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预防 Page 2 讨论 各位幼儿教师们 你们认为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习生活 家长们最关心的是哪方面 文化知识 特长技能 身心健康 健康 不仅是没有疾病 还包括生理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Page 3 幼儿园健康检查制度1 入园检查 幼儿入园前必须在指定的妇幼保健院进行全面健康检查 经体检化验等项目检查确无传染性疾病 且最近二个月内无传染病接触史者方可入园 对离园一个月以上幼儿 须重新体检方可回园 2 定期体检 每半年为幼儿测身高 体重 视力一次 每年为幼儿进行全面检查一次 3 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 认真做好 一摸 有否发烧 二看 咽部 皮肤和精神 三问 饮食 睡眠 大小便情况 四查 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Page 4 为什么要掌握儿童疾病的基本知识 一摸 有否发烧 有无可引起体温升高的疾病二看 咽部 皮肤和精神 有无咽喉红肿 皮肤及精神状态异常三问 饮食 睡眠 大小便情况 有无消化性疾病的症状四查 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 预防突发性事件 如 气管异物等 幼儿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儿童常见病的基本知识 才能做到 早发现 早处理 早预防 Page 5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种类 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急慢性腹泻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水痘 手足口病 Page 6 一 呼吸系统疾病 一 呼吸系统的组成 二 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 三 幼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四 幼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及预防 Page 7 呼吸道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一 组成 结构及功能 肺 下呼吸道 Page 8 上呼吸道感染 鼻 咽 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下呼吸道感染 气管 支气管及肺的急性炎症的总称 以急性鼻炎 伤风 感冒 为常见 以急性肺炎为常见 二 常见疾病 Page 9 三 上呼吸道感染 上感 的主要症状 1 普通感冒型2 流行性感冒型3 咽炎型 又称急性鼻炎或伤风 好发于冬春季节 局部鼻咽部症状较重 鼻塞 流清涕 打喷嚏 咽痛 全身症状轻或无 一般5 7天多自愈 简称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起病急 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 呼吸道症状较轻 有畏寒 高热 39 40度 全身酸痛 头痛 喷嚏 鼻塞 流涕 咽痛等 查体呈重病面容 面潮红 鼻咽部充血水肿 好发于冬春季节 以咽部炎症为主 可有咽部不适 发痒 灼热感 咽痛等 检查时有咽部明显充血 水肿 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 传染性疾病 Page 10 四 治疗及预防 1 治疗原则2 预防原则 注意休息 减少活动 多饮水 室内保持空气流通解热镇痛 复方阿司匹林 吲哚美辛 消炎痛 去痛片 布洛芬等病因治疗 抗菌 抗病毒药物 阿莫西林 头孢 利巴韦林等 增强机体免疫力是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办法 积极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平时不要穿着过多 气温变化时应增减衣服 避免与患者接触 在流行季节尽量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必要时可戴口罩或服用板蓝根等中药预防 及时治疗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 如营养不良 锌缺乏 维生素A缺乏等 Page 11 二 消化系统疾病 一 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 二 幼儿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 三 幼儿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及预防 Page 12 腹泻 俗称 拉肚子 是一种症状而非独立疾病 排便次数明显增多 粪质稀薄 水分增加 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 或含脓血 黏液 常伴有排便急迫感 失禁等症状 分为急性腹泻 2个月 一 幼儿常见疾病 Page 13 二 腹泻的主要病因 1 感染2 食物中毒3 消化不良4 其他 细菌或病毒感染 多为食用被大肠杆菌污染的食物引起 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 腹泻 呕吐等症状 多由进食未煮熟的扁豆 变质食品 污染水源等引起不洁手 餐具和带菌苍蝇是主要传播途径 饮食无规律 进食过多 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等使胃动力不足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 生冷刺激 腹部受凉等致使肠蠕动增快而引起 Page 14 三 治疗及预防 1 治疗原则2 预防原则 抗感染 给予抗生素等药物补充水电解质 酌情补充液体 维生素 电解质等止泻 蒙脱石散调节肠道 双歧杆菌等生物活性菌 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育幼儿饭前便后要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 2 保证饮用洁净水 3 不吃变质食物 生吃的瓜果要洗净 4 避免孩子间的接触传染等 Page 15 三 传染性疾病 一 幼儿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二 各类传染性疾病的症状 三 各类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及预防 Page 16 Page 17 1 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殊的病原体2 具有免疫性 流行性 地方性和季节性3 具有可预防性4 有特殊的临床表现 Page 18 传染病的发生 三者缺一不可 Page 19 传染源 1 病人 2 病原携带者 3 受感染的动物 Page 20 Page 21 传播途径 1 空气传播 2 粪口传播 3 接触传播 4 虫媒传播 5 血液传播 6 母婴传播 7 土壤传播 Page 22 空气传播 病人和病原携带者鼻咽部的病原体 可随打喷嚏 咳嗽 唾液 飞沫 痰 呼吸等方式排出体外而污染空气 导致他人感染 流感肺结核非典H1N1H7N9 Page 23 粪口传播 病原体污染了食物 水 再经口进入人体而使其受到感染 甲肝戊肝伤寒 Page 24 接触传播 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 直接接触 传染源的分泌物间接接触 病原体污染的衣物 手 用具 医疗器械等 水痘结膜炎 Page 25 虫媒传播 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吸血或机械携带 病原体直接或间接侵入易感者 使其受到感染 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痢疾 Page 26 血液传播 病原体通过输血 注射等途径进入健康人体 引起感染 乙肝丙肝梅毒HIV Page 27 母婴传播 病原体由亲代传至子代而引起感染 包括经生殖细胞传播 妊娠期经胎盘传播 分娩期经产道传播及产后经哺乳传播 乙肝HIV Page 28 土壤传播 病原体污染土壤 通过人体接触而感染 破伤风 Page 29 Page 30 隔离患者 教室消毒开窗通风勤洗双手 增强免疫注射疫苗 Page 31 1 管理传染源 1 早发现 2 早报告 3 早隔离 4 早诊断 5 早治疗 Page 32 做好晨检和一日观察工作 Page 33 2 切断传播途径 1 个人卫生 2 环境卫生 Page 34 Page 35 Page 36 3 保护易感人群 1 特异性预防措施 2 非特异性预防措施 Page 37 Page 38 计划免疫是有计划 有目的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儿童体内 确保儿童获得可靠的免疫力 从而达到预防 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小儿计划免疫 核心工作 预防接种 疫苗 一类疫苗 二类疫苗 国家免费提供强制接种 公民自费自愿接种 Page 39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 出生时 1月 6月 12岁 小儿麻痹糖丸 脊髓灰质炎 2月 3月 4月 1岁 4岁 百白破混合制剂 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 3月 4月 5月 1岁 2岁 4岁 麻疹疫苗 麻疹 8月 2岁 7岁 12岁 卡介苗 结核病 出生2 3天 3岁 7岁 Page 40 预防接种程序表 Page 41 1 体育锻炼 2 加强营养 增强机体免疫力 Page 42 1 定义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 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接触病人后2 3周发病 3 症状 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腮腺肿大 呈半球形 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 表面发热有触痛 张口或咀嚼时局部疼痛 发病1 3天症状最明显以后渐退 约2周完全退尽 在发病初期的3 5天 可有发热 乏力 厌食等全身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 Page 43 Page 44 4 护理 立即隔离至腮腺消肿 居室要通风换气 卧床休息 忌刺激性食物 宜流质和半流质 多饮水 患儿食具 毛巾等要单用 煮沸消毒 衣被等要曝晒 定时给孩子测量体温 必要时 可采取降温措施 保持孩子口腔卫生 经常用温盐水漱口 局部热敷可以减轻患处的疼痛 Page 45 5 预防 腮腺炎患儿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上学 若发现患儿 应加强晨检工作 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 应观察21天 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 一般连续3 5天 Page 46 水痘 1 定义 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VZV 初次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VZV生存能力较弱 不耐高温 不能在痂皮中存活 易被消毒剂灭活 但能在疱疹液中 65 下存活8年 2 传播途径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出疹前1 2天至出疹后5天都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也可接触污染物而间接传染 Page 47 3 症状及分期 出疹期 丘疹 水疱 结痂同时存在周围有红晕 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 先见于躯干 头部 后延及全身 微痒 为自限性疾病 可在7 10天内痊愈 不留疤痕 潜伏期 2周左右 前驱期 发热等不适 1 2日内出皮疹 Page 48 水痘的不同分期 丘疹 水泡 Page 49 1 呼吸道隔离 卧床休息 居室通风 常洗手洗脸勤换衣 2 衣物和用具消毒 嘱患儿不可抓挠 防止庖疹破溃感染 3 多喝水 供给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 忌辛辣鱼虾等食物 4 预防受凉感冒 如出现持续高烧 需送医院治疗 1 隔离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或出疹后7天 2 接触水痘的易感者应留检3周 3 接种水痘疫苗 对正常易感儿童预防有效 4 护理 5 预防 Page 50 手足口病 2 传播途径 接触分泌物 疱疹液等通过胃肠道或呼吸道传播 1 定义 由柯萨奇病毒和肠病毒引起的幼儿常见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 传染期较长 从发病前几天到病后6 8周一般在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Page 51 3 症状 发烧 体温38 39 可有感冒样症状及胃肠道症状 2天内手 脚和口腔内出现疱疹 疱周围有红晕 手脚疱疹多在手脚掌和手指 脚趾间皮肤疱疹初为米粒大小红疹 很快红疹顶部形成小水疱多2 4天后吸收 病程1 2周 可自然痊愈 Page 52 1 多饮水 多休息 保持患儿口腔清洁 2 进食应多给予凉稀饭 牛奶 豆花 蛋羹等流质或半流质 3 体温过高者可用少量退烧药 4 嘱患儿不可抓挠 以免使疱疹破溃 5 若发现患儿高烧不退 严重呕吐 意识不清或抽搐 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4 护理 Page 53 5 预防 患儿隔离2周 勤洗手 不与别人共用毛巾 牙刷 手帕和餐具 玩具 餐具等要定期消毒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加强营养 多饮水 经常参加室外活动 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病毒流行期间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注意室内通风 健康儿童可口服板蓝根冲剂预防 手足口病无疫苗 无特效药物 但可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