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进旧志整理 延续历史文脉XX市旧志整理出版工作的实践和思考XX市志办 XX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崇文重教,文化积淀深厚,素有编修地方志的优良传统,地方志资源丰富,自明嘉靖至新中国成立共编修XX县志11次,其中明代5部(即嘉靖壬寅XX县志、隆庆壬申XX县志、万历癸卯XX县志、万历乙卯XX县志、万历戊午年XX县志),清代5部(即康熙癸亥XX县志、康熙己丑XX县志、乾隆癸酉XX县志、道光壬午XX县志、同治甲戌XX县志)和民国XX县志。历代地方旧志富含地方历史文化和优良传统,是一个地方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整理出版旧志,是地方志机构的一项基本职责,对于延续地方历史文脉、传承文化遗产,汲取先人智慧、弘扬优良传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XX因此于2013年启动历代旧志整理出版工作,目前同治甲戌XX县志和民国XX县志即将出版发行。在开展旧志整理工作过程中,我们注重借鉴先进经验,抓住关键环节,发动各方参与,科学有序推进。一、摸清家底,搜集版本,整体谋划旧志整理工作。开展旧志整理,首要工作是摸清旧志遗产情况,搜集旧志版本。XX虽自明代嘉靖至新中国编修XX县志有11次,但经普查,除同治县志在民间有少量藏书外,其余均无藏本,出现本地志书编纂多部而本地无一馆藏的尴尬局面。因此,我们采取多种措施、采用多种渠道,了解掌握旧志保存地点、数量、质量等情况。一是开展旧志遗产普查。对现存旧志资料进行摸查,存有清代同治复印本;根据原有存放线索进行摸查,对一轮修志时县志办了解掌握部分藏书(含胶卷本、缮本)情况进行汇总,获取在北京图书馆、宁波天一阁、上海图书馆等地存放信息;通过现有图书目录查找,参阅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等有关资料书籍,系统收集了XX旧志存放情况。二是搜集旧志版本文稿。XX根据实际情况和掌握的旧志存放线索,采取由近及远、节俭便利的原则进行搜集,并通过台湾XX同乡会、赣南师院研究方志学者等渠道,尽力找全历代旧志版本文稿,最终找到7部旧志,尚缺明代除嘉靖外4部。在找全旧志的同时,鉴于旧志保存年代久远,难免存在残损老化、字迹模糊等状况,对同一部旧志尽可能收集不同版本,便于在整理时互相补配、校正错漏。XX即将出版的两部旧志,就分别收集了多个版本,努力找到最具存史价值的版本(底本),如同治XX县志收集了6个版本,民国XX县志收集了3个版本。三是系统谋划整理工作。以这些线索和资料衬底,我们切实制定和实施旧志整理五年工作计划。在整理方向上,我们确定系统进行整理出版,分年实施;在整理出版形式上,为便于读志用志,我们决定不翻印、影印,采取点注形式整理出版;在组织方法上,采取政府主导、本办主持、延请专家、社会参与的做法。二、打包立项,聘请人才,解决旧志整理保障问题。系统开展旧志整理,需要有力的人财物保障。对此,我们采取措施,重点解决整理经费、人员和组织协调问题。一是以项目形式申报经费。我们将历代旧志整理工作实行整体打包,把旧志整理五年工作计划作为重点文化项目申报项目经费,于2013年向市委、市政府申请列入工作计划予以立项启动。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XX历代旧志整理作为一项文化发展的基础工程,将整体整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年拨付,确保了旧志整理经费,也避免了整理一部申请拨付一部经费的不便。二是精选专门人才开展整理。旧志整理专业性强,对整理人员素质要求高。XX市志办作为县级地方志机构,人员6人,人少且综合素质达不到独自承担旧志整理工作要求。我们为克服本办缺乏此类专业人才、主业与副业在时间和人才上的冲突,采取内请外聘的方式,整合区域内专家学者共同整理,聘请了赣南师院曾以XX县志为专题研究地域文化的李晓芳博士主持旧志点注,本地专家曹春荣、杨德仁等进行校勘,延请本地退休、在职的文化界知名人士进行评审,努力从精选人员上为确保质量提供保障。三是建立旧志整理组织协调机制。政府批准立项实施后,为科学有序推进旧志整理,组建了历代旧志整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进行统筹协调,市志办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工作;本办成立工作小组,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同时聘请本地社会文史专家担任顾问,及时商讨解决整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努力为整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三、精慎校印,力出精品,确保旧志整理工作质量。在技术操作层面确保质量,这是整理重印旧志工作成功的关键。我们在整理过程中始终强化精品意识,围绕服务读者读志用志,坚持“整旧如旧”“古为今用”的原则,既注重旧志的原汁原味,又注重新版旧志的与时俱进,努力整理出版精品佳志。一是因志制宜采取不同的整理方法。鉴于旧志距今年代远近不同、阅读难易不同等因素,我们确定相应的整理深度,努力让当代人无障碍阅读整理后的志书。对民国时期的XX县志,因年代较近,整体行文接近现代,阅读起来没有多大障碍,因此我们明确以文字繁简转换、校勘为主。而对于明清时期的旧志,由于年代相对久远,内容古奥烦难,行文未标点断句,阅读难度相对较大,我们除将字体繁简转换外,侧重点校注释,对全文标点注释,对生僻字词的读音和含义进行注释,对重要历史人物、各种名物典故、地名古语等进行注释,降低阅读难度,方便读者阅读。二是建立机制确保审校质量。审校是旧志整理出版的后期工程,其质量决定着旧志整理的质量。我们探索建立“三校三审”制,先由点校人员形成点校稿后,交由校勘人员进行勘校修改,形成一审稿,再由本办组织人员进行审稿,并以同样形式进行三轮校审。特别是校勘环节,我们聘请本地专家实行交叉校对与责任校对相结合,对点校遗漏、错误进行检查、补充和完善,努力通过增加校次来消灭差错。三是与时俱进创新版本形式。基于对旧书作为地情工具书考虑,我们除了出版纸质平面书版外,还附加以光盘形式出版电子书版,将旧志最好的版本刻录其中,并且具搜寻、查找、复制等功能,能在电脑、网络、手机等智能平台运行,既让读者便于查找相关资料,而且对有疑问的可以查阅原文,判断整理是非。同时,考虑旧志整理出版后的文化产品属性,我们采用仿古线装,书脊包金布边,仿古书盒套,使整理出版的旧志在形式与内容上达到和谐统一。XX旧志整理出版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有不少经验值得总结,更有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破解,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加以解决,高质量推进旧志整理工作。一是要加强组织指导,推动和规范地方旧志整理工作。组织整理旧志,是国务院颁发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六大职责之一。目前我们县市级地方志办重在编纂志鉴,而且自上而下形成一整套工作体制机制,但旧志整理作为一项开创性工作,自上而下没有一个专门的指导机构,也缺少统一的旧志整理规范和要求,各地大多因旧志留存、工作重心、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差异,根据自身条件各行其是,基本上各自为战,自发交流为主,整理水平高低不等。我们基层县市也因没有比较权威的规范、树立的典范作参照,缺少专业指导,工作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推进旧志整理,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在指导机构设立、整理工作规范、经费渠道等方面予以完善,出台指导性意见及规划,推动旧志整理工作整体上水平。二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快解决旧志整理人才短缺问题。旧志整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综合要求高的技术工作,涉及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多个学科,旧志整理人员必须具备语言、文字、音韵、训诂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从XX及周边县市的情况看,县市地方志办普遍人员少、结构不优,真正的专业人员少,能够承担旧志整理工作的更少。现在虽然可以聘请本地专家学者开展旧志整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外包文史专家完成整理,但这些专家学者大多业余开展工作,也存在“专家不专”等情况。作为履行旧志整理重要职责的地方志专业部门,从长远看应该有一批自己的专业人才,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有计划地进行人员专业培训,定期开展工作经验交流,召开旧志整理工作研讨,多层次多渠道建设我们地方志自己的专业人才队伍。三是要加强版本搜集,拓展搜集整理旧志的思路和范围。搜集旧志整理版本(底本),是做好旧志整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XX旧志的搜集情况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搜集难度大。根据目前线索,XX明清旧志分别收藏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全国各地的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内,其中清康熙癸亥、己丑XX县志善本收藏在日本等境外各地,赴外收集难度极大。二是收藏信息来源渠道窄。目前搜集线索主要依靠有关图书目录,或到北京、上海等几大图书馆查找,限于经费等条件限制,对本地志书在各地收藏情况难以全面掌握,难免存在遗漏。三是旧志资源没有共享。虽然省方志馆在旧志收藏量在省级层面位居前列,为我们整理旧志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不难发现在版本、范围等方面还有差距,有的县市搜集到了未存放省方志馆。因此,需要开展旧志遗产大普查,建立全省各地旧志收藏信息数据库,实行省地市旧志资源共集共享,避免重复搜集,防止造成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浪费,也为全面推进旧志整理工作创造条件。四是要加强研究利用,提高整理成果服务发展的实效性。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早已为人们所共识。整理旧志的最终目的,在于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其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不但要通过研究不同历史阶段的志书版本,吸收优良品种的编纂传统和方法,为编修新方志提供方法和借鉴,而且要更好地开发古代旧志资源,使其为发展本地经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掘旅游资源等服务,还要充分发掘进旧志中人文典故、传统美德等方面的记载,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让整理成果转化为真正的物质财富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