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历史卷(七.doc_第1页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历史卷(七.doc_第2页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历史卷(七.doc_第3页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历史卷(七.doc_第4页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历史卷(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历史卷(七)(90分钟100分)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题文】史记载:“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即秦始皇51岁去世。清代史学家钱大昕指出,秦始皇未活到51岁,此处“五”应为“立”,但无证据。而今,“在日本高山寺所藏的史记抄本中,这个词就是做立,这样就找到版本的依据,再加上一些旁证的材料,我们就把这个错误改过来了”。对此,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史记中存在史实错误,不能作为史料B.各种史料复杂多样,必须加以甄别、考证C.没有版本依据,无法确定史实方面的正误D.历史学实际上是考证史实正误的一门学科【解析】史记是学习、研究汉武帝之前的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史料,不能因为其中存在一些史实错误,就否定这一点,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史料的复杂性,其中有正确的符合史实的,也有错误的,因此必须对其予以考证,B项正确;C项错误,版本依据只是判断标准之一,判断标准还有历史遗物、遗迹等;考证史实只是历史学的任务之一,其他的如探讨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吸取其经验教训等,D项错误。答案选B项。【答案】B【结束】2.【题文】汉书食货志载:“辟土殖谷为农。”这种历史现象说明A.古代中国农业即种植业B.农业耕作以人力为动力C.粮食种植在农业中有特殊地位D.农民主要指开荒种植谷物的人【解析】“辟土殖谷为农”反映出,在广大的农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导,种植业中又以粮食生产为中心,C项正确。材料强调种植业的重要性,不能将农业等同于种植业,排除A项。材料反映不出农业耕作所使用的动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时已经推广牛耕等畜力,排除B项。D项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答案选C项。【答案】C【结束】3.【题文】范仲淹对韩愈以来的文学发展,发表了关于求雅的正途之见:“予观尧典舜歌而下,文章之作,醇醨(喻教化、风俗等的敦厚与浅薄)迭变,代无穷乎?惟抑末扬本,去郑复雅,左右圣人之道者难之。”据此,下列对其文学追求中“雅”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辞藻的华丽和情感的细腻B.离奇多变的情节C.符合政教观念的思想取向D.对士人真实生活的细腻描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求雅的正途”及材料中提倡的“抑末扬本”“圣人之道”判断,材料谈的是“雅”的政治内涵和正确的感情、思想指向,不是风格、用语等问题。符合题意的只有C项。【答案】C【结束】4.【题文】四友斋丛说记载了明嘉靖年间一位宦官的描述:“我辈在顺门(指皇帝起居便殿的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这一记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宦官权力随年龄增长而增长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权威下降C.明朝宫廷礼仪制度日益规范D.皇权专制提升了宦官的威权【解析】材料记述了内阁首辅大臣觐见皇帝时与守门太监之间的礼仪经历了由宦官恭迎首辅大臣到首辅大臣对宦官恭敬有加的变化,实质上说明了太监在君主专制强化的条件下威权提升,故D项符合题意。宦官的权势与其年龄无关,A项错误;“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在材料中未体现,B项错误。宦官是皇帝的内侍,本身不具有权力,被内阁首辅大臣恭敬是由于其皇帝近侍的身份,这不能说明明朝礼仪制度是否规范,C项错误。【答案】D【结束】5.【题文】古罗马的“程式诉讼”是指:在程式书中,大法官于原告请求一项后批注“依诚信”字样的诉讼。承审官根据案情做出平衡的判决,不必严守法规、拘泥形式。故原告如有诈欺、胁迫等事情,被告如有可宽恕的错误,虽诉讼书中未列有抗辩,承审官也有权减免被告的责任。这说明,程式诉讼A.具有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的特征B.违背法定审判程序C.体现了法官可自由裁量D.反映出律师有权抗辩【解析】古罗马“程式诉讼”依据诚信判决,既遵循了法律规定,又体现了一定的伸缩性,A项正确。承审员在依法审判的过程中,可以据案情判决,不必拘泥形式。这是其审判的一个重要原则,并不是违背法定程序,B项错误。法官判案并不是自由裁量,而是依诚信进行,C项错误。材料与律师抗辩无关,D项错误。【答案】A【结束】6.【题文】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认为,每个人都可能只拥有某一方面的技术,比如制鞋、造房、种田等等,但人人都必须拥有“正义”。这种主张在政治方面的积极意义是A.为建立民主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B.揭示了个人能力的局限性C.为全体居民积极参政奠定了理论基础D.推动了希腊城邦制的形成【解析】由于每个人都不可能具有全部能力,都只熟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事务,因此在政治上个人集权、独裁是不符合实际的,人人都有参政的权利。这客观上就为民主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A项正确。B项是对材料的简单概括,排除。C项所述错误,古希腊城邦是奴隶主统治。城邦制的形成与材料所述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答案选A项。【答案】A【结束】7.【题文】苏格拉底说:“富有正义感的人如果打算生存下去,哪怕是让生命延续很短的时间,就必须过一种平民的生活而不从政。”苏格拉底这一主张实质上A.肯定了雅典民主制B.唤醒了人们民主意识C.带有专制主义倾向D.批判了雅典民主弊端【解析】由其“不从政”的主张可知,他对参与雅典政治持抵制态度,而当时雅典实行的民主制存在很多弊端,故答案为D项。【答案】D【结束】8.【题文】自1789年以来,一百年中,法国企图用革命解决政治问题,却造成激烈的社会动荡,但当问题真正解决时,却没有用革命手段。法国在解决政治问题上的这一变化反映出A.暴力革命的非正当性B.民主共和制的式微C.合理妥协的重要意义D.民族矛盾不可调和【解析】材料主要阐述的是法国靠暴力革命的手段无法解决政治问题,而是靠民主投票的手段解决了政治问题。民主投票实际上是一种合理妥协,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启蒙思想的核心主张;B项与近代欧美民主革命的事实不符;D项与材料所述无关,材料主要涉及的是封建统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而不是民族矛盾。【答案】C【结束】9.【题文】阅读下面的德国产业部门劳动力分布状况比例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客观上反映出农业(含林业)工业其他部门1843年61%23.37%14.63%1907年35%42%23%A.工业部门生产率逐渐落后于农业部门生产率B.德国农业生产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而逐渐衰落C.工业革命导致德国服务部门畸形发展D.科技成就的应用增强了工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解析】根据表中时间“1843年”“1907年”可知,期间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就,由此产生众多新的工业部门,改造了旧的工业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向了工业等领域。A、B两项错误,D项正确。正是适应工农业等发展的需要,交通等服务部门迅速发展,C项错误。答案选D项。【答案】D【结束】10.【题文】1703年,牛顿(16421727)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在任职期间,牛顿曾说:“愿以自然哲学的研究来证明神的存在,以便更好地侍奉神。”把天体的第一推动力诉诸上帝。牛顿崇拜上帝的力量从根本上表明A.18世纪的科学发展还十分有限B.宗教改革对牛顿产生深刻影响C.启蒙运动在英国没有出现高潮D.工业革命没有严重冲击思想界【解析】由“以自然哲学的研究来证明神的存在,以便更好地侍奉神”可知,材料反映了晚年牛顿致力于神的研究,这说明当时的科技发展还十分有限,A项正确。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牛顿研究神学没有直接关系,B、C两项错误;工业革命发生于牛顿逝世以后,D项错误。【答案】A【结束】11.【题文】右图是我国为纪念某历史事件100周年而发行的邮票。图中人们正集结在一起,宣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的诞生。这一“政权”的结局表明A.当时法国尚未发展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B.无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在单独一个国家取得胜利C.无产阶级应该利用而不是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D.法国是世界各国中资产阶级力量最强大的国家【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71”年“100周年”可知,该事件发生在1871年。结合“宣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的诞生”和所学知识判断,该事件是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最后失败,说明当时的法国取得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条件尚不成熟,主要是A项所述。B项错误,十月革命的胜利即是在一个国家胜利的。C项错误,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原则。D项所述错误,法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不能说明法国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力量最强的。答案选A项。【答案】A【结束】12.【题文】安徽历史悠久,在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富有开创精神。对下列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车牌安徽某地孝义坊小岗村安庆内军械所车牌上的汉字是分封制的历史影响的体现孝义坊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小岗村是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军械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A.B.C.D.【解析】皖是先秦时期古封建国名;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安庆内军械所”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成果,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答案为A项。【答案】A【结束】13.【题文】1918年12月,陈独秀指出,一战后,对中国人来说:“对外的觉悟和要求,是人类平等主义,是要欧、美人抛弃从来歧视颜色人种的偏见”;“对内的觉悟和要求,是抛弃军国主义,不许军阀把持政权”。这表明当时陈独秀A.为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B.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识C.在中国首倡马克思主义D.尚未认清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解析】材料反映了一战后陈独秀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其对外的主张“是人类平等主义,是要欧、美人抛弃从来歧视颜色人种的偏见”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对内的主张是“不许军阀把持政权”,而军阀是辛亥革命后遗留的封建势力的重要代表,体现了反封建,B项所述正确,D项错误。当时共产党尚未成立,尚未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排除A项。C项所述应是李大钊。答案选B项。【答案】B【结束】14.【题文】1929年3月,毛泽东给福建省委和党中央的报告中称:前委决定四军、五军及江西红军第二、第四两团之行动,在国民党内战的初期,以赣南、闽西20余县为范围,从游击战术、发动群众以至于公开苏维埃政权割据,由此割据区域,以与湘赣边界之割据区域相连接。这份报告说明A.武装割据不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B.党的最终目标是在赣南闽西建立苏维埃C.苏维埃是中共在闽赣领导的秘密政权D.当时具有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的良好形势【解析】根据1929年的中国国内形势及“国民党内战的初期”及“以与湘赣边界之割据区域相连接”说明当时工农武装割据发展较快,故D项正确。当时处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A、B两项错误。C项错误,苏维埃不是局限于闽赣地区,更不是秘密政权。答案选D项。【答案】D【结束】15.【题文】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发展,到1926年12月,文盲的比重下降为48.9%,知识分子人数增至272.5万,为1897年的3.9倍。这反映了新生政权A.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巩固统治B.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迫切需要社会主义建设人才D.已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文化教育体系【解析】A、B两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只反映了文盲数量的下降和知识分子人数的增加,并不能全面反映文化教育体系的变化,故D项错误;苏维埃政府重视扫盲和培养知识分子,是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故答案选C项。【答案】C【结束】16.【题文】下表反映的是19261985年美国进口关税税率(%)变化情况。对于不同时期的税率变化,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年份19261931195219651985进口关税税率205396.73.5A.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生产能力急剧下降B.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美国经济在走下坡路C.1931年的高关税率是为应对经济危机而推行的D.二战对美国经济的破坏导致1952年税率的下降【解析】影响税率变化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下降趋势不一定表明该国生产能力的降低和经济的下滑,相反,美国生产能力在增强,A、B两项错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导致美国经济严重受损,为了克服危机,美国提高了进口税率,进行贸易保护,C项正确。当一国经济衰退时,一般来说不会持续下调进口税率,造成对国内相关行业的冲击,况且二战后美国成为经济力量最强大的国家,D项错误。答案选C项。【答案】C【结束】17.【题文】“它(苏联)对理智的逻辑性无动于衷,但对武力的逻辑十分敏感。”对该电文认识正确的是A.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B.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C.作者提出了全面遏制苏联的计划D.作者主张控制西欧国家【解析】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B项表述错误。电文并没有涉及全面遏制苏联的计划,C项不准确。控制西欧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D项与电文不符。从时间和电文内容看,乔治凯南认为苏联对美国是一个武力威胁,这带有明显的、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故答案为A项。【答案】A【结束】18.【题文】美国一位货币史学家曾说:“控制货币就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控制货币的发行和分配就可以控制财富、资源和全人类。”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为达到此目的而采取的经济行为包括提出杜鲁门主义推动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动建立世界银行发动朝鲜战争A.B.C.D.【解析】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也为美元霸权的确立创造了条件,故B项正确。与货币控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含有的选项。【答案】B【结束】19.【题文】20世纪20年代中期之前,卓别林曾通过不协调的穿戴、夸张的动作、滑稽的行为塑造出令人过目难忘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与表演同当时电影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形成这种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艺术多样性的要求B.电影是光影结合的艺术C.当时电影音画未真正结合D.卓别林卓越的表演才能【解析】1927年之前,电影艺术处于默片时代,是无声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演员的形象设计、表演动作等。答案选C项。【答案】C【结束】20.【题文】1960年第4期美术杂志曾以红旗招展百花争艳介绍浙江大跃进美展为题报道了一场美术展览。若请你为该展览挑选标语,下列较为合适的是A.反对冒进,平衡发展B.贯彻“八字”方针,脚踏实地前进C.战天斗地,大放卫星D.响应领袖号召,扎根农村锻炼【解析】C项与当时的“浮夸风”一致;A项是“大跃进”爆发前的正确的方针政策;B项符合纠正“大跃进”期间的错误而采取的方针政策,“八字方针”是1960年冬提出的;D项是“文革”时期。答案选C项。【答案】C【结束】21.【题文】万隆会议召开之初,有些国家代表攻击共产主义是独裁,是新殖民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面对会议可能走上歧途的危险,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扬,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上述材料反映了A.与会国家尊重了文明的多样性B.与会国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制度基础C.特殊的国际局势使亚非人民能够互相团结D.亚非人民反帝反殖共同斗争的需要【解析】周恩来在会上提出的“求同存异”强调了要尊重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意即要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答案】A【结束】22.【题文】下面是中国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和趋势图(单位:件或次)(19492009年)。图中信息反映出A.中国已经建立了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B.民主法制建设是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C.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趋势大体一致D.法律人才缺乏制约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解析】A项的说法有点绝对,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健全的法律制度,排除A项;从所给材料中不能得出B项和D项;从图中看,新中国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都出现了一开始多,然后减少,在1978年后大量增多的现象,这与中国的经济建设一样,呈现探索的特点,因此答案为C项。【答案】C【结束】23.【题文】“说它是世界的,是指它为世界不同制度共存、共融提供了经验,为解决世界上的各种争端提供了一个和平的范式。”这里的“它”是指A.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B.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思想D.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析】“一国两制”作为和平统一中国的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A、B、D三项不涉及解决国际争端的问题,故选C项。【答案】C【结束】24.【题文】据河北万全县志记载,该县“入民国后烦琐礼节已不适用,多趋简约。在闭塞之区,礼虽仍旧,亦渐知改革。至城镇比较开通之地,则完全改为新礼。亦有新旧仪式参用者”。这表明A.政治变革推动了习俗进步B.官方并不提倡新式礼仪C.万全县礼俗更新阻力重重D.交通状况决定习俗变迁【解析】从县志所评“比较旧礼已进步多矣”看,B项所述不当。“礼虽仍旧”表明旧礼并未消失,C项错误。交通状况影响对外交往,对礼俗演变有影响,但是起决定作用则是错误的,排除D项。辛亥革命冲击了旧秩序、旧观念,民国政府颁布了新的礼仪规范,促进了新礼俗的传播,A项正确。【答案】A【结束】25.【题文】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至此,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在月球实现软着陆技术的国家,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取得如此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A.自主创新推动着航天事业跨越发展B.航天人铸就的“载人航天精神”C.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上升D.“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必然结果【解析】航天领域巨大成就的取得,既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上升的结果,同时也是其具体体现,C项所述正确。其他三项虽然都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答案为C项。【答案】C【结束】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必考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1分,共35分。)26.【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科举被废,并不是考试选才制度很坏,而是特定历史时代的必然结果。不是科举制不适应传统中国社会,而是近代以后中国社会已发生了亘古未有的改变。实际上,科举是废于时而不是废于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坚船利炮强劲东来的西学代表的是先进的工业文明,已十分强调科技的重要性。而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农业文明的时代,科举考试内容基本上还停留在古代的古典人文知识,自然逃脱不了被停废的命运。科举停废是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刘海峰科举停废与文明冲突(1)根据材料一的观点,如何认识科举制的意义?(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科举停废是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5分)【解析】【答案】(1)材料一充分肯定科举制的积极意义。(1分)科举制的实行为隋唐及以后各代选拔了大批官员;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增强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性;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发展;促进了社会向学风气的形成;等等。(6分,应充分肯定科举制在历史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答出三点即可)(2)提示:主要考虑西方工业文明的形成、先进性、扩张性,对中国社会的双重影响,科举制对近代教育的阻碍,科举制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内容成为近代人们反对的对象等。(5分,言之成理即可)【结束】27.【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给苏维埃政权雪上加霜的是,在连续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中,本就薄弱的现代工业基础又遭到了严重破坏。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时俄国工业产值仅相当于战前1913年的13.8%。1930年,鉴于国际局势恶化,联共(布)中央决定追加钢铁和有色金属、拖拉机、汽车、农机等部门的生产任务和建设项目,相应增加对重工业的投资。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其中重工业完成127.6%,机器制造业完成157%,大工业总产值达343亿卢布(1926年、1927年价格),比1928年增加1.2倍。“19301945年间,苏联的技术几乎全部是从西方国家转移来的”。各主要工业部门借助西方技术建立的一大批骨干企业,构成了苏联工业化的基础,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有重要意义。据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等整理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5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7分)【解析】【答案】(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注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起点低,速度快。(2分)原因:苏联工业基础薄弱;苏联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西方陷入经济危机,为苏联引进技术等提供了便利条件;等等。(3分)(2)影响: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市场商品,降低民众生活成本;有利于激发国内企业活力,增强国际竞争力。(2分)另一方面全球化将给国内一些行业带来冲击。(2分)历史经验: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从本国实际出发,扬长补短,趋利避害,完善本国经济结构。(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结束】28.【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讲究三纲五常,对妇女的贞节要求非常高,缠足有利于把妇女禁锢在闺阁之中,深处闺中,谨守闺范,对她们的活动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不让她们与社会接触,以符合“三从四德”的礼教。宋代朱熹就曾热衷于在福建南部等地推广缠足。封建士大夫也将赏玩小脚成为癖好,以小脚为美,以女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弱不禁风的姿态为欣赏对象。当时的妇女,无论富家闺阁还是蓬门贫女,如果听人赞许自己脚小,便觉十分自豪,如说自己脚大,会无地自容。河南安阳一带有歌谣说:“裹小脚,嫁秀才,吃馍馍,就肉菜;裹大脚,嫁瞎子,吃糠菜,就辣子。”据两宋妇女盛行缠足整理材料二维新人士认为,缠足如同作茧自缚,“固执我国万万之半,束之缚之,桎之梏之”,致使“血气不流”,“胎善不完”,且“足疾易作”,不仅“上传身体”,还会“流传子孙”,带来国家羸弱。因此,“欲救国,先救种,欲救种,先去其害种者而已”。材料三有的认为女人裹足是天经地义的事,对放足极尽攻击之能事,说:“女人裹足是天经,贫富何尝判渭泾,雪色足缠红色履,鲜明紧洁俏无形。”“事事惟将欧美夸,便从扎脚鄙中华,富强只是弹高调,女足何能系国家。”姚灵犀编采菲新编(1941年版)(1)材料一认为妇女缠足现象盛行的原因有哪些?(3分)(2)材料二的维新人士对妇女缠足有何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产生这种认识的原因。(4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社会思想角度简评近代关于缠足的争论。(4分)【解析】【答案】(1)宋代理学在思想观念上对妇女人性的禁锢和摧残;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使缠足与妇女个人人生幸福相联系;男性畸形审美观的推动。(3分,言之有理即可)(2)认识:妇女缠足危及自身及子孙的身体健康和国家命运;救国要从废止妇女缠足开始。(2分)原因:西方民主自由思想传播、倡导人性解放成为宣传民主思想的重要内容。(2分)(3)简评:反对缠足体现了社会思想观念的进步;缠放足之争说明新旧观念激烈争锋,社会进步的阻力重重。(4分,言之有理即可)【结束】三、选考题(本大题共4小题,考生任意选做一题,共15分。)29.【题文】(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中国的“幕府”指地方官员私人聘用参谋人员的制度。(清朝前期)幕府人选主要来自因种种原因而穷困潦倒的一部分“士”。他们或在官场之外,或志趣在于务实,不能与科考标准相吻合。另一个来源是“候补”官,他们要谋求一份差事养家糊口。幕府成员被称作“幕友”、“幕僚”。幕友由幕主个人聘请,幕友的薪水也由幕主自筹。进入近代,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幕府制度发展的转折点。曾国藩剿灭太平军、遏制西方侵略的方针只有在非官方的、灵活的、用私人纽带联结在一起的幕府制度下才可行。此时的幕府基本标准一仍其旧,但职责范围扩大了。地方官卷入由于西方入侵产生出的种种问题中,他们要与外国领事谈判、维持数省防务体系、或是经管轮船公司以争回中国经济利权等。为完成这些任务,他们需要更多的通晓西方情况的专门人才。同时,幕府制度与官僚体制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摘编自K.E.福尔索姆等著朋友、客人、同事:晚晴幕府制度研究材料二1907年清政府不得不进行政体改革,设幕职并分科治事,作为外官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将省级各衙门的幕友正式列入职官范围,而且对应中央新官制,设置了一些职能清晰、分工明确的行政机构。幕职分科基本满足了社会变化带来的新的政务需求。幕友变为吏部正式备案的幕职,由对幕主个人负责转而对政府和国家负责,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摘编自关晓红从幕府到职官:清季外官制改革中的幕职分科治事(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清朝前期和晚期幕府改革所选用人员的身份地位、职责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9分)【解析】【答案】(1)变化:清朝前期幕府选用有才识之士佐理政务,是私人顾问,对地方官负责,政治地位较低;晚清幕府引进新型人才,幕友变为吏部正式备案的幕职,由对幕主个人负责转而对政府和国家负责,并处理涉外事务。(6分)(2)原因:专制统治的日渐削弱;社会进步和社会变化带来的新的政务需求;社会转型对军政事务的助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9分)【结束】30.【题文】(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1941年,陕甘宁边区按照“三三制”政策进行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的人参加了投票。按“三三制”比例,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各级参议会又选出了政府委员会。材料二晋冀鲁豫边区是第一个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意义重大。中国共产党机关报解放日报当时发表社论,称“这不仅是敌后民主政治的新成就,而且对全国民主政治也是一个伟大的贡献”,它将不仅使边区在“民主政治上有进一步的建树”,成为“抗日民主的堡垒”和日益走向模范的抗日根据地,而且还将成为“华北乃至全中国民主运动的推动机”。在它的模范带头作用下,陕甘宁、晋绥、晋察冀等根据地 “三三制”政权纷纷建立。(1)根据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的政权组织原则。(4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三制”政权的性质与意义。(11分)【解析】【答案】(1)“三三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