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第三节 可摘局部义齿可摘局部义齿 一 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和分类一 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和分类 利用天然牙和基托覆盖粘膜及骨组织作支持 依靠 义齿的固位体和基托的固位作用 人工牙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 并用基托材料恢复缺 损的牙槽嵴及软组织形态 患者能自行摘戴的一种修复体 一 组成 由人工牙 基托 固位体及连接体人工牙 基托 固位体及连接体四部分组成 1 人工牙 是用来替代缺失的天然牙 恢复其牙冠形态并行使功能的部分 1 人工牙的作用 恢复牙列外形和面形 替代缺失的天然牙以恢复牙弓的完整性 建立正常咬 排列和邻接关系以恢复咀嚼功能 辅助发音 通过对缺牙的修复 可起到防止口内余 留牙伸长 倾斜 移位及关系发生紊乱的作用 2 人工牙的种类 按制作材料分为瓷牙 塑料牙和金属面牙三种 按面 形态不同和牙尖斜度不同 可分为解剖式牙 牙尖斜度解剖式牙 牙尖斜度 3333o o或或 3030o o 半解剖式牙 牙尖斜 半解剖式牙 牙尖斜 度度 2020o o 和非解剖式牙 没有牙尖和斜面 无尖牙 和非解剖式牙 没有牙尖和斜面 无尖牙 3 人工牙的选择 牙尖斜度的选择 形态选择 大小的选择 颜色的选择 2 基托 是义齿与承托区粘膜直接接触的部分 位于缺隙部分的基托又称为鞍基 是 可摘局部义齿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覆盖在无牙牙槽嵴上 排列人工牙 传导和分散力 并能把义齿各部分连成一整体并起支持和固位作用的是基托的功能 3 固位体 固位体是可摘局部义齿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 一般由金属制成 义齿借固 位体而获得固位 稳定与支持 放置直接固位体的天然牙称为基牙 1 直接固位体直接固位体 防止义齿向脱位 水平向脱位 龈向压迫 起主要固位作用的 固位部件 按固位形式不同 又可分为冠内和冠外固位体 冠外固位体 包括卡环型固 位体 套筒冠固位体以及冠外附着体 冠内固位体 主要为冠内附着体 属于精密附着 体 最常见的是栓体栓道形式 2 间接固位体间接固位体 是用以辅助直接固位体的固位部件 间接固位体起到增强义齿的稳 定 防止义齿发生翘起 摆动 旋转及下沉的作用 它常用于游离端义齿 A1型题 间接固位体所不具备的作用是 A 防止义齿翘动 B 防止义齿侧向移动 C 防止义齿弹跳 向脱位 D 分散力 防止下沉 E 减少基牙所受扭力 受扭力就会发生旋转 答疑编号 911040401 答案 C A1型题 可摘局部义齿上起辅助固位和增强稳定作用的部分称作 A 附加卡环 B 基托 C 连接体 D 支托 E 间接固位体 答疑编号 911040402 答案 E 4 各类型直接固位体的组成 作用和要求 1 卡环 直接卡抱在基牙上的金属部分 主要作用也是固位 稳定 支持 卡环的 连接体还有加强基托的作用 以三臂卡环为例 卡环臂 为卡环的游离部 富有弹性 卡环臂尖位于倒凹区 是卡环产生固位作是卡环产生固位作 用的主要部分用的主要部分 可防止义齿向脱位 卡环臂起始部分较坚硬 放置在观测线上或非倒凹 区 七稳定作用 防止义齿侧向移位 卡环体又称卡环肩 为连接卡环臂 支托和小连接体的坚硬部分 环抱于基牙的 非倒凹区 从邻面包过颊舌轴面角 主要对基牙环抱作用 阻止义齿龈向和侧向移动 起 稳定和支持义齿的作用 支持卡环臂起固位作用 支托 常与卡环铸造成一个整体 所谓三臂卡环 是把支托亦当作一个臂的笼 统称呼 能将人工牙所承受的能将人工牙所承受的力部分传导至基牙 并防止义齿下沉 主要起支持作用力部分传导至基牙 并防止义齿下沉 主要起支持作用 铸造卡环还可恢复关系和防止食物嵌塞 具体要求如下 支托的形状 支托面观的外形 应做成尖向面中心的近似圆三角形 靠近面 边缘处较宽较厚 以防支托在该区折断 向面中心较窄较薄 底面与支托窝相接触 位置 一般安放在缺隙相邻基牙面的近远中边缘嵴上 若该部位咬紧 则支托安 放于颊沟 上颔 或舌沟内 下颌 颊沟 上颔 或舌沟内 下颌 置于前牙切缘的支托叫切支托 置于尖牙舌隆突上 的支托叫舌支托 支托凹底与基牙长轴轴线呈正 2020o o夹角 长度 支托长约为支托长约为面近远中径的面近远中径的 1 1 4 4 磨牙 或 磨牙 或 1 1 3 3 前磨牙 前磨牙 宽度 支托宽度约为基牙支托宽度约为基牙面颊舌径的面颊舌径的 l l 3 3 磨牙 或 磨牙 或 1 1 2 2 前磨牙 前磨牙 厚度 根据咬合关系而定 一般要求为 1 1 1 5mm1 5mm A1型题 磨牙支托的宽度为 A 其颊舌径 1 2 B 其颊舌径 1 3 常规记忆题 C 其颊舌径 1 4 D 其近远中径的 1 5 E 其近远中径的 1 6 答疑编号 911040403 答案 B 2 套筒冠 套筒冠固位体由内冠及外冠两部分组成 义齿就位时 使义齿上的外冠 与基牙上内冠相套 借助两冠间的摩擦力 使义齿固位 3 附着体 用于可摘局部义齿的附着体 有冠内和冠外两种 A1型题 可摘局部义齿中主要起固位作用的部分为 A 连接体 B 卡环体 C 卡环臂 深入基牙倒凹区 D 支托 E 间接固位体 答疑编号 911040404 答案 C 5 连接体 连接体是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部分之一 连接体可将义齿各部分连接在一连接体可将义齿各部分连接在一 起同时还有传递和分散起同时还有传递和分散力的作用力的作用 有大连接体和小连接体之分 1 大连接体 大连接体亦称连接杆 依所在位置而命名如 腭杆 舌杆及唇 颊杆 等 作用 连接义齿各部件成一整体 以便修复缺牙和行使功能是大连接体的主要作用 传递和分散力至其他基牙及邻近的支持组织 与基托连接相比 可缩小义齿的体积 并增加义齿的强度 2 小连接体 小连接体的作用是把义齿上的各部件 如卡环 支托等 与大连接体 基托相连接 如卡环 支托 固位钉等 A1型题 以下哪项不是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成分 A 固位体 B 基牙 固定义齿 C 人工牙 D 基托 E 连接体 答疑编号 911040405 答案 B A1型题 可摘局部义齿中有传导力作用的部分不包括 A 基托 B 大连接体 C 小连接体 D 卡臂尖 起固位作用的 E 支托 答疑编号 911040406 答案 D 二 分类 1 按结构分类 1 托式可摘局部义齿 这类义齿主要依靠基托将各个部分连成整体 因其基托面积 大 能分散力 故常用于缺牙较多 余留牙健康情况较差的患者 2 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 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又称弓式可摘局部义齿 它主要依靠 金属的连接体将义齿各部分连成整体 多用于后牙缺失 缺隙前有基牙或缺隙前后都有基 牙 而且基牙健康状况较好的患者 2 按支持形式分类 1 粘膜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 适用于缺牙多 这类义齿的固位力主要靠卡环和基托义齿的固位力主要靠卡环和基托 组织面与口腔粘膜间的吸附力 及基托边缘与软组织的封闭作用得以固位组织面与口腔粘膜间的吸附力 及基托边缘与软组织的封闭作用得以固位 此类义齿承受 的力直接传导到粘膜和牙槽骨上 因而咀嚼效率低 在长期力的作用下 牙槽骨可发 生吸收 随之有义齿下沉现象而失去与对颌牙的接触 2 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 这类义齿的咀嚼压力主要由基牙承担 适用于缺牙少 义齿的咀嚼压力主要由基牙承担 适用于缺牙少 缺隙两端余留牙健康的病例缺隙两端余留牙健康的病例 其修复效果好 3 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 这类义齿的咀嚼压力由粘膜和基牙二者共同承担 其 固位作用主要依靠卡环 其次是基托组织面与粘膜间的吸附力及基托边缘与软组织的封闭 作用 可适用于牙列缺损的大多数情况 因此这种义齿临床上最常采用临床上最常采用 A1型题 适合采用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的是 A 多数基牙有松动 B 缺隙一端有稳固基牙 C 缺隙两端有稳固基牙 D 极少数基牙残留 E 后牙末端游离缺失 答疑编号 911040407 答案 C 二 牙列缺损分类二 牙列缺损分类 1 KennedyKennedy 牙列缺损分类法牙列缺损分类法 根据缺牙所在部位及牙缺隙数目将牙列缺损分为四类 1 第一类 牙弓两侧后部牙缺失 远中为游离端 无天然牙存在 肯氏第一类牙列 缺损为双侧游离缺失双侧游离缺失 2 第二类 牙弓一侧后部牙缺失 远中为游离端 无天然牙存在 肯氏第二类牙列 缺损为单侧游离缺失单侧游离缺失 3 第三类 牙弓的一侧后牙缺失 且缺隙两端均有天然牙存在 4 第四类 牙弓前部牙缺失 天然牙在缺隙的远中 除第四类外 其余三类均分有亚类 亚类则为除主要缺隙外 另存的缺隙数的统称亚类则为除主要缺隙外 另存的缺隙数的统称 即除主要缺隙外 尚有一个缺隙则为第一亚类 有二个缺隙则为第二亚类 依此类推 若 前后都有缺牙 则以最后的缺隙为基准以最后的缺隙为基准 若牙弓两侧后牙都有缺失 且一侧为远中游离端 缺牙 另一侧为非游离端缺虐待 则以游离端缺牙为基准 纳入第二类 再以其另外缺隙 数以亚类区别 2 库氏分类 根据义齿固位体在牙弓上的位置 以支点线 即卡环连线 和牙弓的关 系 将可摘部分义齿分为四类 第一类 斜线式 支点线斜割牙弓者 第二类 横线 式 支点线横割牙弓者 第三类 纵线式 支点线前后纵割牙弓者 第四类 平面式 支点线构成多边形者 A1型题 肯氏分类第一类正确的说法是 A 没有亚类 B 义齿鞍基在一侧基牙远中 C 远中一侧为游离端 另一侧为非游离端 D 在基牙前份的鞍基不超过中线 E 双侧远中为游离端 答疑编号 911040408 答案 E A1型题 下列所指为缺牙区 哪一列属肯氏分类第二类第三亚类 答疑编号 911040409 答案 C 可摘局部义齿的基本要求 1 适当地恢复咀嚼功能 恢复缺牙咀嚼功能是义齿修复的主要目的 义齿所受力由 基牙 基托下组织共同来承担 其负荷在组织的耐受阈以内 是一种生理功能性刺激 有利于保持牙周支持组织的健康 减缓牙槽嵴的吸收 如力超过组织的耐受阈 则会造 成牙周创伤 加速牙槽嵴的吸收 义齿修复应以维护口腔组织健康为前提 义齿咀嚼的 功能恢复应根据基牙的情况 咬合关系 缺牙区牙槽嵴的状况 把义齿的咀嚼功能恢复到 一个合适的程度 2 保护口腔组织的健康 设计或制作不当的义齿 由于卡环 基托等对口腔组织的不 良影响 会引起牙龈炎症 基牙松动 牙体病变 黏膜的压痛和损伤 甚至创伤及颞下 颌关节病变 为了避免义齿对口腔组织的损害 应少磨牙 尽量利用天然间隙放置支托 间隙卡环 义齿基托 卡环等的设置 应具有自洁作用不应妨碍口腔卫生 防止食物滞留 嵌塞和菌斑的形成 应正确恢复上 下颌关系以及缺牙牙弓及相邻组织的外形 使义齿的 修复既能适当恢复缺牙功能 又能做到治病 防病 3 义齿应有良好的固位和稳定作用 义齿的固位和稳定状况 是能否发挥良好口腔功 能的前提 如果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性能差 不但不能达到修复形态和功能的目的 还可导 致基牙及基托下支持组织的损伤和其他口腔疾患 4 舒适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范围广 其组成部件多 尤其在缺牙多 多缺隙时 基托 面积大 常引起初戴义齿者的异物感 不舒适 发音不清 甚至恶心 对敏感者更为明显 在可能的情况下 义齿除材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 结构设计合理之外 还应做到小而不弱 薄而不断 尽可能做得小巧 义齿的部件与周围组织应尽量平滑衔接 和谐自然 人工牙 排列要尽量避免出现过大的超 覆或过于向舌侧排列 影响口腔本部正常的大小 妨 碍舌体活动等 尽量做到患者最易适应的程度 5 美观 即恢复面容的自然状态 在修复牙列前部缺损时 美观要求显得更为重要 人工牙的大小 形态 颜色及排列应与相邻天然牙 上下唇的空间关系相谐调 表现自然 基托颜色应尽量与牙龈 黏膜的色泽一致 长短合适 厚薄均匀或利用基托代替邻近软硬 组织缺损 形态自然 卡环等金属部件应尽量不显露或少显露 临床时有发生功能恢复和 美观相矛盾的情况 应首先考虑功能 而后兼顾美观 但在前牙区 将情况与患者解释清 楚后 可偏重于美观 6 坚固 耐用 义齿应能承受力的作用而不变形 不折断 整铸支架式可摘局部义 齿的设计既可使义齿比较舒适 又可达到坚固 耐用 托式义齿除选择强度优良的基托材 料外 还必须做到结构合理 对应力集中区予以加强设计以防止义齿折断 7 容易摘戴 若义齿设计 制作不当 造成摘戴义齿要用很大力量 不仅仅使患者感 到不便 还可造成对基牙的损伤 如果难以摘戴 甚至不能摘下 则不能保持义齿和口腔 的清洁卫生 从而导致基牙 余留牙的龋坏及牙龈炎症 所以 要求制作的义齿既要有足 够的固位力 又必须方便患者摘戴 三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三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 一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1 生理性 1 建立生理关系 恢复咀嚼功能是修复的最主要的目的 义齿应恢复 咬合关系及邻接关系 正中时 应有广泛 均匀的接触 非正中和正中时均不能出 现早接触 2 要尽可能广泛而均匀地分布义齿所承受的力 为此 可增加卡环 支托的数 目 使力分布于多数的健康余留牙上 以减轻主要基牙的负担 或扩大基托面积 以减 小牙槽嵴单位面积内所承受的力 保护牙槽嵴的健康 3 保持正确的垂直距离 多数后牙缺失不能维持正常的垂直距离 就会影响到咀嚼 肌群的生理状态和颞下颌关节的生理运动 在行使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 应重建正确的咬 合关系 保持正确的垂直距离 4 不影响口腔软组织的生理活动 义齿设计时不应妨碍唇 颊 舌 腭 口底等软 组织的生理活动 以致引起咀嚼不便或发音不清等 2 功能性 恢复功能是义齿修复的最主要目的恢复功能是义齿修复的最主要目的 义齿修复功能的大小 与基牙牙周组 织健康状况 牙槽骨的吸收程度 咬合关系以及人工牙的材料等有关 前牙修复主要是恢前牙修复主要是恢 复切割功能 增迸发音和美观 后牙主要恢复咀嚼功能复切割功能 增迸发音和美观 后牙主要恢复咀嚼功能 若缺失牙较多 牙槽骨及基牙支 持条件较差 不能承受较大的力负担时 可采用减小人工牙牙尖斜度 减小颊舌径 减 少人工牙数目等措施 以达到保护口腔组织的目的 3 预防性 1 不健康的余留牙应先经过合适的治疗后才能选做基牙 2 对于松动度较大的余留牙不能选做基牙 以免加重负担 3 义齿各个组成部分不应压迫余留牙的龈缘 以免造成牙龈萎缩 使牙颈部暴露 产生牙本质过敏症状 4 支托和隙卡应尽量安放在天然间隙处尽量安放在天然间隙处 尽量减少磨除牙体组织 以免造成牙 本质过敏或龋齿 5 修复体应尽可能与口腔软组织密合 减少食物嵌塞机会 以免妨碍口腔的自洁作 用 4 稳固性 义齿在口腔内要具有很好的稳固性 因为只有在稳固的情况下 义齿才能 很好地行使功能 卡环的选择和分布 间接固位体的设计 基托的吸附力大小以及边缘封 闭情况等方面都与义齿的稳固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5 坚固性 义齿必须坚固 否则容易变形 甚至折断 设计不当或制作时的疏忽 都 能使义齿坚固性削弱 6 美观 人工牙的大小 形态 颜色以及排列都应与余留牙协调 牙颈线应与邻牙相 一致 卡环等金属固位体尽可能少暴露或不暴露 基托的设计应符合恢复面部丰满度的要 求 7 易摘性 义齿应易于摘出 也易于戴入 在设计上 既要有良好的固位 确保义齿 在行使功能时的稳定 又要方便患者取戴以保持口腔卫生 二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 人工牙 基托 固位体 连接体 1 人工牙的设计 人工牙必须根据间隙的大小 邻牙的外形 色泽及排列 力的大 小 患者的面形 年龄及肤色等方面来设计 1 前牙 对美观要求高 人工牙应尽可能与相邻余留牙一致 人工牙应选形态 大小 颜色与口腔中余留牙类似 并要求与患者的肤色 脸型等相 协调 所选择的人工牙唇面 应与脸部的侧面外形弧度一致 天然牙的颜色和年龄等有关 常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暗 同时有磨耗 应在人工牙上 体现出来 颜色是选择人工前牙的主要依据 选牙时 应在自然光下与口腔余留牙对比 配好人 工前牙的颜色 2 后牙 后牙的主要功能是咀嚼 但美观也不应忽视 尤其前磨牙应与尖牙协调 人工后牙的颊舌径大小应按义齿的支持形式 缺牙多少 基牙及牙槽嵴的情况予以适 当调整 人工后牙的牙尖斜度不宜过大 以免产生较大的侧向力妨碍义齿固位 牙尖斜度也不 宜过小 过小则不易穿破食物 降低咀嚼功能 应根据对颌牙的面情况进行设计 制作 人工后牙的面应作出沟 嵴 牙尖形态及外展隙 并与对颌牙保持一定的覆覆 盖关系 既要有利于食物从面溢出 还可避免咬颊或咬舌现象 A1型题 为减少侧向或水平向外力 修复体恢复面的牙尖斜度不宜超过 A 0 B 10 C 15 D 20 E 30 常规记忆题 答疑编号 911040501 答案 E 2 基托的设计 1 基托的功能 基托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 1 连接功能连接功能 具有连接人工牙 固位体 连接体的作用 2 传递功能传递功能 咀嚼时 力可通过基托传递到牙槽骨 3 恢复外形恢复外形 对于牙槽骨吸收较多 面部外形内陷者 可增加基托厚度 以重建颌面 部外形 恢复面部丰满度 4 固位功能固位功能 基托组织面与口腔粘膜密合 及其边缘封闭作用 可产生吸附力和大气 压力 有利于义齿的固位 2 基托的种类 1 金属基托 基托为金属铸造而成 其优点是坚固 易清洁 对温度的传导性好 患 者感觉舒适 其缺点是难以垫衬 加人工牙及修理 费用较贵 2 塑料基托 基托的整个结构都为塑料制成 其优点是颜色与口腔粘膜接近 容易垫 衬 便于修理 其缺点是温度传导作用差 坚固性不如金属基托 体积较大 患者口腔内 异物感较强 3 金属塑料基托 基托为金属和塑料制成 主要用于下颌前牙咬在上颌腭粘膜上的前 牙缺失 既有防止基托折断的作用 又有利于包埋弯制卡环的作用 3 基托伸展范围 基托伸展范围取决于缺牙的多少和部位 基牙的健康情况 牙槽 骨的吸收程度 力的大小 义齿的支持形式 发音的需要 美观的要求等 1 基托与天然牙接触的边缘 应与天然牙轴面非倒凹区接触 使之有对抗卡环臂的作 用 并可防止食物嵌塞 基托边缘不可位于倒凹区 以免取戴困难 2 基托的唇 颊侧边缘应伸至粘膜转折处 以增加固位力 边缘要圆钝光滑 并与粘 膜密合 以获得良好的边缘封闭作用 在系带处 基托应做切迹缓冲 以免妨碍唇 颊 舌的功能活动 3 上颌可摘局部义齿的远中游离端的基托 颊侧应覆盖上颔结节 后缘应到软硬腭交颊侧应覆盖上颔结节 后缘应到软硬腭交 界处稍后的软腭上 两侧应伸到翼上颔切迹界处稍后的软腭上 两侧应伸到翼上颔切迹 下颌可摘局部义齿的远中游离端的基托后缘 应覆盖磨牙后垫的覆盖磨牙后垫的 l l 3 3 1 1 2 2 这样义齿既有良好的封闭作用 又可增强义齿的支持能力 4 在上颌隆突 下颌隆突 上颌结节 上颌颧突 下颌舌骨嵴等区域 基托的组织面 应适当作出缓冲 以免基托压迫组织而产生疼痛 或使义齿在该处形成支点而发生翘动 5 基托应有一定的强度 以免受力时折断 塑料基托一般要求厚度为塑料基托一般要求厚度为 2mm2mm 左右 金属左右 金属 基托要求厚度为基托要求厚度为 0 5mm0 5mm 6 前牙缺失 牙槽骨丰满者 唇侧基托可稍薄或不要 如果牙槽骨吸收较多或伴有骨 质缺损 基托应适当加厚 以恢复缺损的组织和唇的丰满度 7 缺牙少 基牙稳固 支托支持力量较大者 基托可适当缩小 反之应大些 粘膜支 持式者 基托应尽量伸展 以便分散力 A1型题 对可摘局部义齿基托的要求中 错误的是 A 舌侧与余留牙倒凹区密切接触 不能进入倒凹区 否则摘戴困难 B 在牙龈缘处缓冲 C 在牙龈乳突处缓冲 D 在骨突处缓冲 E 与牙槽嵴贴合 答疑编号 911040502 答案 A 3 固位体的设计 1 基牙的选择 安放固位体的天然牙即称为基牙 一般要求基牙健康 形态 位置正常 具体要求如 下 1 理想的基牙 牙冠应该高大 健康 不倾斜 2 有牙体疾病 牙髓疾病及牙周疾病的余留牙应做治疗或修复后才能选做基牙 3 尽可能选用离缺牙区较近的牙做基牙尽可能选用离缺牙区较近的牙做基牙 原则上切牙不选做基牙 4 对基牙牙冠矮小 颊舌面无突度而不利于卡环固位时 应修复后才能被选做基牙 5 选用多个基牙时 应当彼此分散 以增加义齿的稳定 6 基牙的数目不宜过多 以基牙的数目不宜过多 以 2 2 4 4 个为宜个为宜 A1型题 一般情况下 可摘局部义齿固位体的数目应 A 1 个 B 2 4 个 常规记忆题 C 5 6 个 D 7 8 个 E 尽可能多 答疑编号 911040503 答案 B A1型题 对可摘局部义齿基牙设计的具体要求是 除外 A 牙冠高大 健康 不倾斜 B 基牙数日以 2 4 个为宜 C 对患有疾病的牙应治疗后才能选做基牙 D 基牙外形不利于卡环固位时 应修复后才能被选做基牙 E 尽可能选用离缺牙区较远的牙做基牙 以保持义齿平衡 缺隙前后天然牙支持力最 强 答疑编号 911040504 答案 E 2 卡环的设计 1 牙冠外形高点线 当模型上基牙长轴与水平面呈垂直关系时 转动分析杆绕牙冠轴 面一周 可将牙冠轴面所有最高凸点连成一线 此线即标为牙冠的外形高点线 此线到 面的区域为非倒凹区 到龈缘的区域为倒凹区 2 观测线 当模型上基牙的牙冠长轴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倾斜时 转动分析杆绕牙冠轴 面一周 此时绘出的牙冠轴面最高凸度的连线称之为观测线 又名导线观测线 又名导线 此时分析杆就代 表义齿就位方向 在观测线的方为非倒凹区 在观测线的龈方为倒凹区 牙冠的倒凹区 与非倒凹区随着观测线改变而变化 无论在哪一种观测线 卡环的坚硬部分都应放在非倒卡环的坚硬部分都应放在非倒 凹区 而卡环的弹性部分应进入倒凹凹区 而卡环的弹性部分应进入倒凹 才能发挥卡环的稳定 支持 固位的作用 临床上 进行卡环设计时 可根据情况将模型做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倾斜 所画的观测线就有无数 条 但归纳起来有三种类型 一型观测线一型观测线 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 近缺牙区的倒凹区小 非倒凹区大 而远缺 牙区的倒凹区大 非倒凹区小 二型观测线二型观测线 基牙向缺隙方向倾斜 与一型观测线相反 近缺牙区的倒凹区大 而非 倒凹区小 三型观测线三型观测线 基牙向颊侧或舌侧倾斜 观测线在近缺牙区或远离缺牙区均离面近 离龈方远 故倒凹区均大 非倒凹区均小 3 卡环臂的基本类型 I 型卡环臂 适用于一型观测线 可由铸造制成 也可由不锈钢丝弯制而成 型卡 环臂具有固位 支持和稳定作用 型卡环臂 适用于二型观测线 可由铸造制成或由不锈钢丝弯制 此型卡环臂固位 作用好 但支持和稳定作用差 型卡环臂 适应于三型观测线 可铸造制成 也可用不锈钢丝弯制 此类卡环臂固 位作用好 但稳定作用差 4 卡环设计的各种形式 按卡环臂分类 单臂卡环 只有一个卡环臂 位于基牙的唇面或颊面 其末端弹性较大部分位于基牙 的倒凹区 起固位作用 但无支持作用 临床上还常用另一种位于牙间的单臂卡环 称隙 卡 此种卡环支持在基牙与相邻牙的邻接点上 可起支持作用 双臂卡环 由颊 舌两个卡环臂组成 即固位臂和对抗臂 多用于松动牙 牙周支持 能力较差的基牙 或咬合太紧 不能制备出支托窝的基牙 其作用主要是固位 无支持 作用 三臂卡环 由颊 舌两个卡环臂及支托组成 有固位 支持和稳定作用 为临床上 最常用的卡环 其他变形卡环 圈形卡环 为三臂卡环的变形 多用于孤立并向近中舌侧 下颌磨牙 或近中颊侧多用于孤立并向近中舌侧 下颌磨牙 或近中颊侧 上颌磨牙 倾斜的最后磨牙上 上颌磨牙 倾斜的最后磨牙上 游离的卡环臂应进入基牙的倒凹区起固位作用 对半卡环 由两个相对的卡环臂和两个支托组成 用于前后均有缺牙间隙的孤立后前后均有缺牙间隙的孤立后 牙上牙上 其支持和固位作用都较好 回力卡环 当牙列远中游离缺损 常采用此型卡环 卡环臂位于基牙颊面倒凹区 绕 基牙远中面与支托相连再转向基牙舌面的非倒凹区 最后通过小连接体迂回向下与基托 或连接体相连 由于支托不与基托直接相连 力通过人工牙 基托和卡环再传到基牙 上而减低了基牙直接承受的力 起到应力中断应力中断的作用 联合卡环 两个卡环通过共同的卡环体相连而成 卡环臂位于颊面倒凹区 卡环体 支托位于相邻两基牙的外展隙 面 连接体位于舌面 此类卡环适用于单侧牙缺失适用于单侧牙缺失 较多 需要对侧辅助固位者较多 需要对侧辅助固位者 此种卡环的固位及支持作用良好 同时有防止食物嵌塞防止食物嵌塞的作 用 延伸卡环 卡环臂向相邻牙延伸一个牙位 邻近缺牙区牙上的卡环部分为坚硬部分 置于非倒凹区 对牙起夹板固定作用 在远离缺牙区的牙上为弹性部分 置于倒凹区 起 固位作用 此类卡环适用于近缺牙侧的基牙有所松动 而相邻牙稳固者此类卡环适用于近缺牙侧的基牙有所松动 而相邻牙稳固者 杆形卡环 当牙冠上有不论何种形式的倒凹而基牙情况不宜用一般三臂卡时 用杆形 卡环可以获得良好固位 但必须与支托和对抗臂合用 才能保持基牙稳固和防止卡环臂 向龈方滑动 此种卡环与基牙接触面小 可减少龋患率 体积小 暴露金属少 有利于美 观 杆形卡环有 L 型 I 型 C 型 T 型 E 型及 U 型 RPI 卡环属于杆形卡环 此种卡环 由近中支托 远中邻面板及颊面 I 杆组成 它主要用于下颌远中游离端缺失的基牙 下颌远中游离端缺失的基牙 有防止义齿翘动 减小基牙扭力的作用有防止义齿翘动 减小基牙扭力的作用 A1型题 RPI 卡环采用近中支托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食物嵌塞 B 减少牙槽嵴受力 C 减少基牙所受扭力 D 防止基托下沉 E 增强义齿稳定 答疑编号 911040505 答案 C 3 间接固位体的设计 1 间接固位体的作用 辅助固位 防止义齿翘动 对抗侧向力 有防止义齿侧向 移位的作用 分散力 减轻基牙负担 保护基牙 减少义齿沿支点线转动 翘动 摆动时对基牙的扭伤 2 间接固位体的形式 了解 尖牙支托 安放在尖牙舌隆突上的支托 常用于后牙缺失者 它能防止义齿前后翘动 并分散力 连续卡环 安放在前牙的舌隆突上的金属带状卡环臂 常用于后牙缺牙较多者 作用 同尖牙支托 前牙邻间钩 安放在前牙唇外展隙 切外展隙和舌外展隙的金属装置 有一定的固位 作用 但影响美观 附加卡环 指远离缺隙区上放置的卡环 可有效防止义齿摆动 翘动 3 间接固位体的要求 间接固位体顶端到支点线的距离最好与基托游离端到支点的距离大致相等 间接固位体应位于转动轴中心的垂线上或附近 间接固位体与直接固位体连接起来 呈三角形或四边形呈三角形或四边形 才能取得较好的稳定性 各固位体连接所成平面的中心应和整个义齿的中心吻合或接近 A1型题 义齿稳定的设计原则中 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在支点线二等分处垂直延长线通过的牙上放间接固位体 B 按直线形放置固位体 C 按三角形放置固住体 D 按四边形放置固位体 E 尽量使义齿固位体连线中心与整个义齿的中心一致或接近 答疑编号 911040506 答案 B 4 连接体的设计 1 腭杆 位置 1 前腭杆 位于上颌硬区之前 腭皱襞之后 前缘应离开腭侧龈缘至少上颌硬区之前 腭皱襞之后 前缘应离开腭侧龈缘至少 6mm6mm 后缘应 避开腭隆突 与粘膜接触而无压迫 呈宽而薄的带状 宽约 8mm 厚约 1mm 要有足够硬度 当牙列游离缺损 而患者易恶心作呕时 多采用这种设计 可单独使用 也可与后腭杆联 合作用 2 后腭杆 位于软腭颤动线之前 相当于上颌第一 第二磨牙之间 横过硬腭顶 而 中部微向后凸 使舌不易触及 后腭杆较前腭杆窄而厚 宽约 5mm 厚约 1 5mm 多用于后 牙缺失较多时 3 侧腭杆 位于硬区两侧 与龈缘相距约与龈缘相距约 4 4 5mm5mm 常与前腭杆和后腭杆联合使用 腭杆一般情况下要求与粘膜轻轻接触 如有间隙 唾液在杆与粘膜之间流动 容易刺 激作呕 食物也容易滞积 若为牙列游离缺损或粘膜厚而松软者 后腭杆与粘膜应离开约 0 5 1mm 使义齿下沉后不至于压迫粘膜 2 舌杆 舌杆位于下颌前牙舌侧 在龈缘与舌系带或口底粘膜之间 舌杆上缘离开龈缘舌杆上缘离开龈缘 3 3 4mm4mm 牙槽嵴舌侧形态一般有垂直形 倒凹形和斜坡形三种 垂直形者 杆可与粘膜轻 轻接触 倒凹形者 杆应放在倒凹之上 不能进入倒凹区杆应放在倒凹之上 不能进入倒凹区 斜坡形者 若设计牙支持式义 齿 杆可与粘膜轻轻接触 若设计混合支持式义齿 杆应离开粘膜少许杆应离开粘膜少许 舌杆一般厚约 2mm 宽约 5mm 应有足够的硬度 以免受力变形 三 整体设计 1 支持形式的选择 当牙缺失较少 缺隙前后都有健康的余留牙可选做基牙时 应设 计为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 当缺牙较多 余留牙较少 或缺牙虽不多 但余留牙松动 不宜放置支托时 可设计为粘膜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 其余的大多数情况下 都可设计 成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 2 结构方式的选择 一般说 牙支持式及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多设计成支架式义 齿 粘膜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多设计成托式义齿 所谓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是利用连接体 将各个缺牙区义齿连接在一起 所谓托式可摘局部义齿 是用基托将各个缺牙区义齿连成 整体 3 就位方式的选择可摘局部义齿一般有两个以上的基牙 而基牙上的卡环必须顺着一 定的方向和角度 才能在口内就位和摘出 其就位的方向和角度称为就位道 摘出的方向 和角度称为摘出道 由于各个基牙的位置 形态 倾斜度和倒凹等各不相同 缺牙间隙的 情况也各异 因而每一副义齿戴入缺牙间隙的方向和角度也不同 但其就位方式大致分为 平行式就位和旋转式就位两种 1 平行式就位 是指义齿各组成部分能保持平行关系 顺着同一方向和角度就位 大多数可摘局部义齿都采用这种方式就位 义齿就位时 各组成部分所取得的共同方向称 共同就位道 确定共同就位道的方法一般有均凹法和调凹法两种 1 均凹法均凹法 将缺隙两端基牙位于缺隙侧的倒凹区做平均分配 使缺隙两端基牙都有一将缺隙两端基牙位于缺隙侧的倒凹区做平均分配 使缺隙两端基牙都有一 定倒凹 不使倒凹集中在某一侧定倒凹 不使倒凹集中在某一侧 义齿的共同就位道就是缺隙两端基牙长轴交角的分角线 均凹法适用于 缺隙侧基牙向缺牙区倾斜 造成一侧基牙倒凹过大 多个牙间隔缺失 双 侧牙缺失 一侧后牙向舌侧倾斜 且需双侧设计 要将双侧基牙舌侧的倒凹做平均分配 2 调凹法调凹法 调凹法是有意识地加大某一侧基牙的倒凹区或减小某一端基牙的倒凹凹法是有意识地加大某一侧基牙的倒凹区或减小某一端基牙的倒凹 以 便得到所需要的观测线 设计合适的卡环 以增加卡环的固位力 调凹法改变了义齿就位 的方向 为牙平行戴入和取出 有利义齿的固位 调凹法所制成的义齿就位称为斜向就位 调凹法适用于 基牙牙冠短小 备基牙彼此平行 调凹法适用于 基牙牙冠短小 备基牙彼此平行 力与义齿共同就位道一致者力与义齿共同就位道一致者 因咀嚼 粘性食物常常会使义齿脱位 所以利用此法改变义齿就位方向 使就位道与力方向不一 致 有利义齿固位 后牙游离缺失 一般是将模型向后倾斜 加大基牙远中的倒凹 在该 牙上设计 型卡环 杆式卡环 以减少对基牙的扭力 前牙缺失 唇侧牙槽嵴丰满 凸度 较大 将模型向后倾斜 以减少唇侧牙槽嵴的倒凹 有利于义齿就位后与口腔粘膜 缺隙 邻牙保持密合关系 有利于美观 若唇侧倒凹小 将模型向前倾斜 使倒凹集中在基牙的 近中侧 固位较好 后牙缺失 缺隙前后有基牙时 若缺隙远中基牙高大健康 牙周支持 力好 可减少该区远中基牙的近中倒凹区 将模型向后倾斜 设计 I 型卡环 获取更大的 支持力 而减轻缺隙近中基牙的负担 对于肯氏 类缺失 尤其单侧缺牙较多 对侧余留 牙舌侧的倒凹过大时 需将模型向有牙侧倾斜 以减少舌侧倒凹 2 旋转式就位 即义齿在就位时 不是按一个方向就位 而是一侧先就位 然后再 以旋转方式使另一侧就位 此种就位法较为复杂 患者不易掌握 临床上较少采用 A1型题 构成 RPI 卡环的三个部分是 A 远中支托 导平面 杆 B 远中支托 邻面板 杆 C 近中支托 邻面板 杆 常规记忆题 D 近中支托 导平面 杆 E 近中支托 导平面 圆形卡臂 答疑编号 911040507 答案 C A1型题 回力卡环适用于 A 缺陷前部的基牙 B 间隔缺失的基牙 C 后牙游离缺失末端基牙 能减轻基牙的负荷 D 后牙非游离缺失的基牙 E 孤立并向近中颊 舌 侧倾斜的最后磨牙 答疑编号 911040508 答案 C A1型题 缺牙间隙的近远中距及龈距短的情况下 人工牙不宜选用 A 金属面牙 B 瓷牙 C 塑料牙 D 解剖式牙 E 非解剖式牙 答疑编号 911040509 答案 B A1型题 后腭杆位于 A 腭皱襞处 B 上颌硬区之前 答疑编号 911040510 答案 D 四 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四 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 1 基牙制备 清除牙结石和软垢 对余留牙形态和咬合做修整 基牙制备就可进行 支托间隙的预备和卡环间隙预备 1 后牙支托间隙的预备 位置于邻缺牙间隙的基牙边缘嵴中点处 形态根据 材料 铸造支托与基牙支托间隙呈球与窝的关系 支托间隙底呈匙形 支托长度 一般为磨牙面近远中径的 1 4 前磨牙面近 远中径的 1 3 宽度为面颊舌径的 1 3 1 2 深度一般为 l 1 5mm 2 卡环间隙的预备 凡是卡环越过面的部分 为了不妨碍咬 应根据设计和 制作的要求 在基牙上预备出相应的卡环间隙 2 取印模 取印模可分为解剖式印模和功能性印模 解剖式印模方法是我国目前常用 的方法 功能性印模是在压力下取得的印模功能性印模是在压力下取得的印模 牙支持式和粘膜支持式都用解剖式印模 而 混合支持式用功能性印模 3 灌注模型 4 确定正中关系 余留牙有恒定的正中关系者 可利用模型口外对 确定垂直 距离和正中关系 无需上架即可做义齿 若缺牙多 余牙少 余留牙分布局限在某一 区 其他区域不能保持正确关系者 单侧或双侧游离端缺牙 每侧连续缺牙两个以上 咬 合紊乱 在口外模型上找不到一个恒定的正中关系 因咬合磨损和其他原因垂直距离太 低 需要加高咬合时 上下颌交叉缺牙 对颌牙伸长使缺牙区龈距离太近 修复困难 需要加高咬合者 均需要借助颌位记录上架 在架上制作义齿 5 模型设计 义齿就位一般有两种形式 即平行式就位和旋转式就位 6 制作支架 制作支架蜡模 制作方法有连模法和离模法 铸造支托的厚度为 l 0 1 5mm 7 排列人工牙 人工牙在形态上应与邻牙或对颌牙外形一致 若上下前牙缺失 选牙 时应尽量与面型 颌弓型协调一致 1 排列前牙 个别前牙缺失 可参照邻牙或对侧同名牙对颌牙 多个前牙缺失或上下颌前牙全部缺失 排牙时要注意中切牙之间的接触点应与面部 中线一致 特别是上中切牙间的近中接触点 更应居中不偏 以免影响美观 前牙的覆盖和覆一般都不宜过大 缺隙过窄 可将人工牙做不同程度的扭转 倾斜或邻牙重叠 或将人工牙减径或减 数排列 若缺隙过宽 这时人工牙可稍大于对侧天然牙 或加大人工牙的近远中向倾斜度 前牙为反关系 可将上颌人工牙稍向唇侧排列 尽可能排成正常浅覆或对刃 关系 前牙缺失伴下颌牙后缩时 排列上前牙应与邻牙和对侧牙协调 严重深覆者可考 虑对颌牙去髓后大量磨改 试戴 可在模型上排好前牙 在患者口内试戴 以便于征求患者对人工牙排列的意 见 2 排列后牙 个别后牙缺失 如缺隙正常 龈距离较大者 宜排成品塑料牙 多数后牙缺失 应注意排好第二前磨牙和第一 二磨牙 让正中位置时有最大面 积的接触 以发挥良好的咀嚼功能 后牙游离缺失 后牙应排在牙槽嵴上 如上颌牙槽骨吸收较多 应排成反关系 上下颌双侧后牙缺失 应按全口义齿排牙原则进行排牙 平面应平分领间距离 要求有适当的纵 横曲线 近远中径及龈距小者 一般雕塑蜡牙 再充填成塑料牙 8 制作蜡牙托 人造牙排好后 用烘软的蜡条 片 在模型上完成基托蜡型 基托 的蜡型平均厚度为 1 5 2mm 为宜 唇颊侧边缘和硬区可稍厚 腭侧基托的边缘可稍薄 9 填塞塑料 10 热处理 11 开盒 12 磨光 A1型题 缺牙间隙龈距离短 对为天然牙时 人工牙最好选 A 无尖牙 B 瓷牙 C 烤瓷牙 D 金属面牙 距离短 力大 E 塑料牙 答疑编号 911040601 答案 D A1型题 卡体进入基牙倒凹区 A 义齿弹跳 B 基牙敏感 咬合不适 C 义齿摘戴困难 D 支托折断 义齿下沉 E 发音不清 答疑编号 911040602 答案 C A1型题 卡臂尖应位于基牙的 A 观测线的方 B 观测线的龈方 C 外形高点线的方 D 外形高点线上 E 外形高点线的龈方 答疑编号 911040603 答案 B A1型题 选择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的原则中错误的是 A 选择健康的牙 B 虽有牙体疾病 但已经治疗 C 虽有牙周疾病 但已经得到控制 D 越近缺隙的牙 效果越好 E 选用多个基牙时 彼此越平行越好 答疑编号 911040604 答案 E A1型题 下列减少游离端牙槽嵴负担的措施中错误是 A 选用塑料牙 减小力 B 减小人工牙颊舌径 减小力 C 减少人工牙数目 减小力 D 增强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减小扭力 E 减小基托面积 答疑编号 911040605 答案 E A1型题 预备支托窝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 在缺隙侧基牙面的近远中边缘嵴处预备 B 支托窝呈三角形或匙形 C 尽量利用上下牙咬合状态的天然间隙 D 必要时可调磨对颌牙 E 支托窝预备在基牙的牙本质上 答疑编号 911040606 答案 E 五 可摘局部义齿的试戴五 可摘局部义齿的试戴 可摘局部义齿制作完成后 要求在口内顺利戴入和取下 且固位良好 基托伸展合适 关系良好 患者戴义齿后 能很快适应和恢复功能 有些复杂的义齿 需做必要的修改 才能就位 然后要调整卡环 磨改边缘和调 义齿才能发挥满意的效果 因此 在可摘局部义齿制作过程中 设计要合理 每一操作步骤要严格 细致进行 这样既可缩短戴牙时间 又可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1 义齿初戴时的注意事项 1 初戴时 将基托近龈缘处及进入基牙和组织倒凹的基托适当磨除 以免妨碍义齿 就位或压迫牙龈 2 戴入时 如遇有阻碍不易就位时 不应强行戴入 以免造成患者疼痛和摘取时困 难 3 就位方式 有前后牙缺失的义齿 可先使前牙就位或半就位 然后再使后牙就位 这样可使人工前牙与邻牙间的间隙尽量减小 后牙缺失的义齿可按设计的就位道 从前向 后或从后向前斜向就位 或一侧先就位 再使另一侧就位 或使左右侧同时就位 4 戴义齿时若就位困难 应找出原因 加以修改 如卡环臂过紧 多因制作卡环时 磨损了模型所致 可稍使之放松 如因卡环体坚硬部分进入倒凹区 不能磨改卡环 只能 磨改与卡环体相应部位的基牙 若进入倒凹区深度浅 可适当磨去基牙牙1 3 过突的牙 体部分 若进入较深 应去除卡环后重新加卡环 若基托进入倒凹区 致使义齿不能戴入 可用红蓝咬合纸进行检查 确定出阻碍部位 取出义齿 用钢钻或小轮状石磨除阻碍处的 着色点 即可磨去进入倒凹区的塑料基托 经反复戴入和调改 直到完全就位 但每次调 改不能过多 以免使义齿与基牙间形成间隙 而造成嵌塞食物等 5 铸造支架式义齿完成后 就位困难和发生翘动的原因如下 支架变形支架变形 琼脂印模料质量不好 由于含水量高 强度韧性差 在翻制模型过程中失水过多 造成阴模收缩变形 高温包埋料质量差 热膨胀系数不够 不能补偿铸造后金属的收缩 而使支架变形 模型有缺损 特别是支托窝 牙冠轴面外形高点等部位有缺损 或在铸造过程中支 托 卡环体部有黏砂 瘤块 都会影响义齿就位 或形成支点使义齿翘动 开盒去除包埋石膏时 用力过大或方向不当 也会造成支架变形 打磨过程中对支架的磨损 或被甩出均可造成变形 设计不当 模型设计时 共同就位道的选择不当 不利的倒凹填补不够 缓冲区未做 处理 致使卡环体 连接体进入倒凹区 造成义齿就位困难 若义齿变形 不能完全就位 时 可根据变形程度做不同处理 若变形严重 则需取印模重做义齿 2 义齿初戴的检查及处理义齿初戴的检查及处理 1 卡环和支托应做到 卡环与牙面密合 卡臂尖在倒凹区 卡环体在非倒凹 区 支托 卡环体不影响咬合 若卡环在基牙上的位置不合适 可用技工钳加以调整 支托如有移位 可从塑料内取出加以调整 用自凝塑料固定 支托略高时 可磨改早 接触点 但不能磨改过多 以免造成折断 必要时可磨改对颌牙 2 基托与黏膜组织密贴 边缘伸展适度 平稳无翘动 无压痛 如基托与黏膜组织 不贴 要寻找是否有影响基托就位的障碍点 边缘过长 组织面于下颌隆突区缓冲不够 咬合有早接触点使力集中在某一点 均可导致咬合时疼痛 都应分别找出原因 并做适 当修改 3 连接杆与黏膜接触的紧密程度如二者之间有较大的间隙 可能造成食物嵌塞 涎 液滞留引起不适 如接触过紧 则压迫黏膜产生压痛 4 关系先检查正中后检查非正中 如有早接触点 应调磨到人工牙和天然 牙都有均匀接触 如个别牙无接触或咬低 可用自凝塑料恢复咬 3 戴牙须知 1 初戴义齿时 会有异物感 恶心或呕吐 有时发音可能受到影响 还有咀嚼不便 等 经耐心练习 1 2 周后即可改善 2 摘戴义齿不便 应耐心练习 摘义齿时应推拉卡环 而不是推拉基托 不要用力 过大 戴义齿时不要用牙咬合就位 以防卡环变形或义齿折断 3 初戴义齿 一般不宜吃硬食 应先练习吃软食 待适应后再逐渐咀嚼硬食 4 初戴义齿后 可能有黏膜压痛 压痛严重者 常有黏膜溃疡 可暂时取下义齿泡 在冷水中 复诊前几小时戴上义齿 以便能准确地找到痛点 以利修改 5 饭后和睡前应取下义齿刷洗干净 可用清水蘸肥皂 牙膏刷洗 刷洗时要防止义 齿掉在地上 6 为了使支持组织减轻负荷 有一定时间的休息 最好夜间不戴义齿 取下义齿泡 在冷水中 切忌放在开水或乙醇溶液中 7 如感觉戴义齿后有不适的地方 不要自己动手修改 应及时到医院复查或修改 8 若义齿发生损坏或折断时 应及时修理 并同时将折断的部分带来 9 每半年到一年 最好复诊一次 A1型题 可摘局部义齿初戴时如果发现义齿就位困难 应如何处理 A 尽量将义齿戴入 B 缓冲基托组织面 C 缓冲卡环体 D 调整支托 E 确定阻碍部位后逐步调改 缓冲 答疑编号 911040701 答案 E A1型题 可摘局部义齿初戴困难的原因哪项不对 A 义齿基托进入倒凹区 B 基牙牙冠过大 C 卡环过紧 D 卡环进入倒凹区 E 金属附件进入牙体倒凹区 答疑编号 911040702 答案 B A1型题 需采用均凹法确定就位道的是 A 前牙缺失 牙槽嵴丰满 前突者 B 多个牙间隔缺失者 C 双侧后牙游离缺失 为加大基牙远中倒凹 设计二型卡环者 D 后牙非游离缺失 为加大后方基牙远中倒凹 设计一型卡环者 E 后牙非游离缺失 缺隙一端基牙倒凹过大者 答疑编号 911040703 答案 B 六 六 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 1 基牙痛 咬合早接触 卡环过紧或人工牙与基牙接触过紧 义齿设计不当 基牙负 担过重 牙体预备造成牙本质过敏 基牙发生牙体 牙髓 牙周病变等 可能通过调 调整卡环 人工牙与基牙的关系 减轻基牙负担 牙本质脱敏治疗及牙体 牙周病治疗等 消除患者基牙的疼痛 2 软组织痛 基托边缘过长 过锐 基托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普及军事常识知识
- 选调生笔试题及答案
- 小升初百科知识集锦
- 铁路局单招试题及答案
- 浙江国企招聘2025衢州龙游县通途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崇仁县2025年县属国有企业公开招聘31名员工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海南琼海市城市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社会招聘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无锡市宜兴市大数据发展有限公司招聘劳务派遣人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生态有限公司及权属企业社会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日照城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防汛物资台账参考模板范本
- 电力电缆状态检修实施细则
- 病媒生物监测记录表
- 车床、钻床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BLM(含样例)(培训调研)课件(PPT 121页)
- 第4期一文打尽xps图谱分析教程及在各领域的应用avantage操作指南
- 公司流程文件管理规范
- 平原东站维修工区轨道车库施工组织设计
- 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等]像艺术家一样思考pdf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