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蜀 相》教案_第1页
14《蜀 相》教案_第2页
14《蜀 相》教案_第3页
14《蜀 相》教案_第4页
14《蜀 相》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蜀 相教案 蜀相教案教学目标?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点拨法。 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设想?三听三读,层层深入地把握诵读;读中有品,以品带读,品读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聊聊流行歌曲,带出唐朝乐队,说梦回唐朝,介绍大唐盛世和写作背景,明确教学任务。 同学们知道老师刚才给大家放歌曲的原因吗?(缓解紧张情绪)想让大家知道我也曾和你们一样的年轻,不过现在老了;我也很喜欢流行音乐不过老师比较喜欢那些有一定文化底蕴的。 所以老师很喜欢唐朝乐队的歌。 唐朝乐队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摇滚乐队。 老师最喜欢他们的成名曲梦回唐朝。 喜欢这首歌,不仅仅是因为它好听,更重要的是这首歌总能将我带回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气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呈现出活跃的状态。 其国势之强盛,气象之恢宏,确是令人叹为观止,她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亮点,放到世界历史上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片辉煌。 然而,遗憾的是,大唐盛世只维持了短短的五十年。 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盛世便像纽约的世贸大楼一样轰然倒塌了,而且,从此就走上了日益衰落的不归路。 因此生活在那时的人们就仿佛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一般,他们的感受是可想而知,尤其是那些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他们的感受就更强烈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蜀相的作者杜甫就是这样一个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极大抱负却壮志难酬的人。 这首七言律诗蜀相就是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就的。 当时正处于安史之乱。 2、蜀相是一首古诗。 学习古代的文学作品,诵读是非常重要的。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我们今天虽然不提倡写古体诗,但是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无疑会大有好处。 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从基调、感情、格律三方面来学习古诗的诵读。 二、了解诗歌基调,初步把握诵读。 1、基调就是指诗歌所抒发的基本感情,我们通常都是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来把握的。 所以,首先就请同学们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迅速浏览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杜甫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或那么,有谁能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来说说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吗?)明确抒发的是感伤、叹惋的心情,这也正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是读得快还是读得慢,是读得激昂还是读得低沉,是读得如奔流瀑布一泻千里,还是读得如百尺深潭潜流暗涌;是读得如“间关莺语花底滑”,还是读得如“幽咽泉流冰下难”?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3、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评,再听诵读录音,再集体朗读全诗。 4、学法指导一结合背景,整体感知,把握基调,读出感情。 三、了解诗歌格律,把握诗句节拍,再次诵读。 1、刚才同学们诵读时很自然的注意到了诗句中的停顿。 停顿在诵读时是非常重要的,古诗中的停顿和它的格律有关。 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一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词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上是一致的。 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一X X一X X一X和X X一X X一X一X X。 2、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 3、诵读指导要读准节拍,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会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4、再放诗歌录音,同学们跟读。 5、学法指导二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 四、具体分析诗句的感情,根据感情深入把握诗歌的诵读。 (一)分析颈联、尾联,具体把握感情和诵读。 1、刚才,我们通过了解诗歌的基调和格律初步把握了诗歌的诵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诗歌中最重要的内容感情,并据此更深一步的来把握诗歌的诵读。 2、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明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这两句诗中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明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4、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点拨“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或者点拨根据这些内容,你们可以怎样来形容诸葛亮?在诸葛亮前面加一些形容词该怎么加?该加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如雄才大略、谋略过人、业绩宏伟、忠心报国、忠心耿耿等。 ) 5、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 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点拨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 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6、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朗读呢?明确“天下计”、“老臣心”“身先死”“泪满襟”该读重。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前句要读得稍快,带惋惜的语气,“死”字要读得沉痛;后句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而涕下的感觉。 7、个别读,集体读,听录音读,再读。 (二)、分析首联、颈联,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握诵读。 1、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 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 2、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明确有,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 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 远大的理想和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就都无可奈何的失落了。 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 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 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那么,老杜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由来已久的还是来游诸葛武候祠后才有的? 3、这种由来已久的感情在前两句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老师点拨、明确“丞相”(能否改为“蜀相”?为什么?)“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寻”特意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柏森森”令人联想到诗经中的召南?甘棠,暗示出蜀人对丞相的敬爱;同时还可以理解为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自”“空”该怎么理解? 4、揣摩语言,分析“自”“空”、比较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 、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 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与诗人无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 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自”“空”二字的作用杜甫用“空”“自”等词的妙处在于沟通了情与景之景的联系,以“自”烘托了人的心情,正所谓是“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这里“自”“空”两字也有此等功用。 、想象体会意境这是一幅带着浓浓的寂寞和悲凉的春色图。 正所谓是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 5、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读?明确“丞相”要读出亲近的味道,“寻”读升调,读出仰慕之情。 “柏森森”要读得平缓,读出欣慰的语气。 后句读出惋惜的语气,前四字稍快,后三字则要慢,“自”“空”要重读,体现出诗意的逆转。 6、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7、合上书听录音,跟着背诵。 五、课堂总结(请学生来进行)朗读古诗词的技巧 1、把握基调结合背景、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2、体会感情联想品味、揣摩语言、想象意境 3、懂点格律读准节拍、注意平仄、读出重音联想和想象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 联想社会背景,联想相关的历史,联想相关的作品,想象诗歌的意境。 (联想大唐盛世,作者的思想,诸葛亮的事,壮志未酬的英雄,诗经中的甘棠等,想象寂寞春色图) 六、作业背诵全诗蜀相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景物描写对揭示诗歌主旨的作用。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古典诗歌相关知识复习。 二、我们刚感受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风格,其中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所塑造的华丽神奇的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得印象,接下来我将要认识的是一位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通过他的作品,去解读他的思想。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他的一生正好赶上了安史之乱,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 这也使他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且在他得作品中得到体现。 可以说他把自己的生活状态都写进了诗歌,所以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称为“诗圣”。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在成都时所写的一首蜀相。 三、确定蜀相一诗的形式,七律诗,有八句,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诗歌的学习,诵读是非常重要的。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我们今天虽然不提倡写古体诗,但是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无疑会大有好处。 今天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从基调、格律等方面来学习古诗的诵读。 四、诵读指导如果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读得慢,低沉些,读出点感伤。 反之则相反。 就如刚刚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应该要轻快些。 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集体朗读全诗。 五、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一X X一X X一X和X X一X X一X一X X。 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 学法指导二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 集体朗读。 六、读准了音节后,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感情了记得在学威尼斯的时候,我们重点分析过其中的景色描写,透过这些景色描写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情,还记得王国维对此概括的一句话吗?在写作中,景色的描写很重要,他能揭示文章的主旨,我们写作个简单的练习,大家来写写“雨”。 中国古代的诗歌中也十分注意景色的描绘,以此寄托作者的情。 我们说诗歌中寄托了作者感情得景物叫意象,而这些意象所形成的氛围就是意境(以沁园春?长沙作示范)。 所以我们发现要理解一首诗歌对于对于意象的把握很重要。 七、接下来,我们看这首诗,很明显也有景的描写和主旨的揭示,哪几联在写景?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简要分析,“自”“空”该怎么理解?改为尽,皆有何不同)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 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 八、分析本诗的关键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颈联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