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一化学《2.1 物质的分类》教案(3)_第1页
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一化学《2.1 物质的分类》教案(3)_第2页
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一化学《2.1 物质的分类》教案(3)_第3页
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一化学《2.1 物质的分类》教案(3)_第4页
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一化学《2.1 物质的分类》教案(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一化学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一化学 2 1 2 1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 教案 教案 3 3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感受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 了解两种常用的 具体的分 类方法 交叉分类法 和 树状分类法 2 能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3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了解丁达尔效应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思考与交流 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 为什么你能够很快就找到你所需要的书 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将 许多书放上书架之前可能做了哪些工作 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 为什么人们能迅速挑出自 己所需要的商品 思考与交流 1 请尝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并与同学交流 2 请从其他方面收集一些应用分类方法的例子 讨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归纳与整理 1 在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 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 对于不同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 所以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 简单易行的科 学方法 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 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 研究 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思考与交流 对于纯净物 Na2CO3 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 它属于什么盐 从阴离子来看 又属于什么盐 归纳与整理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 化学物质的分类 1 交叉分类法 Na2CO3 钠盐 Na2SO4 钾盐 K2SO4 硫酸盐 K2CO3 碳酸盐 归纳与整理 1 将事物进行分类时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2 在认识事物时 运用多种分类方法 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交叉分类法就是这 种思想的体现 3 对同类事物可以通过树状分类法进行再分类 思考与交流 1 对于化学物质 如果按照所含物质种类的多少 可以怎样分类 2 对于化合物我们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可以产生哪些分类结果 归纳与整理 2 2 树状分类法 实践与探究 1 查阅资料并与同学合作 为石油加工后的产品或用途制作一张树状分类图 2 选择熟悉的物质 制作一张交叉分类图 提示 氧化物 酸 碱 盐等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一步进行分类 化合物也可以分为无机化 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 思考与交流 1 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 它们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将化学反 应又可以按照哪些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呢 归纳与整理 2 化学反应的分类 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失氧根据反应中物质得氧或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的多少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 复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类别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化学反应 思考与交流 初中所学习的化学反应四种基本类型能概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吗 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态度对 待对已学知识 实践与探究 1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可以将化学物质分成哪几类 每类物质具有哪些主要的化学性 质 你的这种分类采取了哪种分类方法 2 查阅有关资料 列举几个具体实例 说明分类法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归纳与整理 1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 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 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 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 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2 在认识事物时 运用多种分类方法 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交叉分类法和树状 分类法是化学分类中常用的两种分类方法 回顾与总结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3 一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 化学物质的分类 1 交叉分类法 2 树状分类法 2 化学反应的分类 补充习题补充习题 1 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 是因为铁或铝能跟该农药中的硫酸铜发生化学反应 该反应属无机物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A 置换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2 下列物质是化合物的是 A 分析纯盐酸 B 氧气 C 黑火药 D 干冰 3 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 这类化合物称为氢化物 下列物质不 属于氢化物的是 A H2O B NH3 C NaH D H2SO4 4 组成中有氢氧根的盐叫做碱式盐 酸根中含有氢元素的盐叫做酸式盐 现阶段认为正确 下 列盐中 既不是碱式盐 又不是酸式盐的是 A KHSO4 B Cu2 OH 2CO3 C Ca H2PO4 2 D NH4NO3 5 下列物质 H2O NaCl H2SO4 Ca OH 2 Fe2O3 FeSO4 7H2O HNO3 AgNO3 NaHCO3中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 盐的是 填写各物质的序号 6 胆矾 CuSO4 5H2O 是一种蓝色晶体 用它进行以下几个实验 取少量胆矾晶体 用研钵 研碎后 放入硬质玻璃管中 加热 可以看到固体颜色逐渐变成白色 同时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冷却后 取试管内白色粉末少许 用蒸馏水溶解后得到蓝色溶液 将此溶液分置于两支试管中 向第一支试管中滴入 NaOH 溶液后 可观察到有蓝 色沉淀生成 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第二 支试管中 过一会 取出铁钉 观察到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变化 并指出所发生的反应的类型 加热胆矾晶体 生成蓝色沉淀 生成红色物质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 A2 D3 D4 D5 6 CuSO4 5H2O CuSO4 5H2O 分解反应 CuSO4 2NaOH Cu OH 2 Na2SO4 复分解反应 CuSO4 Fe Cu FeSO4 置换反应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和分类 2 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 了解胶体的有关性质 3 能区分溶液 胶体 浊液 知道其本质区别 4 通过对胶体的本质特征和性质的探究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 感受化学世界的奇 妙与和谐 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逐步提高科学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4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思考与交流 1 将少量 NaCl 溶于水得到的体系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将泥沙溶于水得到的体系呢 将它 们静置一段时间后 有什么区别 2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烟 雾 云属于纯净物吗 如果不是 是什么物质分散到什么物 质里的 归纳与整理 二 分散系及其分类 1 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 一种 或多种物质 分散到另一种 或多种 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叫做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 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思考与交流 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 气态 液态 固态 他们之间可以有几种组合方式 并 举例 归纳与整理 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 有 9 种类型 对比如下 分 散 质分 散 剂实 例 气气空气 液气云 雾 固气烟灰尘 气液泡沫 液液牛奶 酒精的水溶液 固液糖水 油漆 气固泡沫塑料 液固珍珠 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固固有色玻璃 合金 思考与交流 1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 2 不同的分散系有什么区别 实验与探究 1 取三个小烧杯 分别加入 25 mL 蒸馏水 25 mL CuSO4溶液和 25 mL 泥水 将烧杯中的蒸 馏水加热至沸腾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1 2 mL FeCl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停止 加热 观察制得的 Fe 0H 3胶体 并与 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 2 将盛有 CuSO4溶液和 Fe 0H 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 分别用激光笔 或手电筒 照射烧杯 中的液体 在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 并记录实验现象 3 将 Fe 0H 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归纳与整理 1 当光束通过 Fe 0H 3胶体时 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 通路 而光束通过 CuSO4溶液时 则看不到此现象 这条光亮的 通路 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 光波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分散 传播 形成的 叫做丁达尔效应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2 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 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 这说明浊液的分散质粒子比较 5 大 3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外观 均一 透明 稳定 多数均一 透明 介稳 性 不均一 不透明 不稳定 直径 1nm 1nm 100nm 100nm 组成单个分子或离子 分子集合体或有机高分 子 许多分子集合体 分 散 质 粒 子 能否透 过滤纸 能能不能 典型实例食盐水 碘酒 食盐酒精溶液 淀粉溶 液 泥水 思考与交流 1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丁达尔效应在吗 2 通过刚才的学习 你对胶体有哪些认识 归纳与整理 胶体 分散质粒子在 1nm 100nm 之间的分散系 胶体的本质特征 分散质粒子在 1nm 100nm 之间 在超显微镜下可见 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效应 阅读与拓展 了解胶体的介稳性及其破坏 布朗运动 胶体介稳性的应用 思考与交流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 我们经常在媒体上听到一些有关纳米材料 你知道有哪些呢 阅读与拓展 纳米粒子的尺寸与胶体粒子大致相当 原有的胶体化学原理和方法不仅有助于纳米技术的发 展 胶体化学也从中获得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动力 回顾与总结 1 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分类可以分为溶液 胶体 浊液三类 2 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分类 有 3 种类型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外观 均一 透明 稳 定 多数均一 透明 介稳 性 不均一 不透明 不 稳定 直径 1nm 1nm 100nm 100nm 组成单个分子或离子 分子集合体或有机高分 子 许多分子集合体 分 散 质 粒 子 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 典型实例食盐水 碘酒 食盐酒精溶液 淀粉溶 液 泥水 3 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 布朗运动 胶体的介稳性及其破坏 4 纳米技术与胶体 补充习题补充习题 6 1 将某溶液逐滴加入到 Fe OH 3胶体内 开始出现沉淀 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 该溶液是 A 2mol LH2SO4溶液 B 2mol LNaOH 溶液 C 2mol LMgSO4溶液 D 硅酸溶胶 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2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 在河流入海口易形成沙洲 C 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 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 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 溶液 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 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C 是否能通过滤纸 D 是否均一 透明 稳定 4 观察丁达尔现象的正确方法 是 A 观察者视线与入射胶体内一束光平行 B 将一发光的白炽灯悬在盛有胶体的烧杯正上方 C 观察者视线垂直于一束入射光 胶体置暗盒内 D 胶体置明亮背景处 观察者视线与入射胶体内的红色激光垂直 5 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 1 100nm 1nm 10 9m 的超细粉末粒子 然后制得纳米 材料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大小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A 溶液 B 悬浊液 C 胶体 D 乳浊液 6 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 胶粒直径小于 1nm B 胶粒作布朗运动 C 胶粒带有电荷 D 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7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分离方法 淀粉液中含有泥沙 KNO3晶体中含有少量食盐 8 取少量 Fe2O3粉末 红棕色 加入适量盐酸 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得到的 FeCl3溶液呈黄色 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 滴入 NaOH 溶液 可以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此反应属于 反应 在小烧杯中加入 25mL 蒸馏水 加热至沸腾后 向沸水中加入 2mLFeCl3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 呈 色 即可制得 Fe OH 3胶体 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 25mL 蒸馏水后 向烧杯中也加入 2mLFeCl3溶液 振荡均匀后 将此烧杯 编号甲 与盛有 Fe OH 3胶体的烧杯 编号乙 一起放置暗处 分别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 的液体 在与光线 的角度 可以看到 烧杯中会产生丁达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