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动物营养学动物营养学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一一 说明说明 1 课程概述课程概述 1 1 课程属性及课程介绍课程属性及课程介绍 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科学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动物营养学是在普通生物学 动物生理学 化学 生物化学 生物统计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门重要学科 主要研究和提示和阐明动物生存 生产或做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研究确定不同生产形式下 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 评定各类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 研究和阐明各种营养物 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 吸收 代谢特点 动态平衡 动物生产效率及生产特性之间的关系 研究动物营养 与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 寻求和改进动物营养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动物营养学重点阐明动物摄入和利用饲 料中营养物质及其与动物生命活动的关系 揭示动物利用营养物质的量变质变规律 是从事动物生产的重 要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南 2 适用对象 适用对象 本校动物科学专业本科学生 3 3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物化学 后续课程 饲料学 饲料添加剂学 配合饲料学 猪生产学 牛生产学 羊生产学 禽生产学 2 教学目的 意义 任务教学目的 意义 任务 通过理论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及其对动物的营养作用 营养物质缺乏或过量对动 物健康和生产的影响 不同种类 不同生理状态和生产水平的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以及影响 其需要量的因素 从而掌握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理论基础 具备分析和解决动物生产实践中的 饲养问题的理论知识 3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 互动式 案例分析 讲解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实践教学采用任务式 参与式 采用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手段 4 4 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教材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 5 5 学时与分配学时与分配 总学时 70 理论教学 50 学时 占全部学时的 80 实验教学 20 学时 占全部学时的 20 6 6 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通过实验课及教学学习和操作技能锻炼 掌握饲料常规成分分析 纯养分分析 饲料卫生指标 快速 检测分析的操作方法 熟悉实验室目前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 并掌握和了解当前仪器分析技术的有 关仪器操作 如原子吸收 分光光度计 定氮仪 氨基酸分析仪 测热仪 动物血液生化分析仪等 动 物试验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实施方法 以及本专业实验仪器设备的配套建设 使学生在实验室动手能力及 基本技能方面得到严格训练 具备从事饲料分析 质量检测 营养价值评定与生产管理的能力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及教学实习大纲另行编写 动物营养教学实习单独考核和计算学分 7 7 课程考核要求 课程考核要求 闭卷 占 80 出勤及平时表现 占 5 作业或测验 占 5 实验 占 10 二 本文 绪论 1 学时 1 教学目的 掌握营养 营养学 营养物质的概念及动物营养学的目的与任务 了解动物营养在 动物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养分 营养 营养学的概念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的 内容 任务 发 展历程及趋势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教授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介绍营养和畜牧生产的关系 0 5 学时 一 动物营养有饲料科学在畜牧生产的地位 2 二 动物营养研究对畜牧生产的贡献 第二节 动物营养学任务以及该课程和其他各门科学的关系 0 5 学时 一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任务 二 动物营养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 第一章 动物及饲料 2 学时 1 教学目的 了解动物与植物的化学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动植物的化学组成及其差异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教授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动物与饲料 1 学时 一 动物与饲料 动物生产与植物生产间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及转化的一般过程 二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饲料的概略养分及其含义 纯养分 饲料营养物质的功能 第二节 动植物的化学组成 1 学时 一 动物体的化学成分 动物体内纯养分的含量及变化规律 二 动植物化学成分的比较 动植物体化学成分的差异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与利用 2 学时 1 教学目的 阐述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和影响饲料消化率的诸多因素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消化方式的异同 微生物消化的意义 饲料某养分 消化率的含义及与消化率有关的因素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教授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饲料的可消化性 1 学时 一 各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 物理性 化学性 微生物性消化的作用及其特点 二 各种动物的消化吸收特点 各种动物消化特点 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第二节 动物的消化力和饲料的消化性 1 学时 一 消化力与消化性 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二 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第三章 水的作用和需要 1 学时 1 教学目的 阐述水的性质及其营养作用以及影响水需要的诸多因素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动物对水的需要及其影响因素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教授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水的性质和作用 0 25 学时 一 水的性质 水与动物营养有关的性质 二 水的生理作用 3 水的营养生理作用 第二节 动物体内水的平衡及其调节 0 25 学时 一 水的来源 动物体获取水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二 水的流失 动物体内水的代谢途径 三 水的平衡及调节 水的平衡及调节机制 第三节 动物的需水量 0 5 学时 一 动物的需水量 动物的需水量及其相关因素 二 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 动物的种类 饲粮和环境因素影响动物的需水量 三 水的缺乏 第四章 蛋白质营养 5 学时 1 教学目的 了解蛋白质的组成作用和代谢 掌握各种动物蛋白质营养特点 蛋白质的品质及其 利用 非蛋白氮利用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各种动物蛋白质消化和利用的特点 衡量蛋白质品质的指标 非蛋白氮 利用的原理及合理用量的确定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教授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蛋白质的组成和作用 0 5 学时 一 蛋白质的组成结构 性质及其分类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基本构成单位 蛋白质的性质与分类 二 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 蛋白质在动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1 5 学时 一 非反刍动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消化 吸收特点 影响单胃动物蛋白质消化的因素 二 反刍动物含氮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饲料蛋白质的瘤胃降解 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及其意义 过瘤胃蛋白质的概念及其评价 影响反刍 动物含氮物质消化和吸收的因素 第三节 蛋白质 氨基酸的代谢 0 5 学时 一 一般代谢 机体氨基酸代谢的一般规律 二 蛋白质代谢的动态平衡 蛋白质的代谢周转 蛋白质代谢的调节 第四节 蛋白质 氨基酸的质量与利用 1 5 学时 一 必需 非必需氨基酸及限制性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及限制性氨基酸的含义 二 蛋白质质量的评定方法 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或目前还有一定意义的评定方法 有效氨基酸 瘤胃降解与非降解蛋白质的评定 及其意义 三 理想蛋白质 4 理想蛋白质的概念 模式 四 饲粮氨基酸平衡 蛋白质的质量问题实质上是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是否恰当的问题 饲养氨基酸含量的表示方法 氨基酸缺乏 氨基酸不平衡 氨基酸互补 氨基酸拮抗 氨基酸中毒及氨基酸平衡的调节方法 第六节 非蛋白氮的利用 1 学时 一 动植物体内的非蛋白氮 非蛋白氮的含义及动植物体内的含量 二 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利用 反刍动物利用非蛋白氮的原理 非蛋白氮用量的确定方法及影响其利用的因素 非蛋白氮中毒及解 救措施 第五章 碳水化合物营养 2 学时 1 教学目的 握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营养生理作用 比较学习并掌握反刍与非反刍动物饲料碳水 化合物的消化 吸收 利用过程及其异同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功能 CF 的营养生理功能 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 消化 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异同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教授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1 学时 一 碳水化合物的组成 分类和主要性质 碳水化合物分类 一般性质 非淀粉多糖 饲料纤维的含义 二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及其它特殊作用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吸收和代谢 1 学时 一 消化和吸收 非反刍动物的消化吸收特点 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特点 二 代谢 非反刍动物的代谢特点 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特点 三 纤维的利用 饲粮纤维对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的作用 第六章 脂类的营养 2 学时 1 教学目的 要求掌握脂类的理化特性和营养作用 动物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 必需脂 肪酸的概念 种类和作用 日粮添加脂肪的应用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脂类的营养生理功能 EFA 的概念 营养生理作用 动物对脂类的消化 利用特点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教授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脂类的组成 结构与分类 性质与作用 0 5 学时 一 动物营养中的脂类的分类 组成及来源 二 脂类与动物营养有关的性质 三 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 第二节 脂类的消化 吸收和代谢 1 0 学时 一 脂类的消化 吸收 非反刍动物脂类的消化吸收 反刍动物脂类的消化吸收 脂类 二 脂类的代谢及转运 5 脂类的转运 代谢及其效率 第二节 必需脂肪酸 0 5 学时 1 必需脂肪酸及其生物学作用 必需脂肪酸的概念 缺乏与判断 必需脂肪酸的生物学功能 2 动物必需脂肪酸来源及供给 第七章 能量代谢 3 学时 1 教学目的 重点掌握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和各种能值的概念及影响饲料能量利用率 的因素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基本概念 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措施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教授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能量的概念 0 5 学时 一 能量来源 饲料能量来源于 3 大有机物 二 能量单位 我国规定焦耳为能量的表示单位 第二节 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 1 5 学时 一 动物体内能量的转化与分配 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能量的转化过程 二 能量的各种表达形式及其评价和影响因素 总能 消化能 代谢能 净能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第三节 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方法 0 5 学时 不同国家 不同的年代对不同的动物采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 第四节 饲料的能量利用效率 0 5 学时 一 饲料能量的利用效率 常用的能量利用效率的计算方法 二 影响饲料能量利用效率的因素 与动物的种类 性别及年龄 生产目的 饲养水平及饲料成分等有关 第八章 矿物质营养 4 学时 1 教学目的 在了解动物体内矿物元素含量和分布的基础上 掌握矿物元素营养的基本特点 重 点掌握矿物元素的主要营养作用及缺乏症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几种重要矿物元素的营养生理功能 各种动物元素的典型缺乏症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教授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矿物质营养概述 1 学时 一 动物体内的矿物元素 必需矿物元素 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 矿物质元素的体内含量及分布特点 矿物质元素在体内的动态 平衡 二 矿物元素的利用率 介绍矿物元素利用率的评价指标 第二节 常量矿物质元素 1 5 学时 一 钙和磷 钙和磷的分布 吸收和排泄 代谢及其作用 缺乏与过量 需要及供给等 二 其他常量元素 6 镁 钠 钾 氯 硫的分布 吸收和排泄 代谢及其作用 缺乏与过量 需要及供给等 电解质平衡 与动物营养 第三节 微量矿物质元素 1 5 学时 一 铁 锌 铜 锰 碘 硒 钴 该元素分布 吸收和排泄 代谢及其作用 缺乏与过量 需要及供给等 二 其它微量元素 铬 钼 氟等微量元素的营养研究概况 第九章 维生素的营养 2 学时 1 教学目的 在了解维生素分类及特性的基础上 着重掌握各类维生素的营养生理作用及缺乏症 比较掌握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生产中如何满足不同动物维生素需要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维生素的分类 特点 各种维生素典型缺乏症 重要的几种维生素的营 养生理功能 影响动物维生素需要量的因素及集约化饲养条件下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的原因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教授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1 学时 一 维生素 A 该维生素的特性及效价 吸收与代谢 功能与缺乏症 来源与需要 过量等 二 维生素 D 该维生素的特性及效价 吸收与代谢 功能与缺乏症 来源与需要 过量等 三 维生素 E 该维生素的特性及效价 吸收与代谢 功能与缺乏症 来源与需要 过量等 四 维生素 K 该维生素的特性及效价 吸收与代谢 功能与缺乏症 来源与需要 过量等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1 学时 一 水溶性维生素的特点 来源 代谢及作用 营养状况的描述参数 二 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介绍 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C 的化学结构 生理作用和主要缺乏症 需要特点等 第十章 动物对饲料及营养物质的利用和营养需要的研究方法 4 学时 1 教学目的 重点营养需要与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基本方法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消化实验 代谢实验等的设计及操作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教授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化学分析法 0 5 学时 一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 应用较多的是比色法 光谱分析 色谱分析等 二 饲料成分 粪便及尿成分 动物血液和组织成分的分析 测定的内容与采样部位及营养素的代谢利用特点等有关 第二节 消化试验法 1 学时 一 体内消化实验 全粪收集法 指示剂法及其特点和应用 二 尼龙袋法 用以评价反刍动物蛋白质瘤胃降解率的方法之一 对该方法的原理 测定过程等进行介绍 三 离体消化实验 7 消化道消化液法 人工消化液法等 第三节 平衡试验法 1 学时 一 氮平衡实验法 实验目的 测定过程 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对实验参数的影响因素 二 能量平衡实验 能量平衡的估测途径及其方法 第四节 生长试验法 1 学时 一 试验目的和评价参数 二 实验设计与操作过程的处理 包括实验设计方法 实验动物 环境与日粮 群饲与单饲 任食与限食 纯合饲粮等 三 实验结果的线性分析法 介绍常用的线性分析方法 第五节 屠宰试验 0 25 学时 一 比较屠宰实验的适用范围 二 屠宰方法和测定指标 第六节 动物营养试验技术 0 25 学时 一 同位素示踪技术 二 外科造瘘技术 三 无菌技术 第十一章 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 2 学时 1 教学目的 学习并掌握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意义和作用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饲养标准的基本特性 应用原则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教授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饲养标准 1 学时 一 饲养标准的概念 饲养标准与营养需要的概念 二 饲养标准的基本特性 饲养标准的科学性 权威性 可变性及局限性等 三 饲养标准的发展 饲养标准的演变及发展现状 第二节 饲养标准的内容和应用 1 学时 一 饲养标准的内容概述 饲养标准的种类 组成结构 指标体系和种类 表达方式等 二 饲养标准的作用及应用 饲养标准的作用 应用的基本原则等 第十二章 动物的采食量 2 学时 1 教学目的 学习并掌握采食量的概念 影响采食量因素及实际生产中调节采食量的措施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基本概念 研究采食量的意义 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教授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采食量的概念和意义 0 5 学时 一 采食量的概念 采食量 随意采食量 实际采食量 8 二 采食量的衡量方法和意义 采食量的衡量方法如用重量或是能量摄入量表示 采食量的意义 第二节 采食量的调节 1 学时 一 采食量的中枢调节 中枢调节采食的部位 二 调节采食量的其它途径 化学静态理论 物理调节 脂肪稳恒理论等 三 各种家畜采食调节机制的异同 介绍相同点 并介绍猪 禽 牛等采食调节的差异 第三节 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0 5 学时 一 动物因素 包括遗传因素 生理阶段 健康状况 疲劳程度 感觉系统 学习等 二 饲粮因素 如适口性 能量浓度 饲粮蛋白质氨基酸水平等 三 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 拥挤和运输等 四 饲喂技术 饮水 饲料形态 饲喂方式和时间 饲喂的连续性等 第十三章 营养与环境 2 学时 1 教学目的 学习并掌握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代谢和需要的影响 了解动物营养与环境的关系及 保护环境的营养措施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的影响 动物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环境的营养措施 研究采食量的意义 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教授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动物与温热环境 0 5 学时 一 热平衡与温热环境 热平衡及其调节方式 温热环境的概念 二 动物在不同温热区域产热 散热及体温变化 第二节 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的影响 0 5 学时 一 对动物采食量的影响 温热环境影响动物的采食量的程度与动物品种 性别及体重等因素有关 二 对养分消化 代谢和利用的影响 温度对养分养分消化 代谢和利用的影响及其机理等 三 对养分需要量的影响 对能量 蛋白质氨基酸 矿物质与维生素及水需要的影响 第三节 动物营养与环境保护 1 学时 一 动物对环境的污染 对空气 土壤和水体等的污染及其来源 二 保护环境的营养措施 包括准确预测动物的营养需要 利用营养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 限制使用饲料添加剂及饲料的合理加 工调制 第十四章 维持的营养需要 3 学时 1 教学目的 学习并掌握动物生产中维持的概念和意义 确定维持营养需要的基本方法和影响维 持营养需要的因素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研究维持需要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 动物维持状态下对能量和蛋白质 的需要量及表示方法 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教授 4 教学内容 9 第一节 维持需要的概念和意义 0 5 学时 一 维持和维持需要的概念 二 维持需要的意义和作用 维持在动物营养研究和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第二节 动物维持状态下的营养需要 2 学时 一 维持的能量需要 基础代谢 绝食代谢 代谢体重的含义 绝食代谢的测定方法 维持能量需要的确定方法 二 维持的蛋白质 氨基酸需要 基础氮代谢的含义 维持蛋白质 氨基酸需要的确定方法 第三节 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 0 5 学时 一 动物的影响 包括动物种类 品种 年龄 性别 健康状况等 二 饲粮组成和饲养的影响 饲粮成分 饲喂制度等 三 环境的影响 主要是环境温度 第十五章 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 3 学时 1 教学目的 学习动物生长发育和养分沉积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掌握生长肥育动物对各种养分 需要量的确定原理及方法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生长的概念 规律 影响生长的因素 生长肥育猪 肉鸡的能量需要 生长肥育牛的蛋白质需要 生长肥育动物对饲料养分的利用率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教授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长的生理基础 1 学时 一 生长的概念 生长及肥育的含义 二 生长的一般规律 包括总体生长 局部生长 机体化学成分等的变化规律 三 影响生长的因素 动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的内容受动物种质因素 营养 初生重及环境等多种因素 第二节 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 2 学时 一 能量需要 各种动物生长的能量需要的确定方法 二 蛋白质氨基酸的需要 各种动物生长的蛋白质 氨基酸需要的确定方法 三 矿物质元素 维生素的需要 各种动物生长的矿物质元素 维生素需要的确定方法 第三节 生长育肥的饲料利用效率 1 学时 一 营养水平与饲料利用率 营养水平 饲料报酬及二者间的关系 二 生长育肥的能量利用率 各种动物的饲料能量及有效能的利用效率的差异 三 生长育肥的蛋白质利用效率 除蛋白质品质外 年龄 蛋白质的摄入量等也影响其利用效率 10 第十六章 繁殖的营养需要 2 学时 1 教学目的 学习繁殖动物 以母畜为主 配种前后及妊娠期母体及胎儿的营养生理规律 掌握 妊娠母畜营养需要的特点及需要的模型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营养对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 繁殖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 妊娠合成代谢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教授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营养对动物繁殖的意义 0 5 学时 一 营养对初情期 排卵 受胎及胚胎发育的影响 二 营养对产后发情间隔及中长期繁殖性能的影响 第二节 妊娠期间母畜本身和胎儿的营养生理规律 0 5 学时 一 母体的营养生理规律 繁殖周期内母畜的营养与胚胎发育 仔畜初生重 生活力及生后的生长的关系 二 胎儿发育的生理规律 胎儿体尺 体成分的变化与营养的关系 第三节 繁殖母畜的营养需要 0 5 学时 一 能量需要 确定各种动物妊娠的能量需要的方法 二 蛋白质需要 确定各种动物妊娠的蛋白质需要的方法 第四节 繁殖公畜的营养需要 0 5 学时 一 种公畜的营养生理特点 饲养种公畜的要求及营养需要确定的原则 二 种公畜的营养需要 种公畜能量 蛋白质 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确定方法 第十七章 泌乳的营养需要量 3 学时 1 教学目的 学习并掌握动物泌乳的规律 营养对泌乳的影响 重点掌握奶牛泌乳的营养需要及 通过营养措施提高泌乳量和泌乳效率的基本原理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影响泌乳的因素 标准乳 固形物校正乳的概念 计算 泌乳的能量 蛋白质 矿物质需要 牛奶主要营养代谢病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教授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乳的成分 0 2 学时 一 各种动物乳成分 乳的主要由水 无机元素 含氮物质 乳糖 脂类 酶和维生素组成 动物种类不同 乳成分含量 间存在差异 二 影响乳成分含量的因素 包括动物品种 泌乳期 胎次 环境及管理因素等 三 标准乳 标准乳的含义及推测方法 第二节 乳的形成 0 3 学时 一 乳脂的形成 乳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 其脂肪酸的来源有二 直接来自于血液和在乳腺上皮细胞合成 二 乳糖的合成 原料主要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 11 三 乳蛋白的合成 原料来源有二 直接来自于血液和在乳腺上皮细胞合成 四 乳中的维生素和矿物元素 直接来源于血液 第三节 泌乳的营养需要 2 学时 一 能量需要 主要介绍泌乳母牛的能量需要确定方法 二 蛋白质需要 主要介绍泌乳母牛的蛋白质需要确定方法 三 矿物质 维生素 干物质需要 介绍泌乳母牛的该类营养素需要的确定方法 第四节 营养对泌乳的影响 0 5 学时 一 营养水平 泌乳前期及当期的营养水平对当期泌乳及其潜力的影响 二 蛋白质水平 蛋白质的数量及其结构对泌乳的影响 三 饲料精粗比例 该因素瘤胃发酵及乳品质的影响 四 脂肪含量与性质 饲料脂肪的含量与性质对乳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第十八章 产蛋的营养需要 2 学时 1 教学目的 以蛋鸡为例 重点学习并掌握蛋的组成 营养对蛋形成的影响 产蛋的营养需要及 影响营养需要的因素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产蛋的能量 蛋白质 矿物质 维生素需要特点 3 主要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教授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蛋的成分 形成和营养因素 1 学时 一 蛋的成分 介绍全蛋 蛋壳及蛋清成分及其禽种类的差异 二 蛋的形成 蛋形成的营养生理 三 营养因素对蛋形成的影响 营养因素对蛋的产量和蛋重 蛋成分等的影响 第二节 产蛋的营养需要 1 学时 一 家禽产蛋的能量需要 产蛋家禽能量需要的析因分析及其确定方法 二 蛋白质 氨基酸需要 产蛋家禽蛋白质需要的析因分析及其确定方法 三 产蛋家禽的矿物元素 维生素需要 确定产蛋禽矿物元素 维生素需要的确定方法 第十九章 产毛的营养需要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