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A卷_第1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A卷_第2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A卷_第3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A卷_第4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 170 万年前的中华大地 你最可能见到的情景是 A 元谋人在采集食物 B 北京人在打制石器 C 山顶洞人在捕鱼 D 黄帝大战蚩尤 2 2 分 十一黄金周期间 七年级 1 班学生在北京旅游时看到下图参观指示牌 如果他们想探究 早期 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他们首选参观的古人类应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3 2 分 被称为 杂交水稻之父 的袁隆平 在参观某地文化时说 在中华文明成熟之前 起到了 稻作文明的奠基作用 他参观的地点应是 A 云南省的元谋县 B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C 陕西西安半坡村 D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第 2 页 共 15 页 4 2 分 我国原始居民将狗尾巴草驯化 培育出粟 俗称谷子 去壳后称小米 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 了粟的遗存 下列人类遗址中与之相关的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5 2 分 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A 尧的部落联盟 B 蚩尤的部落联盟 C 禹的部落联盟 D 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6 2 分 下列人物按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A 黄帝 尧 舜 禹 B 尧 舜 禹 黄帝 C 禹 舜 尧 黄帝 D 黄帝 尧 禹 舜 7 2 分 他治理黄河水患 三过家门而不入 最终治水成功 深得众望 他 是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8 2 分 阪泉之战是传说中开启中华文明史 实现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传说中的交战双方 是 第 3 页 共 15 页 A 黄帝 炎帝 B 黄帝 炎帝 蚩尤 C 蚩尤 大禹 D 炎帝 蚩尤 黄帝 9 2 分 古代埃及 巴比伦 印度 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B 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 最先由原始社会进人奴隶社会 D 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 10 2 分 以下故事可以通过甲骨文考证的是 A 尧的传说 B 舜的故事 C 大禹治水 D 武王伐纣 11 2 分 一个考古队从中国出发 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发源地的最后一站 A 黄河流域 B 印度河流域 C 两河流域 D 尼罗河流域 12 2 分 尚父是武王伐商的有功之臣 西周建立后成为一名诸侯 他获取这个职位的途径是 A 众臣推举 B 自己任命 第 4 页 共 15 页 C 考试获得 D 周王分封 13 2 分 孟子 告子 记载 天子适诸侯 曰巡狩 诸侯朝于天子 曰述职 一不朝 则贬其 爵 再不朝 则削其地 三不朝 则六师移之 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 A 进献贡物 B 朝觐述职 C 派兵作战 D 镇守疆土 14 2 分 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这件巨大的青铜器制造于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15 2 分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是因为商朝 A 有了官吏 B 有了确 l 刃纪年 C 有了吏书 D 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 16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 诸侯争霸 B 百家争鸣 C 商鞅变法 第 5 页 共 15 页 D 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17 2 分 史记 周本纪 中记载 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齐 楚 秦 晋始大 政由方 伯 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哪一时期 A 尧舜禹时期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18 2 分 西周初年的国家有 800 多个 到了春秋初年 还剩 170 多个 战国之初 只有 10 几个了 这反 映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是 A 统一 B 弱肉强食 C 诸侯争霸 D 国家数目越来越少 19 2 分 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 说要 家法伺候 妈妈赶紧说 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 使他进步 爷爷慢吞吞地说 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 知道差在哪儿 坏事也可以变 成好事嘛 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20 2 分 胡适说 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 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 自由的教育哲学 将人看 作是平等的 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 将人看作是平等 的思想主张是 A 仁者爱人 第 6 页 共 15 页 B 因材施教 C 有教无类 D 温故知新 21 2 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出自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22 2 分 属于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A 牧野之战 B 桂陵之战 C 楚汉之争 D 城濮之战 23 2 分 在春秋战国题材动画片 王者天下 2 中不会出现的场景是 A 周天子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B 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C 晋国被三家卿大夫瓜分 D 长平之战规模很大 24 2 分 秦始皇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骊山陵墓 汉文帝修建陵墓要求从简 不许用金银装饰 对比他们的 不同做法 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A 汉朝的国力不如秦朝强盛 B 法治不如仁政 第 7 页 共 15 页 C 只有采用儒家学说才能治理好国家 D 成由俭 败由奢 25 2 分 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嘉峪关 临洮 山海关 辽东 A B C D 26 2 分 随着有关秦始皇的影视剧增多 某校初一学生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产生了研究兴趣 围绕着 他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展开了积极讨论 其中在思想上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 统一文字 B 统一货币 C 焚书坑儒 D 统一度量衡 27 2 分 联系秦朝的历史 不能从如图所示的四方古印文中得出的结论是 A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B 秦朝设立丞相 御史大夫等官职 C 秦朝统一货币 度量衡 D 秦朝统一了文字 第 8 页 共 15 页 28 2 分 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 楚汉之争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 B 项羽势力弱小却依赖武力 C 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D 项羽在垓下兵败自刎而亡 29 2 分 秦朝实行 焚书坑儒 明朝实行 八股取士 清朝大兴 文字狱 的共同目的是 A 加强思想控制 B 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C 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 D 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30 2 分 春秋时期 社会风雷激荡 烽烟四起 战火连天 诸侯争霸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期 春秋末期 长江流域北上争霸的两个诸侯国是 A 晋国 楚国 B 吴国 越国 C 齐国 晋国 D 楚国 秦国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31 5 分 某校开展 话说孔子及儒家思想 专题学习活动 思想再现 春秋时期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1 写出孔子在政治 思想的主张 求同存异 第 9 页 共 15 页 秦朝 西汉的统治者对儒家思想采取的政策不同 但目的相同 2 填表 皇帝名称对儒家学说的政策共同目的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 联系乡土 明代后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孔子的思想受到猛烈冲击 下图 3 写出该图明末思想家 泉州籍 的姓名 方法运用 对孔子思想的评价 刘斌和曾平的观点截然不同 下图 4 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思想应当遵循哪些方法 32 25 分 改革和恰当的政策凋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此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 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 19 世纪中后期 中国和日本曾有相同的经历和命运 封建专制统治 面临外敌入侵 民族危机严重 为此 清政府掀起了一场 师夷长技 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却以失败而告终 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 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三 苏联 五年计划 1928 年一 1932 年 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第 10 页 共 15 页 因此 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 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四 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 一个是四川省 那是我的家乡 一个是安徽省 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 累的经验 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邓小平 1 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条措施 在实施商鞅变法后 秦国实力逐渐增强 先后灭掉六国 建立 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秦朝 请写出秦朝为抵御匈奴和促进中原与岭南地区经济交流修建的两大工程 2 据材料二 写出中国 师夷长技 的自救运动名称 列举在这次自救运动中创办的两个近代军事工业 3 材料二中提到的日本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4 为应对材料中提到的 西方经济的崩溃 美国采取的哪一政策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五年计划模仿 的成功范例 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5 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农村 改革的方针政策 指什么 这一时期在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为实 现祖国统一 邓小平又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 33 15 分 秦朝拉开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序幕 秦朝推行的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请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古风 材料二 第 11 页 共 15 页 材料三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2 结合所学 上图是指秦朝确立的什么制度 反映出国家的最高权力集中在谁的手里 3 依据材料三 请分别写出秦巩固统一的三个措施 34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 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 A 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 他治水 13 年 三 过家门而不入 终于制服了洪水 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 B 和儿子一起 带领人民化害为利 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 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第 12 页 共 15 页 请回答 1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 A 和 B 分别指的谁 2 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这一水利工程修建后有什么作用 3 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 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