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的两种解释_第1页
浅论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的两种解释_第2页
浅论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的两种解释_第3页
浅论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的两种解释_第4页
浅论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的两种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浅论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的两种解释摘要关于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存在两种解释。通过分析这两种说法的差异,指出从时令季节角度解释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要更贴近中医的精髓、更符合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关键词五行五材相生相克相生相克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中医用它来说明五行之间以及运用五行分类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其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其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1。人们对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存在两种解释一种是根据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本身属性来解释五行的生克关系,如金属可以砍伐树木是金克木2。另一种是从季节的相生相间关系来说明五行的相生相克,如四季轮转、从春木到夏火,故木生火3。这两种解释哪一种更适合中医的五行学说呢笔者认为,从时令季节角度解释五行的相生相克更贴近中医的精髓。1五材的起源及五材的生克关系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1五材是指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等五种物质或材料。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的重要性,如尚书大传载“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并认识到这五种物质是不可缺少的,正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所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而且古人进一步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万事万物的物质来源,国语郑语中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说明古人已开始试图把木火土金水作为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材料或元素来把握世界的整体联系。这种建立在朴素、感性的实践认识基础上的五材说使人很容易根据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本身属性来解释五行的生克关系。如在白虎通记载“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山必生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润泽,流津销金,亦为水,所以山云而从润,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润而能生,故水升木也。”可见,五材相生的关系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观察总结出来的,是人们在开荒垦林过程中,烧荒后土壤变肥是火生土,水滋润土壤使农作物生长是水生木等。五材相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1克关系,如同相生关系一样,也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观察总结出来的。因为水可灭火是水克火,火可让金属软化是火克金等。五材说来源于人们的生活生产实践,融入了人们生活实践中的一些直观体验,生动、直观、易于理解,故人们在解释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时更喜欢从五材本身来说明。但这种根据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本身属性来解释五行的生克关系却存在内在的逻辑矛盾4,如按照五材说观点,“木生火”是因为钻木取火,同理火也可烧木,就可得出“火克木”。可见,用五材来解释五行的生克关系存在许多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这就使中医的五行理论难以让人信服5。2五行与四季相配合的生克关系另一种解释五行的生克关系是从季节的相生、相间来论述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天地之气,合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比相生而间相胜也。”意思是说,由于天地之气的运行,有了阴阳,才有了四季,有了四季,才有了五行。五行之间以季节相邻的次序相生,以季节相间的次序相胜,也就是相克。春、夏、秋、冬依次交替,没有春的生发,就没有夏的蕃莠、秋的收获和冬的收藏同样,没有冬的潜藏,也没有春的生发,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11这是四季的相生关系。四季轮转,不可能一个季节在一年中常在,是因为有了秋的收敛,才能制约春的过度生发有了冬的寒冷,才能抑制夏的一味暑热,这是四季的相克关系。同时,相生与相克是密切结合的,相生与相克相结合,就叫做制化,这是保持事物正常发展变化的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的条件。正如类经图翼所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这样既生又克,就能维持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防止太过和不及。用四季的相生相克来理解五行的生克关系,更好地体现出相生与相克的密切关系。事实上,在内经中将五脏、五行与季节的配属关系肝木春、心火夏、脾土、肺金秋、肾水冬是一以贯之的。如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言养生应顺应四时生长收藏之道。素问水热穴论云“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冬气水始治,肾方闭,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可见,内经一直是把肝、心、肺、肾四脏与春夏秋冬四时、木火金水四行分别对应的。为了更好地把五行与四季相配合,人们又在四季中加一“长夏”。唐王冰在素问六节脏象论注释中说“所谓长夏者,六月也。”在长夏,暑热未去,气候闷热潮湿,草木枝端已开花结果,正在化育种子和果实,此时正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11是夏秋之交由阳转阴的转折过渡期,按取象比类的方法,长夏与土性的生化、平稳相应,故长夏属土6。这样,五行正好与季节相对应,随着季节的自然更替,五行也就有了以季节次序排列的相生关系同时由于阴阳作用,季节之间又存在彼此抑制、制约的关系,呈现出一种以季节的相间次序的相克关系。见图1。图1季节一五行生克关系示意图3五行从季节角度理解生克关系更贴近中医精髓五行从季节角度理解生克关系符合中医“天人相应”理论中医把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必然会影响人体,从而引起人体的相应反应,这种主张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的思想就是“天人相应”自然观7。这种天人相应思想的产生是以天地阴阳和人之阴阳彼此相应为基础的,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提出“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天为阳,地为阴,人亦应之”。灵枢刺节真邪亦提出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故可为解”。素问宝命全形论进一步论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些都体现了人随自然界四时阴阳的运动而变化,故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就是建立在“天人相应”的基石上,将人体与自然界相类比,以探求人与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11自然界的关系。内经认为随着四时气候的寒暑更易,人体的脉象、气血也相应地发生升降浮沉的调节性反应。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说明春夏阳盛,人体之脉随之而浮大,气血也随之趋向于表秋冬阳气内伏,人体之脉随之而沉小,气血也随之趋向于里。由此,内经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和于阴阳,调于四时”的命题,强调人类应主动地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养生。可见,在解释五行生克关系时把五行与时令季节相配更能体现中医的“天人相应”的观点。而且在内经四气调神中也体现出对季节更替次序为准的相生思想。它提出如果春不养生则“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如果夏不养长则“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如果秋不养收则“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如果冬不养藏则“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在这里四季表现为一种依次更替的相生关系,五行也以这样的次序排列,相生的思想是很明显的。基于时令季节的五行观念是对中国农业文明的一种体现我国历史上是以农业为本的国家,在靠天吃饭的时代里,按四时五行时令节气进行生产被古人奉为最高准则8。将五行从时令季节角度理解比从五材说解释要更符合中国的历史文化,这可从尚书两处关于五行的文献中得到有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11力佐证。一处是尚书甘誓中夏启讨伐有扈氏的誓辞“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如果说五行就是五材,显然说不通。因为对这五种东西,谁也无法“威侮”它们,要将其作为夏启讨伐有扈氏的理由更让人难以信服。同样在尚书洪范有“鲧矱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如果将其理解为五材也让人难以理解。但是如果将五行从时令季节角度理解则能够很好理解。前文“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是说,有扈氏作为一个重要的部族首领不遵从天地自然之道,不按四时五行时令节气祭祀天地、施政治国、指导农业生产,因而严重怠慢天地自然之神。这在今天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在当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虔诚自然图腾文化时期,违背天人一体、天人相应的自然法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忤逆和大不敬行为,所以“天用剿绝其命”,夏启要“潜天行道”,故“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后句“鲧矱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是说,鲧治水不懂天地自然四时五行的生克之道,不能根据时令季节雨量特点进行合理疏导治理,因而久治无功,最终震怒天帝。另外,五行与天文历法范畴的时令节气的密切联系也可从其它许多文献中得到佐证。礼记月令“某日立春,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11盛德在木”“某日立夏,盛德在火”“某日立秋,盛德在金”“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史记历书“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从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出从时令季节角度理解五行学说要更符合中国农业文明历史的真实。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计算尼罗河水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9一样,基于时令季节的五行说的产生,也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需要。之所以在认识确定四季时令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创立五行学说,是因为四季时令的确立只不过是对一年当中自然界客观物候变化的外象描述,没有在根本上涉及到四季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形成根源的诠释。这种仅对表象的局限认识仍然极大的限制着人们对自然物候现象发生规律的准确把握,因此他还不能主动、前瞻性的指导农业生产、预防自然灾害等。从人们切身的生存需要出发,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四季物候产生形成的内在机制,以及形成根源,以便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五行学说正是基于社会生产力客观发展的需要所产生形成,它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阐释四季物候变化的内在机制,以便前瞻性的把握天地的自然未来变化趋势。故我们认为五行学说是古人基于四季的认识而逐步形成的,从季节角度理解五行的生克关系更贴近中国的历史。“五材”与“五行”的辨析五行说来源于五材说,五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11材说是五行学说的最初萌芽的形态,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五行说不等于“五材”,五行是基于“五材”而高于“五材”的。所谓“基于五材”,是说五行的特性是根据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某些性质概括出来的,如尚书洪范所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所谓“高于五材”,是说五行的特性已从具体物质抽象化,并引申运用,实际上已超越了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本身,有了更广泛的内涵。五行学说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出于农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五行学说在“天人相应”自然观的指导下,结合天文历法范畴的时令节气的变化来阐释四季物候变化的内在机制和根源10。五行之间的动态生态关系是在“五材说”之后慢慢形成的,这可从洪范中得到证明。因为五行的相生相克在洪范中并没有提到,而且其中五行的排列顺序是水、火、木、金、土,与五行说体系中的五材排列顺序不同,既非五行相生的顺序木、火、土、金、水,亦非五行相胜的顺序土、木、金、火、水,洪范之阐述又只言及五行各自单独的属性和功用,而对于五行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没做任何说明,这说明“五材”说并不能解释五行之间动态的生克关系,五行的生克关系是在后期历史发展与四季物候变化相结合而慢慢形成的。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正是借用这种五行观念来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详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1细阐释人体生理、疾病与自然息息相应的关系的,故从时令季节角度理解五行生克关系要更合理。当五材发展到五行时,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字已由具体的五种物质或材料升华到能代表这五大类事物属性的抽象哲学概念已由形而下的水平上升到研究万事万物普遍规律的形而上的水平,也就是由“器”的水平上升到了“道”的水平。如果在解释五行的生克关系还停留在“五材”阶段,用木火土金水本身属性的关系来解释五行的生克关系,那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火能使金软化是火克金,但火能烧木也可推出火克木”这些无法自圆其说的逻辑矛盾的问题。综上所述,从时令季节角度解释五行的相生相克比从五材本身属性的关系来解释更贴近中医的精髓。【参考文献】1王新华中医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402赵棻中医基础理论详解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13郝万山关于五行的讨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61104谭春雨,方力行,陶御风浅析3种常见五行本源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1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