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我国籼米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博士论文_第1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我国籼米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博士论文_第2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我国籼米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博士论文_第3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我国籼米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博士论文_第4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我国籼米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博士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级: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 我国籼米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研究 n s n s I 中文摘要 稻谷是世界农业中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养育着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全球以水稻为生存基础的农户有两亿。 因而 水稻生产状况 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到 全球 经济的发展和 整个 社会的安定。全球水稻生产大国基本以籼稻种植为主,世界十大籼稻主产国籼稻播种面积约占全球水稻播种面积的 80,生产籼稻约占全球水稻总产量的 77,消费籼米约占全球大米消费量的 75%。目前大米的国际 市场中,籼米市场占 80%90%,南亚和东南亚等国家主要食用的大米品种是籼米。中国虽然籼稻播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但由于单产较高,总产量排名世界第一,也是全球籼米消费第一大国。国内市场中,我国人口 65%以上的南方地区口粮中的 80%是大米,而南方居民消费的大米品种又主要是籼米,江西、湖南、湖北、广东、福建和四川是籼米产量和消费量都较高的地区,海南和上海也是籼米主要消费地,我国的港澳地区 95%以上的大米消费为籼米。因此,籼米在世界及其我国大米生产、消费和贸易比重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籼米产业发展存在着 诸多问题,如品质问题、供给问题、出口问题等。在新形式下,我国到底如何实现籼米产业的协调发展,并进行合理的规划,以便适应日益竞争激烈的大米国际和国内市场,成了当前我们研究的关键课题。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国内外统计数据的查阅,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把籼稻从水稻中分离出来,得出统计年鉴中没有的一部分可用数据;运用这些数据和已有的数据资料对籼米的生产、消费和贸易进行计量分析和模型构建;通过对籼米生产、加工、消费和贸易整个链条进行系统分析和历史分析,掌握籼稻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把籼稻产区进行比较研究,合理划分籼稻 生产的优势区域,以此分区域提出籼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对籼米主要进出口国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各出口国具有出口优势的原因和背景和各进口国的进口状况,以此提出我国籼米出口的相关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籼米,生产,消费,贸易 is in s A of on as so of of of a 0% a 7% a 5% of 0of on as is of 5% on as as of in a in of of a of as we is If it we to in of of s by to in of of in so of of be At of by of in of 录 图表目录 . 一章 导论 . 1 义及目的 . 1 . 3 . 3 . 3 方法 . 6 . 6 . 6 . 8 . 8 第二章 籼米基本情况介绍 . 10 . 10 . 14 . 14 . 15 第三章 我国籼米生产及其增长动因 . 17 . 17 . 17 波动中小幅增加,单产增长较快,杂交稻在增产中贡献很大 . 18 籼稻优质率仍然较低 . 20 . 21 . 21 . 24 . 25 . 25 . 26 . 27 . 29 . 29 . 30 第四章 我国籼米的加工 . 34 . 34 工不精、米质欠佳 . 34 加工增殖率仍然较低 . 35 籼米产业化发展起步较快,但存在问题较多 . 35 . 35 . 35 . 36 . 38 . 38 . 38 . 39 第五章 我国籼米的消费 . 41 . 41 . 41 . 42 . 42 . 42 . 43 . 43 . 44 . 44 . 45 第六章 籼米的贸易 . 48 . 48 . 48 . 49 . 54 . 54 . 55 . 57 . 57 . 58 . 58 . 59 . 59 . 60 . 61 . 62 . 63 第七章 我国籼米供需状况分析 . 65 . 65 V . 65 . 65 . 66 . 66 . 67 . 69 . 70 . 71 . 71 . 72 . 73 第八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 74 . 74 . 74 . 74 . 75 . 76 . 76 . 77 . 77 . 77 快籼米的品质改善,切实提高籼米质量 . 78 一步调整籼米产业内部结构,注重籼稻的多样化生 产,全面提高籼稻产业的效益 . 79 照籼稻产区发展特点和比较优势原理,合理布局,分区域制定籼稻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 . 80 力开发籼稻加工业 . 81 通发展渠道,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 . 81 极实施“走出去”的开发战略,进一步提升籼米竞争力,实现我国籼米出口新突破 . 82 附表 无公害稻米、绿色食品稻米和有机稻米各指标 的区别 . 84 参考文献 . 86 致 谢 . 92 作者简介 . 93 表目录 图 界十大籼稻主产国播种面积 10 图 界主要籼稻主产国总产量 11 图 界主要籼米消费国消费量 12 图 界十大籼稻主产国播种面积变化 13 图 界十大籼稻主产国总产量变化 13 表 国籼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以及在水稻和粮食中的份额 14 图 国籼稻生产分布图 15 表 国各地区籼稻种植状况 (2000 2002 年平均 ) 16 图 国籼稻播种面积变化 17 图 国各地区籼稻播种面积变化 18 图 国籼稻总产量变化 19 图 国籼稻单产变化 19 图 国各地区籼稻产量变化 20 表 国籼稻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22 表 国籼稻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构成 22 表 国各地区籼稻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及效益 (2000 2002年平均 ) 23 表 国籼稻纯收益 25 表 国各地区技 术优势指数 27 表 国各地区规模优势指数 28 表 国各地区总区域比较优势指数 28 表 国籼稻生产函数 32 表 980 2000 年我国籼稻生产各投入要素在增产中的贡献 33 表 国籼米消费及其在大米中的比重 41 图 国籼米国内消费结构图 (2000 2002 年平均 ) 42 表 村及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水平籼米消费函数 44 表 国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量 45 表 东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户籼米购买量 46 表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年人均消费量 47 图 000 2002 年籼米主要出口国家出口量 48 图 要籼米进口国进口量 49 图 要籼米出口国出口量变化 51 图 要籼米进口国进口变化 52 表 国籼米消费变化 53 图 002年我国籼米出口国 (前十位 )及其出口量 54 表 002年我国籼稻主产区 籼米进出口量及其份额 55 图 国籼米进出口变化 55 表 国 2000 2002年籼米出口前十位国家 56 图 国籼米平均市场价格走势图 58 表 国籼稻区域比较优势指数 (2000 2002年平均 ) 59 图 000 2002 年籼米主要出口国家的单产 60 000 2002 年籼米出要出口国平均出口价格 61 图 001 2003 年我国大米批发价格走势图 62 表 国籼稻生产成本比较 62 表 外采购样品优质食用大米品质评判分级情况 63 表 内市场大米样品检测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 63 表 外市场大米样品检测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 64 表 国籼米供求平衡表 67 图 国籼米产量与国内消费的差值 68 图 国籼米期末库存变化 68 表 国籼稻产量及其播种面积的增长率 69 表 国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及其恩格尔系数 71 表 国籼稻产区分项目比较情况 75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章 导论 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稻谷是世界农业中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养育着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全球以水稻为生存基础的农户有两亿。 因而 水稻生产状况 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到 全球 经济的发展和 整个 社会的安定。2002 年 全球水稻 收获 面积约 公顷, 世界稻谷产量为 吨,其中亚洲为 吨,占世界总量的 90%以上。中国是亚洲国家中最大的产稻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 2002年水稻播种面积为 2820 万公顷,占世界水稻总播种面积的 总产量为 吨,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 位居世界第一;稻米国内消费量为 吨,占世界稻米总消费量的 33,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水稻也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举足轻重。 2002 年中国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 27%,水稻产量则占粮食总产量的 38%,单产为 5972 公斤 /公顷,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均高于其他粮食作物。籼米是我国大米生产和消费最主要的品种,我国长期以来水稻种植都以籼稻为主。 2002 年籼稻的总产量大约为 吨,占水稻总产量 而 80 年代和 90 年代分别占水稻总产量约为 85%以上和 75%以上。 大米的国际市场中,籼米市场占 80%90%,南亚和东南亚等国家主要食用的大米品种是籼米。占世界总产量 79%的籼稻主产国消费籼米占全球总消费量的 74%。国内市场中,我国人口65%以上的南方地区口粮中的 80%是大米,而南方居民消费的大米品种又主要是籼米,江西、湖南、湖北、广东、福建和四川是籼米产量和消费量都较高的地区,海南和上海也是籼米主要消费地,我国的港澳地区 95%以上的大米消费为籼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稻米质量有了 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过去面临粮食供给问题的压力,在稻谷生产中一味追求产量的提高,尤其早籼稻产量较高,农民种植早籼稻主要用来完成政府年度粮食产量的目标,而忽视了品质的改善,造成了大量劣质籼米过剩,籼米品种结构失调,普通品种和劣质品种积压滞销,而优质品种则相对紧缺,买方市场现象明显,籼米加工程度不高,不能适应市场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因而各地区逐年减少了劣质早籼稻的播种面积,造成籼稻在水稻总量中比重下降的趋势;随着我国城市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粮食消费结构正在逐年变动,呈现为城镇居民优质面粉代替大米、粳 米代替籼米和优质籼米代替中低质籼米的消费格局,因而降低了籼米在大米口粮消费中的比重。但是籼稻中的早籼稻具有许多其他大米品种无法替代的优点:其一是早籼稻是食用味精、米粉和酿酒等主要加工原料,据浙江省省味精协会介绍,目前浙江省味精年产量达 公斤,占全国产量的 1/6,每年可转化早籼米 公斤;其二是早籼稻脂肪 (油份 )含量相对较少,可以减缓稻米的陈化速度,从而有利于贮藏,是国家储备用粮首选品种;其三是早籼稻生育期较短,而且 生长期雨水充沛、光热充足 ,气候不利于病虫害发生, 较容易获得稳产高产 ,化肥、农药的施用 量相对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2 较少,籼米的卫生品质也相对较高,因而随着早籼米质量的提高、品种多样化发展,当前及未来还有相当数量的消费群体。 我国大米出口主要以籼米出口为主,但各年份出口比例变化较大,如 2000 年我国籼米出口为大米出口的 2002 年为 50%。面对籼米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籼米出口门槛变大,我国籼米出口主要存在质量低、品种次的问题,而且与几个籼米主要出口国相比,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同时我国还没有实施大米“走出去”的战略决策,所以目前还无法与泰国、越南和美国等优质籼米出口国家进行竞争。 稻米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世界 大米贸易市场的发展态势及我国着力促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决策,都充分表明加速稻米 产业的优质化发展和重视稻米产业各环节协调发展的 紧迫性。 总而言之,籼米在世界及其我国大米生产、消费和贸易比重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见于以上我国籼米在生产、消费和贸易各环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新形式下,我国到底如何实现籼米产业的协调发展,并进行合理的规划,以便适应日益竞争激烈的大米国际和国内市场,成了当前我们研究的关键课题。本研究选题的主要意义在于: (1) 通过籼稻生产的现状分析和历史分析,探测籼稻生产的变化规律。通过籼稻产区生产状况的 比较分析,挖掘各地区籼稻生产的优势和劣势。运用相关理论和模型,分析我国及各地区籼稻生产的增长动因; (2) 通过籼稻加工现状和产业化案例分析,提出我国籼稻初级加工和深度加工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挖掘我国籼稻工业加工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3) 通过籼米消费的现状分析和历史分析,探测籼米消费的变化规律。运用籼米消费模型,分析籼米需求与居民收入和籼米价格之间的关系; (4) 通过籼米国际贸易分析,比较主要籼米出口国的出口情况和出口政策,分析我国籼米与其他籼米出口国之间的差距。通过籼米国内市场分析,了解我国籼米国内市场的发育情况。通过籼米国际 竞争力的分析,比较各国籼米出口的优势和竞争力。通过我国各地区籼米出口情况的比较,分析我国区际间的出口情况。 (5) 通过籼米供需状况分析,构建我国籼米供求平衡表。预测未来我国籼米的供需状况。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1) 通过对我国籼米生产、消费和贸易整个链条的分析,得出籼米产业发展的结论,提出我国籼米产业发展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应对策略。 (2) 通过各地区籼米生产状况的分析比较,提出我国分区域籼米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3 献综述 外研究状况 国外对水稻的研究非常重视, 水稻的过去和现在一书中对水稻进行了战略性和应用性的研究,并指出三个事实:( 1)水稻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将一如既往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 2)由于人类对自然循环的干预,世界农业的基础地位将可能下降;( 3)世界人口将在下个世纪持续增长。 . 现代水稻技术和亚洲收入分配一书中通过对七个具有不同的生产环境和土地政策的亚洲国家,仅仅对灌溉较好和气候适宜的地区采用现代水稻的新品种,将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横性,说明了水稻技术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程度。 B. 编的消费者对稻谷质量的需求一书中指出一些稻米生产国经济的发展将导致本国人民的富裕。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大米的消费者变得不仅关心他们所买的大米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关心大米的质量。尽管优先性在国与国之间变化,但优质米优价是不变的事实。 M. M. . 编的亚洲水稻经济的发展书中收集了主要水稻生产国家中水稻的供给、需求和贸易研究的文献。文献主要说明了水稻生产增长和生 产率的提高情况:应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方法;政策制度的变化对水稻产业的影响;进一步改进政策以促进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增长的内容;提高供给的挑战;需求和供给参数的决定:中长期关于水稻需求和供给的项目内容。 S. . 编的为食物安全和减少贫困的水稻研究一书中主要收集了关于:( 1)提高灌溉水稻的生产潜力;( 2)开发使用杂交水稻;( 3)水稻营养和害虫管理;( 4)水稻种植的水管理和杂草管理;( 5)技术对食物安全和减少贫困的水稻研究的影响力。 年主编的 详细的分析了美国水稻的经济,并把水稻分为长粒稻、中粒稻和短粒稻 1分别从生产和贸易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稻的主要进出口国进行分析和预测,并给出全球和各国水稻进出口的数量和主要出口国的 格,对水稻的研究可谓详细透彻。尽管以上的研究从方法上和宏观上都对水稻具有正确的定位,并且具有国与国之间的详细数据,但由于中国一直没有把水稻中的籼稻和粳稻分开统计计算,因而以上的研究都没有对中国的籼稻和粳稻进行分开研究,更没有系统的对其从生产、加工、消费和贸易进行整个产业链条 的分析,也没有对籼稻单独进行比较研究。 内研究状况 国内研究水稻经济的文献很多,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我国稻米生产以及其产业发展的文章有:朱希刚在“中国稻米生产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分析”中详细的分析了中国稻谷生产的历年变化,以及把稻谷和其他的粮食作物进行了生产效益的比较,得出我国粳稻和中籼稻历年的净产值和减税纯收益均明显高于小麦和玉米。并且通过对稻谷内部的粳稻和籼稻的生产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得出:粳稻的经济效益最好,中籼稻次之,早籼稻1 长粒稻为籼稻,中粒稻和短粒稻为粳稻。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4 最差。同时,对稻米生产技术进步和产业化经营进行了定量和实地调查的研 究分析,指出近年来促进稻米生产发展、提高稻米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稻米生产技术进步和以公司为龙头的稻米产业化经营。黄季焜在“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机遇、问题和对策”中回顾了世界和中国稻米生产、消费和贸易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影响我国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对发展优质稻米产业化的几点建议。蔡洪法在“我国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展望”中提出了稻米稳步发展的几个关键环节,并着重提出了稻米深精加工技术研究重要性,尤其对早籼米副产品的深度开发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说明。黄季焜、王巧军和陈庆根在“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研究:水稻生产的 投入产出分析”中在估计生产函数模型的基础上,根据资源配置优化原则,对南方和北方两个主要产稻区水稻生产的投入产出及其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水稻生产的主要资源的投入数量、结构变化及其配置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以上各因素对水稻单产的影响,以及各种资源的最佳配置方式。何桂庭等曾对杂交稻和常规稻做过综合的经济效益评价分析;陈庆根做过杂交水稻生产成本和经济效果的分析;田维民也曾对各稻区的水稻生产投入、产出作过综合系统的分析,并揭示了农民的投入行为同效益最大化原则有较大的差距。杨万江在“中国稻米生产经济发展研究”中建 立了具有可用费用比率作自变量的 产函数模型,得出各种化肥增产力的差别,以及各种水稻品种间的产量差别。金连登、许立在“当前我国优质稻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中给出了准确的优质米的概念,并提出当前我国优质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的对策。姚惠源在“加速创建我国名牌优质米加工体系 推动我国优质稻米的深度开发研究”中提出加速创立我国自己的名牌优质稻米,推动我国优质稻米的开发研究、生产、加工、流通、管理上一个新台阶,是时代赋予的重任,并提出优质籼米加工体系主要在糙米精选调质、大米精碾、白米色选、配米和米质调理等5 项关键技术,进行创新和建设。 我国稻米消费经济分析的文献主要有:姚克麟在“中国稻谷消费的经济分析”中研究了中国稻谷消费的发展和变化,并对中国稻谷消费因素可能的发展趋向做出评价,预测人类稻谷消费增长速度的缓慢性,并指出中国稻米出口数量持续不断的增加,很可能导致世界稻米价格的下跌。杨万江、何德文在“南方稻区的稻米消费”中通过对浙江省农民 19811993 年稻谷消费量的时序变化的分析表明,稻谷是浙江省农民主食用粮的主体,农民人均稻谷消费量稳定下降与人均生活支出增长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人均稻谷消费量随肉禽蛋鱼等动物 性食物消费量的增长而降低。并通过浙江省 6 个县市 520 个农户典型调查资料整理对稻谷消费分类构成进行了分析。黄季焜“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机遇、问题和对策”中对浙江省大米需求研究的结果表明,中低质籼米、优质杂交籼米和粳米的需求收入弹性分别为 当农民收入提高 10%,中低质籼稻的消费将下降 而优质杂交籼米和粳米则分别上升 这意味着当市场上没有足够的优质稻米时,收入增长可能会导致人均大米消费的减少,同时也意味着当市场上有足够的优质稻米时,收入增长将促进人均大米需求 的增长。 关于大米的国际竞争力分析的文献主要有:朱希刚在“中国稻米生产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分析”中指出我国和泰国、越南、印度等东亚、南亚国家的籼稻生产在国际上有具有成本比较优势,只是比较优势的程度有些差别而已。同时指出中国杂交稻米的品质较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并说明中国的稻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而且存在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可能性。首先,稻米生产也需要进入政府的优势农产品计划,给予政策支持和保护;第二,要进一步提高稻米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5 品质和加工质量;第三,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减免农民生产的成本外支出;第四,进一步搞好以稻米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稻米产业化经营;第五,积极开展稻米产后的精深加工。王兆阳在“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应对措施”中运用了简单比价法、显性优势法,国内资源成本(国内资源生产力)法,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水稻的国际竞争力还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许统生在“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中用贸易竞争指数( 数)的分析方法,得出大米的贸易指数由 1995 年的 升到 1998 年的 明大米的竞争力始终处于较强的水平,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李思恒在“中国入世及其对国内大米 市场的影响”中回顾了我国 20 多年的大米进出口情况,比较了我国稻米与泰国大米、美国大米在国家市场上的价格,并得出入世后大米是我国粮食中唯一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受益的农产品。王巧军在“国际稻米贸易动态”中给出了 19861995 年的国际稻米贸易量的概况,并且指出各国稻米贸易的新动态。廖西元在“我国加入 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对籼米市场进行了展望,指出近年来,我国育成的籼型优质米新品种,米质基本上达到优质泰国米水平,而产量要高出泰国米 10067上。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现在稻米生产相对过剩而国 家订购任务减少的有利时机,在一些可实行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