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的教案.doc_第1页
写字的教案.doc_第2页
写字的教案.doc_第3页
写字的教案.doc_第4页
写字的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使我内疚的一件事今年暑假里的一天,我收到大连市少年宫寄来的一只贝壳,我看着这只贝壳美丽的五彩花纹,想到了两年前的一件事。那年暑假,我参加了在大连举办的夏令营。一个喧腾的傍晚,大家都去海边的沙滩上捡贝壳。大海卷起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好像在嬉戏欢闹。沙滩上凉风习习,嬉闹声、叫喊声和水声组成了一支奇特的交响曲。别的小朋友都在炫耀自己的贝壳,我看看自己的小桶里,一个漂亮的贝壳也没有,一赌气都倒掉了。我坐在沙滩上,托着下巴,望着夕阳,进入了遐想:我看见了一个大大的贝壳,贝壳微微张开,金光从里面反射出来。说不定里面有珍珠呢。我越想越美,“唉,什么时候能捡到一个大贝壳呢!”我正在胡思乱想,忽然看见一个东西在夕阳下闪烁发光。那是什么?我下意识地站起身,然而一个瘦小的影子已先从我身边飞了过去。落在沙滩上。我抢先一步抓起了它。啊!一个多么漂亮的贝壳啊!我正看得出神,那位瘦小的小朋友来到我面前,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先看到的,应该给我。”“归你?没门儿!”我也毫不示弱。吵着吵着,我心一横,牙一咬,便把贝壳甩向了大海。贝壳在夕阳的余辉里画了一道弧线便和海水融为一体了。那位小男孩并没有哭出声,只是用泪眼在我胸前的名签上盯了那么五六秒钟。我头也不回地走了。在回去的路上,耳边总响着一个声音:“别忘了,你是一个少先队员。”不知是后悔还是内疚,我又按原路回去了,可沙滩上早已无人了。在整个夏令营里,我常常到海边去,总希望再一次发现那漂亮的贝壳,再遇到那个小男孩,但每次都令我失望。转眼两年过去了,大连的美丽景色从我的记忆里逐渐消失了,但每想起这件事,心里就一阵阵愧疚。我真想再去大连一次,如果再见到那个小朋友,我要送他一个更大、更漂亮的贝壳。啊,美丽的贝壳。小男孩含泪的神情在我眼前不断地闪现。他没有记恨我那次的蛮横乖戾,他把一片爱心通过这只贝壳寄给了我。我惭愧,但我将从此懂得友爱和温情。谢谢你,我的小朋友!第3课 避就交错教学目的:1、了解什么是“避就”和“交错”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学会使用“避就”和“交错”。教学重点: 1、了解“避就”和“交错”的关系。2、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使用“避就”和“交错”。教学时间: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避就交错2、请学生说说对“避就”和“交错”这两个词语的理解。3、教师: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经常会用到“避就”和“交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两种方法。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在左右结构的字中,为了使两边不发生碰撞,它们之间相互要避让,叫做“避就”。“砚”字“石”部缩小以避让。 在左右结构的字中,通过“避就”,左右两边就产生了互相。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避就”: “石”未避让而碰撞。 “石”偏低而碰撞。 “交错”: 没有“交错”。 “交错”过分。三、练习1、描红、临写“砚、溢、娓、姥”和“炊、杖、叨、吟”。2、临写一段话。 北平市民成群结队地前往部队慰劳,常新店的铁路职工夜以继日的工作。 3、完成“想一想”。“避就”和“交错”各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四、总结全文教学反思:第4课 左右结构(一)教学目的: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窄右宽型和左宽右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字。教学重点:根据笔画的多少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结构的字。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判、涯 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左窄右宽的字,左部要写得窄些,而右部要写得宽一些。 左宽右窄的字,左部要写得宽些,而右部要写得窄一些。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左窄右宽: 宽窄比例错误。 缺少“避就”而碰撞。 左宽右窄: 宽窄比例错误。 撇画太斜。三、练习1、描红、临写“涯、掺、性、伪”和“判、刹、粼、戳”。2、临写一段话。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3、完成“想一想”。 在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字中,两边笔画与宽窄有关系四、总结全文:概括本课内容。教学反思:第5课 左右结构(二)教学要求: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右相等型和左边短小型的字的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左右相等和左边短小的字。教学重点: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教学时间:时间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相等和左边短小的字。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软 、钦 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左右相等的字,左右两边的宽窄要写得大致相等。 左边短小的字,左边的位置要偏上一些。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左右相等: 左窄右宽。 左宽右窄。 左边短小: “土”部太低。 “土”部太长。三、练习1、描红、临写“软、歼、欧、乳”和“堵、瞎、碍、叽”。2、临写一段话。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着、回荡。3、完成“想一想”。两边的宽窄关系达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算做“左右相等”?左边短小的字,左边部分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四、总结全文教学反思:第6课 左右结构(三)教学要求:1、掌握左右结构中右边短和左右都短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右边短和左右都短的字。教学重点: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写右边短和左右都短的字。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右边部分短的字,右边部分的位置要低一些。 左右部分都短的字,就要写成左高右低。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右 边 短: “巴”部太长。 “耒”部太短。 左右都短: 左右平齐。 左右都太长。三、练习1、描红、临写“耙、配、扭、锄”和“幻、即、印、虾”。2、临写一段话。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3、完成“想一想”。书写“右边短”的字应注意什么要点?把左右都短的字写成左高右低的根据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四、总结全文教学反思:第7课 上下结构(一)教学目的:1、掌握上下结构中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字的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教学重点:处理好上部和下部的宽窄关系。教学时间:时间安排:1 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写上下结构的字。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 音、 孟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上宽下窄型:这一类型的字上半部较宽而下关部较窄。如“音”字的“立”部,长横横贯左右,写得很宽,而“日”部较窄。 上窄下宽型:这一类型的字上半部写得较窄而下半部写得宽。如“界”字的“田”部写得窄 些,“介”部写得宽大舒展。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上宽下窄型: “立”部过窄。 “日”部过宽。 上窄下宽型: “皿”部过窄。 “子”部过宽。三、练习: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四、总结全文教学反思:第8课 上下结构(二)教学目的:1、掌握上中下结构的两种类型中宽型和中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教学重点:处理好上、中、下部件的宽窄关系。教学时间: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菩、意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中宽型:这一类型字的上、下两部分较窄,而中间部分则较宽。如“菩”字的“艹”、“口”部写得较窄,而“立”部则写得较宽。 中窄型:这一类型字的上下两部分较宽,而中间部分则写得较窄。如“意”字的“立”、“心”部写得较宽,而“日”部则写得较窄。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中宽型: “立”部过窄。 “艹”、“口”部过宽。 中窄型: “立”、“心”部过窄。 “日”部过宽。三、练习:练习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四、总结全文教学反思:第9课 左右结构(一)教学目的: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右相等和左窄右宽的字的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教学重点:掌握左右部件的宽窄比例。教学时间:时间安排:1 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结构的字。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 相、佛 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左右相等:这一类型字的左右两部分宽度基本相等,如“相”字的“木”与“目所占的宽度基本相等。 左窄右宽:这一类型的字左半部写得较窄,而右半部写得宽。如“佛”字的“亻”部较窄,而“弗”部则较宽。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左右相等: “木”部过窄。 “目”部过窄。 左窄右宽: “亻”部过宽。 “弗”部过窄。三、练习:练习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四、总结全文教学反思:第10课 左右结构(二)教学目的:1、掌握左中右结构中宽型和中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教学重点:处理好左部、中部和右部的宽窄关系。教学时间: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倒、 砌 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中宽型:这一类型字的左右两部分较窄,而中间部分较宽。如“倒”字的“亻”、“刂”部都很窄,而“至”部却较宽。 中窄型:这一类型字的左右两部分较宽,而中间部分较窄。如“砌”字的“石”、“刀”两部分较宽,而“ ”部则较窄。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中宽型: “至”部过窄。 “至”部过宽。 中窄型: “ ”部过窄。 “ ”部过宽。三、练习:练习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四、总结全文教学反思:第11课 半包围结构(一)教学目的:1、掌握半包围结构中的双包围的三种类型左上包围、右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的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双包围结构的字。教学重点:掌握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关系。教学时间: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历、戒、建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左上包围:左上包围类型的字包围部分是倾斜的,被包围部分则要写端正。如“座”字“广”部撇画斜长,“坐”要写端正。同时被包围部分的右侧应突出包围圈。 右上包围:右上包围类型的字,其包围部分也是倾斜的,被包围部分也要写端正。如“戒”的“戈”部斜钩倾斜纵长,“廾”部要写端正。同时,其被包围部分的左侧应突出包围圈。 左下包围:左下包围类型的字,其包围部分还是倾斜的,被包围部分仍然要写端正。如“建”字的“廴”部长捺斜下,“聿”部要写端正。其被包围部分应从上面突出包围圈。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左上包围: “坐”部歪斜。 “坐”部过窄,且没有突出包围圈。 右上包围: “廾”部歪斜。 “廾”部过窄,且没有突出包围圈。 左下包围: “聿”部歪斜。 “聿”部过短,上面没有突出包围圈。三、练习:练习书写双包围结构的字。四、总结全文。教学反思:第12课 半包围结构(二)教学要求:1、掌握半包围结构中的三包围的三种类型上包下、下包上和左包右的字的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三包围结构的字。教学重点:掌握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关系。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 同 山 巨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上包下:上包下类型的字包围部分较长,其被包围部分应向上靠拢。包围部分的两竖要写直。 下包上:下包上类型的字包围部分较短,其被包围部分就要写得长大,并有一半左右露出包围圈。如“山”的“凵”部短而宽,其中竖就很长,有一半露在包围圈的外面。 左包右:左包右类型的字包围部分的上横较短,下横较长,其被包围部分则半露半藏。如“巨”字的“匚”部上横短而下横长,故“ ”部半露半藏。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上包下: “ ”部偏下。 “ ”框过短。 下包上: 包围部分过长。 被包围部分过短。 左包右: 上横过长。 下横过短三、练习练习书写三包围结构的字。四、总结全文概括本课内容。教学反思:第13课 包围结构(一)教学要求:1、掌握包围结构中竖画内斜的两种类型小方型和扁方型的字的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小方型和扁方型的字。教学重点:左右两竖略向内倾斜。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写包围结构的字。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 口 四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小方型:小方型字的字形小而接近正方,其左右两竖略向内倾斜。如“口”字的两竖均向内斜。“品”字、“回”字可参用此法。 扁方型:扁方型字的左右两竖略向内倾斜。如“四”字的左右两竖均向内倾斜。“古”字、“吕”字可参用此法。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小方型: 竖画过直。 竖画过斜。 横折无提顿。 下横过斜。 扁方型: 两竖过直。 两竖过斜。三、练习练习书写小方型和扁方型的字。四、总结全文概括本课内容。教学反思:第14课 包围结构(二)教学要求:1、掌握包围结构中竖画垂直的两种类型长方型和大方型的字的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长方型和大方型的字。教学重点:左右两竖垂直。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写包围结构的字。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 目 因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长方型:长方型字的左右两竖长而垂直。如“目”字的两竖较长而且很直。“直”字可参用此法。 大方型:大方型字的形态宽大,其左右两竖很直。如“因”字的左右两竖就写得很直。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长方型: 两竖内斜。 两竖外斜。 横折无提顿。 末横写成挑画。 大方型: 竖画外斜。 竖画内斜。三、练习练习书写长方型和大方型的字。四、总结全文概括本课内容。教学反思:第15课 独体字(一)教学要求:1、掌握独体字结构中平衡中求变化的字的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独体字。教学重点:平衡中求变化。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写独体字。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小 非三 千夫人求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小”的左右对称平衡,例字中左点写得略低,右点写得稍高,就显得比较生动。 “非”的左右非常对称,把左竖写短一点,右竖写长一点,六个短横的形态又各不相同,这样既保持了平衡,又富有变化。 “三”由三个横画组成,若把三横写得粗细、长短一样,就十分呆板。把上两横写短些,就好看多了。 “千”由中竖支撑,左右对称,很平衡,现在把撇和横向左面伸展些,右边的顿笔重一点,就显得既稳重又活泼。 “夫”的本身很平衡,但书写时两横向右上略斜一点,撇画略偏左,并写成竖弯撇,捺画写得纵长一点,字形就显得生动潇洒。 “人”是由相对应的撇和捺画组成的,本身平衡对称,现在把撇写得高、短、直一点,捺写得低、长、弯一点,就有了动势。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