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报刊业走向繁荣1 新中国成立前 1 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时间 19世纪中期前后 代表 中国丛报 等 2 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发展 万国公报 维新 民主科学 新华日报 2 新中国成立后 1 新中国成立初期 红旗 等党报党刊是宣传党的路线 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文汇报 等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 社会生活方面 内容比较丰富 2 改革开放后 报刊种类增多 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 各种专业性 报刊纷纷创办 信息更加及时 含量更大 各报刊把真实 及时 客观和讲求 价值作为发展方向 拓宽报道领域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娱乐性 新闻 二 影视事业的发展1 电影事业的发展 1 起步 1905年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 首映成功 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2 发展 20世纪2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 并走向成熟 30 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 3 新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 4 走向辉煌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前 定军山 工农生活 2 电视事业的发展 1 诞生 1958年 开始试播 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 普及 改革开放后 电视逐渐普及 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科学技术的进步 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互联网的兴起1 诞生 20世纪60年代末 2 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 年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 特点 1 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被称为 北京电视台 1994 第四媒介 2 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 图像 声音于一体 还能模拟 效果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 双向传受 4 影响 1 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2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 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 学习 娱乐方式 三维动态 生活方式 特别提醒 中国近代报刊业获得发展的主要原因 1 受西方报刊业发展和文化扩张的影响 2 鸦片战争以后 社会形势急剧变化 品种单一的官方报刊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3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物质条件 4 近代政治运动的需要和推动 思维启迪 清末一首竹枝词写到 是非曲直报中分 一纸风行四海闻 振聩发聋权力大 万般提创总由君 上述材料中描绘的传播媒介有哪些社会功能 提示 唤醒民众 制造舆论 针砭时弊 舆论监督 传递 传播知识 休闲娱乐等 信息 特别提醒 报刊的特点和局限性特点 报刊具有书面化的特点 局限性 报刊缺乏直观感染力 而且阅读报刊要有一定的知识文化 传播范围有限 易错提醒 定军山 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 歌女红牡丹 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特别提醒 影视总是带有政治导向性的 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但其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需求 消磨闲暇时光 分析比较 辨析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的异同 1 相同点 两者都可以使人们获取大量的信息 包括生活上的 工作上的 学习上的 2 不同点 现代媒介具有信息的互动性 广泛性和及时性的特点 通过现代媒介 可以及时迅速地掌握第一手资讯 可以就某一问题在现代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而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特别提醒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互联网的发展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但也带来了巨大挑战 轻巧识记 大众传媒的变迁 史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 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 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 清廷之腐败 国亡之无日 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 然手无权柄可探 遂致力于办报 籍报纸传播其主张 以言论觉天下 陈玉申 晚清报业史 报刊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史料二1895年到1898年 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 其中80 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 这些报刊中 影响较大的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 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 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 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 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 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 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 方晓红 中国新闻史 史料三 探究问题 1 据史料一 指出近代有识之士提倡创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2 据史料二 概括报刊这一传播媒介在当时发展的突出特点 3 据史料三及所学知识 指出这三份报刊各自所宣传的主要思想 4 综合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 说明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 提示 1 原因 列强入侵 民族危亡 清廷腐败 政治黑暗 目的 舆论宣传 唤醒民众 革新图存 2 特点 报刊的种类较多 中国人自办为主 政论报刊影响最大 内容丰富 贴近民众 3 时务报 维新思想 民报 民主革命思想 新青年 民主与科学思想 4 作用 宣传进步思想文化 批判落后封建制度 唤醒民众觉悟 支持配合政治革命 史料一第一是开眼界 可以当作游历 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 真如同身历其境 亲眼得见一样 时常看看 岂不比听戏强得多吗 1909年 大公报 史料二美国科学家米歇尔 科兹曼对近现代史的划定 19世纪是 铁路时代 20世纪是 高速公路 时代 21世纪是 宽带网络时代 大众传媒的发展与影响 史料三 探究问题 1 史料一中使人 开眼界 的是什么 比听戏强得多 的表现是什么 2 史料二中 铁路时代 与 宽带网络时代 在传播媒介上的主要不同是什么 3 结合史料三中的漫画分析网络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提示 1 电影 可以直观感受各地风土人情 可以较快感受生活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 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人们的生活和文化需求 2 铁路时代 主要依靠报纸 宽带网络时代 媒介广泛 有报纸 影视 互联网等 网络媒介相对报纸具有信息的互动性 广泛性和及时性的特征 3 网上信息量大 各种信息良莠并存 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 网上淫秽色情 诈骗等负面信息便会乘机而入 影响社会 特别是对好奇心强而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具有更大的影响 一 近代以来报刊发展的原因及其社会影响1 原因 1 受到西方报刊发展和文化扩张的影响 2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为报刊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3 近代资产阶级宣传维新 革命思想 挽救民族危机 无产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等思想的需要 4 社会形势变化 人们对社会信息的需求 促进了各种报刊的不断涌现 2 社会影响 1 报刊作为重要的新闻媒介 时效性较强 是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重要渠道 2 在通达民情 传播知识 开启民智 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近代社会 报刊对中国政治和思想的近代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 在报刊多样化和更加专业化的今天 它对人们的学习教育 文化娱乐 生活消费 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1 下列近代报刊中 将 归为同一类性质的理由最恰当的是 a 同为近代以来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b 同属于娱乐性为主的报刊c 都为政治运动制造舆论d 是不同时期政府的舆论宣传工具 c 解析 本题以近代报刊的发展为切入点 考查近代报刊的功能 民报 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 通过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有力地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时务报 是宣传维新变法的主要报纸之一 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二者都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因此b项错误 故选c a项说法正确 但并非最恰当的理由 d项错误 二者均不是政府创办的舆论宣传工具 而是变革的舆论阵地 2 1861年 由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的中文报纸 上海新报 在其创刊号上发布启事 开店铺者 每以货物不销 费用多金刷印招贴 一经风雨吹残 或被闲人扯坏 即属无用 似不如叙明大略 印入此报 所费固属无多 传阅更觉周密 这说明外资报刊促进了中国 a 商品市场扩大b 经济结构转型c 商业广告创制d 推销技术革新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考点是近代报刊的功能 材料反映的是推销手段的变化 与商品市场扩大没有关系 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故b项错误 在此之前 中国已经有商业广告 创制 的说法不符合实际 故c项错误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推销手段以前是张贴告示的方式 而外资报刊提供了报纸宣传的新方式 故d项正确 二 准确理解互联网是一把 双刃剑 1 互联网的影响 1 积极 互联网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使人们获取更多的知识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2 消极 不良的网站也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使青少年迷恋网吧 荒废学业 误入歧途 并且有不少网民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 不利于正常的社会交往 2 采取的应对态度 1 由于互联网具有极大的优势 我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各个产业中的运用 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 从而带动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 2 针对网络的负面影响 政府必须加强管理 使互联网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社会 学校等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科学 合理地利用互联网 3 央视 新闻30分 曾连续两天报道百度搜索的竞价排名黑幕 百度竞价排名被指过多地人工干涉搜索结果 引发垃圾信息 涉及恶意屏蔽 被指为 勒索营销 这表明 a 信息技术逐渐失去活力b 对网络信息要辨别使用c 我们应该远离网络d 可以杜绝垃圾信息 b 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是具有生命活力的现代科学技术 给人类的生产 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 人们的生活需要网络技术的发展 故a c两项说法错误 d项说法不能体现题意 人们对待网络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