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件)人体弓弦力学系统_第1页
(优质课件)人体弓弦力学系统_第2页
(优质课件)人体弓弦力学系统_第3页
(优质课件)人体弓弦力学系统_第4页
(优质课件)人体弓弦力学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弓弦力学系统 1 人有两大属性 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医学的整体观 2 人的自然属性告诉我们 人为了生存 必须进行物质索取 比如衣食住行 和自我再生产 性欲 才能延续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传承 3 人的社会属性告诉我们 人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所有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 比如生产关系 亲属关系 同事关系等等 现实社会中的人 必然是生活一个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 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 人类的这两大基本属性中离不开一个共同点 就是人的运动性 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 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同时运动具有守恒性 即运动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 其具体形式则是多样的并且互相转化 在转化中运动总量不变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离不开运动 运动是人的根本属性 5 力是人类运动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元素 人生活在地球上 首先会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 要维持人体的正常姿势 包括卧姿 坐姿 站姿 就必须形成与重力相适应的解剖结构 其次 人体为了生存要劳动 运动 会受到各种力的影响 6 从物理学的知识得知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人体的骨骼是支架 连接骨骼的软组织是维持这个支架保持正常位置和完成运动功能的纽带 骨骼本身不能产生运动功能 只有在软组织的牵拉作用下 才会完成运动功能 7 人体内的3种基本力学形式 在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时 力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人体内部有固体物质和流体物质两大类 固体物质 各种软组织 如肌肉 韧带 血管 淋巴管 神经 腱鞘 滑囊 关节囊 筋膜 大脑 脊髓和各种内脏器官 和骨骼 流体物质 血液和各种组织液 人体内的力学系统包括固体力学系统和流体力学系统 这两大系统所表现的力学形式多种多样 概括起来为3种基本的力学形式 即拉力 压力 张力 力的反作用力 又称为应力 各种力作用于人体时 都有一个反作用力 所以在研究力对人体影响时 都采用应力这个概念 这样人体内的3种基本的力学形式称之为拉应力 压应力 张应力 8 拉应力是方向沿一条线向两端方向相反的离心作用力 9 压应力是方向沿一条线方向相对的向心作用力 10 张应力是方向从一个圆的中心或一个球的中心向周围扩散的作用力 11 组成人体的各种物质从外部物理性质来分类 可分为刚体 柔体和流体 骨组织属于刚体 各种软组织 包括大脑 脊髓 各内脏器官 肌肉 韧带 筋膜 腱鞘 神经 滑囊 关节囊等都属于柔体 各种体液 包括血液 都属于流体 压应力是沿一条线方向的相对向心作用力 刚体 柔体 流体都可能受到压力的影响 但主要是刚体 拉应力主要作用于各种软组织 张应力主要是流体在流动时 管腔容量小而流体的流量大而产生的张力或流体被堵塞 滞留而产生的作用力 12 人体的所有关节都是由骨性组织 刚体 构成它的主要部分 故关节大多受到压应力的影响 大脑 脊髓和内脏器官在人体内都呈现悬挂式的 因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它自身的重量就形成了对抗性的拉力 所以都受到拉应力的影响 其他的软组织的两端或周边都附着在其他的组织结构上 因此也都受到拉应力的影响 而体液 包括血液 容易产生张力 在组织器官内都易受到张应力的影响 13 人体对力的自我调节功能 1 被异常力学状态所影响和破坏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通过自我调节功能进行纠正 恢复正常 既不造成疾病 也不产生新的病理变化而造成另一种疾病 2 被异常力学状态所影响和破坏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进行对抗性的调节 即用增生 硬化 钙化 骨化和组织重建来对抗这种异常力学状态 阻止力的继续影响和破坏作用 此为自身保护性调节 但这种调节容易造成新的病理因素 形成新的疾病 如骨质增生 肌肉增生和各种软组织硬化 钙化 骨化都是这种对抗性调节的结果 14 3 当异常的力学状态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产生较大强度的破坏时 人体则被迫采取第3种调节方法 即适应性调节方法 这种适应性的调节方法也可夹杂对抗性的调节 这种调节只能保持一部分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不被破坏 而另一部分被破坏 比如 小儿髋关节半脱位长期得不到正确治疗和纠正 直至长大成人 人体就通过适应性的调节功能使髋臼变形 股骨头变形 股骨头外侧肌肉硬化和钙化 来保持髋关节的伸曲功能和人的行走能力 15 弓弦力学系统 16 人类在逐渐进化过程中 各骨骼之间形成了类似弓箭形状的力学系统 使人体能够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17 弓弦力学系统是以骨为弓 关节囊 韧带 肌肉 筋膜为弦 完成人体特定功能的力学系统 分为动态弓弦力学系统和静态弓弦力学系统 静态弓弦力学系统是维持人体正常姿势的固定装置 动态弓弦力学系统是以肌肉为动力 是人体骨关节产生主动运动的基础 18 弓弦力学系统的组成构架 19 学习要领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平衡功能 20 静态弓弦力学系统 关节之间的连接方式骨与骨之间以致密结缔组织形成的关节囊及韧带连接方式称为关节连接 关节连接是人体保持姿势及运动功能的基本单位 是一个典型的静态弓弦力学系统 21 动态弓弦力学系统 人体进化为直立行走 其关节连接的形状和关节受力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骨骼本身不能产生运动 关节是将骨骼连接起来的一种高度进化模式 只有骨骼肌收缩 才能带动关节的运动 也就是说 正常的关节是运动的基础 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 人类骨骼肌都是超关节附着 即肌肉的两个附着点之间有一个关节存在 肌肉收缩会使该关节产生位移 所以单个运动单元是一个典型的动态弓弦力学系统 包括一个正常的关节 静态弓弦力学系统 和超关节附着的骨骼肌 22 23 整体弓弦力学系统 人体为了完成不同地运动功能 就需要多个运动单元联合协调 在一个关节的内 外 前 后均有多组功能不同的软组织附着 从而形成了类似斜拉桥拉索连接的多个弓弦力学系统 24 苏通大桥 诺曼底大桥 25 桥承受的主要荷载并非它上面的汽车或者火车 而是其自重 主要是我们脚下的主梁 索塔两侧是对称的斜拉索 通过斜拉索将索塔主梁连接在一起 现在假设索塔两侧只有两根斜拉索 左右对称各一条 这两根斜拉索受到主梁的重力作用 对索塔产生两个对称的沿着斜拉索方向的拉力 根据受力分析 左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向左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 同样的右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右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 由于这两个力是对称的 所以水平向左和水平向右的两个力互相抵消了 最终主梁的重力成为对索塔的竖直向下的两个力 这样 力又传给索塔下面的桥墩了 斜拉索数量再多 道理也是一样的 之所以要很多条 那是为了分散主梁给斜拉索的力而已 26 27 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分为躯干弓弦力学系统和四肢骨关节弓弦力学系统 躯干弓弦力学系统又分为颈椎弓弦力学系统 胸椎弓弦力学系统 腰椎弓弦力学系统 四肢弓弦力学系统分为肩关节弓弦力学系统 肘关节弓弦力学系统 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 手关节弓弦力学系统 髋关节弓弦力学系统 膝关节弓弦力学系统 踝关节弓弦力学系统 跖趾关节弓弦力学系统 这些弓弦力学系统又相互连接 形成一个整体的力学系统 28 颈部弓弦力学系统 头颈结合部到颈胸结合部 1 颈部静态弓弦力学系统 保持枕骨与颈椎 颈段椎骨 锁骨的正常位置 1 颈椎环形弓弦力学系统 以颈椎为弓 连接相邻颈椎的软组织 如颈椎间盘 寰枕前膜 寰枕后膜 寰椎十字韧带为弦 2 颈椎前纵形弓弦力学系统 前纵弓弦力学系统以颈椎体前部为弓 前纵韧带及颈前方的韧带为弦 3 颈椎后纵形短弓弦力学系统 后纵弓弦力学系统以颈椎体后部为弓 后纵韧带为弦 关节突关节韧带 齿状突韧带 黄韧带 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为弦 29 30 2 颈部动态弓弦力学系统 完成头颈部运动生理功能 1 颈部后纵形短弓弦力学系统 以枕骨后部 第1 2颈椎为弓 椎枕肌为弦 使头和寰椎沿枢椎旋转 2 颈部后纵形长弓弦力学系统 以枕骨 第1 7颈椎为弓 项韧带为弦 保持颈椎生理屈度 3 颈部后侧面短斜形长弓弦力学系统 以相邻2 3个颈椎为弓 多裂肌 回旋肌为弦 保持相邻2 3个颈椎的正常位置 4 颈部后侧面长斜形长弓弦力学系统 以枕骨第1 7颈椎 肩胛骨内上角为弓 骶棘肌中头 颈棘肌 半棘肌 最长肌 肩胛提肌 前 中 后斜角肌为弦 完成颈部的各项功能 31 从颈椎的弓弦力学系统的组成可以看出 颈段的弓弦力学系统中颈椎作为共用的弓 在其前 后 左 右均有软组织附着 因这些软组织的另一端附着点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弓弦力学系统 这些软组织在颈椎的附着点就是弓弦结合部 是应力集中的部位 也是容易损伤的部位 同时 由于有颈椎的生理屈度的存在 颈胸结合部也是一个应力集中部位 这样 第7颈椎既是软组织附着点 又是生理屈度转折点 所以它是双重应力集中的部位 最容易受到损伤 32 33 T2WI矢状面 椎体呈中等信号 边缘皮质呈低信号T1WI矢状面 椎体呈中等信号 边缘皮质呈低信号正常颈椎的MRI 34 35 T2WI B C 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C2 3 C5 6椎间盘信号减低 C3 4椎间盘向后突出 相应层面蛛网膜下腔隙变窄 脊髓轻度受压 T1WI A 显示突出间盘呈等信号 36 a 颈椎CT 椎体后缘示肾形骨块影 与椎体后缘间有透亮间隙 b 颈椎矢状位重建 颈2 4椎体后缘见纵行长条状骨性结构影 与椎体后缘间有透亮间隙 c d 颈椎SET1WI和FSET2WI 颈4 7水平椎体后方见长条状 不均匀长T1短T2异常信号 同水平硬膜囊及脊髓受压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37 T1WI A 显示病灶呈不均匀低信号 T2WI B 显示C5 6椎间隙及椎间盘消失 C5 C6椎体变形 融合 呈不均匀高信号 后缘脓肿压迫硬膜囊 增强扫描 C D 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C5 C6椎体结核并周围冷脓肿形成 38 胸部弓弦力学系统颈胸结合部到胸腰结合部 1 胸部静态弓弦力学系统 维持胸椎及肋骨 锁骨 胸骨的正常位置 1 胸椎环形弓弦力学系统 以胸椎为弓 连接相邻胸椎的软组织 胸椎间盘 关节囊 韧带 为弦 2 胸椎前纵形弓弦力学系统 前纵弓弦力学系统以胸椎前部为弓 前纵韧带为弦 3 胸椎后纵形短弓弦力学系统 后纵弓弦力学系统以胸椎后部为弓 后纵韧带为弦 关节突关节韧带 黄韧带 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为弦 4 胸廓弓弦力学系统 以胸椎 肋骨和胸骨为弓 附着于胸椎和肋骨的的关节囊 韧带为弦 39 2 胸部动态弓弦力学系统 完成胸背部运动功能 1 胸部后纵形长弓弦力学系统 以第1 12胸椎为弓 骶棘肌头 颈 胸棘肌 半棘肌 最长肌 髂肋肌胸段等软组织为弦 保持胸椎的生理屈度 2 胸部后侧面短斜形长弓弦力学系统 以相邻2 3个胸椎为弓 多裂肌 回旋肌为弦 保持相邻2 3个胸椎的正常位置 并参与完成相邻2 3个胸椎的旋转功能 3 胸部横形弓弦力学系统 以胸椎 肋骨 胸骨为弓 肋横突韧带 肋间肌 胸肋关节韧带 胸大 小肌 上后锯肌 下后锯肌为弦 维持胸廓的正常形态 40 从胸椎的弓弦力学系统的组成可以看出 胸段的弓弦力学系统中胸椎作为共用的弓 在其前 后 左 右均有软组织附着 因这些软组织的另一端附着点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弓弦力学系统 这些软组织在胸椎 肋骨 胸骨的附着点就是弓弦结合部 是应力集中的部位 也是容易损伤的部位 同时 由于有胸椎的生理屈度的存在 颈胸结合部 胸腰结合部也是一个应力集中部位 这样 颈胸结合部 胸腰结合部的软组织附着点也是应力最集中的部位之一 容易受到损伤 41 MRI平扫T1WI B T2WI A C 示胸7 8椎体相邻缘骨质破坏 相应椎间隙变窄 局部椎管内硬膜外冷脓肿形成 脊髓受压变形 胸椎结核 42 腰部弓弦力学系统颈胸结合部到骶髂结合部 1 腰椎静态环形弓弦力学系统 保持腰椎的正常位置 1 腰椎静态环形弓弦力学系统 以腰椎为弓 连接相邻腰椎的软组织 胸椎间盘为弦 2 腰椎前纵形弓弦力学系统 前纵弓弦力学系统以腰椎前部为弓 前纵韧带为弦 3 腰椎后纵形短弓弦力学系统 后纵弓弦力学系统以腰椎后部为弓 后纵韧带为弦 关节突关节韧带 黄韧带 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为弦 43 2 腰椎动态环形弓弦力学系统 完成腰部的运动功能 1 腰部后纵形长弓弦力学系统 以第1 5腰椎为弓 骶棘肌 背阔肌 胸腰筋膜等软组织为弦 保持胸椎的生理屈度 完成弯腰等功能 2 腰部后侧面短斜形长弓弦力学系统 以相邻2 3个腰椎为弓 多裂肌 回旋肌为弦 保持相邻2 3个腰椎的正常位置 并参与完成相邻2 3个腰椎的旋转功能 3 腰部侧面的斜形弓弦力学系统 以腰椎 横突 骨盆 股骨上段为弓 髂腰肌 腹内外斜肌 腹横肌等软组织为弦 维持骨盆的正常位置 完成弯腰 腰部侧弯等功能 44 从腰椎的弓弦力学系统的组成可以看出 腰段的弓弦力学系统中腰椎作为共用的弓 在其前 后 左 右均有软组织附着 因这些软组织的另一端附着点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弓弦力学系统 这些软组织在腰椎的附着点就是弓弦结合部 是应力集中的部位 也是容易损伤的部位 同时 由于有腰椎的生理屈度的存在 胸腰结合部也是一个应力集中部位 这样 胸腰结合部的软组织附着点也是应力最集中的部位之一 容易受到损伤 45 46 47 A 正位片 B 侧位片a 椎体 b 椎弓环 c 横突 d 棘突 e 椎弓板 f 关节突 48 a 椎间盘层面b 椎体中部层面 49 正常腰椎的CT表现 A 椎体中央层面 B 椎间盘层面a 椎弓根 b 椎弓板 c 骨性椎骨 d 横突 e 棘突 f 黄韧带 50 正常腰椎横断位MRT2WI表现 51 正常腰椎横断位MRT1WI表现 52 正常腰椎矢状位MR表现 53 正常腰椎矢状面T1WI A 及T2WI B MRI表现 54 腰椎正侧位片示腰4椎体右侧及前上缘骨质破坏 腰3 4椎间盘变窄 腰椎以腰4椎体向左侧凸 腰椎结核 55 a 腰椎侧位片 腰椎曲度变直 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硬化 椎间隙变窄 腰4 5 腰5 骶1椎间隙内见 真空 征 b c 腰椎SET1WI和FSET2WI 椎体骨髓呈片状不均匀短T1长T2异常信号 黄骨髓转换 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腰1 骶1椎间盘不同程度向后突出 以腰4 5水平明显 硬膜囊前缘受压呈波浪状 d 腰椎CT 椎间盘向周围膨出 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椎间关节骨质增生 左侧关节间隙内积气 椎管变形 狭窄 e 腰椎CT 椎间盘向周围膨出 其内见积气 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椎间关节骨增生肥大 双侧神经根管狭窄 腰椎退行性变影像学表现 56 a 颈椎CT 椎间盘向后正中突出 b 腰椎CT 椎间盘向右后方突出 c 颈椎CT 椎间盘向后突出并钙化 d 腰椎CT 椎间盘向右后外侧突出 e 颈椎SET1WI 颈5 6椎间盘突出 f 腰椎SET1WI 腰4 5椎间盘突出并游离于腰5椎体后方 57 CT横断面软组织窗 A 及骨窗 B 示椎小关节增生 椎管变形狭窄 椎体后缘显示 双边征 A 腰椎滑脱 58 MRI平扫T2WI A T1WI B 示腰4椎体前移 脊柱序列线中断腰椎滑脱 59 CT平扫横断面示腰5 骶1椎间盘后缘局限向右外侧突出 并压迫硬膜囊 右侧侧隐窝轻度变窄 右侧神经根受压移位腰椎间盘突出 60 肩部弓弦力学系统肩关节到肘关节 1 肩部的静态弓弦力学系统 维持肩关节的正常位置 肩关节第一层环形弓弦力学系统为静态弓弦力学系统 是以肩胛骨关节盂 肱骨头为弓 肩关节关节囊 关节周围韧带 如盂肱前 中 后韧带等 为弦 作用是将肩关节固定于正常的位置 61 2 肩部的动态弓弦力学系统 完成肩关节的生理功能 1 肩关节第二层环形弓弦力学系统是以肩胛骨 肱骨头为弓 肩袖为弦 完成肩关节外展等功能 2 肩关节前侧长弓弦力学系统是以喙突 肩胛骨关节盂 肱骨 桡骨粗隆为弓 以肱二头肌 喙肱肌为弦 完成屈肩 屈臂和屈肘功能 3 肩关节外侧长弓弦力学系统是以锁骨 肩胛骨为弓 以三角肌为弦 完成肩关节外展 前屈 内旋 外旋 后伸等功能 4 肩关节后侧长弓弦力学系统是以肩胛骨关节盂 肱骨 尺骨鹰嘴等为弓 以肱三头肌为弦 完成伸肘功能 62 从上面的弓弦力学系统中 可以看出 肩关节的功能主要与肩关节的环形弓弦力学系统 屈侧 伸侧弓弦力学系统和外侧长弓弦力学系统有关 肩关节环形弓弦力学系统中 第一层弓弦力学系统是固定装置 外侧长弓弦力学系统由于三角肌腹宽大 起止点长而宽 所以 三角肌损伤后的代偿能力较强 肩关节屈侧长弓弦力学系统和肩关节第二层环形弓弦力学系统是影响肩关节功能的主要因素 肌肉的起止点 肱二头肌长短头起点 部分肩袖的止点 是应力集中点 只要调节了这些软组织的起止点的力平衡 肩关节的功能就能恢复正常 63 右肩关节脂肪抑制斜冠状位 a 和横轴位 b FSET2WI 显示冈上肌腱及周围长T2异常信号 肩峰下 三角肌下滑液囊少量积液 肩袖撕裂MRI表现 64 右肱骨头离开肩胛盂向前下移位右肩关节脱位 65 肘部弓弦力学系统肘关节到桡腕关节 1 肘关节静态环形弓弦力学系统 维持肘关节正常位置肘关节环形弓弦力学系统 是以肱骨滑车 桡骨头为弓 肘关节关节囊 关节周围韧带为弦 作用是将肘关节固定于正常的位置 66 2 肘关节动态环形弓弦力学系统 完成肘关节运动功能 1 肘关节外侧弓弦力学系统是以肱骨滑车 桡骨 掌指骨为弓 以伸指伸腕肌为弦 完成伸指伸腕功能 2 肘关节前侧长弓弦力学系统是以喙突 肩胛骨关节盂 肱骨 桡骨粗隆为弓 以肱二头肌 喙肱肌为弦 完成屈肩 屈臂和屈肘功能 3 肘关节后侧长弓弦力学系统是以 肩胛骨关节盂 肱骨 尺骨鹰嘴为弓 以肱三头肌为弦 完成伸肘功能 67 从上面的弓弦力学系统中 可以看出 肘关节环形弓弦力学系统是固定装置 肘关节外侧 前侧和后侧弓弦力学系统是肘关节活动的动力装置 根据弓弦力学系统的力学原理 这四个弓弦力学系统中 肌肉 韧带起止点 肌腱跨关节处是应力集中点 也是最容易受到损伤的部位 只要调节了这些软组织的起止点的力平衡 指间关节的功能就能恢复正常 68 左侧肱骨髁上骨折 断端有旋转及向前向内成角移位 为伸直型 69 X线正 斜位片 A B 示前臂软组织肿胀 结构不清 桡骨远侧干骺端斑点状骨质破坏 伴骨膜反应 左前臂软组织感染 70 a b 平片 左肘关节痛风结节钙化 a 多个跖趾关节 趾间关节和跗趾关节侵蚀性 穿凿状骨质破坏 其周围可见软组织肿块形成 b 痛风性关节炎X线表现 同一患者 71 腕关节 指关节弓弦力学系统桡腕关节到手指 1 腕关节 指关节静态弓弦力学系统 1 腕关节静态弓弦力学系统 以是桡骨 各腕骨 掌骨头为弓 腕关节周围的关节囊 韧带为弦 作用是保持腕关节的正常位置 2 指关节静态弓弦力学系统 指间关节环形弓弦力学系统是以指骨底和指骨头为弓 指间关节关节囊 关节周围韧带为弦 作用是将指间关节固定于正常的位置 72 2 腕关节 指关节动态弓弦力学系统 1 腕关节动态弓弦力学系统 以肱骨 尺骨 桡骨 各腕骨 掌骨头为弓 以屈指屈腕肌为弦 完成腕关节的运动功能 2 指间关节屈侧长弓弦力学系统是以指骨为弓 以屈指肌腱为弦 完成屈指功能 3 指间关节伸侧长弓弦力学系统是以指骨为弓 以伸指肌腱为弦 完成伸指功能 73 从上面的弓弦力学系统中 可以看出 指间关节环形弓弦力学系统是固定装置 指间关节伸侧和屈侧长弓弦力学系统是指关节活动的动力装置 根据弓弦力学系统的力学原理 这三个弓弦力学系统中 肌肉 韧带起止点 肌腱跨关节处是应力集中点 只要调节了这些软组织的起止点的力平衡 指间关节的功能就能恢复正常 74 手部CTA 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 简称CT血管造影即CTA 75 A 右手平片示鱼际部一低密度的软组织肿块影 B 同一病例右手MRIT2WI见第1 2掌骨间一分叶状高信号肿块影 其信号强度与脂肪组织相同 软组织脂肪瘤 76 a 双手小关节多发对称性侵蚀性骨质破坏 关节间隙变窄 b 为a局部放大像 显示典型边缘侵蚀性骨质破坏 c 髋关节关节面侵蚀破坏 关节间隙显著变窄类风湿性关节炎 77 髋部弓弦力学系统 1 髋关节静态弓弦力学系统髋关节环形弓弦力学系统 以髋臼和股骨头为弓 以髋关节囊 关节周围韧带为弦 维持髋关节的正常位置 78 2 髋关节动态弓弦力学系统 1 髋关节前侧纵形弓弦力学系统 以髂前下棘 髋关节 股骨 髌骨为弓 以股四头肌为弦 作用是前屈髋关节 2 髋关节外侧短纵形弓弦力学系统 以髂骨 髋关节 股骨上段为弓 以臀中 小肌为弦 作用是外展髋关节 3 髋关节外侧长纵形弓弦力学系统 以髂骨 髋关节 股骨 腓骨头为弓 以扩筋膜张肌 髂胫束为弦 作用是外展髋关节 4 髋关节后侧纵形弓弦力学系统 以坐骨棘 坐骨结节 髋关节 股骨 腓骨头为弓 以股二头肌为弦 作用是后伸髋关节 5 髋关节内侧斜形弓弦力学系统 以耻骨 坐骨结节 髂前上棘 髋关节 股骨 胫骨上段内侧为弓 以缝匠肌 半腱肌 半膜肌 内收肌为弦 作用是内收髋关节 并有屈髋屈膝功能 79 a 双髋关节正位片 左髋关节内下方见巨大不规则形态钙化性肿块 b c 横轴及冠状位CT 钙化性肿块呈不均匀密度 其内见多发低密度间隔 d CT三维容积再现 肿块呈不规则分叶状 未累及左髋关节肿瘤样钙质沉积症影像学表现 80 膝部弓弦力学系统 1 膝关节静态弓弦力学系统 1 膝关节环形弓弦力学系统 以股骨下段 胫骨上段为弓 膝关节关节囊 关节周围韧带 如胫 腓侧副韧带 腘斜韧带等 为弦 作用是将膝关节固定于正常的位置 2 髌骨环形弓弦力学系统 以股骨下段 髌骨 胫骨上段为弓 髌股韧带 髌内 外侧支持带为弦 将髌骨固定在正常位置 3 膝关节外侧纵形弓弦力学系统 以股骨下段 胫骨上段为弓 附着于腓骨内侧的软组织为弦 作用是使膝关节保持膝外翻角的正常位置 81 2 膝关节动态弓弦力学系统 1 膝关节前侧长纵形弓弦力学系统 以股骨下段 髌骨上部为弓 股四头肌为弦 作用是使膝关节伸直功能 2 膝关节前侧短纵形弓弦力学系统 以髌骨下部 胫骨上部为弓 髌韧带为弦 作用是使膝关节伸直功能 3 膝关节内侧纵形弓弦力学系统 以股骨下段 胫骨上段为弓 附着于胫骨内侧的软组织为弦 作用是使膝关节保持膝外翻角的正常位置 并可协助伸膝 屈膝 4 膝关节后侧纵形弓弦力学系统 以股骨下段 胫腓骨 跟骨为弓 腓肠肌为弦 作用是使膝关节屈曲 82 从上面的弓弦力学系统中 可以看出 膝关节是通过附着于肘关节的软组织 通过类似弓箭的力传导方式来保持正常的关节对位 完成各种功能 由于有膝外翻角的存在 膝关节内侧纵形弓弦力学系统尤为重要 它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始发病灶 随着病情发展 影响膝关节其他弓弦力学系统的异常 最终引发临床表现 根据弓弦力学系统的力学原理 肌肉 韧带的起止点 弓弦结合部 是应力最集中的部位 经过膝关节的软组织的行经路线也是应力集中部位 只要调节了这些软组织的起止点以及软组织的行经路线的力平衡 膝关节的功能就能恢复正常 83 膝关节矢状位SET1WI a 和脂肪抑制FSET2WI b 显示前交叉韧带增粗 呈不均匀长T1长T2异常信号 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表现 84 膝关节矢状位SET1WI a 和脂肪抑制FSET2WI b 显示后交叉韧带中断 局部结构紊乱 呈不均匀长T1长T2异常信号 后交叉韧带损伤MRI表现 85 A B 膝关节CT三维成像 C 小腿CTAVR重建 右腓骨外后方可见血管瘤 骨关节CT三维成像 86 踝足关节的弓弦力学系统 1 踝足关节静态弓弦力学系统 1 踝关节静态弓弦力学系统 是以胫腓骨跟骨 距骨为弓 踝关节关节囊 关节周围韧带为弦 作用是将踝关节固定于正常的位置 2 足部关节静态弓弦力学系统 由跗骨 跖骨 趾骨为弓 以各关节之的关节囊 韧带为弦 维持足部关节的正常位置 87 2 踝足关节动态弓弦力学系统 1 踝关节伸侧长弓弦力学系统 是以胫 腓骨 跗骨 跖骨为弓 以胫骨前肌 趾长伸肌 拇长伸肌为弦 完成踝关节背屈功能功能 2 踝关节屈侧长弓弦力学系统 是以胫 腓骨 跗骨 跖骨为弓 以胫骨后肌 趾长屈肌 拇长屈肌 腓肠肌为弦 完成踝关节跖屈功能功能 3 踝关节外侧长弓弦力学系统 是以腓骨 跗骨为弓 以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为弦 完成踝关节外翻及跖屈功能 4 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背侧长弓弦力学系统 是以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为弓 以伸趾肌为弦 完成伸趾功能 5 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跖侧长弓弦力学系统 是以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为弓 以屈趾肌为弦 完成屈趾功能 88 从上面的弓弦力学系统中 可以看出 踝关节环形弓弦力学系统是固定装置 踝关节伸侧 屈侧和外侧长弓弦力学系统是踝关节活动的动力装置 根据弓弦力学系统的力学原理 这三个弓弦力学系统中 肌肉 韧带起止点 肌腱跨关节处是应力集中点 只要调节了这些软组织的起止点的力平衡 踝关节的功能就能恢复正常 89 A 外伤致骨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