游戏机的机芯全部由华录代工,是松下在华最大的合资企业。 业内专家认为,华录的纠结只是一种表象。作为一家国企,在历经众多挫折磨难后,华录对市场有着更加敏感的认识,任何利润空间都不会轻易放过。蓝光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而正版碟片将是未来的主要赢利点。但现在国内市场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片源的版权问题只能放在次要位置,最重要的是通过低价以及超强的兼容性使蓝光碟机的数量达到一定的市场保有量。未来,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深入挖掘正版蓝光的市场空间,达到企业和消费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