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8 套 1 一 概念解释 选其中一 概念解释 选其中 8 题 计题 计 20 分 分 1 附着力与附着系数 2 汽车动力性及评价指标 3 汽车操纵稳定性 4 汽车制动跑偏 5 汽车平顺性及评价指标 6 同步附着系数 7 地面制动力 8 汽车制动效能恒定性 9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 10 迟滞损失 11 列出你所知道的汽车使用性能 12 弹性轮胎的侧偏特性 13 汽车驱动力 14 侧偏力 15 功率平衡图 二 写出表达式或画图或计算 并简单予以说明 选择二 写出表达式或画图或计算 并简单予以说明 选择 4 道题 计道题 计 20 分 分 1 写出带结构 使用参数的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 注意符号及说明 2 写出带结构 使用参数的汽车燃料消耗方程式 注意符号及说明 3 画出制动减速度与制动时间关系曲线 并说明制动过程四阶段 4 画出前轮驱动汽车加速上坡时的整车受力分析图 5 有几种计算汽车最高车速的方法 并绘图说明 6 列出各种可以绘制 I 曲线的方程及方程组 三 叙述题 选择其中三 叙述题 选择其中 4 道题 计道题 计 20 分 分 1 用表格的形式列出计算汽车动力因数的步骤 并说明在计算汽车动力性的用途 2 叙述制作汽车驱动力图的步骤 3 试用驱动力 行驶阻力平衡图分析汽车的最大加速度 max dtdu 4 制动器制动力 地面制动力和地面附着力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 车轮滑动率与纵向附着系数间有什么联系 6 列出其叙述汽车在不同路面上制动时最大减速度值及其平均值 7 列出其叙述汽车在不同路面上制动时最大减速度值及其平均值 8 有几种方式可以判断或者表示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 请简单叙述之 9 道路阻力系数 以及它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式 10 描述刚性车轮在侧向力作用下运动方向的变化特点 四 分析题 选择其中四 分析题 选择其中 4 道题 计道题 计 20 分 分 第 8 套 2 1 已知某汽车 0 0 4 请利用 线 分析 0 5 0 3 以及 0 7 时汽车的制动过程 2 利用驱动 附着条件原理 分析不同驱动型式汽车的适用条件 3 叙述变速器档位数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并讨论当前各种汽车选用变速器档位数的趋势 采用何种变速器可以最终解决档位数和 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要求之间的矛盾 4 在划有中心线的双向双车道的本行车道上 汽车以 58km h 的初速度实施紧急制动 仅汽车左轮留下制动拖痕 但汽车行驶方向轻微向右偏驶 请分析该现象 要求绘制受力分析图 5 某起交通事故现场勘察发现 地面没有制动拖痕 事后实施紧急制动 发现汽车制动系仍有制动力 请分析这种现象 提示 从驾驶员 道路 及制动系技术状况三个方面分析 6 请分析汽车急加速时 整个车身前部上升而后部下降的原因 提示 考虑轮胎等弹性 阻尼元件的作用 并采用受力分析方法 7 请分析不同道路 路面材料及路况 对汽车制动时前 后轮地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影响 五 计算题 选择其中五 计算题 选择其中 4 道题 计道题 计 20 分 分 1 某汽车的总质量 m 4600kg CD 0 76 A 4m2 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1 0 035 2 0 029 f 0 025 传动系机械效率 T 0 83 传动系总传动比 9 0 g iii 假想发动机输出转矩为 Te 20000N m 车轮半径 mr365 0 道路附着系数为 0 4 求汽车全速从 20km h 加速至 40km h 所经过的路程 2 已知汽车的B 1 8m g h 1 15m 横坡度角为 10 R 35m 求汽车在此圆形跑道上行驶 不发生侧翻的最大车速是多少 设横向附着系数足够大 65 0 l 3 某汽车的总重量 m 20100N L 3 2m 静态时前轴荷占 55 后轴荷占 45 k1 38920N rad k2 38300N rad 求特征车速和该车的稳态转向特 性 4 某轿车的轴距 L 3 0m 质心至前轴距离 a 1 55m 至后轴距离 b 1 45m 汽车绕 oz 轴的转动惯量 Iz 3900kg m2 前轮总侧偏刚度 k1 6300N rad 后轮 总侧偏刚度 k1 110000N rad 转向系传动比 i 20 汽车总质量 m 2000kg 求稳定性因数 K 和特征车速 uch 5 请推导出公式 g a e e ii rn u nT P 0 377 0 9549 注意单位和常数 6 请详细推导出式 smL Pb Qt 1 367 并注明符号的单位 7 请推导出公式 dt d u dt d ay 要求有详细的推导步骤 一 概念解释 选其中一 概念解释 选其中 8 题 计题 计 20 分 分 1 附着力与附着系数 返回一 轮胎传递的轮缘切向力受到接触面的制约 当车轮驱动力 t F 超过某值 F 时 车轮就会滑转 F 称为附着力 汽车行驶的约束条件为 FFFFF twif 附着力 F 的计算式为 z FF 式中 z F 接触面对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为滑动附着系数 通常简称为附着 系数 2 汽车动力性及评价指标 返回一 汽车动力性 是指在良好 平直的路面上行驶时 汽车由所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 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汽车动力性的好坏通常以汽 车加速性 最高车速及最大爬坡度等项目作为评价指标 动力性代表了汽车行驶可发挥的极限能力 3 汽车操纵稳定性 返回一 汽车操纵稳定性 是指在驾驶员不感觉过分紧张 疲劳的条件下 汽车能按照驾驶员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 直线或转弯 行驶 且当受到外界干扰 路不平 侧风 货物或乘客偏载 时 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性能 汽车操纵稳定性不仅影响汽车驾驶操作的方 便程度 而且也是决定汽车高速行驶安全的一个重要性能 第 8 套 3 4 汽车制动跑偏 返回一 制动跑偏 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的现象 制动侧滑 是指制动时汽车的某轴或多轴发生横向移动的现象 严重的跑偏 必然侧滑 对侧滑敏感的汽车也有跑偏的趋势 通常 跑偏时车轮印迹重合 侧滑前后印迹不重合 5 汽车平顺性及评价指标 返回一 汽车行驶平顺性 是指汽车在一般行驶速度范围内行驶时 能保证乘员不会因车身振动而引起不舒服和疲劳的感觉 以及保持所运货物完 整无损的性能 由于行驶平顺性主要是根据乘员的舒适程度来评价 又称为乘坐舒适性 6 同步附着系数 返回一 两轴汽车的前 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值一般为固定的常数 通常用前制动器制动力对汽车 总制动器制动力之比来表明分配比例 即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 它是前 后制动器制动力 的实际分配线 简称为 线 线通过坐标原点 其斜率为 1 tg 具有固定的 线与 I 线的交点处的附着系数 0 被称为同步附着系数 见下图 它表示具有固定 线的汽车只能在 一种路面上实现前 后轮同时抱死 同步附着系数是由汽车结构参数决定的 它是反应汽车制动 性能的一个参数 同步附着系数说明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为固定比值的汽车 只能在一种路面上 即在同步附着系数的路面上才能保证前后轮同时抱死 7 地面制动力 返回一 制动力习惯上是指汽车制动时地面作用于车轮上的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 b F 制动器制动力 F 等于为了克服制动器摩 擦力矩而在轮胎轮缘作用的力 rTF 式中 T 是车轮制动器摩擦副的摩擦力矩 从力矩平衡可得地面制动力 b F 为 FrTFb 地 面制动力 b F 是使汽车减速的外力 它不但与制动器制动力 F 有关 而且还受地面附着力 F 的制约 8 汽车制动效能恒定性 返回一 汽车在繁重的工作条件下 例如高速制动或下长坡制动时 制动器需要较长时间实施高强度制动 使得制动器温度迅速上升 摩擦力矩显著 下降 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热衰退现象 当汽车涉水后 因水进入制动器 短时间内制动效能的降低 称为水衰退现象 汽车应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回复制动效能 汽车制动效能抵抗热衰退现象和水衰退现象的能力 称为汽车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9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 返回一 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是与防止间隙失效有关的汽车本身的几何参数 它们主要包括最小离地间隙 接近角 离去角 纵向通过角等 另外 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和内轮差 转弯通道圆及车轮半径也是汽车通过性的重要轮廓参数 10 迟滞损失 返回一 轮胎在滚动过程中 轮胎各个组成部分间的摩擦以及橡胶元 帘线等分子之间的摩擦 产生摩擦热而耗散 这种损失称为弹性元件的迟滞损 失 11 列出你所知道的汽车使用性能 返回一 汽车应该有高运输生产率 低运输成本 安全可靠和舒适方便的工作条件 汽车为了适应这种工作条件 而发挥最大工作效益的能力叫做汽 车的使用性能 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通常有 汽车动力性 汽车燃料经济性能 汽车制动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 汽车平顺性和汽车通过性能 12 弹性轮胎的侧偏特性 返回一 不同载荷和不同道路上轮胎的侧偏力 侧偏角关系曲线一般称为弹性轮胎的侧偏特性 侧偏特性曲线表明 侧偏角 不超过 5 时 Y F 与 成线性关系 汽车正常行驶时 侧向加速度不超过 0 4g 侧偏角不超过 4 5 可以认为侧偏角与侧偏力成线性关系 13 汽车驱动力 返回一 I 曲线和 曲线 第 8 套 4 汽车驱动力 t F 是发动机曲轴输出转矩经离合器 变速器 包括分动器 传动轴 主减速器 差速器 半轴 及轮边减速器 传递至车轮 作用于路面的力 0 F 而由路面产生作用于车轮圆周上切向反作用力 t F 习惯将 t F 称为汽车驱动力 如果忽略轮胎和地面的变形 则 Tgtqt t t iiTT r T F 0 式中 t T 为传输至驱动轮圆周的转矩 r为车轮半径 tq T 为汽车发动机输出转矩 g i 为变速器传动比 0 i 主减速器传动比 T 为汽车传动系机械效率 14 侧偏力 返回一 汽车行驶过程中 因路面侧向倾斜 侧向风或曲线行驶时离心力等的作用 车轮中心沿Y轴方向将作用有侧向力 y F 在地面上产生相应的 侧偏力 Y F 当车轮有侧向弹性时 即使 Y F 没有达到附着极限 车轮行驶方向也将偏离车轮平面的方向 15 功率平衡图 返回一 汽车在行驶时 不但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 而且发动机输出功率也与行驶阻力功率向平衡 用纵坐标表示功率 横坐标表示车速 将发动机功率及经常遇到的阻力功率对车速的关系绘制在直角坐标图上 就得到功率平衡图 利用功 率平衡图可求汽车良好平直路面上的最高车速 maxa u 在该平衡点 发动机输出功率与常见阻力功率相等 发动机处于 100 负荷率状态 另外 通过功率平衡图也可容易地分析在不同档位和不同车速条件下汽车发动机功率的利用情况 二 写出表达式或画图或计算 并简单予以说明 选择二 写出表达式或画图或计算 并简单予以说明 选择 4 道题 计道题 计 20 分 分 1 写出带结构 使用参数的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 注意符号及说明 返回二 3600761403600 sin 3600 cos 1 1 3 dt dumuAuCGuGfu PPPPP aaDaa t jwif t e 式中 t F 驱动力 f F 滚动阻力 w F 空气阻力 i F 坡道阻力 j F 加速阻力 tq T 发动机输出转矩 0 i 主传动器传动比 k i 变 速器k档传动比 t 传动系机械效率 m 汽车总质量 g 重力加速度 f 滚动阻力系数 坡度角 D C 空气阻力系数 A 汽 车迎风面积 a u 汽车车速 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dt du 加速度 2 写出带结构 使用参数的汽车燃料消耗方程式 注意符号及说明 返回二 3600761403600 1 1 367 3 dt dumuAuCGfu P bP Q aaDa T e e t 其中 式中 t 传动系机械效率 m 汽车总质量 g 重力加速度 f 滚动阻力系数 坡度角 D C 空气阻力系数 A 汽车迎风面积 a u 汽车车速 旋转质量换算 系数 dt du 加速度 e P 发动机功率 b 发动机燃料消耗率 比油耗 燃油重度 3 画出制动减速度与制动时间关系曲线 并说明制动过程四阶段 返回二 汽车反应时间 1 包括驾驶员发现 识别障碍并做出决定的反应时间 1 把脚从加速踏 板换到制动踏板上的时间 1 以及消除制动踏板的间隙等所需要的时间 2 制动力增长时间 2 从出现制动力 减速度 到上升至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 在汽车处于空挡状态下 如果忽略传动系和地面滚动摩擦阻力的制动作用 在 21 时间内 车速将等于初速度 0 u m s 不变 在持续制动时间 3 内 假定制动踏板力及制动力为常数 则减速度 j 也不变 第 8 套 5 制动力的消除也需要一段时间 4 4 画出前轮驱动汽车加速上坡时的整车受力分析图 返回二 5 有几种计算汽车最高车速的方法 并绘图说明 返回二 通常有三种方法可求的汽车的最高车速 它们分别是驱动力 行驶阻力平衡图法 动力因数 滚动阻力平衡图法 功率平衡图法 6 列出各种可以绘制 I 曲线的方程及方程组 返回二 如已知汽车轴距L 质心高度 g h 总质量m 质心的位置 2 L 质心至后轴的距离 就可用前 后制动器制动力的理想分配关系式 1 2 1 2 22 2 4 2 1 F h mgL F mg Lh L h mg F g g g 绘制 I 曲线 根据方程组 g g z z hL hL F F F F mgFF 1 2 2 1 2 1 21 也可直接绘制 I 曲线 假设一组 值 0 1 0 2 0 3 1 0 每个 值代入方程组 4 30 就具有一个交点的两条直线 变化 值 取得一组交点 连接这 些交点就制成 I 曲线 利用 f 线组 g xb g g xb h mgL F h hL F 2 12 和r线组 1 21 g xbxb gg h mgL FF LhLh 对于同一 值 f 线和r线的交点既符合 11Zxb FF 也符合 22Zxb FF 取不同的 值 就可得到一组 f 线和r线的交点 这些交点的连线就形成了 I 曲线 三 叙述题 选择其中三 叙述题 选择其中 4 道题 计道题 计 20 分 分 第 8 套 6 1 用表格的形式列出计算汽车动力因数的步骤 并说明在计算汽车动力性的用途 返回三 根据公式 G FF D wt 求出不同转速和档位对应的车速 并根据传动系效率 传动系速比求出驱动力 根据车速求出空气阻力 然后求出 动力因素D 将不同档位和车速下的D绘制在 a u D直角坐标系中 并将滚动阻力系数也绘制到坐标系中 就制成动力特性图 利用动力特性 图就可求出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 最高车速 最大爬坡度 汽车最大爬坡度和直接档最大爬坡度 和加速能力 加速时间或距离 2 叙述制作汽车驱动力图的步骤 返回三 列出发动机外特性 etq nT 数据表 或曲线转化为数据表 或回归公式 根据给定的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数据表或回归公式 按式 r iiT r T F Tgtq t t 0 求出各档在不同车速下的驱动力 t F 并按式 00 377 0 6 360 2 ii rn ii rn u g e g e a 计算对应的车速 a u 按式 cosmgfFf 计算滚动阻力 f F 按式 2 2 1 rDw uACF 计算对应车速的空气阻力 wf FF 将 t F wf FF 绘制在 a u t F 直角坐标系中就形成了驱动力图或驱动力 行驶阻力平衡图 3 试用驱动力 行驶阻力平衡图分析汽车的最大加速度 max dtdu 返回三 由图可以看出最大的加速度的产生应该在一挡时驱动力与阻力相差最大的时候 即 tfw max max du1 FFF dtm 4 制动器制动力 地面制动力和地面附着力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返回三 当踏板力较小时 制动器间隙尚未消除 所以制动器制动力 0 F 若忽略其它阻力 地面制动力 0 xb F 当 FFxb F 为地面附着力 时 FFxb 当 FFxb max 时 FFxb 且地面制动力 xb F 达到最大值 maxxb F 即 FFxb max 当 FF 时 FFxb 随着 F 的增加 xb F 不再增加 5 车轮滑动率与纵向附着系数间有什么联系 返回三 纵向附着系数 b 与车轮滑动率 S 的关系如图所示 纵向附着系数的最大值出现在滑动率为 S 15 20 滑动率再增加纵向附着系数将逐渐下降 直至滑动率达到 100 6 列出其叙述汽车在不同路面上制动时最大减速度值及其平均值 返回三 当车轮滑动率 s 15 25 时 gj p max 当车轮滑动率 s 100 时 gj s max 汽车在不同路面上的最大制动减速度 gj max 20 100 p s b S滑动率 b l 第 8 套 7 g 分别附着系数和重力加速度 7 有几种方式可以判断或者表示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 请简单叙述之 返回三 横摆角速度增益 2 2 1 2 2 1 2 1 1 Ku Lu u k L k L L m Lu S r 稳定性因数 1 2 2 1 2 k L k L L m K 前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差 21 转向半径之比 0 RR 静态裕度 L LkLk L L kk k L LL SM 11221 21 211 8 道路阻力系数 以及它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式 返回三 由于 fi FFFGf cosGsin 当 不大时 cos 1 sin i 则有 FGfGi G f i 令f i 称为道路阻力系数 9 描述刚性车轮在侧向力作用下运动方向的变化特点 返回三 在侧向力的作用 若汽车车轮为刚性轮 则在侧向力不大于附着力的条件下 汽车保持原行驶方向 当侧向力超过附着极限时 车轮即汽车 偏离原行驶方向 四 分析题 选择其中四 分析题 选择其中 4 道题 计道题 计 20 分 分 1 已知某汽车 0 0 4 请利用 线 分析 0 5 0 3 以及 0 7 时汽车的制动过程 返回四 3 0 时 蹋下制动踏板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沿着 增加 11 FFxb 22 FFxb 即前后轮地面制动力与制动器制动力相等 当 与 3 0 的 f 线相交时 符 合前轮先抱死的条件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仍沿着 增加 而 11 FFxb 22 FFxb 即前 后制动器制动力仍沿着 线增长 前轮地面制动力沿着 3 0 的 f 线增长 当 f 与I相 交时 3 0 的r线也与I线相交 符合前后轮均抱死的条件 汽车制动力为 gm3 0 当 5 0 时 蹋下制动踏板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沿着 增加 11 FFxb 22 FFxb 即前后轮地面制动力与制动器制动力相等 当 与 5 0 的r线相交时 符 合后轮先抱死的条件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仍沿着 增加 而 11 FFxb 22 FFxb 即前 后制动器制动力仍沿着 线增长 后轮地面制动力 沿着 5 0 的r线增长 当r与I相交时 5 0 的 f 线也与I线相交 符合前后轮都抱死的条件 汽车制动力为 gm5 0 7 0 的情况同 5 0 的情形 返回四 2 利用驱动 附着条件原理 分析不同驱动型式汽车的适用条件 如果 1cos 且 i sin rfL 1 则 后驱动 g g g hL fhLG L h fL L G F 1 1 1 2 2 F 1 F I 线组f 线组r 2xb F 1xb F 3 0 4 0 5 0 第 8 套 8 前驱动 g g hL fhLG F 2 1 四轮驱动 GFFFF ZZZ 21 前后轮动载荷变化量 wij g FFF L h F 返回四 对于前轮其动态地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增量为 F 而后轮的为 F 显然 当汽车以极限附着能力在大坡度角加速上坡时 动载荷的绝对 值达到最大 货车经常在公路行驶 而轿车主要在城市道路行驶 由于货车需要爬坡较大 所以采用后驱动 轿车主要在城市平路行驶 而前轴 附着力下降较小 所以采用前驱动 越野汽车行驶条件较为恶劣 所以采用四轮驱动 3 叙述变速器档位数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并讨论当前各种汽车选用变速器档位数的趋势 采用何种变速器可以最终解决档位数和 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要求之间的矛盾 返回四 档位数增加有利于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功率 使汽车的动力性提高 同时也使燃料经济性提高 但档位数增加使得变速器制造困难 一般可采 用副变速器解决 这增加了驾驶员的操作难度 故而采用无级变速器可以最终解决挡位数和汽车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要求之间的矛盾 4 在划有中心线的双向双车道的本行车道上 汽车以 58km h 的初速度实施紧急制动 仅汽车左轮留下制动拖痕 但汽车行驶方向轻微向右偏驶 请分析该现象 要求绘制受力分析图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稍微向右侧发生侧偏现象说明汽车右车轮的制动力稍大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道路带有一定的横向坡度 拱度 使得左侧车轮首先达到附着极限 而右侧车轮地面法向力较大 地面制动力尚未达到附着极限 因此才会出现左侧有制动拖印 而右侧无拖印的 现象 返回四 5 某起交通事故现场勘察发现 地面没有制动拖痕 事后实施紧急制动 发现汽车制动系仍有制动力 请分析这种现象 提示 从驾驶员 道路 及制动系技术状况三个方面分析 地面没有制动拖痕 一般是地面制动力尚未达到附着极限 对于汽车方面的原因可能是汽车制动力不足 对于驾驶员方面的原因可能是驾 驶员采取制动措施过晚或者踏板力不够 对于道路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在潮湿路面 轮胎产生的印迹过于淡 返回四 6 请分析汽车急加速时 整个车身前部上升而后部下降的原因 提示 考虑轮胎等弹性 阻尼元件的作用 并采用受力分析方法 汽车加速时 加速阻力的方向向后 从而使后轮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增加 而使汽车后悬架弹性元件受到压缩 而前轮地面法向反作用力减 小 而使前悬架弹性元件得以伸张 综合效应使汽车前部抬升 而后部下降 这可通过对汽车整车进行力分析得出 即 FFF ZZ 101 FFF ZZ 202 返回四 7 请分析不同道路 路面材料及路况 对汽车制动时前 后轮地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影响 返回四 1221bgzbgz hL L mg FhL L mg F 由式可知 制动时汽车前轮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 1z F 随制动强度和质心高度增加而增大 后轮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 2z F 随制动强度和质心高 度增加而减小 大轴距L汽车前后轴的载荷变化量小于短轴距汽车载荷变化量 例如 某载货汽车满载在干燥混凝土水平路面上以规定踏板力实 施制动时 1z F 为静载荷的 90 2z F 为静载荷的 38 即前轴载荷增加 90 后轴载荷降低 38 五 计算题 选择其中五 计算题 选择其中 4 道题 计道题 计 20 分 分 1 某汽车的总质量 m 4600kg CD 0 76 A 4m2 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1 0 035 2 0 029 f 0 025 传动系机械效率 T 0 83 传动系总传动比 9 0 g iii 假想发动机输出转矩为 Te 20000N m 车轮半径 mr365 0 道路附着系数为 0 4 求汽车全速从 20km h 加速至 40km h 所经过的路程 第 8 套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合同范本林业
- 传单派发合同范本
- 乡镇物业收费合同范本
- 劳务公司租车合同范本
- 公会主播合同范本
- 劳务购买合同范例
- 公司经营模式合同范本
- 出售买卖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转签合同范本
- 2025国合通测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春季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及安排表
- 2024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 12J201平屋面建筑构造图集(完整版)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16J914-1 公用建筑卫生间
- 20CS03-1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
- (完整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题100题直接打印版
- 计数的基本原理说课
- 机器视觉论文(英文)
- 初中花城版八年级下册音乐6.军港之夜(15张)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