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2.3耳和听觉同步测试(2)B卷.doc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2.3耳和听觉同步测试(2)B卷.doc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2.3耳和听觉同步测试(2)B卷.doc_第3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2.3耳和听觉同步测试(2)B卷.doc_第4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2.3耳和听觉同步测试(2)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2.3 耳和听觉 同步测试(2)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智能机器人Troika可以用简单语言与人交流。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 .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 机器人的声音与运动员的声音音色不同D .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2. (2分)雷声是下列哪一种物质振动发出的声音? ( )A . 固体B . 液体C . 气体D . 气体和液体3. (2分)下列的实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使声音变得悦耳或低沉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A . 甲、乙、丁B . 甲、丙、丁C . 乙、丙、丁D . 甲、乙、丙4. (2分)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的,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没有物理学就不会有今天的科技发展,下列技术及其应用中说法正确的是( )A . 新型电热毯的电阻丝是用超导体材料制成的B . LED灯中的发光二极管主要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C . 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制成的声呐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D . 用纳米陶瓷粉制成的陶瓷耐高温,可惜太脆,一撞就碎5. (2分)2014年5月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图是幼教机器人正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 .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 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D .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6. (2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我们能够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它们的音调不同B . 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C . 文明城市要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不但美化了城市而且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D .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是利用了大地传声比空气快7. (2分)2004年埃及一家私营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型客机在红海旅游城市沙姆沙伊赫起飞后不久坠入海中,造成机上135名乘客和13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空难发生后,搜救人员利用声纳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声纳设备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B . 声纳设备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C . 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D . 声纳设备可以探测出残骸所处位置的海水深度8. (2分)如图是童谣“小蜂蜜”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声波的振幅逐渐增加B . 声波的频率逐渐变低C . 小萍声带来回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D . 小萍声带每秒来回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9. (2分)在拨动吉他弦后,同学们发现,即使停止了对吉他弦的拨动,吉他也会“余音不断”,其根本原因是( ) A . 吉他声的回声仍在回荡B . 吉他弦还在振动C . 吉他弦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 . 人的听觉发生了”延长”10. (2分)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立刻停止B . 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40米C .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真空中传播D . 小提琴的琴弦停止振动,仍有声音发出11. (2分)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A . 摩托车消声器 B . 道路的隔声板 C . 防噪声耳罩 D . 噪声监测仪 二、 填空题 (共1题;共6分)12. (6分)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问题:(1)如图所示,让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移近乒乓球且轻触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弹开了,这说明了_;(2)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比较以上两次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3)如果把这个实验放到月球上做,乒乓球_(选填“会”或“不会”)被弹开;我们_(选填“能”或“不能”)听见音叉发出的声音,原因是_。第 7 页 共 7 页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