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 (1)_第1页
会计理论 (1)_第2页
会计理论 (1)_第3页
会计理论 (1)_第4页
会计理论 (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填空 1 会计发展五个阶段 一 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 旧石器时代中 晚期 奴隶社会 二 单式簿记的产生和发展的时代 奴隶社会 文艺复兴时期 三 复式簿记的产生和发展的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四 会计学的发展时代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现代 五 人类正在进入的电算化理财时代 信息化 1 谈谈西方会计史的五个阶段的标志谈谈西方会计史的五个阶段的标志 事件 事件 2 西周时期 我国会计的起源 会计 一词的出现 最早记载会计一词是西周的 周礼 周公旦所著 司会机构的设立 设置了会计官职 司会 规定了会计报表的编报制度 参互 月要 岁会 3 孔子会计思想孔子会计思想 孔子尝为委吏矣 曰 会计 当而已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 孔子曾 经当过管钱粮的小官 他说 会计嘛 谋求适当罢了 所谓适当 其意义有三 一是会计人 选要适当 二是收支要适当 三是核算要适当 在财税方面 孔子反对聚敛 在开支方面 提倡节用 取要得当 用要得当 算要得当 孔子强调诚信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2 谈谈孔子的会计思想 谈谈孔子的会计思想 4 复式簿记产生于意大利意大利 5 卢卡 帕乔利 Luca Pacioli 著名的 算术 几何 比与比例概要 数学大全 一 书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复式记账法 该书的问世 标志着近代会计的最终形成 也被 称为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卢卡 帕乔利也被后人尊称为西方 现代会计之父 复式簿记的重要性 德国诗人 文学家 哲学家歌德 Goethe 形容复式簿记是 人类智慧 的绝妙创造之一 每一个精明的商人从事经营活动都必须利用它 英国数学家 不变量理论的奠基人凯利 Arthur Cayley 认为 复式簿记原理 象欧几里 德的比率理论一样 是绝对完善的 德国经济史学家松巴特 Sombart Werner 说 创造复式簿记的精神 也就是创造伽利 略和牛顿系统的精神 W 卓木贝鲁特 德国 如果没有复式簿记 资本主义是不可想象的 瓦尔特 澳伊 肯 没有复式簿记就没有资本主义 3 谈谈西方和中国谈谈西方和中国 会计之父会计之父 的主要贡献 的主要贡献 6 爱丁堡会计师公会爱丁堡会计师公会 世界上第一个会计师职业团体 7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中国现代会计之父 潘序伦潘序伦 1927 年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1928 年立信会计学院 1941 年秋 立信会计出版社 3 谈谈西方和中国谈谈西方和中国 会计之父会计之父 的主要贡献 的主要贡献 8 会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会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方面 会计离不开经济 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了会计的发展 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 另一方面 经济离不开会计 会计反作用于经济环境 比如前面谈过的 复式簿记对于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 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会计的发展 而会计的发展 又反 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没有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 而会计不发达的 也没有一个会计不发 达的国家 而经济能发达的 5 结合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举例说明会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合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举例说明会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9 会计与环境的关系会计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因素影响甚至决定会计的发展 会计反作用于环境 1 经济环境与会计 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 2 法律环境与会计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律对会计的影响 比如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不同 政府机构或民间机构 3 社会环境与会计 社会对保密的态度和相互信任对会计的影响 4 教育环境与会计 教育水平越高 会计水平越高 4 结合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举例 说明会计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 10 信息系统论信息系统论 Information System Perspective 认为会计就是一种以提供财务信息为 主的信息系统 这种观点源自西方会计 借鉴了自然科学界的系统论 控制论和信息论的 思想 20 世纪 80 年代初厦门大学葛家澍 余绪缨教授在国内最先提出这种观点 引起了 国内会计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11 管理活动论管理活动论 Management Activities Perspective 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强 调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职能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这种观点最早由财政部会计司杨 纪琬司长和中国人民大学阎达五教授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提出 也同样引起了国内会计学 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12 两种观点的评价 会计信息系统论 强调的是会计的反映职能而忽视了会计的控制职 能 就会计核算或会计信息来说 将会计视为一种信息系统是合理的 并且对会计研究以 及会计工作有指导意义 但是将会计的本质描述为一种信息系统就很难符合逻辑 如果说 会计的本质仅是一个以核算为基本职能的信息系统 不久的将来 计算机系统就完全可以 替代会计 那么会计只不过就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 专业软件 而已 所以 信息系统 论只是从会计的一个职能角度来认识会计的 会计管理活动论 强调会计的控制职能 强 调会计是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管理子系统来发挥作用的 日常的经济活动中 会计固然存 有控制职能 但控制还必须是建立在提供信息的基础上 反映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没有 反映 会计的控制职能将无从发挥 所以不能把会计的反映职能只作为一个辅助的职能 而过分强调会计的控制职能 因为对企业的外部利益主体来说 会计还需要淋漓尽致地发 挥它的反映职能 所以说管理活动论也是从一个角度认识会计本质的 同时 如果强调会 计是管理活动 就需要进一步探讨会计与财务的关系 因为会计管理是对价值运动的管理 而财务管理也是对价值运动的管理 2 谈谈对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的认识 谈谈对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的认识 3 谈谈对谈谈对 会计是一种信息系统的认识 会计是一种信息系统的认识 13 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定义 本人的观点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运用科学的方法体系 对企业 事业 机关和团体等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连续 系统 全面 综合地核算 并进 行有效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在该定义中 本人采纳了管理活动论的观点 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14 1 谈谈对于会计本质的几种观点的认识 谈谈对于会计本质的几种观点的认识 一 技术论 20 世纪 40 50 年代的美国 194l 年美国会计师协会 AIA 指出 会计是一种技术 art 是关于诚实有效和以货币形 式记录 分类 汇总具有财务性质的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 以及说明其经营成果的技术 其后该协会于 1953 年发布了第 43 号 会计研究公报 ARBs 重申会计是一种技术 这 种观点认为会计是文字和数量结合的应用技术 是记录生产及其结果的一种技术 二 工具论 20 世纪 50 60 年代的中国 认为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管理经济的工 具 这种观点主要是来自于前苏联对于社会主义会计核算的认识 三 方法论 20 世纪 50 年代 认为会计就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进行记账 算账 报账 的方法 四 艺术论 20 世纪 20 30 年代的美国 认为会计是一种记录 分类和总结一个企业的 交易并报告其结果的艺术 它认为会计是一种描述性艺术 像艺术家作画一样把会计事项 描述出来 人为的因素很大 这种观点来自于英美会计界 五 信息系统论 Information System Perspective 认为会计就是一种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 的信息系统 这种观点源自西方会计 借鉴了自然科学界的系统论 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思 想 20 世纪 80 年代初厦门大学葛家澍 余绪缨教授在国内最先提出这种观点 引起了国 内会计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六 管理活动论 Management Activities Perspective 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强 调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职能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这种观点最早由财政部会计司杨 纪琬司长和中国人民大学阎达五教授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提出 也同样引起了国内会计学 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第三章 15 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 受托责任观认为 会计的首要目标是计量受托业 绩 反映受托责任 受托责任观认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企业所有权 和经营权的分离 企业管理层是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代理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 负有 受托责任 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也需要及时或者经常性地了解企业管理层保管 使用资 产的情况 以便于评价企业管理层的责任履行情况和经营业绩情况 并决定是否需要调整 投资或者信贷政策 是否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其他制度建设 是否需要更换管理层等 因此 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以有助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 等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决策有用观认为 会计的首要目标是提供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决策有用观认为 由于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完善 委托与受托关系已变得日益模糊 作为委托人的投资者更关注的是投资的风险和报酬 他们需要会计信息来帮助他们作出决 策 比如决定是否应当买进 持有或者卖出企业的股票或者股权 他们还需要信息来帮助 其评估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等 把投资者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 凸显了投资者 的地位 体现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要求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除了投资者以外 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还有债权人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社会公众等 他们绝大部分信息 需求是共同的 只是略有差异 16 两种观点的比较 受托责任观侧重于受托者向委托者报告其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主要是从企业内部来谈的 而决策有用观是从企业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来谈的 实际上 两者并不矛盾 都符合 会计信息系统论 即会计目标是提供会计信息 在受托责任观下 会计目标是向资源委 托者提供信息 在决策有用观下 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不但向资 源委托者 而且还包括债权人 政府等和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 息 只是两者侧重的角度不同 受托责任观是从监督角度考虑 主要是为了监督受托者的受托 责任 决策有用观侧重于信号角度 即会计信息能够传递信号 即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 有用的信息 2 如何评价关于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如何评价关于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两者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 17 在发展中的市场经济中 宜采用受托责任观 我国会计目标的选择 根据 2006 年我国颁布的 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的规定 我国会计目标是向财务报 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 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 债权人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这个规定体现了关于会计目标的两个主要观点 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有机结合 3 我国会计准则关于会计目标是如何规定的 并说明理由 18 1 如何认识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如何认识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会计目标在会计理论体系中占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很多人把它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19 4 谈谈会计目标体系的构成谈谈会计目标体系的构成 会计目标体系的构成 会计目标一般可以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 会计本质决定会计职能 会计职能具体化为 基本目标 在基本目标指导下 客观环境决定其具体目标 会计本质是决定会计性质及 其内在矛盾的比较深刻和比较稳定的一个最基础性的概念 而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质的一种 外在的客观表现形式 会计目标又是会计主体对会计职能在主观要求上的一种折射和反映 因而三者的关系是 会计本质决定会计职能 会计职能决定会计目标 会计职能和会计目标 两个概念的确定 皆受制于会计定义的确立 会计职能 会计目标两者都是会计理论的最 基本的概念和构成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元素 互相联系 互相依存 缺一不可 在研究 中同样重要 第四章 20 现行财务会计体系中不符合会计假设的情况现行财务会计体系中不符合会计假设的情况 主要是在高级财务会计中 1 不符合会计主体假设的情况有 合并会计报表 分支机构会计 网络会计等 2 不符合持续经营假设的情况有 破产清算会计等 3 不符合会计分期假设的情况有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企业合并会计 期货会计 中期 报告和实时报告等 4 不符合货币计量假设的情况有 外币交易会计 物价变动会计等 1 谈谈现行财务谈谈现行财务 会计体系中不符合会计假设的情况 结合高级财务会计 会计体系中不符合会计假设的情况 结合高级财务会计 21 信息经济 或知识经济 时代会计假设的新变化 1 会计主体假设 物质实体与虚 拟实体并存 2 持续经营假设 出现项目清算假设 3 会计分期假设 出现实时传 递假设 4 货币计量假设 出现在线货币假设 2 信息经济 或知识经济 时代会计信息经济 或知识经济 时代会计 假设的新变化 假设的新变化 第五章 22 会计要素的中外比较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1989 年发布的 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 中提出 的财务报表要素有 资产 负债 产权 或权益 收益 包括收入和利得 费用 包括 损失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1985 年发表的 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第六号 财务 报表要素 中规定的财务报表要素有 资产 负债 业主权益 业主投资 派给业主款 全面收益 营业收入 费用 利得 损失 联合国 UN 经社理事会跨国公司委员会国际 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 1988 年提出的 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与概念 中规定的 财务报表要素有 资产 负债 权益 收入 费用 非常性项目 我国财政部 1992 年发布的 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中提出的会计要素有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我国财政部 2006 年发布的 企业会计准则 基 本准则 中提出的会计要素名称与 1992 年相同 但每一要素的定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3 现行的利得与损失 1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 增加的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2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 生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3 直接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 的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4 直接计入当期利 润的利得和损失 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 与所有者 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5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目前对于利得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目前对于利得 和损失的定义是如何规定的 又是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 和损失的定义是如何规定的 又是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 要不要单设 个人观点 我国应当单设这两个要素 不要分别包括在收入和费用中 更不要包括在利润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中 理由之一 根据我国传统的会计对象理论 既然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很自然 地会计要素就必须能够概括企业资金运动的全部 而目前的会计准则单单设置收入 费用 两个要素 而且收入和费用定义在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上 导致了企业的非日常经济活动 在会计要素层面上没有得到反映 因此 从会计要素的含义来看 把利得和损失增加为会 计要素是必要的 理由之二 以资产负债观下的收入和利得为例 费用和损失同理 收入 反映了企业经常事项的经济利益流入 而利得反映偶发事项的经济利益流入 而利得正是 偶发事项引起的资金流入的最高层次概括 它满足了作为会计要素最高概括性的这个先决 条件 理由之三 虽然理论上 我们可以定义广义的收入 包括利得 和广义的费用 包 括损失 但是在实务中 采用广义的收入和费用并不适用 2 我国是否可以考虑单独设我国是否可以考虑单独设 立利得和损失两个要素 并谈谈理由 立利得和损失两个要素 并谈谈理由 24 利润要素的改进 是否应当保留 个人观点 短期可以暂时保留利润要素 长期被全 面收益要素取代 短期保留的理由如下 理由之一 尊重我国会计传统 我国向来重视利润概念 并已形成关于利润的一系列指标 体系 理由之二 全面地体现会计目标 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是企业投 资者 债权人和经营管理者等都特别关注的信息 理由之三 利润是确认和计量收入 费 用的目的和出发点 理由之四 利润是损益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理由之五 收入一 费用 利润 是一个会计等式 也是编制损益表的依据 从长期来看 利润应被全面收益要素取代 理由一我国 2006 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中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按照这样的概念界定 收入 费用 利润 的等式就不 应成立 二 按照会计恒等式中的六要素观念 对于扩展的会计恒等式 资产 负债 所 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只能反映出五个要素的相互关系 利润作为资金运动会计论的第六 个会计要素 无法在扩展的会计恒等式中得到反映 三 利润其实质是所有者权益要素的支 要素 因为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净资产包含了实现的利润 所以 所有者权益要素和利润要素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不应划分为同级次的会计要素 我国是否应当保留利润要素 并谈谈理由 我国是否应当保留利润要素 并谈谈理由 25 1 我国除了设立我国除了设立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要素 是否可以考虑增设要素 是否可以考虑增设 业主投资业主投资 和和 派给业主派给业主 款款 两个要素 并谈谈理由 两个要素 并谈谈理由 个人观点 我国除了设立 所有者权益 要素 可以考虑增 设 业主投资 和 派给业主款 两个要素或 业主往来 一个要素 理由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发生的权益事项不仅数量繁多 而且相当复杂 理由之二 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独资和合伙企业 它们对权益的核算和报告有别于一般公司 制企业 我国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编制所有者权益 或股东权益 变动表 并且作为一个 主表 就是要求企业提供更多 更详细权益变动信息的信号 26 4 我国是否应当单独设立现金流量表要素 并谈谈理由 我国是否应当单独设立现金流量表要素 并谈谈理由 个人观点 有必要设立现 金流量表要素 依成本效益原则考虑 手工簿记系统下成本较高 但在信息化下可行 理由之一 现金流量表作为第三大报表 应确立其自身的要素 按照 凭证 账簿 报表 生成或者间接调整 理由之二 现金流量信息越来越重要 现代企业持续经营的关键在于 其现金流转能力和流量大小 理由之三 现金流动制会计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权责发生 制会计下确认的收入 费用和利润是会计要素 现金流动制会计下确认的现金流入量 现 金流出量和现金净流量也理应确立为会计要素 第六章 27 会计确认标准 美国 四标准二前提 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的信息 应符合四个基 本的确认标准 凡符合四个标准的 均应在效益大于成本 以及重要性这两个前提下予以 确认 标准是 1 可定义性 符合财务报表某一要素的定义 2 可计量性 具 有一个相关的计量属性 足以充分可靠地予以计量 3 相关性 有关信息在用户决策 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 可靠性 信息是反映真实的 可核实的 无偏向的 我国 2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商品销售收入确认的主要标准有哪些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商品销售收入确认的主要标准有哪些 在 企业会 计准则第 14 号 收入 中指出 销售商品的收入 应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 1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 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 量 4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 相关的已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1 会计要素主要的确认标准有哪些 会计要素主要的确认标准有哪些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在 1989 年发布的 关 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 中 规定了两个确认标准 1 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 利益将流入或流出企业 2 对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 28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选择 计量属性的选择 1 时间维度 时态 历史成本 过 去 现行 重置成本 现行市价 现在 可变现净值 现值 未来 2 投入产出维度 流入价格 流出价格 一般来说 成本是投入 价值是产出 历史 成本 现行 重置成本 投入 现行市价 可变现净值 现值 产出 公允价值比较特殊 是一种复合型的计量属性或计量模式 两个维度都很复杂 另当别论 选择的依据 考虑会计目标 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可靠性与相关性等 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1 历史成本 优点在于客观性 数据易得性和可验证性 缺点在于相关性较差 运用范 围较广泛 历史上普遍运用 2 重置成本 优点在于保全实物资本 缺点在于主观性较强 适用于物价变动会计 3 现行市价 优点在于能反映资产的现实价值 缺点在于假定企业处于清算状态 不具 有普遍性 只适用于短期投资等的计量 现行市价是美国会计准则规定的计量属性之一 4 可变现净值 优点在于反映预期变现能力 缺点在于假定目的在于出售 不具有普遍 性 适用于变现资产的计量 5 现值 优点在于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 最具有相关性 缺点在于可靠性最差 一般用 于长期项目的财务决策中 6 公允价值 优点在于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 符合配比原则 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 经营成果 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缺点在于可操作性差 有时应用估值技术得 出的数据不可靠 现实经济环境难以实现公平交易 主观性较强 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差 有可能成为管理当局操纵利润的工具 一般适用于金融工具 投资性房地产 非货币性资 产交换等 3 评价各种计量属性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评价各种计量属性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4 如何选择各种计量属性 如何选择各种计量属性 第七章 29 新旧会计准则会计原则的变化 旧 我国原会计准则规定了 13 项一般会计原则 按其作用可以分为三大类 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客观性 可靠性 相关性 可比性 一贯性 明晰性 可 理解性 及时性 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权责发生制 配比 历史成本 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 性支出 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可以归入会计信息质量原则 谨慎性 重要性 实质重于形式 新 新准则保留了 8 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即可靠性 相关性 明晰性 可比性 把原准 则的一贯性和可比性合并为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 谨慎性 及时性 权责发生制原则 配比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发生了变 化 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 并入会计分期基本假设 历史成本体现在会计要素的计量中 历史成本属于五个计量属性 之一 配比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作为会计要素确认的基本要求 不再单独列 出 1 我国原会计准则规定的我国原会计准则规定的 13 项会计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是如何规定的 并说明项会计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是如何规定的 并说明 理由理由 30 可靠性 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可靠性的判别标准为 当信息没有重要 错误或偏向 并且能够如实反映其拟反映或该反映的情况供使用者作依据时 信息就具备 了可靠性 没有重要错误 指技术上的正确性 没有偏向 指立场上的中立性 如实反映 则指结果上的真实性 美国 可靠性是指信息使用者可以信任所提供的信息 只有当会计信息反映了其所 打算反映的内容 不偏不倚地表现了实际的经济活动和结果 既不倾向于事先预定的结果 也不迎合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要 能够经得起验证核实 才能认为是具有可靠性的 在 这个定义中 可靠性包括了三部分 反映的真实性 可验证性和中立性 相关性 美国 FASB 第 2 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对相关性所下的定义为 信息导致差 别的能力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指的是与决策相关 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 策 能够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差别 国际会计准则中列示相关性的判别标准为 当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 现在 和未来事项或确认 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 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 信息就具有 相关性 相关性有两个基本质量标志 即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所谓预测价值 就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 助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 现在和未来事项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从而影响其基于这种评价和预 测所作出的决策 所谓反馈价值 则指会计信息能对信息使用者以前的评估和预测结果予以 证实或纠正 从而促使信息使用者维护或改变以前的决策 而会计信息要实现预测价值和反 馈价值 必须同时满足及时性 重要性和充分披露三项质量特征 31 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关系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统一的 对利益相关者有用的信息只有可靠才能帮助其决 策 真实可靠的信息只有与决策需要相关才真正具有价值 人们之所以通过准则 法律和 相关部门的审查监督力图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原因就在于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 二者相互依存 是互为前提的 会计信息没有可靠性 相关性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反之 会计 信息没有相关性 可靠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因此 要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不能片面强 调其中一方 而忽视另一方 二者有时又是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的 提高相关性 有可能损失可靠性 提高可靠性 有可能 损失相关性 两者并不总在同一个方向上影响有用性 有的信息相关性很强但是根据现有 条件无法准确地确认其有关要素 有的信息可靠性很强但是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害关系 微弱 1 各种计量属性的选择 现值相关性最强 历史成本可靠性最强 其它几种计量属性相关 性和可靠性居于二者之间 2 为了加强相关性而扩大会计反映范围或改变会计方法 可靠性可能会削弱 反之为了提高 可靠性 而使那些计量困难的经济资源未能反映或沿用旧的会计方法 则削弱了相关性 3 对于某些经济活动的信息 会计信息系统是报告还是不报告 如果报告 应采用何种方式 以 何种金额报告 强调相关性或强调可靠性 往往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如公司的盈利预测信息 由于此类信息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和易受公司管理当局操纵的性质 使得其可靠性较差 但对 投资者来说都是非常相关的 因此既不能不报告盈利预测信息 也不能将其列入会计报表或报 表附注等可靠性较高的信息类别 最终权衡的结果是将其作为其他类别的财务报告报送 2 举例说明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关系 举例说明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关系 32 二者重要性问题 理论上的选择 美国 FASB 在第 2 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指出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质 量特征 这两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的 不可或缺的 具有相关性的信息不一定具有可靠性 但具有相关性是会计信息具备可靠性的前提 美国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联合国均把相 关性排在前面 可靠性排在后面 因此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先可靠性后相关性的排列顺序 可能更恰当一些 现实中的选择 一 可靠性与相关性相比更重要 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认为 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 可靠性是基础和核心 要把可 靠性优先作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会计信息质量考量的前提 1 会计准则是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产物 2 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可靠性的重要性 根据我国的经济现状 现阶段 我国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比相关性问题要突出的多 二 相关性问题随着经济发展逐渐重要 虽然说可靠性比相关性要重要 但是相关性的重要性同样不能忽视 1 从国际会计的发展历史过程来看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们对信息需求的变化使得相关性问 题日益突出 网络的出现使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大大增加 电子商务等网络经济又是瞬息万 变 这种变化违背了传统会计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和实现原则 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可靠 性的重要性 2 从我国会计的发展前景来看 首先 银行信贷决策 政府的宏观决策等依然有赖于会计 信息的相关性 其次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 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 进一步完善以及对外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国会计信息的需求会逐渐与西方国家接轨 对相 应会计信息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加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问题也会逐步出现 3 如何看待和处如何看待和处 理可靠性与相关性重要性排序的问题 理可靠性与相关性重要性排序的问题 第八章 33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廉洁自律 客观公正 坚持准则 提高技能 参与管理 强化 服务 我国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构成 一 会计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 它是指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 法律总称 会计法 1985 年颁布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以下简称 会计 法 1993 年和 1999 年两次修订 2000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 会计法 是会计工作的基本 法 是制订其他一切会计法规 规章 制度 办法 程序等的法律依据 它是规范会计工 作的 宪法 注册会计师法 1993 年 10 月 31 日颁布 1994 年 1 月 1 日施行 会计相关法律 公司法 2005 证券法 2005 企业破产法 2006 合同法 1999 各种税法 审计法 1994 等 二 会计行政法规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它是指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 关系的法律规范 会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发布 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发布 制定 依据是 会计法 总会计师条例 1990 年 12 月 31 日发布 同日施行 企业财务会计 报告条例 2000 年 6 月 21 日公布 2001 年 1 月 1 日施行 三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分别以财政部令和财政部文 件的形式发布施行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制定依据是会计法律和会计行政法规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 会计法 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 会计监督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 包括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会计部门规 章是根据 立法法 规定的程序 由财政部制定 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 办法 会计规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并发布的 各种核算制度及办法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内容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内容 1 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 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两大体系 它们又分别分为企业和 非企业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体系 1 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2006 年 2 月 15 日公布 2007 年 1 月 1 日施行具体会计准则 38 项 2006 年 2 月 15 日公布 2007 年 1 月 1 日施行应用指南 2006 年 10 月 30 日发布 2007 年 1 月 1 日施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2011 年 10 月 18 日发布 2013 年 1 月 1 日施行 2 非企业会计准则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2012 年 12 月 5 日发布 2013 年 1 月 1 日执行 2 国家统一的会计监督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1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008 年 5 月 22 日五部委联合发布 2009 年 7 月 1 日实施 2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18 项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2010 年 4 月 15 日发布 2011 年 1 月 1 日施行 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 2001 年 2 月 20 日发布 同日施行 3 国家统一的会计机构与人员制度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2012 年 12 月 10 日发布 2013 年 7 月 1 日施行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2006 年 11 月 20 日颁布 2007 年 1 月 1 日施行 原暂行规定 1998 年 1 月 23 日发布同年 7 月 1 日试行 4 国家统一的会计工作管理制度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1996 年 6 月 17 日发布 同日实施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1998 年 8 月 21 日发布 1999 年 1 月 1 日执行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1994 年 6 月 30 日发布 7 月 1 日施行 代理记账管理办法 2005 年 1 月 22 日发布 3 月 1 日施行 四 地方性会计法规 会计规章 1 地方性会计法规是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 会及其常委会在与会计法律 会计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地方性会计法规 山东省实施办法 2000 年 4 月 14 日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 14 次会议通过 2000 年 7 月 1 日施行 2 地方性会计规章是指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 行政法 规和本省 自治区 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适用于本地区的地方性会计规章 山东省 财政监督办法 2000 年 4 月 19 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 同日施行 山东省会计从业资 格管理实施办法 山东省财政厅 2005 年 6 月 3 日发布 同日施行 2 谈谈我国会计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