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doc_第1页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doc_第2页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doc_第3页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doc_第4页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自学考试大纲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订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是一门研究科学试验的设计、实施、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科学。它是农学、植保等专业的一门应用技术课程,也是农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本课程目的和要求:使自学应考者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田间试验和其他农业技术研究的设计、实施,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实施试验的技术和常用试验的统计方法,能对试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努力培养自学应考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比较好地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发展的实际需要。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学习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的意义,掌握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主要内容;懂得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使自学应考者能够学好这门课程,并把它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去。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学习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意义(一)试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意义(二)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概念(三)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关系第二节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主要内容(一)生物统计学的主要内容(二)试验设计的主要内容(三)生物统计和试验设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四)学习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方法和要求三、考核知识点(一)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意义l.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概念2.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功用3.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关系(二)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主要内容1.生物统计的主要内容2.试验设计的主要内容四、考核要求1.识记: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概念;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功用;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主要内容。2.领会:学习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方法和要求;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章田间试验概述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有关田间试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实施试验的技术与一般田间试验的程序。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田间试验的任务和要求(一)田间试验的意义(二)田间试验的任务(三)田间试验的特点(四)田间试验的要求第二节试验方案(一)试验因素、水平、处理、试验单位和试验指标(二)田间试验的种类(三)试验因素的效应和交互作用(四)试验方案的概念(五)试验方案的内容(六)确定试验方案的要点第三节试验误差及其控制途径(一)试验误差的概念(二)试验误差的来源(三)控制误差的途径第四节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一)重复(二)随机(三)局部控制第五节试验地的选择与培养(一)试验地的选择(二)试验地的培养第六节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一)小区面积(二)小区形状(三)重复次数(四)对照区的设置(五)保护区的设置(六)区组和小区的排列第七节田间试验程序(一)试验计划的制定(二)试验地区划(三)种子准备(四)整地播种或移栽(五)栽培管理(六)田间观察记载(七)田间评比与室内考种(八)收获与脱粒三、考核知识点(一)田间试验的概念1.田间试验的意义2.田间试验的任务3.田间试验的特点(1)复杂性(2)地区性(3)季节性(4)试验误差 4.田间试验的要求(l)目的性(2)代表性(3)正确性(4)重复性(二)试验方案 1.试验因素、水平、处理、试验单位和试验指标的概念 2.田间试验的种类3.试验因素的效应、简单效应、平均效应和互作效应的概念4.试验方案的概念5.试验方案的制订(三)试验误差1.试验误差的概念2.试验误差的来源3.控制试验误差的途径(四)试验设计的三大原则1.重复2.随机3.局部控制(五)试验地的选择与培养1.试验地选择注意事项2.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技术与方法(六)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l.试验小区面积、形状和排列2.重复次数和区组排列3.对照区和保护区的设置(七)田间试验程序1.试验计划的制订和田间区划2.整地、播种(或移栽)、栽培管理3.田间观察记载、评比、收获和脱粒4.室内考种分析四、考核要求l.识记:田间试验的意义、任务、特点和要求;试验方案的概念和确定试验方案的要点:试验误差的概念、来源及其控制途径;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试验计划的内容。 2.领会:试验地的选择和培养,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田间试验的一般程序。3.简单应用:试验计划的制订,试验地的选择,试验小区的规划在农业试验上的具体应用。4.综合应用:试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在各种农业试验中的实际运用。第三章资料的整理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试验资料初步整理的方法,懂得总体和样本等几个基本概念,以及试验资料的分类,试验资料整理与分组的方法,学会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第一节总体和样本的概念(一)总体和样本(二)观察值和变数(三)参数和统计数第二节统计表(一)统计表的概念(二)统计表的作用(三)统计表的构成(四)统计表的种类第三节试验资料的分类(一)数量性状资料(二)质量性状资料第四节数据分组(一)连续性变数资料的整理与分组(二)间断性变数资料的整理与分组(三)属性变数资料的整理与分组第五节统计图(一)统计图的作用(二)统计图的种类三、考核知识点(一)几个基本概念l.总体和样本2.观察值和变数3.参数和统计数(二)统计表1.统计表的意义2.统计表的种类(三)资料分类1.数量性状资料2.质量性状资料(四)连续性变数资料的整理与分组1.全距、组距、组数、组中值和组限的概念2.连续性变数资料的整理与分组(1)求全距(2)确定组数和组距(3)决定组中值与组限(4)归组(五)间断性变数资料的整理与分组1.变异较小的计数资料分组2.变异较大的计数资料分组(六)属性变数资料的整理与分组(七)统计图l.统计图的意义2.统计图的种类四、考核要求1.识记:总体和样本,观察值和变数,参数和统计数的概念;数量性状资料和质量性状资料的概念;直方图、多边形图、条形图、圆形图和线图的概念;全距、组距、组数、组中值和组限的概念;连续性变数资料的整理与分组方法。2.领会:间断性变数资料和属性变数资料的整理与分组的方法,统计图的意义、种类和绘制方法。3.简单应用:间断性变数资料、连续性变数资料和属性变数资料的整理与分组在农业试验结果分析上的应用。4.综合应用:资料初步整理的方法,包括统计表的编制,统计儒第四章平均数和变异数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反映资料集中性和离散性的特征数(平均数和变异数)的种类、性质、用途和计算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平均数(一)平均数的意义(二)平均数的种类(三)五种平均数的关系及其比较(四)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五)算术平均数的性质第二节变异数(一)极差(二)方差(三)标准差(四)变异系数三、考核知识点(一)平均数1.平均数的意义2.平均数的种类(1)算术平均数(2)中数(3)众数(4)几何平均数(5)调和平均数3.五种平均数的关系及其比较(二)算术平均数1.算术平均数的定义2.算术平均数的计算3.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三)变异数1.极差2.方差3.标准差(1)标准差的定义和作用(2)标准差的计算方法(3)自由度的概念和计算4.变异系数(1)变异系数的概念(2)变异系数的计算(3)变异系数的应用四、考核要求1.识记: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的概念;极差、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概念;自由度的概念;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比较。2.领会:算术平均数的性质,标准差的作用,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的计算,五种平均数的关系及其比较。3.简单应用: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各自在表示农业试验资料的特征上的应用,4.综合应用: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在研究资料的集中性和变异性上的综合运用。第五章理论分布和抽样分布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统计概率的概念;二项分布、泊松(Poisson)分布和正态分布等理论分布的主要特点及其运用:懂得平均数分残平均数差数分布等抽样分布的主要性质及其运,为统计推断奠定理论基础。第一节事件与概率(一)随机事件(二)统计概率(三)事件的相互关系(四)计算事件概率的法则第二节二项分布(一)二项分布的概念和定义(二)二项分布的性质第三节泊松( Poisson)分布(一)泊松分布的概念和定义(二)泊松分布的应用第四节正态分布(一)正态分布的概念和定义(二)正态分布的性质(三)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及其应用第五节抽样分布(一)抽样分布试验(二)样本平均数分布(三)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数分布(四)样本方差的分布三、考核知识点(一)概率基础1.事件与随机事件2.概率与统计概率3.概率计算法则(二)理论分布l.二项分布(1)特点(2)二项分布的概率函数(3)二项分布的形状和参数2.泊松( Poisson)分布(1)特点(2)泊松分布的概率函数(3)泊松分布的形状和参数3.正态分布(1)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的概念和定义(2)正态分布的主要性质(3)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表和正态分布表的应用(三)抽样分布1.样本平均数分布(1)样本平均数分布的基本性质(2)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2.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数分布(1)两个样本平均数差数的抽样分布概念(2)两个样本平均数差数的分布性质四、考核要求1.识记:随机事件和统计概率的概念,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的概念;正态分布的主要性质,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表和正态分布的累积函数表的应用;样本平均数分布和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数分布的主要性质。2.领会:随机事件、统计概率和概率计算法则;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的概率函数,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3.简单应用:概率计算法则,正态曲线区间面积或概率的计算在农业和生物学试验中的应用。4.综合应用:概率理论分布和统计数抽样分布在统计推断中的运用。第六章统计推断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统计推断的意义和内容;懂得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平均数和百分数假设测验方法和参数区间估计,为以后各章学习统计假设测验奠定基础。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统计推断的意义和内容(一)统计推断的意义(二)统计推断的内容第二节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原理(一)统计假设(二)接受区与否定区(三)双尾测验与单尾测验(四)两类错误(五)统计假设测验的步骤第三节平均数的假设测验(一)t分布与t测验(二)单个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测验(三)两个样本平均数相比较的假设测验第四节二项总体百分数假设测验(一)单个样本百分数(成数)的假设测验(二)两个样本百分数相比较的假设测验(三)二项分布样本假设测验的连续性矫正第五节参数的区间估计(一)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二)两个总体平均数差数(1-2)的区间估计(三)成对数据总体差数的平均数(d)的区间估计(四)二项总体百分数(p)的区间估计(五)两个二项总体百分数差数(p1-p2)的区间估计三、考核知识点(一)统计推断1.统计推断的概念2.统计推断的内容3.参数估计的概念(二)统计假设测验l.统计假设测验的概念2.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原理3.统计假设测验的步骤(三)平均数的假设测验1.t分布与t测验的概念2.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假设测验(1)总体方差2;已知或大样本的测验方法和计算公式(2)总体方差2“未知或小样本的测验方法和计算公式3.成组数据的平均数比较(1)成组数据的概念(2)适用条件(3)测验的方法和计算公式4.成对数据的比较(1)成对数据比较的优点(2)适用条件(3)测验的方法和计算公式(四)百分数的假设测验1.百分数假设测验的特点2.百分数假设测验的理论依据3.正态近似法的概念4.适于用正态近似法的二项样本必须满足的条件5.样本百分数与总体百分数差异的假设测验(1)测验方法(2)计算公式6.两个样本百分数差异的假设测验(1)测验方法(2)计算公式7.连续性矫正(1)矫正的条件(2)矫正的方法和计算公式(五)参数的区间估计1.参数区间估计的概念2.平均数的区间估计(1)的置信区间(2)1-2的置信区间(3)d的置信区间3.百分数的区间估计(1)p的置信区间(2)p1-p2的置信区间四、考核要求1.识记:统计推断,统计假设测验;参数区间估计,置信限,置信度,置信区间,显著水平;t分布与t测验,无效假设与备择假设,接受区与否定区;单尾测验与双尾测验,错误与错误;成组数据的平均数比较,成对数据的比较等概念;u测验和t测验的特点;,1-2,d,p,p1-p2的置信区间。2.领会: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原理与统计假设测验的步骤。3.简单应用:样本平均数和总体平均数的比较、成组平均数的比较和成对数据的比较,实际运用的方法。4.综合应用:u测验和t测验的比较,以及它们在农业试验上的实际运用。第七章 卡方(2)测验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卡方(2)的概念,卡方(2)测验的原理和方法;懂得卡方(2)测验在农业上的应用。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卡方(2)测验的原理(一)卡方(2)的概念(二)卡方(2)分布(三)卡方(2)统计量(四)卡方(2)的假设测验(五)卡方(2)的连续性矫正第二节适合性测验(一)试验数据仅含两组的适合性测验(二)试验数据含三组以上的适合性测验(三)分布的适合性测验第三节独立性测验(一)2x2列联表的独立性测验(二)2xC列联表的独立性测验(三)RxC列联表的独立性测验第四节方差的比较(一)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比较的假设测验(二)方差的区间估计(三)几个样本方差的同质性测验三、考核知识点 (一)2的概念 l.2值 2.2测验 (二)2分布 l.2“分布的定义 2.2分布的性质 (三)2统计量的计算 (四)2假设测验的步骤(五)2的连续性矫正 1.矫正的意义 2.矫正的公式 (六)适合性测验 1.适合性测验的概念 2.适合性测验的方法 3.适合性测验的计算公式 (七)独立性测验 1.独立性测验的概念 2.独立性测验的方法 3.独立性测验的计算公式 (八)方差的比较l.运用2进行方差比较的内容(l)单个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的比较(2)方差置信区间的估计(3)多个样本方差的同质性测验2、方差置信区间的估计(1)当df30时,测验和推断置信区间的方法、公式,(2)当df30时,测验和推断置信区间的方法、公式。3.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的比较(l)测验的公式(2)双尾测验和单尾测验4.几个样本方差的同质性测验(1)同质性测验的意义(2)主要计算公式(3)测验方法四、考核要求1.识记:2的概念和2;分布的定义,2统计量计算的主要公式,2统计假设测验的步骤;适合性测验和独立性测验的概念,测验方法,计算公式;方差比较的内容。2.领会:2分布的性质,2连续性矫正的意义、条件和方法;适合性测验和独立性测验的比较;几个样本方差同质性测验的方法;方差置信区间估计。3.简单应用:适合性测验、独立性测验和几个样本方差同质性测验在农业上的应用。4.综合应用:2测验在农业和生物学上的实际运用。第八章方差分析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方差分析的一般原理,掌握单向和两向分组资料,系统分组资料方差分析的方法与步骤及其实际应用。第一节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一)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分解(二)F分布与F测验(三)多重比较(四)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和期望均方第二节单向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一)组内观察值数目相等资料的方差分析(二)组内观察值数目不相等资料的方差分析第三节两向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一)组合内只有单个观察值的两向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二)组合内有重复观察值的两向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第四节系统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一)数据模式(二)数学模型(三)方差分析(四)实例第五节单一自由度的独立比较(一)单一自由度独立比较的意义(二)单一自由度独立比较的方法(三)应用实例第六节数据转换(一)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二)数据转换的方法(一)方差分析的概念1.方差2.方差分析3.方差分析的必要性4.方差分析的功用(二)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1.各项变异平方和、自由度和均方的计算2.F分布和F测验3.多重比较的方法(l)最小显著差数法 (2)新复极差法 (3)复极差法4.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1)数学模型的概念(2)数学模型的分类(3)数学模型的应用5.期望均方(EMS)(1)期望均方的概念(2)期望均方的填写规则(3)期望均方的应用6.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7.数据转换(1)数据转换的意义(2)数据转换的方法(三)方差分析的应用l.单向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1)数学模型(2)方差分析表(3)应用2.两向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1)数学模型(2)方差分析表(3)应用3.系统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1)数学模型(2)方差分析表(3)应用4.单一自由度的独立比较(1)单一自由度独立比较的概念和特点(2)单一自由度独立比较的条件(3)正交系数写出的规则四、考核要求1.识记:方差和方差分析的概念;方差分析的必要性和功用;F测验的概念,F分布的特点,F测验的目的,F测验和条件,F测验的方法;多重比较的概念,多重比较的方法,多重比较的三种方法异同的比较;数学模型的概念,固定模型、随机模型和混合模型的概念;期望均方的填写规则;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和期望均方的功用;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数据转换的方法;单向分组资料的数学模型和方差分析表;组合内只有单个观察值和组合内有重复观察值的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和方差分析表;系统分组资料的数学模型和方差分析表;单一自由度独立比较的概念和特点,单一自由度独立比较的条件和方法。2.领会:方差分析的方法与步骤,各项变异平方和、自由度和均方的计算方法;数据转换的意义;正交系数写出的规则。3.简单应用:方差分析法在农业试验上的应用。4.综合应用: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单向分组、两向分组、系统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法和单一自由度独立比较在农业试验上的具体运用。第九章一元线性回归与相关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研究两类变数关系的统计方法,明确回归和相关的基本概念,懂得回归与相关分析的基本特征数,熟悉它的计算和假设测验的方法及其应用。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相关关系(一)回归与相关的意义(二)相关关系的分类(三)认识相关关系的方法第二节线性回归(一)线性回归方程(二)线性回归的估计标准误(三)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和基本假定第三节线性回归的假设测验和区间估计(一)线性回归的假设测验(二)线性回归的区间估计第四节线性相关(一)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二)相关系数的假设测验(三)相关关系的假设测验(四)两个相关系数比较的假设测验(五)回归与相关的关系三、考核知识点(一)相关关系1.回归与相关的概念2.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概念3.回归模型与相关模型的概念4.回归与相关分析的作用5.回归与相关的类别6.认识回归与相关的方法7.回归与相关分析应注意的问题(二)线性回归1.回归方程(1)回归系数(2)回归截距(3)回归方程建立的方法与步骤,及其主要计算公式2.线性回归的估计标准误(1)估计标准误(sY.X)的意义(2)估计标准误的计算公式3.线性回归的假设测验(1)回归关系的假设测验(2)两个回归系数比较的假设测验4.线性回归的置信区间(1)估计线性回归置信区间的意义(2)回归系数的置信区间(3)回归截距的置信区间(4)Y的平均估计值的置信区间(5)Y的个别估计值的置信区间(6)Y估计置信限的图示法(三)线性相关1.相关系数(1)相关系数的概念(2)相关系数的计算(3)相关系数的假设测验2.决定系数(1)决定系数的概念(2)决定系数的计算3.相关系数与决定系数的比较(四)回归与相关的关系1.回归方程可用相关系数(r)表示2.相关系数是Y依X和X依Y的回归系数的几何平均数3.线性回归和离回归平方和也可用相关系数表示4.相关系数是标准化的回归系数四、考核要求1.识记:回归与相关、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回归模型与相关模型的概念;研究回归与相关的意义,相关关系的分类,研究回归与相关的方法;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方法与步骤,及其主要计算公式;回归系数和回归截距;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的概念和计算;相关系数假设测验方法;回归平方和与离回归平方和的概念和计算。2.领会:线性回归的估计标准误(sY.X)的作用和计算,线性回归假设测验方法,线性回归的区间估计;回归与相关的关系,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和基本假定。3.简单应用: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方法与步骤、以及相关系数的计算。4.综合应用:回归与相关分析在农业和生物学中的应用,及其应注意的问题。第十章协方差分析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协方差分析的一般原理,懂得单向分组资料、两向分组资料的协方差分析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协方差分析的意义(一)协方差分析的概念(二)协方差分析的功用第二节协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和基本假定(一)协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二)协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第三节单向分组资料的协方差分析(一)数据模式(二)乘积和与自由度的分解(三)应用实例第四节两向分组资料的协方差分析(一)数据模式(二)乘积和与自由度的分解(三)应用实例三考核知识点(一)协方差分析的意义1.乘积和2.协方差3.协方差分析4.试验控制与统计控制5.协方差分析的主要功用(二)协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l.单向分组资料协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2.两向分组资料协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三)协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四)单向分组资料的协方差分析1.数据模式表2.乘积和与自由度的分解3.协方差分析的方法与步骤(五)两向分组资料的协方差分析1.数据模式表2.乘积和与自由度的分解3.协方差分析的方法与步骤四、考核要求1.识记:试验控制与统计控制的概念;乘积和,协方差和协方差分析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协方差分析的主要功用;协方差分析一般方法与步骤;矫正平均数的计算公式。2.领会:比较单因素协方差分析和两因素协方差分析的异同;协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和基本假定;乘积和与自由度的分解;矫正平均数的多重比较。3.简单应用:单因素和两因素的协方差分析的方法在农业试验上的具体应用。 4.综合应用:协方差分析在矫正处理平均数,估计不同变异来源的总体方差和协方差分量作相关分析,以及测验回归方程的异同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第十一章 多元线性回归和相关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多元回归和多元相关,偏回归和偏相关的基本概念,懂得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以及有关统计量的假设测验,多元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的实际应用。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多元回归和相关的意义(一)多元回归和相关的概念(二)多元回归和相关分析的功用第二节多元线性回归(一)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二)正规方程的解及其实例(三)多元回归方程的估计标准误(四)多元线性回归的假设测验第三节偏相关和多元相关(一)偏相关(二)多元相关三、考核知识点(一)多元回归和相关的概念(二)多元回归和相关分析的功用(三)多元线性回归方程l.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2.正规方程组的解3.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方法与步骤(四)多元回归方程的估计标准误1.多元回归平方和与离回归平方和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估计标准误sY.123.m的意义和计算(五)多元线性回归的假设测验1.多元线性回归关系的假设测验2.偏回归系数的假设测验3.自变数的重要性和取舍(六)多元相关和偏相关1.多元决定系数、多元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概念和计算2.多元决定系数、多元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假设测验四、考核要求 1.识记:多元回归和多元相关的概念;偏回归和偏相关的概念;偏回归系数、偏相关系数、多元决定系数和多元相关系数的概念与计算。 2.领会: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要点;多元回归关系的假设测验;偏回归系数的假设测验:多元相关系数的假设测验。 3.简单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和相关在农业与生物学研究上的应用。 4.综合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在研究动植物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环境因素和动植物性状间的关系,动植物世代之间的关系,以及原因变数对结果变数的相对重要性上的运用。第十二章完全随机设计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完全随机设计(CRD)的特点,掌握设计方法,以及统计分析要点。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完全随机设计的特点(一)完全随机设计的优点(二)完全随机设计的缺点第二节随机化分组方法第三节等重复的完全随机设计(一)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二)方差分析表(三)实例第四节不等重复的完全随机设计(一)平方和与自由度的计算(二)方差分析表与F测验(三)多重比较(四)统计推断三、考核知识点(一)完全随机设计的特点l.优点2.缺点3.适用条件(二)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l.随机化的方法2.随机化的设计(三)完全随机设计的统计分析1.数学模型2.各项平方和与自由度的计算3.方差分析表与F测验4.多重比较四、考核要求1.识记:完全随机设计的优缺点;完全随机设计应用条件;统计分析的数学模型和方差分析表;等重复和不等重复的完全随机设计在统计分析上的区别。 2.领会:完全随机设计统计分析的步骤:等重复和不等重复的完全随机设计在设计上的区别;随机化的方法。 3.简单应用:完全随机设计在农业试验上的具体应用。第十三章 随机区组设计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随机区组设计的特点,掌握设计方法和统计分析要点,以及它在单因素、多因素和品种区域试验上的实际应用。二、课程内容第一节随机区组设计的特点(一)随机区组设计的优缺点(二)区组技术第二节随机化和设计(一)随机化方法(二)设计要点第三节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一)数据模式(二)数学模型(三)平方和与自由度的计算(四)方差分析表与F测验(五)多重比较第四节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一)数据模式(二)数学模型(三)平方和与自由度的计算(四)方差分析表与F测验(五)多重比较第五节三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一)数据模式(二)数学模型(三)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分解(四)方差分析表与F测验(五)多重比较第六节品种区域试验随机区组设计(一)品种区域试验的设计(二)一年多点品种区域试验(三)多年多点品种区域试验三、考核知识点(一)随机区组设计的特点1.优点2.缺点(二)随机区组设计的区组技术1.设置区组的作用2.对区组的要求3.区组的形状和方向的选择(三)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化的方法1.区组的随机化2.小区的随机化(四)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l.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概念2.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线性模型和期望均方3.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的步骤(1)试验数据整理模式(2)平方和与自由度的计算(3)方差分析表与F测验(4)多重比较(五)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l.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概念和变异来源2.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线性模型和期望均方3.数据模式(1)处理与区组两向表(2)A因素与B因素两向表4.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表与F测验5.多重比较(1)A因素水平间比较(2)B因素水平间比较(3)水平组合间比较(六)三因素随机区组设计1.三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概念2.三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线性模型和期望均方3.变异来源及其自由度的计算4.数据模式(1)区组与处理两向表(2)二因素两向表5.方差分析表与F测验6.多重比较(1)各因素水平间比较(2)任二因素和三因素水平组合间的比较(七)品种区域试验1.品种区域试验的设计2.一年多点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1)数据模式(2)线性模型和期望均方(3)平方和与自由度的计算(4)方差分析表与F测验(5)多重比较标准误的计算3.多年多点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1)数据模式(2)线性模型和期望均方(3)平方和与自由度的计算(4)方差分析表和F测验(5)多重比较标准误的计算(6)品种丰产性与稳定性分析四、考核要求l.识记:随机区组设计的特点和区组技术;单因素、二因素和三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统计分析的数据模式、数学模型、方差分析表和多重比较:品种区域试验的设计;一年多点试验和多年多点试验的数据模式、数学模型、方差分析表和多重比较。2.领会:单因素、二因素、三因素和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要点,并比较其异同;品种丰产性与稳定性分析方法。3.简单应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单因素试验中的应用。4.综合应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多因素试验、在一年多点和多年多点试验中的应用。第十四章 拉丁方设计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拉丁方设计的特点、随机化方法,以及统计分析要点和它在农业试验上的实际应用。第一节拉丁方设计的特点(一)拉丁方设计的优点(二)拉丁方设计的缺点第二节拉丁方设计的方法(一)拉丁方的随机化(二)拉丁方设计的步骤第三节拉丁方设计的统计分析(一)数学模型(二)方差分析表(三)应用实例(四)行和列区组效率的估计三、考核知识点(一)拉丁方设计的特点(二)拉丁方设计方法(三)拉丁方设计的方差分析l.数学模型2.平方和与自由度的计算3.方差分析表与F测验4.多重比较(四)拉丁方设计的期望均方1.固定模型2.随机模型四、考核要求l.识记:拉丁方设计的特点和随机化方法,拉丁方设计的数学模型和方差分析表。2.领会:拉丁方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在数学模型和方差分析表上的区别。3.简单应用:拉丁方设计在农业试验上的应用。第十五章裂区设计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裂区设计的特点、应用的条件、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懂得裂区设计方差分析要点,以及它在农业试验上的实际应用。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裂区设计的特点(一)裂区设计的概念(二)裂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的比较(三)裂区设计选择的原则第二节裂区设计的方法(一)裂区设计的小区排列(二)裂区设计的随机化方法第三节裂区设计的统计分析(一)数学模型(二)方差分析和期望均方(三)应用实例三、考核知识点(一)裂区设计的特点1.裂区设计的概念2.主区与副区、主处理与副处理的概念3.裂区设计与再裂区设计的区别4.裂区设计与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区别(二)裂区设计选择的原则(三)裂区设计的方法1.裂区设计的小区排列(l)主处理和副处理排列均为随机区组(2)主处理排列为随机区组,副处理排列为拉丁方(3)主处理排列为拉丁方,副处理排列为随机区组(4)主处理和副处理均为拉丁方排列(5)主处理为顺序排列,副处理为随机区组2.裂区设计的随机化方法四)裂区设计的统计分析要点l.裂区设计的数学模型2.裂区设计的方差分析和期望均方3.多重比较的标准误四、考核要求1.识记:裂区设计的概念;主区与副区、主处理与副处理的概念;裂区设计与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设计上、统计分析和实际应用上的区别。2.领会:裂区设计的方差分析、数学模型和期望均方;裂区设计的几种安排;需用裂区设计的几种情况;主区误差与副区误差的来源和作用。3.简单应用:裂区设计在农业试验上的应用。第十六章回归设计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回归设计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懂得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它在农业试验上的应用。第节回归设计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一)回归设计的基本概念(二)回归设计的主要类型第二节回归旋转设计的概述(一)旋转性与旋转设计(二)回归旋转设计的特点(三)二次旋转组合设计m0的选择(四)平方项的中心化变换(五)旋转组合设计的类别第三节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一)试验方案的设计(二)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分析(三)数学模型的解析与优化三、考核知识点(一)回归设计的意义1.回归设计的概念2.回归设计的特点3.回归设计在农业试验上应用的主要方面(二)回归设计的主要类型1.回归正交设计2.回归旋转设计3.回归最优化设计4.回归混料设计(三)回归旋转设计1.回归旋转设计的基本概念(1)旋转性和旋转设计(2)回归旋转设计的优点(3)旋转组合设计的三种类型2.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1)二次正义旋转组合设计的特点(2)试验点(N)的组成(3)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参数(4)中心点试验次数(m0)的选择(5)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一般方法(6)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7)数学模型的解析与优化四、考核要求1.识记:回归设计的意义和特点;回归设计的基本类型;旋转性与旋转设计的概念;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优点: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点(N)的组成;回归方程的失拟性检验,计算F,;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测验,计算F2;数学模型的解析与优化的内容。2.领会: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一般方法;中心化变换;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的建立;多元决定系数(R2;)与多元相关系数(R)的显著性检验;技术方案模拟寻优。3.简单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族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案的设计,技术模拟寻优的方法。4.综合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农业试验上的实际应用。第十七章缺区估计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缺区估计的意义,缺区估计的原理和方法,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和裂区设计的缺区估计。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缺区估计的意义和原理(一)缺区估计的意义(二)缺区估计的原理第二节随机区组设计的缺区估计(一)缺一个小区的结果分析(二)缺两个小区的结果分析第三节拉丁方设计的缺区估计(一)缺一个小区的结果分析(二)缺两个小区的结果分析第四节裂区设计的缺区估计(一)缺一个小区的结果分析(二)缺两个小区的结果分析(三)缺三个小区的结果分析三、考核知识点(一)缺区估计的原理1.误差的估计2.最小平方法的应用(二)随机区组设计的缺区估计1.缺一个小区的估计方法2.缺两个小区的估计方法3.有效重复数的计算(三)拉丁方设计的缺区估计1.缺一个小区的估计方法2.缺两个小区的估计方法3.有效重复数的计算(四)裂区设计的缺区估计1.缺一个小区的估计方法2.缺两个小区的估计方法四、考核要求1.识记:缺区设计的原理和方法;随机区组设计缺一个、两个小区的估计方法。 2.领会:缺区估计的意义,拉丁方设计和裂区设计缺区估计的方法;有效重复数的计算。3.简单应用:缺区估计在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和裂区设计上的应用。第十八章 抽样设计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抽样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懂得抽样方案设计,熟悉田间试验常用的抽样方法,以及抽样结果的统计分析。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抽样的基本概念(一)抽样与抽样单位(二)总体与样本(三)真值与估计值(四)误差与抽样误差(五)抽样分数与总体抽样单位编号(六)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七)等概率抽样与不等概率抽样(八)属性抽样与变数抽样(一)典型抽样(二)顺序抽样(三)随机抽样(四)成片抽样第二节抽样方法第三节抽样方案设计(一)抽样方案设计的概念(二)抽样方案设计的原则(三)抽样方案设计的要点第四节抽样结果的统计分析(一)简单随机抽样结果的统计分析(二)分层随机抽样结果的统计分析(三)随机区组设计的试验抽样结果的统计分析(一)抽样的基本概念1.真值与估计值的概念2.抽样与抽样单位的概念3.抽样分数的概念4.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的概念5.等概率抽样与非等概率抽样的概念6.误差与抽样误差的概念(二)抽样方法1.随机抽样(1)简单随机抽样(2)分层抽样(3)整群抽样(4)双重抽样(5)多级抽样2.顺序抽样3.典型抽样4.田间试验常用抽样方法(1)对角线抽样(2)棋盘式抽样(3)直线抽样(4)简单随机抽样(5)两级抽样(6)多级抽样(7)成片抽样(三)抽样方案设计1.抽样设计的概念2.抽样设计应考虑的因素3.抽样方案的内容4.抽样方案设计的原则5.抽样方案设计要点(l)抽样方法(2)样本容量(3)抽样单位形式(四)抽样结果的统计分析1.简单随机抽样结果的统计分析(1)总体标准差和标准误的估算(2)总体平均数与总和数的置信区间(3)样本容量的计算2.分层随机抽样结果的统计分析(1)总体平均数的估计(2)区层标准差估计(3)总体平均数标准误估计(4)各个区层抽样单位数目的确定3.随机区组设计的试验抽样结果的统计分析(1)变异来源(2)平方和与自由度的计算(3)方差分析表及其F测验(4)多重比较四、考核要求1.识记:抽样单位、抽样分数、真值、估计值和抽样误差的概念,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的概念,等概率抽样与非等概率抽样的概念,随机抽样、顺序抽样、典型抽样和成片抽样的概念;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双重抽样的特点和方法,对角线抽样、棋盘式抽样、直线抽样、多级抽样和成片抽样的特点与方法;抽样设计的概念,抽样设计应考虑的因素,抽样方案设计的原则,田间试验常用的抽样方法。2.领会:抽样方案设计的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