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任务书-模板.doc_第1页
毕业设计任务书-模板.doc_第2页
毕业设计任务书-模板.doc_第3页
毕业设计任务书-模板.doc_第4页
毕业设计任务书-模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题 目 : 长湘高速公路毛栗冲隧道设计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宫凤强 学 院 :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 城地0803班 本科生院制中 南 大 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长湘高速公路毛栗冲隧道设计 题目类型 工程设计 题目来源 实际生产题 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从 2012年3月1日 至 2012年6月14日 1.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要求:(一) 设计资料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地理位置: 拟建毛栗冲隧道位于长沙市岳麓区,简家坳端进口洞门位于莲花乡华宝村汪家冲西南侧,距机耕路约200m,塔岭端出口洞门位于毛栗冲水库北面夏家老屋西北侧,距机耕路200-300m,交通条件较差。气象:场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春末夏初多雨,年均气温16.8-17.3,年降水量1358mm,无霜期260-276天。地形地貌:隧道区属剥蚀丘陵地貌,山体形态不规则,其山脉走向北西西折转为北东向,洞身横穿山体鞍部,山坡植被茂密,沟谷发育,地形切割强烈,起伏变化较大,地面高程变化在120-240m之间,高差50120m。最大埋深位于zK145+740处,埋深113m。隧道简家坳端位于冲沟部位山坡坡脚,洞轴线与等高线交角约30,右侧有偏压,山坡自然坡度3035,地面高程变化在125135m;塔岭端位于山坡坡脚,地形条件较好,山坡自然坡度约40,地面高程变化在125135m。1题目类型:(1)理论研究(2)实验研究(3)工程设计(4)工程技术研究(5)软件开发2题目来源:(1)教师科研题(2)生产实际题(3)其它工程地质条件地层岩性据地质调查以及勘探成果,隧道区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粉质黏土,板溪群五强溪组变质砂岩等,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更新统(Qp) 粉质黏土:褐黄色、棕黄色,稍湿,硬塑,含碎石及角砾510,成分为强风化砂岩,表层约40cm植物根系发育,层厚1.63.3m,零星分布于隧道区两端山坡部位。2、板溪群五强溪组(Ptbnw) 变质砂岩:中厚层状,变余砂质结构,广泛分布于隧道区。其中:全风化,灰黄色、棕黄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局部夹强风化岩块,岩芯呈硬塑坚硬土柱状,层厚1.6-6.7m。强风化,紫红色、灰黄色夹灰白色,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碎石状、碎块状,少量短柱状,从上至下岩石逐渐变硬, RQD值为0-35%,厚度10.2-16.5m。中风化,紫红色、灰色夹灰黄色,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短柱状、碎块状, RQD值为5-45%,厚度4.1-4.2m。微风化,紫红色、青灰色,节理裂隙较发育,微张开闭合状,局部夹砂质板岩,软硬互层,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碎块状,RQD值30-65%,岩体较完整。区域地质构造据外业地质调查和勘探成果及1:20万长沙幅区域地质资料,拟建路段位于“洞庭凹陷”南缘外侧,属华夏系构造体系,构造线NNE向,形成于印支期。毛栗冲次级向斜:主要由板溪群五强溪组变质砂岩组成,轴线走向北东向,核部与路线大致相交于K145+700-K145+800附近,交角约60,两翼岩层倾角较陡,隧道简家坳端洞门附近岩层产状18545,塔岭端岩层产状35458。两翼较为紧闭,核部多被第四系所覆盖,主要为碎石土、含碎石粉质黏土,厚度2-3m。隧道区节理较发育,主要有31068、23485、14078、11565四组,以第2组最发育,多呈微张开-闭合状。隧道区断裂构造不发育,未见活动性断裂构造活动,拟建隧道区区域地质构造稳定。地震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2月2日发布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隧道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隧道横穿分水岭,地表水贫乏,在隧道两端山坡坡脚冲沟中,雨季有暂时性水流,旱季常干涸。地下水:隧道区地下水按含水层特征及埋藏条件可划分为两类: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山坡及沟谷地带碎石类土中,其地下水一般与地表水贯通、互补,水位、水量受季节影响明显,孔隙水以潜流及下降泉的形式排于溪沟及洼地中。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风化节理裂隙、层面裂隙及构造裂隙中,以风化裂隙含水为主,含水岩组主要包括板溪群五强溪组变质砂岩等。隧道区位于分水岭部位,基岩裸露,植被不发育,无经常性水源,基岩裂隙水一般无稳定地下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水量一般不大,勘察期测得钻孔中水位埋深24.5- 26.4m。基岩裂隙水补给以大气降水直接补给为主。由于以风化裂隙含水为主,地下水迳流多随地形变化,地下分水岭与地表分水岭基本一致,地下水流向为垂直或斜交附近冲沟,多以下降泉形式于冲沟或坡脚处排泄。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较大,一般仅雨季有水,且水量不大,旱季常干涸。根据地质调查结合其它工程水文地质试验类比,隧道区基岩节理较发育、微张开状,渗透系数取K=0.0211- 0.0442m/d,为弱透水。(二)设计内容及要求1、毛粟冲隧道标准断面设计。根据相关地质资料及相关设计标准,设计隧道标准断面。2、围岩喷锚支护结构的类型选择与设计。根据围岩级别和围岩性质确定永久支护结构类型,并进行支护结构参数设计。3、毛粟冲大跨度隧道力学计算与分析。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岩石力学原理,选取一典型隧道断面计算隧道围岩受力状况和支护结构的力学分析。4、隧道洞身及洞口结构设计。结合工程的地质、地形特点,通过结构分析计算和工程类比,综合拟定洞身衬砌支护参数。5、施工工艺设计。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尺寸,设计合理的施工工艺,并选择主要施工工艺设备,说明主要施工工艺步骤。6、隧道防排水及通风设计。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技术条件,设计合理的排水工艺和通风工艺。7、设计成果。设计图纸包括隧道标准断面图、洞口、洞身的纵断面图、支护结构设计图和施工方案示意图等。8、按中南大学毕业设计工作手册有关要求,自觉遵守组织纪律,在学校规定的教室里和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严禁抄袭。 (三)提交的毕业设计成果1、与毕业设计有关的外文资料翻译(附原文):3000-5000 字,要求专业词汇准确,语句通顺;2、完整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和相应的设计图纸(不少于15000 字)。2.主要参考资料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O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2004)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技术规范 (JTJ026.1-1999)公路水泥混凝士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0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8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J0429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1隧道铁路工程技术手册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 10108-20023.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阶段阶 段 内 容起止时间一毕业实习、收集资料和翻译3月1日 3月12日二大跨度隧道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