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浣溪沙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浣溪沙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浣溪沙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浣溪沙 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浣溪沙教学设计大庆市第十四中学 赵桂云【教材分析】浣溪沙是苏教2001课标版七年级第一单元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中的一篇振作精神的词作。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苏轼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催人奋进,激动人心。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情昂扬振拔,富有哲理。它既是一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又是语文课程中诵读欣赏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进入并领会诗词的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读。2、学会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阅读自己需要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分析。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欣赏、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佳句妙语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词中所表现的旷达的人生态度,并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结合教材的特点,我认为学生应该从这首词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体会、欣赏诗词中美的能力,因此我把“走进并领会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同时,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词,还没有掌握进入诗词意境的方法,也不懂得如何去欣赏词,因此这一教学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另一个难点。【教学难点】现在的孩子们大多生活在较为优越的环境当中,抗挫折能力较弱,因此,结合教材特点,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应该是“体会词中所表现的旷达的人生态度,并学习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学情分析】学生由于刚刚接触词,对这一文体形式较陌生,对领悟诗词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演示,充分创设情境,通过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学生逐步进入并领会诗词的意境,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诵读、欣赏、想象等方法, 使学生充分思考、主动学习,逐步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感悟诗歌中蕴藏的丰富情感与人生哲理。同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一)、对比发现,设疑激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这是汉乐府中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李白将进酒当中的诗句。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认识到年华易逝,一去不返的自然规律。然而大词人苏轼却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这其中又有怎样的缘由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近苏轼,品读浣溪沙,探寻答案。(设计意图:选取两首古诗中揭示时光易逝自然规律的语句,与苏轼浣溪沙中的相关诗句对比,上课伊始即引导学生发现本词在艺术创作上的匠心独运,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过渡:首先我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预习检测:1、 认识词师:浣溪沙是我们进入初中以来学习的第一首词,那么什么是词呢?(学生汇报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课件出示: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故俗称宋词。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句数、韵律、字数、句式、平仄上都是有规定的。内容分为上下两阕。2、解题师:谁来为我们解释一下这首词的题目?课件出示:“浣溪沙”,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师:这首词的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联系。3、走近文学大师苏轼师:作者苏轼才华横溢,是北宋著名的大文豪,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他?(学生汇报搜集到的资料)课件出示: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4、浣溪沙创作的历史背景师:文字是来自心灵的清泉,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折射。所以要想更好地读懂文字走进词的意境,首先要读懂作者,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浣溪沙创作的历史背景?(学生汇报搜集到的背景资料)课件出示: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在城东一个叫东坡的地方垦荒耕种,自号东坡居士,物质生活也比较艰苦。师:同学们知道“乌台诗案”是怎么一回事吗?生汇报: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被贬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此案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设计意图:通过预习检测,培养学生自主搜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了解到了关于词、题目、作者及创作背景,实现了本节课的一个知识与能力目标,为本课难点的突破奠定基础。)(二) 、诵读诗词,初步感知过渡:这样的经历如果发生在一般人身上,他们心情会怎样?(学生回答)然而苏轼是怎样去面对这种人生挫折的呢?下面让我们读一读这首词。谁愿意先来展示你的朗读?1、学生展示朗读后,师生共同品评(采用激励式语言进行点评,并委婉提出建议)2、朗读指导:师:朗读古诗词的时候声音、语速应该怎样?(声音洪亮,缓慢) 你感受到了词中怎样的感情基调?(昂扬 乐观)谈到古文诵读,南宋朱熹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课件出示朱熹的话)3、请学生欣赏浣溪沙配乐朗诵,感悟诗词的朗读技巧后练读4、学生再次诵读展示,师生点评(设计意图:“诵读诗词,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旨在通过展示、品评、指导、欣赏、练读、再次展示等环节逐步引导学生领悟古代诗词的朗读技巧,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情感美,实现本课的另一个知识与能力目标。)(三)、赏词中景,解词中情1、诵读小序,捕捉信息:请读一读词前小序,想一想你读出了什么。(作词的缘由)2、品读上阕,绘词中景:上阕写景,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图画。(小组合作互助)3、抓关键词,走进词境:划出上阕中的好词佳句,说说这些画面渲染出一派怎样的春景,透过字里行间你还读出了什么。明确:渲染出一派爽人耳目、沁人心脾、优美洁净、宁静淡雅的春景,又带有作者当时丝丝落寞之情。(设计意图:先诵读小序,引导学生明确此词创作的缘由。接着通过概括、想象、描绘、品读好词佳句等学习环节,通过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进入诗词的意境。从而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4、品读下阕,会情悟理师:接下来让我们齐读词的下阕,思考词的下阕在表达方式上与上阕有什么不同?(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小组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下阕的赏析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入手,让刚刚接触词的学生们了解赏析词作的角度,同时根据自身情况自选赏析角度,还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能力与个性,这种层次化教学也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对诗词赏析充满信心。)(四)、追古思今,乐观前行过渡:苏轼是伟大的词人,他更是人生的强者。同学们,当你遭遇到了人生的困难与挫折时,你将如何面对?请将你的感受写下来以勉励自己。(可引用苏轼的故事或浣溪沙中的词句)(设计意图:“追古思今”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学会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书写感受,要求 “可引用苏轼的故事或浣溪沙中的词句”,意在引导学以致用,同时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五)、课堂总结,畅谈收获师:学习了苏轼的浣溪沙,同学们一定会有很多收获,谁愿意和大家一同来分享?(学生畅谈收获)课件展示本课的知识点。(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信学生,倡导学生来做课堂总结。)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利用交互式白板的“隐藏”功能,在学生预习展示后,隐藏矩形框,显示关于词的资料,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汇报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获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在与学生课堂总结时,利用“显露器”功能逐行显示,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此外我在“诵读诗词,初步感知”的环节还插入了浣溪沙配乐朗诵,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词的意境,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调动了学生诵读诗歌的热情。(六)当堂检测,巩固提升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2、从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课内外不限),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来,写在下面。3、白居易醉歌中写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苏词和白诗都写道“唱黄鸡”,两者表达的感情一致吗?请简要分析(5分)(设计意图: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从知识积累、诗词鉴赏、对比阅读等方面考察了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对于白诗和苏词的这两个作品如时间允许的话,可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并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后作业,小试牛刀(第1题必做,2、3题任选其一)1、背诵并默写浣溪沙。 2、请将这首词改写成一篇小散文。3、课下搜集抒发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语句,并摘抄下来。(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而,我把背诵并默写诗词作为课后必做作业。将词改写成小散文意在将本节课所学付诸于笔端,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写作能力。搜集诗词,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诵读诗词的兴趣,同时2、3题任选其一的作业类型也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异。) (八)、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