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L课程期末论文第九组_第1页
DCL课程期末论文第九组_第2页
DCL课程期末论文第九组_第3页
DCL课程期末论文第九组_第4页
DCL课程期末论文第九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作 者 姓 名:易小清 张睿超 赵增君 王炘琳 徐芸琪 杨悦 朱双碧学 院: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组 名:DCL 第九组指 导 教 师: 燕辉东 北 大 学2011 年 5 月studystudy ofof impactimpact factorsfactors ofof temperaturetemperature changeschangesBy Yi Xiaoqing Zhang Ruichao Zhao Zengjun Wang Xinlin Xu Yunqi Yang Yue Zhu Shuangbi Supervisor: Professor Yan HuiNortheastern Universitymay 2011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II关键词: Key words: 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10 -众所周知,人体为恒温动物,其体温保持在 37左右。但是,恒温并不代表体温一直恒定不变,事实上,正常的人体体温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在 37上下波动。并且不同人之间由于身体状况差异,彼此体温也会略有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一天之内,体温也会有所变化。我们小组就影响体温变化的因素一天内人体体温变化规律年龄和性别因素引起的体温差异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和实验,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第一章 人体体温原理第二章 人体一日体温变化趋势第三章 口腔温度与腋下温度的差异第四章 年龄和性别因素引起的体温的差异第五章 运动对人体体温的影响第六章 饮食对人体体温的影响第七章 情绪变化对人体体温的影响第八章药物对人体体温的影响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10 -第一章 人体体温原理体内肌肉运动、食物吸收以及其他维持基本代谢率的生命活动都会产生热量,因此机体都具有一定的体温。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低等动物对体温的调节能力比较原始,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冷血动物” (poikilothermic animal) ,又称“变温动物” ;鸟类和哺乳动物可通过下丘脑的调控维持较为恒定的体温,称之为“恒温动物” (homeothermic animal) 。(一)体核温度和体表温度(Core Temperature and Shell Temperature)我们通常所说的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组织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core temperature) 。体核温度指心、肺、脑、腹腔内脏等机体深部组织的平均温度,比较稳定,昼夜变化幅度在0.6之内。由于体内各器官的代谢水平不同,它们的温度略有差别。安静时,肝脏代谢活动活跃,温度最高,其次是脑、心脏和消化腺;运动时,骨骼肌的温度最高。由于血液的不断循环,深部各器官的温度会经常趋于一致,因此体核血液的温度可以代表内脏器官温度的平均值。因为体核温度及体核血液温度不易测试,临床上通常用腋窝温度(axillary temperature) 、口腔温度(oral temperature)和直肠温度(rectal temperature)来代表体温。直肠温度的正常值为 36.937.9,比较接近体核温度。口腔温度的正常值为36.737.7,因其测量比较方便,且所测温度比较准确,是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但对于哭闹的小儿和躁狂的病人不宜采用。腋窝是临床上采用比较广泛的测温部位,但腋窝皮肤表面温度较低,必须使上臂紧贴胸廓,使腋窝密闭形成人工体腔,机体内部的热量才能逐渐传导过来,且测量时必须保证足够的测量时间,一般在 10 分钟左右,腋窝温度的正常值为 36.037.4。食管中央部分的温度与右心的温度大致相等,鼓膜温度变化与下丘脑温度变化一致,且它们体温调节反应的时间和变迁过程也很一致,因此在实验研究中常将食管温度作为体核温度的指标,将鼓膜温度作为脑组织温度的指标。体表温度(shell temperature)是指人体外周组织即表层的温度,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等部位的温度。体表温度不稳定,且各部位之间的差异大。特别是皮肤温度(skin temperature) ,一般比体核温度低几度,受环境和衣着等情况的影响,波动的幅度较大,体表各部位皮肤的温度差也大。皮肤温度受皮肤和皮下脂肪组织厚度的影响,也受局部血流量的影响。在环境温度为 23时测定,足部皮肤温度为 27,手皮肤温度为 30,躯干为 32,额部为 3334,四肢末梢皮肤温度最低,越近躯干、头部,皮肤温度最高。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体核与体表温度的相对比例可出现较大的变动,在较冷的环境中,体核温度分布区域较小,主要集中在头部和胸腹内脏,在体表与体核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温度梯度;在炎热的环境中,体核温度可扩展到四肢(见图7-3) 。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10 -(二)体温的正常变动(Arrangement of Body Temperature)恒温动物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生理情况下,体温受昼夜、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变化,但变化幅度小,一般不超过 1。人体温度的相对恒定,有赖于机体的产热过程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 (三)机体的产热过程及其调节: 1、主要的产热器官 安静时:骨骼肌的产热量占全身总产热量的 20%左右。呼吸、循环以及脑和脊髓活动的产热量则占 30%,肝、肠、肾及其它组织产热量占 50%。 内脏器官中以肝的产热量最大,因它是体内代谢最旺盛的器官。运动或劳动时,骨骼肌成为最主要的产热器官,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要占总产热量的 90%以上。 2、产热过程的调节 产热的过程实际上是物质代谢的过程,是体内物质化学分解的结果。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将反射地加强产热过程。如人体在 12的凉水中浸浴 20 分钟,氧耗量可增加 1-2 倍。这时产热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骨骼肌和肝脏中代谢过程的加强,反之,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代谢率就会下降。 在寒冷刺激下,肌肉产热量的增加主要来自骨骼肌收缩活动的加强。这时肌肉的活动方式有两种: 许多肌肉群不协调的收缩,称为寒战(发抖) ,同时伴有竖毛肌收缩。最强的寒战可使体内产热增加 4 倍。 通过随意运动。在人体感觉寒冷时经常进行踏步或做体操等动作,以增加体热的产生。 (二)机体的散热过程及其调节 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10 -1、散热的方式和途径 体内各组织产生的热量,通过血液循环均匀地分布在体内,血液流经皮肤血管时热量通过皮肤散发到周围环境中去,因此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 散热的途径主要以皮肤为主,小部分由呼吸道蒸发散热。少量的热量用来加温吸入的冷气或冷饮、冷食;随尿和粪的排泄而散放。 经皮肤直接散热的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四种。 (1)辐射: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皮肤不断辐射出波长很长的红 外线,通过空气层而被周围较冷的物体吸收。 环境温度越低,人体由辐射散放的热就越多,安静状态时以此方式散热占机体总散热量的 60%左右。环境温度若高于皮肤温度,人体将吸收周围高热物体的辐射能而提高自身的温度。环境的湿度很大时,辐射散热的效率略有降低。 (2)传导:指人体与温度低的物体直接接触时,热经过冷物体散发于体外的一种散热方式。 因传导而散热的速度,取决于皮肤与环境间的温度以及二者的接触面的大小。人在空气中活动,由于空气的导热性差,加之人体与固体环境的接触面也有限,所以传导散热量是 4 条散热方式中最不重要的一条。在特殊情况下,传导散热才有意义。 (3)对流:指体热借助于空气的流动而散热于体外的一种散热方式。因此,对流散热取决于空气流动速度的快慢。 这是人体在冷环境中散热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散发相当大的一部分热量。由于空气的比热低,紧贴人体皮肤的空气后很快变温,温热空气的重较轻于是上升,并为冷空气所补充。温冷空气不断流动,从而产生对流,使皮肤与其附近的空气间存在温差,这样对流也就可以不断进行,有效地使人体表面不断散热。人在有风的地方或冷水中对流速度增加,散热也增加。显然,当气温和周围物体的温度都接近于体温时,则不发生对流。 (4)蒸发:指热通过体内水分转化为气体对散发于周围环境的过程。人体皮肤不断排出的汗液,每蒸发 1g 汗液皮肤可以散放 0.58 千卡的热量。人体皮肤蒸发散热,通常有两种方式: 是从皮肤角质层渗出的水分,称为不知觉蒸发(也称不显汗,其实这不是汗液),在较低环境温度中(29)以下,人体安静时的皮肤水分蒸发,大都是这种,正常在 24 小时内的不知觉蒸发,约为 600-700ml 水,体温每升高 1不显汗可增加 15%左右。与汗腺活动无关,不受本温调节中枢控制。 是由汗腺所分泌的汗液,称为知觉发汗(明显汗) ,人在高温环境中(30以上)或在劳动、运动及情绪激动时的发汗、就属此类。 2、汗液的分泌过程: 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10 -汗液的成分主要是 H2O,约占汗液重量的 98%-99,比重介于 1.002-1.003,PH4.2-7.5 之间。固体物最多的是 NaCl,平均约为 300mg/100ml,其它为少量的尿素、乳酸、脂肪酸等。因此发汗除散热外,还具有排泄功能。 汗的分泌可由两种情况所引起: 热刺激:无论是外界气温高,或是体内产热增加,都可促进发汗。这一情况下,发汗的区域分布很广,包括全身各部位皮肤,而以前额、颈部、躯干的前后面、腰部、手背和前臂等部位为最多。 精神紧张,此时也促进汗液分泌。发汗部位以手掌、足跖、腋下三处最多,其它部位就很少。 3、血液循环和呼吸在散热过程中的作用 血液循环在散热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血液循环保持体温恒定也起着较大作用,因为血液不断循环流动,身体各部位的温度才能保持均匀,身体内部的热量才能传递到体表。另一方面,皮肤的蒸发散热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皮肤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呼吸机能在热代谢过程中也起作用,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或体内产热加强时,都能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频率加速,借呼出气体而散热。 (四)体温的调节机理 体温的相对恒定,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体温调节中枢对产热和散热两过程不断进行精确的调节。调节体温的中枢,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很多部位,从脊髓到大脑皮层几乎都有与体温调节有关的中枢。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位于下丘脑。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中枢性温觉感受神经元起调定点的作用。其功能恰似身体的恒温器。正常人体温度调定点为 37左右,当高于或低于时,下丘脑便开始活动。 冲动的来源:来自位于皮肤、内脏粘膜表面的温度交感器。也来自血液温度变化的直接刺激。 从而发出信息,一方面控制产热器官,如肝、骨骼肌等的活动。另一方面控制散热装置、如汗腺、皮肤血管等的活动。 以实现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的平衡,使机体深部温度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 举例:外界温度降低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热中枢运动 N 和交感 N 系统引起肌肉紧张、肾上腺髓质、甲状腺分泌加强加强肝糖元分解、加强组织的氧化过程产生大量热能体温升高 1、产热中枢与散热中枢的关系: 相互作用 ,密切联系。当产热中枢兴奋时,将通过相互诱导使散热中枢抑制,体温升。当体温升高后,又刺激散热中枢,产热中枢抑制,保持体温恒定。 2、通过大脑皮质建立的条件反射 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10 -在正常情况下,体温调节中枢是受大脑皮质制约的,寒冷或温热的刺激都可建立条件反射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镜如等.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2、王瑞元等.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3、钟国隆等.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4、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 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6.5、邓树勋.等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6、 运动生理学教材小组.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22 -第二章 人体一日体温变化趋势人体体温在一天之内不断在小范围内变化,但也是相对恒定的。人体体温在 24 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但一般相差不超过 1 摄氏度。下图是理想状态下人体一日体温变化表:人体一日理想体温变化表35.83636.236.436.636.83737.237.4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00时间温度/系列1如图所示,一日间体温可有三个高峰,第一、二个高峰分别出现于早、午饭后一小时左右,第三个高峰在下午 5 时以后。其中第三个高峰温度最高。早上渐高起来,从温暖被窝转到清晨较低室温,会打乞啑,或打冷震,全身肌肉收缩,产生热量。中午最高,饭后,体温最高,身体自然调节,想睡不想动,以免体温再升。三四点(渐低) ,体力消耗大,血糖偏低,需喝下午茶吃饼食补充。晚上(最低) ,入睡,活动减少,体温最低(低于 37) 。进餐、剧烈运动、情绪变化等会使体温升高,具体情况及原因将在接下来几章一一列出。体温在不同人之间也略有不同,人在不同状况下体温也有变化。关于对一天内人体体温变化规律探究的实验。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探究一天内人体体温变化规律实验原理:实验原理:人体在一天内体温是有规律地变化的。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23 -实验仪器:每人两只水银体温计(东阿阿胶阿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 ,分别用作腋下温度以及口腔温度的测量。实验对象实验对象:全体小组成员,实验对象处正常的生活状态,除正常的饮食外,不得服用其他药物。实验内容实验内容:从早上 8:00 至晚上 23:00,所有小组成员每一小时测一次口腔温度及腋下温度并记录数据。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对象需保持心态平和,无剧烈运动。除正常饮食外,不得服用其他药物。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24 -注:原始数据详见附录。实验结论与分析:实验结论与分析:我们实验验证了昼夜间体温的周期性变化:一天之间,在清晨刚醒时最低,从79 时急剧上升,以后则缓慢上升,至 1719 时达最高值,继而下降,至 2324 时达稳定值。但进食、运动等多种原因会影响人体体温,因此,12;00 之后出现一个高峰,18:00 又出现一个高峰,12:00 与 18:00 是吃饭时间。正常人上、下午温度相比较,一般下午比上午高 0.17(腋窝温) 和 0.12(口腔温),但也有下午比上午体温低者。为什么人体有这样的周期性体温变化呢?目前人们做了各种猜测,但原因迄今尚未阐明。经讨论,我们小组认为:这种周期性变化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内因,是由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所形成的内部规律性所决定的。它的变化,可能同机体昼夜间活动与安静的节律性、代谢、血液循环及呼吸功能的周期变化有关。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25 -第三章 年龄和性别因素引起的体温差异男性与女性间的体温差异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 0.30。原因有以下三方面:1、神经方面:女人皮肤里的“传感器”比男人身上的灵敏,女性有繁殖后代的使命。在怀孕期间,子宫内的胎儿需要恒温环境,而子宫在躯干内,所以,女人的躯干需要得到更加周密的保护。要实现这一目标,女人皮肤里的“传感器”必须更加敏感2、激素方面:女性卵巢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酮会使体温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对孕酮(又称黄体激素)作用极为敏感,一定量的孕酮(12,8nmolL)即可引起体温升高3、女性的体内脂肪较男性为高这也是一个原因。在完成相关资料的查阅工作后,我们小组在有关性别年龄对体温的影响这部分内容上决定对小组中男女的体温进行一日体温的测量,得到几组数据以后进行比较,并参考查阅到的资料得出最终结论。对于年龄,由于本小组成员年龄相近,实验不具有代表性,所以我们决定忽略这个实验。关于性别因素引起的体温的差异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性别人群的体温差异,并找出相关规律。实验仪器,实验对象,实验时间同实验一。实验数据: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26 -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27 -注:原始数据请见附录。实验结论及分析:根据资料显示,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度,而在本次我们小组的实验测量中,女性和男性提问基本上没什么差别,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以下分析,第一,我们小组的人数太少,数据不具有代表性。第二,在进行温度测量的时候每个人使用温度计的方式各有不同,造成不同程度上的误差。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28 -第四章 运动对人体体温的影响体温是肌体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体温又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肌动精神紧张及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对于参加运动的人群来说,观察体温的生物节律,能作为医务保健中无创伤且实用的观察生理指标之一。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肝、肠和肾等内脏器官的产热在机体总热量的50 左右,呼吸、循环及脑的产热量占30 ,人体骨骼肌产热量只占20左右;但处在运动状态时骨骼肌成为最主要的产热器官,占总热量的90。散热主要通过皮肤传导,对流、辐射、蒸发。体温调节系统是生物自动控制系统。调定点一般37 左右。传统观点认为由于运动中代谢水平提高,人体产热增加,尽管经机体调节加强了散热过程,但仍不能保证体温平衡而使体温升高。中距离赛跑后,体温上升到37538 ,长距离赛跑后上升到385C,超长距离赛跑后上升到3975C 。 ;主要由于肌肉活动代谢增强,产热明显增加导致体温升高 J。也有报道 指出长时间剧烈运动肌肉放出大量热量,导致体温上升,可达39 一40 以上,体温升高越大,实验:对于运动前后体温变化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运动前后体温变化规律。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29 -实验原理:人体在运动时,肌肉活动代谢明显增强,产热明显增加。从而引起体温暂时性的升高。实验仪器:实验仪器:水银体温计(东阿阿胶阿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测量腋下温度及口腔温度的分别使用。实验对象:实验对象:小组所有成员,实验对象处正常的生活状态,除正常的饮食外,不能服用其他药物。实验说明:通常情况下,人的口腔温度要高于腋下 0.3 摄氏度,并且受外界环境、汗液蒸发等因素的影响较小,于是我们决定测定运动前后腋下、口腔两处的温度数据。为减小客观因素带来的误差,我们小组决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做同样的运动,并一起测定运动前后的体温数据。实验方法:实验方法:1、 4 月 18 日,小组成员围绕刘长春体育馆前的草坪进行绕场两圈的长跑。跑步前,各小组成员测量腋下温度,跑步速率及路程相等。运动后,各小组成员立即测量体温。2、 5 月 16 日 21:30,我们小组成员在大活门口集合,运动前,全体小组成员一同测腋下、口腔温度,然后进行跑步锻炼。跑步路线由活动中心,经过科学馆,北门,小西门,再回到活动中心,总计 2000米左右。跑步距离、速度都基本一致。运动后心率明显增加,约为 150 次每秒,达到较为剧烈运动的水平。在跑步后立即测量腋下、口腔温度。实验结果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30 -实验结论及分析:实验结论及分析:在第一次长跑实验中,长跑前后体温对比,有 3 人体温降低,其中以易小清最为明显,1 人体温无变化,2 人体温略微升高。这与理论上运动后体温升高的结论相悖。我们讨论分析:由于测试时在户外进行,当时气温较低并且风大,自身感觉较冷,且我们都脱了外套,汗液蒸发导致体表温度明显下降,甚至低于运动前的水平,而我们测的是腋下温度,所以体温普遍偏低的原因也就不难得知了。第二次长跑实验,由于我们有了第一次实验的经验,所以,我们有针对性地改进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31 -了第二次实验:加大运动强度,测量体温的手段改为腋下和口腔都测。从实验数据前后对比中可以看出,几乎所有人的口腔温度都有所上升,而腋下温度仍然有 3 人下降,一人不变,这证明了我们之前的推测:运动后人体体温的确会上升,但是由于汗液蒸发及气温偏低等因素的影响,体表温度往往会低于实际体温。第五章 饮食对人体体温的影响 食物分解产热原理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人体代谢,另一部分转化为热量(约占 50%)维持体温平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32 -衡在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也有所不同,分别为 21.0kJ/g,19.7kJ/g,18.8kJ/g 。下面是较详细的介绍:1. 糖食物中的糖经消化液分解的最终产物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其中葡萄糖占大约 80%,经消化道吸收后,大部分果糖和几乎全部的半乳糖在肝脏内迅速转化为葡萄糖,因此葡萄糖是体内糖代谢的中心,也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葡萄糖进入细胞后,首先磷酸化形成葡萄糖-6 磷酸,然后或者聚合形成糖原贮存,或者分解释放能量。根据体内供氧情况的不同,糖分解途径也不同。在体内氧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葡萄糖可以完全氧化并释放出大量能量,这是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1mol葡萄糖完全氧化可以释放 38mol 的 ATP。在氧供应不足时,或者在某些缺乏有氧氧化酶系的细胞(如成熟的红细胞)内,1 分子葡萄糖分解形成 2 分子的丙酮酸,释放2mol 的 ATP,这是糖的无氧酵解。虽然糖酵解只能释放较少能量,却是人体在缺氧状态下最重要的供能途径。2. 脂肪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33 -体内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脂类有: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中性脂肪、磷脂和固醇。大部分脂肪贮存在脂肪组织和肝脏内,肝脏在脂类代谢中的主要作用是分解脂肪酸释放能量、合成甘油三酯以及将脂肪酸转化为类固醇和磷脂等其他脂类。脂肪组织一方面贮存甘油三酯,在机体需要时将其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甘油主要在肝脏被利用,经酶作用生成 3-磷酸甘油后进入糖代谢途径产生能量,脂肪酸进入线粒体后经 -氧化分解为乙酰辅酶 A,继而进入三羧酸循环,释放大量的能量,1 分子硬脂酸完全氧化分解后可释放 146 分子的 ATP。3. 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体内氨基酸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成分实现组织更新,或者合成酶、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为机体提供能量是氨基酸的次要功能,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长期饥饿、疾病或体力极度消耗时,机体才会依靠氨基酸氧化供能。实验部分实验实验:对于进食前后体温变化的探究。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探究进食前后体温变化规律。实验原理实验原理:人体在进食后,食物分解产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从而引起体温暂时性的升高。实验仪器实验仪器:每人两只水银体温计(东阿阿胶阿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 ,分别用作腋下温度以及口腔温度的测量。实验对象:小组成员杨悦,实验对象处正常的生活状态,除正常的饮食外,不得服用其他药物。实验内容实验内容:1. 进行初始体温测定。2. 按正常食量摄入一定量的食物。3. 10 分钟,30 分钟,60 分钟,90 分钟,120 分钟,150 分钟后分别测量体温。4. 统计数据绘制表格及变化曲线。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34 -摄食前后体温变化曲线36.236.436.636.83737.237.437.637.838饭后饭后饭后饭后饭后饭后饭前10分钟 30分钟 60分钟 90分钟 120分钟150分钟测量时间温度(单位:)注:原始数据详见附录。 实验结论及分析实验结论及分析结合实验数据及相关资料得出以下结论:人体摄食后,由于物质的氧化分解,体温会有所升高,在 50 分钟内持续升高,后趋于稳定,两小时后开始下降,摄食前后体温差值约 1左右。另,摄入食物的成分,种类,温度及总量对体温变化都有这不同程度的影响。第六章 情绪变化对人体体温的影响日常生活中, 我们很多人往往把自己的情绪变化归结为外部环境事件,而忽略了情绪与自身体温状况的紧密联系。实际上,情绪作为一种身心反应表现,与我们的身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35 -体体温状态非常密切。理论上说情绪和体温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联系。实验表明当我们兴奋,紧张,发怒,悲哀时体温会有明显的变化,比如兴奋紧张发怒时心跳会明显加快,脸部会发红,新陈代谢加快,体温升高;而心情低落,过度悲哀时体温下降。综合以上可以得知下丘脑为情绪变动和体温变化的中枢传导。情绪变化会影响下丘脑分泌激素,从而影响体温变动。具体表现为凡是那些激烈的冲动的情绪会使体温上升,而像悲伤心灰意冷这样的情绪会使体温下降。所谓生理唤醒是指伴随情绪与情感发生时的生理反应,它涉及一系列生理活动过程,如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外分泌系统等活动。任何情绪都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种生理变化使得我们产生独特的情绪体验。20 世纪 80 年代,艾克曼等研究人员让被测试者用面部肌肉来表达愉快、发怒、惊奇、恐惧、悲伤或厌恶等情绪,同时给他们一面镜子以辅助他们确定自己面部表情的模式,要求他们把每一种表情保持 10秒钟,并对他们的生理反应情况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各种面部表情的生理反应存在明显差异。保持发怒和恐惧的表情时,被测试者心率都会加快;保持发怒的表情时,被测试者的皮肤温度会上升;保持恐惧的表情时,被测试者的皮肤温度则会下降。另一些研究表明,许多情绪都使人的心率加快:发怒时,被测试者脖子以下发热,感觉热血沸腾;恐惧时,被测试者骨子里发冷、浑身发凉等。心理学家艾克曼的实验也表明,一个人老是想像自己进入某种情境,结果这种情绪十之八九真会到来。而一个故意装作愤怒的实验者,由于“角色”的影响,他的心率和体温会明显上升。这些情绪状态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是因为个体在外界刺激作用下必须调动体内的能量来应付。遇到紧张刺激时,这个生理反应的具体过程为:紧张刺激作用于大脑使得下丘脑兴奋肾上腺髓质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状腺素大大增加通向体内某些器官和肌肉处的血流量提高机体应付紧张刺激的能力。另一方面,身体状态也可能对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美国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塞伊曾经对 125 名实验者进行过研究,他观测了实验者情绪与体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当人们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处于上升期时,他们的心情往往更积极愉快一些,而此时他们的精力也最为充沛。人们的情绪变化周期往往随着身体的周期活动而发生变化。例如,人们的体温一般在早上较高,下午降低,到了晚上体温又会升高,情绪一般会随着体温的上升而高涨,如人们往往在清晨时感觉情绪高涨,而在午后情绪又有所下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36 -降,到了夜晚,不少人的情绪状态也会随之回升。研究还发现,睡眠时间过晚的人,更可能有消极情绪表现,而睡眠充足的人往往有积极的情绪表现,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更加乐观。关于情绪变化对人体体温的影响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情绪波动对人体体温变化的影响及其规律。实验原理:人情绪剧烈波动时,心跳及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速率也会有所提高,从而引起体温升高。实验仪器:每人两只水银体温计(东阿阿胶阿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 ,分别用作腋下温度以及口腔温度的测量。实验对象:部分小组成员。实验方法:实验前,保持实验对象心情平稳放松,测量口腔及腋下温度并记录数据。在测量状态下,观看十分钟恐怖片。观看过程中,所有小组成员均受到较为强烈的惊吓刺激,体温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观看恐怖片后,记录口腔和腋下温度。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37 -情绪对体温的影响34.53535.53636.53737.5王炘琳朱双碧赵增君易光州徐芸琦姓名温度看恐怖视频前 口腔温度()看恐怖视频前 腋下温度()看恐怖视频后 口腔温度()看恐怖视频后 腋下温度()原始数据详见附录。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38 -第八章 药物对体温的影响体温的调节主要是靠下丘脑对各种刺激做出反应,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达到控制体温的结果。药物对体温的影响,主要就在于对神经以及相应器官的影响。调节体温药物中常见的是退烧药。一般来说,大部分退烧药只能改变发烧时人体体温,因为发烧产热机理的缘故。根据资料,当人体受到病原体及其毒素侵袭后,剌激中性粒细胞,产生与释放内热原(是指细菌内毒素及其它外源性致热原进入机体内,经过使细胞活化产生一种新蛋白质) 。但内热原并非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使中枢合成与释放PG(前列腺素)增加。PG再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提高到37度以上,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引起体温升高。因此退烧药只针对发烧时的人体体温有调节作用。那么,常见退烧药对发烧初期有多大控制能力?我们选用最常见的对乙酰氨基酚片来进行试验。实验:发烧初期状态下对乙酰氨基酚片对体温的影响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探究对乙酰氨基酚对发烧时体温的影响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实验所用的对乙酰氨基酚,分子式C8H9NO2,通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感冒发烧、关节痛、神经痛、偏头痛、癌痛及手术后止痛等。对乙酰氨基酚是非那西丁(phenacetin)的体内代谢产物,属于苯胺类。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PGE1是主要是作用神经中枢,它的减少将导致中枢体温调定点下降,体表温度感受器感觉相对较热,进而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血管扩张的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抑制外周前列腺素合成作用弱,故解热镇痛作用强,抗风湿作用弱,对血小板凝血机制无影响。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电子体温计(欧姆龙MC-141W)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早上刚发烧时与晚上高烧时各服用一次药物,测定之后体温。期间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体温,制成图表。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39 -实验说明实验说明:每次服药量为一片,大约含对乙酰氨基酚0.3克。实验结果实验结果:结果填入下表,并绘制折线图。时间7:0010:00(服药后)12:0014:0015:0019:45(服药前)22:30腋温()37.837.6538.338.638.638.337.937.837.6538.338.638.638.337.93737.237.437.637.83838.238.438.638.87:0010:00(服药后)12:0014:0015:0019:45(服药前)22:30腋温()实验结论及分析:实验结论及分析:由图可知,发烧初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后,体温大约下降0.150.4,并且在之后会回升(实验后第二天体温升至38.2)。根据退烧药对体温调控的机理,退烧药只作用于下丘脑,最终导致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不能改变其他途径的产热;且当处于感冒前期,发烧本来可以促进人体清除病毒,但是感冒初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使得体温下降,抗病毒能力减弱,导致病情加重,后期体温升高。除去药物直接影响,体温变化符合一定规律,下午比早上高,从下午到晚上逐渐降低。但是由于疾病影响,体温变化起伏不正常,不排除体温升高和病情恶化有关。服药前后没有进食或运动,但是有一定情绪波动;腋温测量容易受到体表汗液的影响而降低;温度计使用方法不正确也会导致测量值的误差;温度计本身也有一定误差。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40 -参考文献价值中国网 /wiki/showcontent.aspx?titleid=14395639健康 /question/3957418.html 相关发现:发烧初期慎用退烧药:发烧是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的一种手段,通过增强新陈代谢来提高免疫系统抵御能力,达到抗击病原体的效果。如果感冒发烧初期就使用退烧药,体温固然降低,但免疫系统也受到了影响,导致最终病原体增多,加重病情。对乙酰氨基酚对人体的影响:如果使用不当,有意或误服过量,对乙酰氨基酚依然是一个非常有害的药物。最重要的并发症是肝小叶坏死,尤其常见于饮食紊乱症患者、长期酗酒者和同时服用酶诱导药物患者。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Abstract- 41 -第九章 口腔温度与腋下温度的差异时间腋下体温口腔体温6:0035.836.48:0036.536.810:0036.837.112:003737.314:0037.137.316:003737.318:0036.93720:0036.93722:0036.837.1 24:00 36.637.2腋下与口腔的温度对比3535.53636.53737.56:0010:0014:0018:0022:00时间温度腋下体温口腔体温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参考文献- 7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72刘永祥健康体育与养生保健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l35周崇坦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64李小寒,尚小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8药物化学普通高教“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尤启东 主编 , 彭司勋 主审 药物化学进展彭司勋 主编 药物化学总论第二版,郭宗儒 主编 医学药理学顾振伦主编 姚泰生理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5-213邓小明、孙朕振 温调节的新进展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上海,200433)人体生理解剖生理学 左明雪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54-256.价值中国网 /wiki/showcontent.aspx?titleid=14395639健康 /question/3957418.html 中荷学院 08 本科生 DCL 报告 参考文献- 83 -附录姓名:易小清第一天第二天时间口腔温度腋下温度口腔温度腋下温度8:0036.29:0036.836.236.936.710:0036.836.636.636.411:0036.936.637.236.412:003736.536.936.313:0036.936.336.936.314:0037.136.536.636.815:0037.136.83736.816:003736.737.336.717:003718:0036.936.537.136.819:0036.936.236.936.620:003736.53736.821:0036.836.436.836.622:0036.536.436.736.423:00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