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不去的记忆(三).doc_第1页
抹不去的记忆(三).doc_第2页
抹不去的记忆(三).doc_第3页
抹不去的记忆(三).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抹不去的记忆(三) -怀念咱的指导员在浙兵战天斗地的那些年月里,最值得我怀念的是咱的指导员,与他朝夕相处的五年当中,我在他的关怀和教育培养下慢慢地成长为一个不怕任何困难和挫折的兵团战士。可惜后来各自返回故乡后,逐渐失去了联系。时至今日他那慈父般的音容笑貌还是那么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是我这辈子难以忘怀的记忆之一。可惜他早在十八年前就已经去见了马克思。我深深地怀念着他我们一营四连的指导员姓白名志忠,1970年那年他四十二岁,长得一米六几的个头、健壮的身材显得很是精神,还有一脸慈祥的面容倒与他的名字很相符。他留给我的印象是一个烟酒不进、话语不多、做事认真、为人正直、性格内向、个性非常固执的倔老头。他对待我们这些知青的关心如慈父般地无微不至,对待我们知青犯错总是淳淳诱导、耐心帮助教育,对待我们的丁点成绩又总是不失时机地表扬和激励。我与他第一次见面是在我的家里。那时他就是到奉化县招兵(当时兵团战士也是兵呀)的两位军代表之一,同学们都叫他白同志,他曾有二次到我家进行家访。第一次家访是在居委会干部和班主任方老师陪同下来向我和我的家人介绍兵团的简况,当听我父母说我的实际年龄十六周岁还不到;而且班主任方老师也表示我学习成绩不错应继续上学为好,并且已经推荐我到奉化一中继续上高中时,白同志也就不支持我去兵团。可是我个性也非常固执,坚决要求去兵团,那时我的想法是:高中毕业也是要上山下乡去的,还不如早点去接受再教育,更何况浙江兵团是部队编制军事化管理又是拿工资的,总比支边或下农村插队强,又由于我对参军当兵有着特别的向往。在我的坚持下,他和我父母都勉强同意了。第二次见面是他来给我送录取通知的,同时他也认真地向我父母承诺会努力帮助我、照顾我的。那时我根本不知道他会是我的指导员。到兵团以后,我被分配在十七团一营四连,没想到白同志就是我们连队的指导员,也许这就是巧合吧。现在回想起来,在此后整整五年的共同相处中,他对我这个黑六类子女一直很关心是出于对弱者的保护和怜悯?还是觉得瘦弱的我有像他一样内向和倔强的个性而有意帮助和培养!是使我至今都不得而解之谜。其实那时只有十六七岁不懂世事的我根本不知晓指导员在默默地关注着我的成长。到兵团后我处处不甘落后,年轻的我是很瘦弱的,一米七二个头体重90斤不到,但是我很努力,不管轻重农活只要分配给我们班我就抢着干,话语不多的我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出色,我在工作中点滴进步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1974年初春,原连队卫生员调任其它工作,指导员和连队党支部有意培养我,他亲自通知我去团卫生队学习,回来就担任连队卫生员。自从调到连部当卫生员以后,我也从来没有使他失望过,总是尽自己所能,努力地工作着,不但做好卫生员的本职工作,还陆续承担起连队里的许多工作。指导员总是像个慈祥的父亲一样帮助我、关心我、爱护着我。平时话语不多的他对于我的点滴成绩和进步也像他对待连里其他表现突出的知青那样经常在连队的大会小会上进行表扬和激励。有一次他还将我所做的工作亲自写成大字报贴到食堂里,此事后来变成东片一、二营里热议的话题,褒贬不一。持不同意见者认为:作为连队里主要负责政治思想工作的指导员不必要用大字报形式来表扬一名普通战士,有点小题大作;赞成者则认为:弘扬正气宣传先进正是当指导员的职责范围,大字报(时代的产物)也是宣传工具之一嘛,无可厚非。这件事发生后,倒使从来不喜欢张扬的我感觉到浑身不自在。那张大字报我记得是这样写的:“共青团员*,本职工作卫生员,洗厕所、灭蝇蛆,背着喷雾器灭蚊虫,疾病预防针来打,发生病号叫即到;暂代会计出纳员领报做账付款忙,毛泽东思想宣传员,理论学习带头员,舆论阵地战斗员,送信分报通讯员,劳动做活跟着副连长,重活轻活均肯干,出公差来采购员,有时尚兼保管员,插秧冲锋陷阵员,真正是个好团员来好团员”。就此后我被人戏称为“十大员”。1974年底,他认为我具备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曾经多次暗示我向组织靠拢。可是我考虑到当时连队里有交错复杂的矛盾纠结着,我如果提出申请,会有人会拿我父亲的右派问题说事而难得顺利通过,反而会激化有些矛盾给指导员的工作带来不利,因此我婉拒了他的好意。尽管我工作一直很勤奋很努力,但是我在兵团转农场之前还是连入党申请书都没有写过。指导员是一位值得我敬重一辈子的好人。但是他那倔强固执的个性有时候也会伤害到他自己以及与他共事的同志。提起他与连长的矛盾,主要还是他的个性使然。我们的郑连长年纪很轻那时就三十多岁,觉得上级调他到建设兵团来当连长没出息,因此消极情绪时有表露,工作态度忽冷忽热。对于连长那些玩世不恭的客观表现,从大山里走出来老实巴交的指导员自然就看不惯,两人的矛盾由此产生。到了74年下半年团里下来一名推荐上大学的名额时,为推荐谁而产生分歧,两人的矛盾也就彻底公开啦,最后营教导员专门为他俩的事调解了好多次,直到兵团解散也没有调解成功。拿指导员的话说是:两条路线斗争,没有调和的余地。我倒认为这件事就能够看到指导员性格中较真和固执的一面。遇到危难时刻指导员他就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心中牵挂着的是我们知青的安危。那是1975年8月的一天,当年第四号强台风在我们驻地附近登陆,那天下午正当风雨交加台风即将登陆之时,眼见得兄弟连队的知青们提着大包小包经过我们连队往山前公社跑(因为山前公社有一座附近方圆十几里内唯一的小山包可以在海堤决口时有机会往高处逃)。指导员出自对我们连队知青的安危考虑也下令我们结伙去山前公社躲避强台风正面袭击可能给我们知青带来的伤害,这时我们连部几位知青要求留守驻地,被他严厉拒绝,他淡定地告诉我们驻地有他和连长、付连长留守足够了,出于安全考虑叫我们尽快撤离,并且再三关照我们路上要相互多关照,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发生事故。虽然台风过后的结果是有惊无险,但是指导员在危难时刻那淡定的音容是那么清晰地留存在我的脑海中。有一件小事我记忆犹新,因为这件看似平凡的小事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指导员做事认真、为人正派、从不张扬的处世哲学。那是1975年春耕时节的早晨闸头放水,连队里唯一的一条小船没有拴牢,被河水冲到下游去了,上午有人向他汇报此事,他听后立即叫我与他一起去找船,我建议他不要去,我到排里叫上几个人去找就行了,他说各排都忙于春耕人手很紧,还是我们两人去找吧。咱俩顺着下游的河道往前找,走了6-7里路终于找到了飘在河中央的小船,他自己脱掉解放鞋要下河去推船,我告诉他河水凉还是让我下去推,毕竟我年轻,他犹豫一下后同意了。就这样我在齐腰深的水中推船,指导员站在船头用竹竿两边撑着把握方向。当慢慢地将船推到连队驻地已经是下午二点多了,肚子饿得咕咕直叫,食堂的饭菜早就凉了,指导员首先请我喝上几口白酒驱寒,他说不麻烦伙房了,然后就在自己的寝室兼办公室里用煤油炉煮了两碗放有猪油、紫菜和虾皮的面条,叫我过去吃,可能是又冷又饿的缘故吧,那天的面条我狼吞虎咽地吃得好香好香,以至到今天我也不会忘记那碗面条的美味。他对于连里不小心犯错的知青总是千方百计做思想工作帮助教育他们改正错误。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就是X姓知青有一次犯糊涂偷拿了同宿舍战友的几元钱,领导们经过排查了解,查清是他所为。这种事在那时是要上纲上线的,是一件很严重的错误行为,按照常理必须上报上级,起码要给予记过处分的。但是指导员却考虑到他才是二十岁不到的大孩子,再说初次犯错政治上不能将他一棍子打死,就采取耐心的思想工作,希望他能自己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可耻之处今后必须接受教训,同时说服连队领导班子成员统一思想,这件事以个人检讨、领导批评教育的处理结果收场。这位知青经过这件事后就再也没有犯过错误,后来工作学习都很积极,几年后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回城后他通过自己努力得到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我难以想象那时如果不是指导员力主给予治病救人的处理方法,那这位知青的人生将会是怎样演绎。指导员对我们这些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知青生活可谓关怀备至。但凡有知青身体不适他总是要到知青宿舍了解病情,亲自到伙房安排病号饭。特别是有知青患病必须要到温岭县人民医院就诊的话,他就会打电话给在县城工作的妻子帮助照顾。我记得有一次连队一位女知青得急病,营卫生室林医生叫我将她送县医院去住院诊疗,我就赶紧组织几个体质好的男知青用担架将其抬到箬横汽车站乘班车去县城。当我们乘坐人力三轮车到达县医院时,只见指导员的妻子余阿姨已等候在医院多时了,那时医院住院的床位也是很紧张的,她已经提前帮助我们想办法办理了住院的一切手续。事后,我才知道是指导员十分清楚去县医院住院有一定困难,就在我们出发的同时打电话通知他妻子给予我们帮助的。我们知青回家探亲时,有好多人经常将指导员在温岭县城的家当成中转站,有时候吃住都在他家,我就是其中一个。每当有知青上他家,他妻子-余阿姨尽管膝下有一对正在上学的儿女,生活并不富裕,还都是会热情接待我们从无怨言,如果我们要留宿的话,她帮我们搭好临时床铺,她知道我们年轻人喜欢热闹,在连队里文化生活贫乏,总是买来戏票或电影票请我们去看,我们也就把指导员的家当成自己的家,将余阿姨视为自己的亲人温暖无比。每次离去的早晨,她总是天没亮就起床为我们烧好热腾腾的早餐,再叫我们起床洗漱吃早饭。有时候她见我们行李多很难拿,就会帮我们提行李送上车。我记得有一年春节前我一个人到县城后没能买到次日回家的长途车票,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余阿姨安慰我:别急,就在县城家里多住一天吧,她会给我想办法。第二天凌晨余阿姨就独自顶着凌厉寒风去车站排队帮我买来车票。后来兵团解散,我们几个知青每年还是把他们温馨的家当探亲中转站,直至返城。指导员和他妻子给予我们知青的关心和爱护是我永远不会忘却的记忆。1975年底兵团解散后,年龄与职务已不相称的指导员也是因为他的个性得不到上级提拔,面临着转业。他妻子和子女希望他转业后留在温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过上稳定的生活,并且千方百计在温岭县城为他找好了一个十分合适的工作岗位,可是他非常固执地要回文成县老家,说是老家还很穷,需要像他这样的人去建设。那时的温岭也不富裕,但是比起文成来要好多了,更何况一家人在温岭已经生活这么多年了,有一个很好的人际基础,理应争取在温岭安家。我们大家都劝他留在温岭,他就是固执地婉拒亲朋好友及战友们的劝说。最后,指导员还是转业到文成县,回老家山区的公社里当了一名普通的公社干部。他妻子和一对子女不肯与他同往,继续留在温岭。从此一家人又分居两地。我返城后的头几年里还与指导员保持通信,经常向他汇报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后来由于忙于自己的事业,渐渐地断了联系。去年,留在温岭工作的徐光辉战友告诉我说:指导员早在1993年就已经患肝硬化去世了。使我不明白的是一辈子不吸烟不喝酒的他怎么会得这种病?也许这与他独特的个性,遇事特别较真有关,他任劳任怨不知疲倦地辛勤工作在山区肯定会积劳成疾的;还有就是他一个人生活在偏僻山区,平时得不到家人的悉心关怀和照顾,没有及时发现身体病变而铸成不可挽回的遗憾。如果当年他同意留在温岭,那结果也许会完全不一样啦。真使我感到痛惜!最近,我托老战友徐光辉帮我找到了指导员妻子余阿姨家里的电话号码。我与她联系上后,提起往事她还记忆犹新,听得出她的身体很健康,提起指导员过早离世的原因,她与我同感。她还告诉我那时发现指导员肝脏有病变已经到晚期产生腹水了,如果早发现早治疗也许现在还健在呢。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