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第1课、太阳和影子【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内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2、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教学重点:认识太阳的是运动规律。教学难点:连续一天的观测和记录。教具准备:教师:标杆、粉笔学生:卡纸、铅笔等记录材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影子)2、你知道影子和太阳什么有关吗?3、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1页的文字及图片。思考问题:怎样测量太阳的高度?四、看一看(先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五、检测自学效果1、汇报、交流、小结:2、让学生测量现在时刻太阳的高度。六、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3页的内容,重点看活动方法及过程及注意事项。 七、学生自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八、检测自学效果(后教)1、小组交流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和注意事项。2、指导学生在教室里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的位置变化,同时观察影子的变化。3、小组之间互相参观、评价实验的效果。4、师生共同小结活动。影子变化的规律:西东;长短长。太阳的运动规律:东西;低高低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而影子较短的时候气温就高;但是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候,而是下午1到2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九、练一练1、课堂作业。(1)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2)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2、课外拓展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十、板书设计第1课、太阳和影子 太阳运行 高度 高 低自西向东 气温 高 低(东南西) 影子 短 长教学小记:第2 课 太阳钟【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内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2、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工具。过程与方法:1、设计、制作太阳钟,并用它计时。2、尝试做一个沙漏。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教学重点:了解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国家、不同制作方法的日晷(太阳钟)的制作原理。教学难点: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教具准备:教师: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学生: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学具袋中有备)、手表。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一、导入新课1、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2、太阳的确可以当作一个钟来计算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钟。(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2、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工具。3、设计、制作太阳钟,并用它计时。要达到目标,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4页的文字及图片及问题。思考:(1)古代的计时工具有哪些?(2)人们是利用什么方法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四、看一看(先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五、检测自学效果1、汇报、交流、2、小结:人们利用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规律制造了不同形状的日晷六、出示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5页的文字及图片及问题。思考:(1)怎样制作简易的太阳钟?并利用你准备的学具小组合作制作太阳钟。(2)自己玩玩手掌日晷探究它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四、看一看(先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五、检测自学效果1、学生讨论、汇报。2、师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制作太阳钟的方法。3、学生展示小组的太阳钟并做简单介绍,其他学生评价。4、学生汇报玩手掌日晷的注意事项。5、小结玩手掌日晷要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七、练一练1、课堂作业。人们利用(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规律)制造了不同形状的日晷玩手掌日晷要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八、总结应用1、小结课文。2、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九、板书设计第2课、太阳钟人们利用(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规律)制造了不同形状的日晷玩手掌日晷要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教学小记:第3课昼夜的交替【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内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 2、认识到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地球自转大致推算出某地的时间。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内容,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教学重点:探究昼夜变化的成因。教学难点: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时间。教具准备:教师:地球仪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用图片演示昼夜交替情景)谈话: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家知道是什么现象吗? 2、提问:昼夜变化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能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 2、认识到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3、能够根据地球自转大致推算出某地的时间。4、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内容。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6页的文字及图片。小组合作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实验。思考问题:1、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你认为地球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 2、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四、看一看(先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然后小组合作模拟昼夜的实验。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师:完成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五、检测自学效果1、汇报、交流、2、小结: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应该朝自西向东方向转动;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六、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7页的内容,并转动地球仪完成第3页表格和问题。 七、学生自学生认真地看书并转动地球仪合作完成表格。师:完成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八、检测自学效果(后教)1、汇报、交流、九、自学指导三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8页的内容。思考:古人对昼夜交替的解释有哪些?你认为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十、学生自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十一、检测自学效果(后教)1、汇报、交流、十二、练一练1、课堂作业。(1)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2)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的内容是什么?十、板书设计第3课昼夜的交替1、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应该朝(自西向东)方向转动;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2、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教学小记:第4课 看月亮【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0页内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过程与方法: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2、能够克服恐惧感。3、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观察1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学生准备: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2、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今天我们来学习看月亮(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要达到目标,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9-10页的内容。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并记录月相变化的规律。四、看一看(先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师巡视,指导实验。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五、检测自学效果1、汇报、交流、2、小结: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六、练一练1、课堂作业。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 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七、总结应用(1)小结课文。(2)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你还能发现什么?九、板书设计第4课 看月亮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 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教学小记:第5课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4页内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有的动物适合昼间生活,如蜜蜂、蜻蜓等;2、知道有的动物适合夜间生活,如蝙蝠、猫头鹰等;3、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过程与方法:1、能提出并识别昼夜对郁金香、合欢树等的影响以及时差对人的影响,并设法这些问题可能的答案和解决方法;2、能用图表记录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如用图表记录蒲公英的变化;3、能设计一些调查活动,回答和解决哪些动物适合昼间活动,哪些动物适合夜间活动;4、会描述生物每天在行为或特征方面的变化,如夜行性动物的行为、某种植物和花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并以一定的方式赞美,如美文等。教学重点:知道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教学难点: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教具准备:有关昼夜对动植物产生影响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明暗对比明显的纸盒。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2、能用图表记录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11-12页的文字及图片。观察郁金香、合欢树、酢桨树、牵牛花、夜来香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媒体出示)。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在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四、看一看(先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完成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五、检测自学效果1、学生讨论并交流。2、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3、学生讨论并交流。4、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5、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多媒体展示有关花钟的详细内容)6、我们能不能利用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规律来改造植物,比如,让郁金香在晚上也能开花。8、学生讨论并交流。六、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13-14页的内容,思考: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明。七、学生自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学生自学。师:完成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八、检测自学效果(后教)1、汇报、交流、九、作业1、选择一种夜间活动的动物,查资料了解它为什么喜欢在夜间活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2、选择一种植物,记录它在一天中的变化。十、板书设计第5课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教学小记: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第1课 光的行进【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4页内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会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知道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3、会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仪。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常见的光传播现象对光怎样行进作出合理的假设;2、能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假设;3、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研究光怎样行进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2、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3、通过制作小孔成像仪,形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并以一定的方式赞美,如美文等。教学重点: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教学难点: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教具准备:小孔板 手电筒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朗读科学小诗,渲染学习气氛1谈话: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朗读第二单元的导言的这首小诗:是谁,为花儿披上斑斓的舞衣?是谁,把山林点染得青葱翠绿?是谁,将七彩虹桥架上蓝天?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2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4小结:今天就让我们进入色彩斑斓的光的世界吧(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会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知道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3、会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仪。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16页的文字及图片。思考:16页的图片想一想:哪些是自然光,哪些是人造光?四、看一看(先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师:完成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五、检测自学效果1、学生讨论并交流。2、小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根据光的来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根据光的冷热情况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萤火属于冷光源。 教师讲解:冷光源是不产生热量,热光源是光源在发光时都伴随有热的产生。萤火虫发出的光,是由体内所含有的萤火素、荧光酶和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荧光酶是一种蛋白质,是发光的催化剂,在它的作用下,萤火素便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每氧化一个荧光素分子就发射出一个光子,因而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身体会发光的生物称为发光生物,动物中还有松球鱼、夜光蝶、海萤、植物方面还有夜光菌。六、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17-18页的内容,借助小孔板和手电筒、蜡烛探究光的传播路线和小孔成像的原理。思考:1、光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什么?七、学生自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小组合作动手探究光的传播路线和小孔成像的原理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在学生探究光的传播路线时,教师小孔板的高度要一样。在同一直线上。强调师:完成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八、检测自学效果(后教)1、汇报、交流、2、小结:光在空气水中是沿直线行进的,也就是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呈的是倒立的像,像的左右也是相反的。3、教师借助示意图介绍小孔成像的原理。九、练一练1、课堂作业。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直线)行进的,也就是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十、板书设计第1课 光的行进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直线)行进的,也就是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教学小记:第2课 照镜子【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4页内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2、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并了解镜子的用途;3、能动手制作简易的万花筒或潜望镜。过程与方法:1、能从照镜子的游戏中知道镜子的作用;2、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过程和发现,并进行交流;3、能联系生活说说能照出影像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4、能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能描述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愿意合作与交流,分享合作游戏的快乐;体会探究的乐趣;2、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和科学知识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教学重点:认识光的反射现象。教学难点: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教具准备:学生:镜子 不锈钢勺子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提问:怎样将阳光通过窗户引入教室?2学生提出实验方案,并实验。3、提问:怎样使同学暗的一边脸亮起来?4、学生提出实验方案,并实验。5、提问:为什么光线照到人的脸上,脸就会变亮?6、学生尝试解释。今天就让我们照镜子的秘密。(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2、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并了解镜子的用途;3、能动手制作简易的万花筒或潜望镜。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19-21页的文字及图片。思考:什么是反射?并动手实践研究镜子的反光现象。四、看一看(先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师:完成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五、检测自学效果1、学生讨论并交流。2、小结:当光线照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潜望镜的制作原理是利用的平面镜的反射。六、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22页的内容,利用勺子当镜子照自己的脸。想一想:镜面不平,看到的像有什么变化?七、学生自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动手探究镜面不平,看到的像的变化情况。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师:完成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八、检测自学效果(后教)1、汇报、交流、2、小结:镜面弯曲,就是凹面镜或者凸面镜。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缩小的像;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放大的。3、课外延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和凹透镜?九、练一练1、课堂作业。(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镜面弯曲,就是(凹面镜)或者(凸面镜)。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缩小的像);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放大的)。2、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十、板书设计第2课 照镜子(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镜面弯曲,就是(凹面镜)或者(凸面镜)。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缩小的像);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放大的)。教学小记:第3课 研究透镜【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25页内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2、了解凸透镜的应用;3、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过程与方法:1、学会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2、尝试制作望远镜。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2、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教学重点: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教学难点:制作简易望远镜。教具准备:学生准备:近视眼镜 放大镜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仔细看过放在谁知道铅笔吗?2、活动:学生把铅笔放进水杯,观察现象。3、提问:水中的铅笔看起来怎样了?在什么地方弯了?为什么?4、学生尝试解释。5、教师讲解: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今天我们来研究透镜(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2、了解凸透镜的应用;3、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要达到目标,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23-25页的内容。借助学具学习。思考:1、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四、看一看(先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五、检测自学效果1、汇报、交流、2、小结: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叫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也叫放大镜。光线经过透镜发生了偏折的缘故。凸透镜可以聚光,有放大的作用,还可以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而凹透镜能使光发散,有缩小的作用。六、练一练1、课堂作业。(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叫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也叫(放大镜)。凸透镜可以(聚光),(有放大)的作用,还可以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而凹透镜能使光(发散),有(缩小)的作用。七、总结应用(1)小结课文。(2)制作望远镜。八、板书设计第3课 研究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叫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也叫(放大镜)。凸透镜可以(聚光),(有放大)的作用,还可以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而凹透镜能使光(发散),有(缩小)的作用。教学小记:第4课 七色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8页内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2、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2、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3、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教学重点:认识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教学难点: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颜色是不同的。教具准备:学生:水盆、平面镜、电筒、喷壶、红蓝绿三色玻璃纸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出示图像资料:夏天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 2谈话:请学生谈谈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 3讨论:你们想不想自己制造彩虹? 4带领孩子们制造彩虹。今天就让我们探究彩虹形成的的秘密。(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2、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26-27页的文字及图片,借助学具动手操作。思考: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四、看一看(先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师:完成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五、检测自学效果1、学生讨论并交流。2、小结: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定、紫七种颜色,是一种复杂的光。 六、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28页的内容,利用学具做滤光实验。想一想:滤光实验的原理是什么?七、学生自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动手操作。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师:完成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八、检测自学效果(后教)1、汇报、交流、2、小结:红、绿、蓝就是光的三原色。七色光能合成白光,红、绿、蓝三种色光也能合成白光。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九、练一练1、课堂作业。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定)、(紫)七种颜色,是一种(复杂)的光。 (红)、(绿)、(蓝)就是光的三原色。十、板书设计第4课 七色光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定)、(紫)七种颜色,是一种(复杂)的光。 (红)、(绿)、(蓝)就是光的三原色。教学小记:第三单元 电和磁第1课 简单电路【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32页内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元素,能够连接基本电路。2、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电路图。3、知道开关的作用并能用开关控制电流。过程与方法:1、能够制作一个简单红绿灯,使红绿灯亮起来;2、通过具体操作认识基本电路的组成,并会画出简单电路图。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探究红绿灯亮起来的秘密,并体会合作与交流的乐趣。教学重点:学习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教学难点:画简单的电路。教具准备:导线、灯泡、开关、电池及其相应的工具。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让同学们观察教材30页上方的插图。 2谈话 :这漂亮的圣诞树是怎样做成的(许多小电珠通电发光)?如果给你小电珠,你能连亮它吗? 今天就让我们了解其中的的秘密。(板书课题:简单电路)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元素,能够连接基本电路。2、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电路图。3、知道开关的作用并能用开关控制电流。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30-31页的文字及图片,借助学具动手操作组装一个简单电路。思考:(1)简单的电路是由哪些元件组成的?(2)导线如何连接电池和小电珠?(3)开关在电路中有什么作用?同时画出电路图。四、看一看(先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师:完成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五、检测自学效果1、学生讨论并交流。2、小结:简单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的。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开关在电路中起着通电、断电的作用。结合灯泡的剖面图讲解导线必须一端连接在灯泡的下侧部,一端连在灯泡的下部的凸起部位,只有正确连接了灯泡的这两个接触点,灯才会亮。讲解电路中的元件的简单画法六、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32页的内容,利用学具学具做一个简单的红绿灯。想一想:怎样使用开关控制电流?七、学生自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动手操作。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师:完成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八、检测自学效果(后教)1、学生展示自己的装置。2、学生互评。3、小结:在刚才的几种电路里,有时小电珠的亮度是不同的。影响小电珠亮度的因素有很多:电池的多少、连入电路的小电珠的多少、不同规格的小电珠等。(此外还有:同样的两个小电珠,由于连接的方式不同,它们的亮度也不同。这方面的内容涉及到串联、并联问题,可忽略不计)九、当堂训练1、课堂作业。简单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的。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开关在电路中起着(通电)、(断电)的作用。2、课后自己制作电控小玩具。十、板书设计第1课 简单电路简单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的。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开关在电路中起着(通电)、(断电)的作用。教学小记:第2课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35页内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有的是容易导电,有的是不容易导电的;2、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3、知道与物体导电性相关的安全用电知识。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预测,并说明依据;2、能自主设计方案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检验,并记录研究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探究过程,在研究中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愿意交流与合作;2、体验到物体导电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3、体会到科学学习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并愿意改进安全用电方面的不足。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难点: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教具准备:电池(电池盒)、开关、导线,剪刀、钥匙、胶布橡皮等文具、水、盐、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谈话 :上节课,我们做了各种简单电路,如果我们在这些电路中接上了一些物体,电路中的小电珠还会亮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都能导电吗?(板书课题) 2、学生分享:把大家带来的物体拿出来,给同组的同学看看。3、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周围的物体都导电吗?4学生发表见解,并说明依据。5讲述:刚才,同学们对物体是否导电进行了预测,并说明了其导电的依据,但我们根据生活经验预测的结果还需要经过实验的检验。接下来,我们要进行验证。怎样验证物体是否导电?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物体有的是容易导电,有的是不容易导电的;2、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3、知道与物体导电性相关的安全用电知识。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33-34页的文字及图片,每个小组要利用电路材料设计一个“物体导电检验器”。思考:(1)“物体导电检验器”是由哪些元件组成的?并检验你们准备的物品哪些能使电流通过,哪些物品不能使电流通过? 四、看一看(先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师:完成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五、检测自学效果1、学生交流、汇报2、小结:像钢尺、铁钉这些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像干木头、塑料、橡皮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自来水、盐水、大地、人体都是导体。纯净水不导电。往水中加盐的目的是增加水中的电解质,凸显现象。有些绝缘体并不是绝对不导电的,当绝缘体潮湿后也能导电。(湿木头)强调:不能用电池以外的电源来测试,以免发生危险。六、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35页的内容,并思考书上的问题。 七、学生自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师:完成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八、检测自学效果(后教)1、学生交流、汇报。2、小结:(1)导体和绝缘体总是伴生相随的它们在整个电路中皆不可缺少。(2)讲解避免触电的常识。九、当堂训练1、课堂作业。像钢尺、铁钉这些(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像干木头、塑料、橡皮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自来水、盐水、大地、人体都是(导体)。纯净水(不导电)。往水中加盐的目的是增加水中的(电解质),凸显现象。有些绝缘体并不是绝对不导电的,当绝缘体(潮湿)后也能导电。十、板书设计第2课 导体和绝缘体像钢尺、铁钉这些(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像干木头、塑料、橡皮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自来水、盐水、大地、人体都是(导体)。纯净水(不导电)。往水中加盐的目的是增加水中的(电解质),凸显现象。有些绝缘体并不是绝对不导电的,当绝缘体(潮湿)后也能导电。教学小记: 第3课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37页内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解暗箱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知道不同的电路连接可以产生不同的现象;3、知道解暗箱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箱中的电路;2、能够根据在检测中观察到的现象对暗箱做假设性的解释;3、能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与反思;4、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检测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1、尊重证据,实事求是;2、愿意去探究暗箱中的秘密;3、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教学重点: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 教学难点:有顺序地进行测试和记录,不遗漏。教具准备:暗盒、电池盒、小电珠、导线若干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老师双手各握一根导线,怎样判定在手心里德电线是连着的,还是断开的?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他们的一些意见和想法。3教师提供暗箱让学生研究,引导学生可以借助一种装置来检测,通过在暗箱外部观察到的现象判断暗箱内电路的连接。4教师讲解:这种用导线连接的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的装置就是检测器。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解暗箱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知道不同的电路连接可以产生不同的现象;3、知道解暗箱的方法。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36-37页的文字及图片,每个小组要利用电路材料设计一个检验器,利用检测器检验暗盒里的电路并做好记录。 四、看一看(先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小组合作检测暗盒里的电路。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师:完成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五、检测自学效果1、学生交流、汇报2、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判断(1)学生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判断。(2)学生找出判断正确与否的原因所在。(3)学生说出自己的探究体会和验证后的反思。(4)教师布置在今后探究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要求。六、小结今天,同学们学会解密暗盒的方法。今后,希望你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和领域,根据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从中发现规律,造福人类。教学小记:第3课 研究磁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41页内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2、知道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测量方法。3、知道指南针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出磁铁的性质。2、能利用各种方法测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3、能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作相关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磁现象有浓厚的兴趣。2、意识到磁现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3、乐于探究、善于发现。教学重点: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自制水浮式指南针。教具准备:学生准备:不同形状的磁铁、缝衣针 、回形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玩具,你们想看吗?(想)2教师演示:唐老鸭磁性玩具。3提问:唐老鸭为什么会翩翩起舞呢?(有吸铁石吸着)二、探究活动1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1)讲述:吸铁石在科学上称作磁铁,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磁铁(板书课题),你们在平时看到过哪些形状的磁铁?(2)学生汇报:环形磁铁(3)提问:还有哪些形状的磁铁?(4)教师出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菱形磁铁(指南针),学生辨认。教师:磁铁有哪些性质呢?学生自由发言。下面这节课探究磁铁的性质。三、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2、知道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测量方法;3、能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知道指南针的作用。要达到目标,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四、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38-39页的内容。借助学具动手操作探究磁铁的性质。思考:磁铁有哪些性质? 五、看一看(先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师:自学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六、检测自学效果1、汇报、交流、2、小结:(1)磁力最大的部位是磁极。磁铁指向北的一端是北极,用“N”表示;指向南的一端是南极,用“S”表示。(2)磁铁的性质:磁铁能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上不同部位的磁力有大有小、磁极可以指示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3)介绍指南针的制作原理。(4)指南针就是一块小磁铁,它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指南的一端成为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成为北极,用“N”表示。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战国时被称为司南。磁铁和指南针都有一样的性质。)七、出示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40-41页的内容。借助学具动手操作研究磁化现象,并制作简单的磁铁玩具。 八、看一看(先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小组合作制作简单的磁铁玩具,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师:自学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五、九、检测自学效果1、汇报、交流、展示自己的玩具。2、小结:十、当堂训练1、课堂作业。磁铁的性质是(磁铁能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上不同部位的磁力有大有小)、(磁极可以指示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2、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了磁铁?十一、总结应用(1)小结课文。(2)自制水浮式指南针。十二、板书设计第3课 研究磁铁磁铁的性质是(磁铁能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上不同部位的磁力有大有小)、(磁极可以指示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教学小记:第5课 电磁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44页内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2、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导线缠绕的圈数有关。3、知道电磁铁的两极是可变的。4、知道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2、能够做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3、能够对电磁铁的两极变化进行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1、积极主动地研究电磁铁,体会探究的乐趣;2、乐于合作与交流。教学重点:认识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研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和磁极变化的因素。教具准备:学生准备:电池、铁钉、导线、回形针、指南针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出示一包大头针与牙签的混合物)1教师提问:怎样快速的分开它们?学生可能提出用磁铁把大头针吸上来。2教师给予肯定后,说:我还有一种办法。演示(像魔术师一样):先用铁钉去吸,不行;再用导线去吸,也不行;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铁钉上又去吸,还是不行;最后,把电池接通到导线的两端,终于吸上了大头针。教师介绍这个装置叫电磁铁。今天我们来学习电磁铁。板书课题(电磁铁)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2、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导线缠绕的圈数有关。3、知道电磁铁的两极是可变的。4、知道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要达到目标,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42-43页的内容。借助学具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思考:(1)电磁铁有哪些性质?(2)电磁铁和磁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四、看一看(先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师:自学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五、检测自学效果1、汇报、交流、2、小结:(1)磁铁的性质:电磁铁可以吸铁,电磁铁磁极的方向可以改变(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会改变电磁铁的磁力。(2)电磁铁和磁铁的相同之处是:都有南北极,都可以用来指示方向:不同之处是:电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和磁极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变,而 磁铁却不可以。强调:电磁铁本身是个短路电路,通电时间长导线会发烫,因此通电时间不能太长,必要的时候可以在电路中连接一个小灯泡。六、出示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44页的内容。看看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电磁铁。 七、看一看(先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师:自学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2《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 涤纶纤维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电热电热器升温速度考核试卷
- 浙教版(广西、宁波)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太阳能研究报告-查找与替换》教学设计
- 医疗器械行业线上线下融合考核试卷
- 统计法治培训
- 涤纶纤维在现代农业技术与智能温室产业的应用前景与挑战展望考核试卷
- 电气设备风险管理批发考核试卷
- 小学美术浙美版一年级下册12 手指印画教学设计
- 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
- 2025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承包餐馆协议书模板
- 《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2015年版
- (省统测)贵州省2025年4月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历史试卷(含答案)
-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 第三方房屋抵押担保合同
- 2025年山东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下学期二模政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GB 19762-2025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宁波枢智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校园零星维修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