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题目3.doc_第1页
茶艺题目3.doc_第2页
茶艺题目3.doc_第3页
茶艺题目3.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艺题目1、 单选题1、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为(A)。A、 茶经 B、 茶谱 C 、茶疏 D、茶录2、 唐代中叶盛行( C)。A 、点茶B、瀹饮法 C 、煎茶D、生烹煮饮3、 皇帝(D)亲书了一部大观茶论。A、 汉武帝B 、明高祖C、唐玄宗 D、宋徽宗4、 宋代斗茶所用的茶盏以建安的(A)为佳。A、 兔毫盏B 、青瓷C、白瓷 D、紫砂壶5、 与斗茶同时,宋代还流行一种泡茶游戏(B )。A、 茗战B 、茶百戏C、茶诗 D、茶画6、 (A)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茶圣。A、 陆羽B 、常伯熊C、丹丘子 D、皎然7、(B )被称为中国历史上茶艺师的祖师爷。A、陆羽B 、常伯熊C、丹丘子 D、皎然8、明代(C)改革了泡茶方式,最终形成类似于现在的瀹饮法泡茶方式。A、朱元璋B 、朱棣C、朱权 D、明成祖9、明代(A)下令对贡茶经行了改制。A、朱元璋B 、朱棣C、朱权 D、明成祖10、紫砂壶树瘤壶由()制作。A、龚春B 、李仲芳C、徐友泉 D、陈鸿寿11、(C)记载有: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A、食论B 、本草拾遗C、神农本草 D、本草纲目12、擂茶是用生姜、生米、(D)做成,故又名“三生汤”。A、芝麻B 、黄豆C、盐 D、鲜茶叶13、三国魏(D)广雅中记载了汤浇覆法饮茶方式。A、曹植B 、曹丕C、司马懿 D、张揖14、(D)写了脍炙人口的“七碗茶歌”。A、李白B 、白居易C、皎然 D、卢仝15、在唐代若有数个客人,则五人可分酌(C)碗茶汤。A、7 B 、5 C、3 D、416、 随着冲泡散茶的兴起,茶具中出现了茶壶,且以窑器为上,窑器中又以(A)为最。A、 紫砂壶 B 、青花瓷 C、粉彩 D、白瓷17、 (B)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A、天人合一 B 、茶道精神 C、禅茶一味 D、明伦之礼18、(C)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A、茶文化 B 、中庸思想 C、茶艺 D、自然之性19、(A)茶俗是三道茶。A、白族 B 、畲族 C、傣族 D、纳西族20、日本茶道四规是和、静、清、(B)。A、雅 B 、寂 C、俭 D、真2、 判断题1、 唐代茶有粗茶、散茶、末茶和饼茶四种。()2、 饼茶需要经过炙、碾和罗三道工序,将饼茶加工成细末状颗粒的茶末,再进行煎茶。()3、 唐代茶的饮茶法是除煎茶外,还有一种饮茶法是唐以前就盛行的煮茶法,即把葱、姜、枣、橘皮、薄荷等物与茶放在一起充分煮沸,或者使汤更加沸腾以求汤滑,或者煮去茶末。()4、 唐代的庵茶跟现在瀹饮法没有相似之处。()5、 宋代点茶用的是散茶。()6、 宋代饮茶之风盛行,风行评比调茶技术和茶质优劣的斗茶,也称茗战。()7、 中国最早“茶道”两字出自皎然的一首茶诗中。()8、 日本茶道发展基于中国余杭径山寺的径山茶宴。()9、 宋代斗茶既为斗,就一定要决出胜负。决定胜负的因素有二,一是汤色,二是汤花,最后综合评定味、香和色。()10、 唐之前至唐宋时期,人们饮茶时加入葱、姜、盐等香料调料与茶混煮的习惯,到了元代逐渐被人们摒弃,而代之以更简单的清饮方式。()11、 元代除了继续饼茶的生产和使用外,散茶也渐渐在茶叶消费中占有了一席之地。()12、 中国六大茶类是在元代就已经全部出现了。()13、 明代喝茶方式的演变促进了紫砂壶和白瓷的发展。()14、 青花瓷在明代才最开始出现。()15、 雪水是软水。()16、 泡茶适合用水为自来水。()17、 宋代形成了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18、 古人称用于泡茶的雨水和雪水为天水,也称为天泉。()19、 镇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