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指南 _第1页
糖尿病治疗指南 _第2页
糖尿病治疗指南 _第3页
糖尿病治疗指南 _第4页
糖尿病治疗指南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 尿 病,定 义,糖尿病是一组以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引起血糖增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糖尿病分型,1型糖尿病(胰岛素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A. 免疫介导性 B. 特发性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A. 细胞功能的遗传缺陷 B. 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 C. 胰腺外分泌病变 D. 内分泌腺病 E. 药物及化学诱导 F. 感染 G. 免疫介导的罕见病类 H. 伴糖尿病的其它遗传综合症妊娠糖尿病(),血糖异常:病因分型与临床阶段的关系,病因及发病机制,胰岛素抵抗,是指一定量的胰岛素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后生物效应低于正常。表现为外周组织尤其是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减少及抑制肝葡萄糖输出作用减弱。,胰岛素通过三个环节来调节葡萄糖内环境,抑制肝葡萄糖输出刺激内脏(肝脏和胃肠)摄取葡萄糖刺激周围组织(肌肉、脂肪)摄取葡萄糖 葡萄糖:氧化 非氧化利用(糖原合成、糖酵解),胰岛素抵抗的部位,肝脏葡萄糖输出增加肌肉葡萄糖清除降低内脏、脑组织葡萄糖清除正常,2型糖尿病往往是一系列的代谢异常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了细胞功能障碍及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细胞功能障碍相互作用导致IGT、2型糖尿病的发生。,胰岛素抵抗和b- 细胞功能减退造成了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退),2型糖尿病,-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生成不足),过早死亡,主要由心血管疾病引起,2型糖尿病代谢异常导致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高血糖,葡萄糖摄取减少,胰腺,胰岛素分泌受损,肝糖原分解增加,脂肪及肌肉组织,Adapted from De Franz, Diabetes 1988; 37:667687.,临床表现,慢性物质代谢紊乱表现: 血糖升高渗透性利尿多尿、烦渴、多饮 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增加乏力、体重减轻 组织能量供应不足易饥、多食 高血糖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屈光改变视物模糊急性物质代谢紊乱表现: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综合征器官功能障碍表现:眼、肾、神经、心血管等感染:皮肤、泌尿生殖系统、肺结核无任何症状,仅在常规健康检查、手术前或妊娠常规化验中被发现。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至少约一半糖尿病患者无任何症状,仅在检测血糖后确诊。,胰岛素抵抗,肝糖输出,内源性胰岛素,餐后血糖,空腹血糖,IGT, 4 7 年 ,“诊断糖尿病”,Clinical Diabetes Volume 18, Number 2, 2000,显性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微血管,大血管,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 (%) - 2000 (IDF),糖尿病流行病学,World-wid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DM) estimated at 4%1 and China and India will each face up to 50 million diabetes patients by 20252 (WHO) Prevalence of DM in China over the years - 1981: 0.61% (n=304,537 subjects from 14 provinces & areas) 1989: 2.02% (n=44,747) 1994: 2.5% (n=224,251 subjects from 19 provinces & areas) 1996: age-adjusted prevalence of 3.63% (n=29,859 urban subjects of Shougang Corp.),1 King H et al. Diabetes Care 1998; 21: 141414312 Cockram CS. HKMJ 2000; 6: 4352,两种血糖值单位的换算法:,用单位符号表示为: mg/dl 或 mmol/l两种换算: mg/dl 18=mmol/l mmol/l18= mg/dl,根据静脉血进行初步诊断糖尿病及其他类型高血糖诊断的标准 mmol/L(mg/dl),参考-WHO咨询报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定义、诊断和分类(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随机PG11.1mmol/L(200mg/dl) 或 FPG7.0mmol/L(126mg/dl) 或 OGTT中 2hPG11.1mmol/L(200mg/dl)注: a.任意:一天中任意时间内,无论上次进餐的时间; b.空腹: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的摄入; c.OGTT:以75g脱水葡萄糖为负荷,溶于水后口服; d.糖尿病症状指急性或慢性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表现。 e.无急性代谢紊乱者择日按三个标准之一重复检测; f. 临床常规首选OGTT,流行病学调查首选 FPG。,i. ADA(1997)报告中建议流行病学调查中可仅采用空腹血糖值。以后WHO评议中认为,流行病学调查时可采用空腹及或OGTT后2小时血糖标准。如因任何原因不能采用OGTT,则可单用空腹血糖进行调查。但应注意,某些个体空腹血糖水平及OGTT后2小时血糖水平的判断结果可不一致,以致分别以此两水平调查所得的糖尿病患病率有时可有些差异。理想的调查是空腹及OGTT后2小时血糖值并用。 附:OGTT试验要求:试验前3日每日饮食需含碳水化合物至少150克以上;试验前1日晚餐后停止进食,禁食至少8小时以上;无水葡萄糖75克溶于300ml水中口服,5分钟饮完;空腹、服糖后30、60、120、180分钟取静脉血查血糖。本实验用于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的确诊,对已确诊的糖尿病者,本实验用于评价细胞储备功能状况及外周胰岛素抵抗程度。,IFG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GT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H impaired glucose homeostasis糖稳态受损期,糖负荷后血糖,6.1mmol/L,7.0mmol/L,7.8mmol/L,11.1mmol/L,IFG/IGT,IGT,IFG,T2DM,IGT/IFG的诊断,空腹血糖,ADA无症状成年人糖尿病筛查标准,年龄45岁,特别是BMI25;如正常每3年筛查1次。BMI25或有以下情况筛查应提早或频率增加A. 活动量小B. 为糖尿病一级亲属C. 高危种族的成员(非裔美国人、亚裔美国人、土著美国人等)D. 9磅以上胎儿生产史或曾为妊娠糖尿病E. 高血压患者(140/90mmHg)F. HDL0.90mmol/L,TG2.82mmol/LG.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H. IGT或IFGI. 合并其它胰岛素抵抗J. 血管疾病病史,1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多在30岁前发病,起病急,症状明显,体型消瘦自身免疫性胰岛炎和B细胞破坏减少发病初ICA阳性60-85%,GAD抗体阳性80-90%与HLA相关,孪生子一致率为35-50%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糖负荷后胰岛素及C肽水平低平酮症倾向必需胰岛素治疗早期无并发症,糖尿病肾病为主要死因,LADA(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的诊断,20-48岁发病多尿、多饮、多食症状明显体重下降明显,BMI25空腹血糖16.5mmol/L血浆C肽空腹小于0.4nmol/L,糖负荷后小于0.8 nmol/L ,曲线低平GAD阳性HLA-DQB链57位为非天门氡氨酸纯合子伴甲状腺或胃壁细胞自身抗体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阳性排除线粒体基因突变和MODY,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多在40岁后发病,起病缓慢,症状相对轻或无超重或肥胖,无自身免疫胰岛炎发病初,ICA阳性小于5%,GAD阳性小于12%与HLA无关联,孪生子一致率为95-100%胰岛素水平可正常,降低或高于正常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稍低,正常或 高于正常,高峰后延无酮症倾向诊断时即可有并发症,心血管病为主要死因一般不需要胰岛素,MODY的临床特点(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发病年龄轻,至少一个患病成员起病年龄25岁3代或以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单基因突变短期不用胰岛素,无酮症倾向有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但对糖代谢影响随突变基因不同而轻重不一临床表现与一般2型糖尿病相似肥胖较一般人群多,但比2型糖尿病少血管并发症与2型糖尿病相似,与血糖控制水平有关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延迟或/和减低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减少与HLA无关联,ICA和GAD阴性,各型MODY的区别,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糖尿病家族史,且为母系遗传发病年龄多小于40岁无肥胖或反而消瘦,BMI小于24kg/m2B细胞功能逐渐衰退,常需要胰岛素治疗听力障碍家族史或感觉性神经性耳聋,可在DM数年后少数有线粒体心肌病表现和神经肌肉系统其他表现双胍类有增加乳酸中毒的倾向辅酶Q10可能有一定的作用,糖尿病病史采集,与血糖升高相关的症状及发生时间,既往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与糖尿病诊断相关结果,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脂) 饮食类型,营养状况,运动情况,体重变化 既往详细治疗经过,包括饮食控制和糖尿病自我血糖监测情况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包括药物,饮食,运动及自我血糖监测结果 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发生的诱因、频率、严重程度 过去或现在发生的感染 慢性并发症的症状和治疗情况,包括糖尿病性眼、肾脏、神经、膀胱、性功能、胃肠道功能、心脏、周围血管、足和脑血管并发症 其他可能影响血糖的药物服用史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肥胖、脂代谢紊乱,治疗情况 糖尿病家族史 女性患者妊娠史,包括是否有高血糖,巨大胎儿史(分娩胎儿体重4kg),妊高征,糖尿病体检重点,测量身高和体重 ,腰围和臀围测量血压 散瞳后检查眼底(眼科) 甲状腺检查 心脏检查,注意心界大小,有无心律失常 腹部检查,有无皮肤紫纹,肝脾触诊 双侧桡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有无减弱或消失 足部检查,有无破溃、皮温、足底保护性感觉、振动觉 皮肤检查,有无皮肤色素沉着,注射胰岛素者应检查注射部位有无红肿、硬结和皮下脂肪萎缩 神经系统检查,深浅感觉、腱反射,糖尿病主要实验室检查,生化12或20,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24小时尿白蛋白,心电图 必要时行OGTT试验了解胰岛功能 临床有提示需除外继发性糖尿病时行相应检查,如甲状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垂体激素水平 必要时行双下肢动脉彩超,颈动脉彩超,体感诱发电位,超声心动图检查 必要时行GAD、IcA检查,WHO咨询报告(1999),对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国际上还未达成一致的意见。下列建议是一种工作定义,即糖耐量减退或者2型糖尿病,和或胰岛素抵抗,并且同时存在下列2种或2种以上的其他情况: 动脉血压升高 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HDL胆固醇血症 中心性肥胖 微量白蛋白尿 其他代谢综合征的成分(即高尿酸血症、高凝状态、纤溶蛋白缺乏、PAI-1升高以及脂肪肝等)并不是确认代谢综合征所必需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工作定义(1999 WHO),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或GFR55岁,女性65岁)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男性55岁,女性65岁),糖尿病治疗目的,消除糖尿病高血糖症状控制高血糖,使血糖浓度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及其他代谢异常防治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治疗各种伴发病,减轻病痛、残废和(或)早衰。提高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延年益寿。保证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正常生长发育,身心健康。努力确保育龄期糖尿病妇女正常妊娠和分娩。,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措施个体化综合防治包括五方面: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体育锻炼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治疗的控制目标(西太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2002),注:胆固醇 mmol/L38.61=mg/dl 甘油三酯 mmol/L 88.5 =mg/dl 葡萄糖 mmol/L 18 =mg/dl,*因这些数据与欧洲的人群相关,体重指数和血脂水平应在各国自己人群的正常范围内。,ADA推荐成年糖尿病控制目标,老年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治疗目标:治疗有症状的高血糖,同时避免低血糖。不能把强化治疗目标应用于老年糖尿病,理由是: 老年人做不到强化治疗所需要的技术、知识、记忆力。 承受不了强化治疗常有的低血糖所引起的风险。 糖尿病老年人预期寿限比非糖尿病老年人短。FPG控制在 8 mmol/L 2hPG控制在 11 mmol/L HbA1c 正常上限+1.5,什么是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 身高(cm)- 105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20为肥胖BMI(kg/m2)= 体重( kg ) 身高 2 (m)WHO标准: BMI 25 超重 BMI 30 肥胖亚太地区标准: BMI 23 超重 BMI 25 肥胖 BMI1岁 + 年龄(70-100)kcal / d (由年龄、胖瘦、活动量决定 ) 15岁 同成人,维生素、无机盐要充足,饮食治疗营养素的热量分配,蛋白质占15-20%0.8-1.2 g/kg,脂肪占20-25% (20-30),碳水化合物占50-60%,控制总热能 饮食均衡 合理搭配,总量,早 1/5,午2/5,晚 2/5,饮食治疗制定食谱,1克碳水化合物产热 4kcal1克蛋白质产热 4kcal1克脂肪产热 9kcal,计算出相应克数,男性,年龄45岁,办公室工作,身高170cm, 体重 80kg,腰围128cm,臀围100cm, 单纯饮食控制,计算全日热量。,饮食治疗举例,体重指数 = 80 1.702 = 27.7kg/m2,标准体重 = 170(cm) - 105 = 65 kg,总热量 = 65(kg) 20(kcal/kg)= 1300千卡,蛋白质 = 65(kg) 1(g/kg)=65克,脂肪 = 1300 25% 9 = 36 克,碳水化合物 = 1300-(654+369 )4= 179克 (占55%),三餐分配比例为: 早餐 1/5 ,午餐 2/5,晚餐 2/5 。,中国食品交换份将食物按照来源、性质分成几大类。同类食物在一定重量内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热量相似,不同类食物间所提供的热量也是相同的。 食物交换份的好处:易于达到膳食平衡 便于了解和控制总热能 做到食品多样化 利于灵活掌握,中国食品交换份,不同热量糖尿病饮食内容举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作 用: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改善血糖情况 降低体重注意事项: 运动因人而异(根据年龄、体力等多种因素) 注意调整进食及药物,以防低血糖 注意防护,避免损伤(特别是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走、多登楼梯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每周至少2次力量训练,主要锻炼腹部、躯干、臀部及肩部肌肉忌长时间静坐少动如看电视、上网等,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药物治疗,磺酰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a -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胰岛素联合用药,口服降糖药的作用部位,磺脲类苯甲酸衍生物增加胰岛素分泌,二甲双胍 减少肝糖异生及输出促进无氧糖酵解增加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的吸收,阿卡波糖 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噻唑烷二酮增强胰岛素在外周组织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 SU),作用机理: 主要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SU受体特异性结合使K通道关闭,膜电位改变Ca2+通道开启,胞内 Ca2+升高,促使胰岛素分泌 胰外效应减轻肝脏胰岛素抵抗减轻外周(肌肉)胰岛素抵抗,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 SU),适应证: A. 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不能使血糖获得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 B.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双胍类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仍不满意或因胃肠道反应不能耐受者 C. 胰岛素不敏感者可试加用SU,SU继发性失效后可与胰岛素联合治疗,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 SU),禁忌证: A. 1型糖尿病 B. 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DKA、NHDC等,大手术或合 并妊娠时应暂停SU,改为胰岛素治疗 C. 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慢性并发症或伴肝、肾功能不全时 D. 2型糖尿病有酮症倾向者 E. 哺乳期糖尿病患者,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效果,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开始应用时有效空腹及餐后血糖可降低HbA1c可下降12随着疗程延长,效果渐差:磺脲类继发性失效(效差) 每年约10患者失效(效差) 5年后,约半数患者还能保持满意血糖控制 UKPDS:第1年,血糖明显下降,血胰岛素明显升高,以后血糖逐年上升,胰岛素逐年下降,至第6年两者恢复至用SU治疗前的水平,磺脲类药物,第一代 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 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 D860)第二代 格列苯脲优降糖(glibenclamide) 格列吡嗪美吡哒(glipizide) 格列齐特达美康(gliclazide) 格列喹酮糖适平(gliquidone) 格列波脲克糖利(glibornuride)第三代 格列美脲亚莫利(glimepiride),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磺脲类药物,注意所有磺酰脲类药物都能引起低血糖对老年人建议用短效磺酰脲类药物轻度肾功不全者,格列喹酮更适合某些药物可增加低血糖的发生 促使与白蛋白结合的SU分离出来:阿斯匹灵、 降血脂药贝特类 抑制SU由尿中排泄治痛风的丙磺舒、别嘌呤醇 延缓SU的代谢:酒精、H2阻滞剂、抗凝药 本身具致低血糖作用:酒精、阿斯匹灵 肾上腺阻滞剂掩盖低血糖的警觉症状并干扰低血糖时机体的升血糖反应,常用磺脲类降糖药,片剂量 最大剂量 作用时间肾排泄 最强 半衰期优降糖 2.5 15 16-24 50 2-6 10-16美吡哒 5 30 3-8 89 1.5-2 3-6达美康 80 240 12-24 80 5 10-12糖适平 30 180 8-10 5 2-3 1-2,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优降糖),为第二代磺脲中第一个品种;全球及我国广泛应用、价廉;吸收较慢。半衰期较长,属长效SU;降血糖作用明显,尤其降空腹血糖效果较佳;从小剂量开始,每日一次,按需缓慢调整;每日以15mg为限,分早晚二次服;对年老、体弱者应减量,以免发生严重低血糖;可有胃肠道反应;国内生产的消渴丸,每10粒中含格列本脲2.5mg及中药,格列齐特(Gliclazide,达美康),为中效磺脲类;欧洲广泛使用,我国亦应用多年;可促进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降糖作用较温和,较少引起严重低血糖;一般早晚餐前各服一次;在SU中,降低血小板聚集作用较明显;有报道可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格列吡嗪(Glipizide,美吡哒、优达灵),短效吸收迅速、完全;为SU中速效、短效制剂;降血糖作用较明显,较少引起严重低血糖;可促进餐后胰岛素的快速释放;常用量每日520mg,分早晚餐前二次服用。,格列吡嗪控释片(Glipizide XL,瑞易宁),为按特殊的胃肠道系统(GITS)设计的控释制剂;日服一次,可使全天血药浓度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不必餐前半小时服药,每天早餐时服一次即可;每餐后可有血胰岛素峰值出现;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对空腹血糖的控制较速释格列吡嗪为优。,迅速吸收而近于完全地吸收;口服后23小时出现血药峰值;属短效磺脲类;主要在肝脏代谢, 约95%由胆汁排出;少量(约5)由肾脏排泄;对肾功能较差者可应用;常用量每日3090mg,分23次服用。,格列喹酮(Gliquidone,糖适平),新一代磺酰脲类(Glimepiride,亚莫利),与优降糖相比,降血糖作用快且持久,促胰岛素释放的作用更快血浆半衰期9小时,每日用药一次即可临床用于2型糖尿病,每日1mg;4mg;8mg, FBG, PBG,HbA1c皆明显改善仅有轻度低血糖反应,磺脲类药物失效,原发性失效 未服过磺脲类的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用至最大量,4-6周仍效果不佳,空腹大于14mmol/l,占5%继发性失效 原用过药物有效控制,1-3年后失效者,每年5-10%,磺脲类失效原因,饮食控制不佳,体力活动少,精神紧张,间发疾病(感染手术外伤急性心梗)合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因素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增加B细胞功能进一步恶化高血糖毒性作用:高血糖加强胰岛素抵抗,B细胞功能恶化磺脲类抵抗性:与受体下调有关未被识别的LADA,磺脲类药物失效的处理,改用另一种第二代磺脲类药物改用或加用二甲双胍加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加用胰岛素增敏剂改用或联合应用胰岛素 磺脲类加中效胰岛素睡前或早餐前,或长效晚餐前,或中效混合早晚注射 LADA 尽量改用胰岛素,磺脲类药物的副作用,低血糖反应皮肤过敏反应消化系统 消化道症状和肝脏损伤血液系统 第一代可引起三系减少溶血,第二代少见心血管系统 高胰岛素血症和肥胖 阻断ATP敏感的钾通道,双胍类药物(biguanides),作用机制:抑制肝糖异生,减少肝葡萄糖输出;促进无氧糖酵解加强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或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纤溶作用,抑制纤溶激活物抑制物(PAI);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双胍类药物(biguanides),适应证: 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 SU治疗效果不佳者可加用双胍类 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包括1型糖尿病,加用双胍类有助于稳定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 原发性肥胖症,尤其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肥胖者。禁忌证: 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严重缺氧、心衰、严重肝病和肾病(血清肌酐1.5mg/dl)、妊娠、哺乳期,双胍类(Biguanides),苯乙双胍(降糖灵)我国以往采用,目前已较少应用,应用不慎,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迪化糖定)为目前国际、国内主要应用的双胍类,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机会较少,但仍应警惕。,二甲双胍治疗效果,减轻空腹及餐后高血糖;降低HbA1c 12;与磺脲类效果相近;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甘油三酯;稍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升高HDL胆固醇;不增加体重,可伴体重轻度降低,可能与其轻微降低食欲作用有关。,二甲双胍副作用,最常见的为胃肠道反应口干苦、金属味、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胀;最严重的为乳酸性酸中毒肾功能减退、老年人等情况应加警惕。偶有过敏反应 皮肤红斑、荨麻疹等。,二甲双胍用药方法,开始时用小剂量,每次250mg日服23次,餐中服告知病人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反应,经一段时间有可能减轻、消失;按需逐渐调整剂量,每日以2000mg为度;老年人减量。,葡萄糖苷酶(glucosidase)抑制剂阿卡波糖(Acarbose)、拜唐苹作用机理,抑制葡萄糖苷酶,此酶将小分子复合糖分解为单糖,主要为葡萄糖后,方能吸收;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阿卡波糖适应症,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可单独应用;也可与磺脲类或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提高疗 效,改善上二类药物的效果(UKPDS证明);对用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血糖不稳定者,可合用阿卡波糖,可改善血糖控制,但二者应减量,并注意低血糖的发生。,阿卡波糖禁忌症,对此药呈过敏反应;肠道疾病:炎症、溃疡、消化不良、疝等;肾功能减退,血清肌酐2.0mg/dl;肝硬化;糖尿病伴急性并发症、感染、创伤、手术、酮症酸中毒;妊娠、哺乳;合用助消化药、制酸药、胆盐等可削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效果。,阿卡波糖治疗效果,可显著降低餐后高血糖;空腹血糖亦可有轻度降低;HbA1c降低约1,与磺脲类合用HbA1c可降低约2;不增高血清胰岛素,反而使其稍降低;不增加体重,少数病人体重可下降;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与其他降糖药或胰岛素合用有可能引起低血糖,如发生应采用葡萄糖治疗,其他糖类无效。,阿卡波糖用药方法,原则:开始量小,缓慢增加;在就餐时,先服药随即进餐,过早或过迟服药降低效果;开始时每日23次,每次25mg以后逐步缓慢加量,最多增至每日100mg Tid;老年人用量酌减。,阿卡波糖副作用,主要副作用为消化道反应,由于治疗初期碳水化合物在小肠内未完全吸收,到达结肠时,在细菌作用下发酵所致腹胀,排气 增加、腹痛、腹泻;经数周后,小肠中、下段葡萄糖苷酶被诱导出来,碳水化合物在整个小肠内逐渐吸收, 不到达结肠, 消化道反应即减轻、 消失。,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Thiotholidinediones,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降血糖作用机理:减轻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减少肝中糖异生作用;激活PPAR(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 :PPARr为核转录因子,可调控多种影响糖脂代谢基因的转录;促进外周组织胰岛素引起CLUT4介导的葡萄糖摄取。,罗格列酮的适应症及效果,治疗2型糖尿病,单独应用或与磺脲类、胰岛素合用;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单独应用可降低HbA1c约1,与其他降血糖药合用,HbA1c下降更多。,罗格列酮用药方法,此药清除半衰期约为3.64-3.78小时。剂量:临床试验常用剂量:2-8mg/天途径:口服次数:每日1或2次,罗格列酮副作用及禁忌症,常见副作用为头痛、头晕、水肿等。与磺脲类合用,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曲格列酮应其肝毒性目前已被禁用。到目前为止,尚无罗格列酮具肝毒性的报道。,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瑞格列奈(Repaglinide) -Novonorm(诺和龙),化学结构:非磺酰脲类,为苯甲酸衍生物促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机理基本同磺脲类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取得良好降糖效果,明显优于二药合用单独应用时,低血糖发生较少,且多轻微,与二甲双胍合用时则需注意避免较重低血糖此药主要由肝脏CYP 3A4酶系代谢为非活性物,肝损害者血浆药物浓度升高,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瑞格列奈(Repaglinide),瑞格列奈与SU有以下区别 与钾离子通道上分子量为36kD蛋白亚基特异性结合 不象SU类,如格列本脲与140kDa的SU受体结合 促胰岛素分泌作用较SU迅速,在就餐时服用即可,不必在餐前半小时服单独应用于2型糖尿病,可使空腹及餐后血糖下降,HbA1c下降,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那格列奈(Nateglinide),化学结构:非磺酰脲类,为苯丙安酸衍生物作用方式基本同于磺脲类,促使KATP通道关闭,膜去极化,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胰岛素颗粒移动,胰岛素分泌;但与KATP通道结合、离解的速度皆快、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快速而短暂KATP通道的组织选择性较SU好,对血管内皮细胞、心肌细胞KATP通道的结合较少具快速降低餐后高血糖的作用,单独应用低血糖较少,Insulin,Human peptide sequence Pig and beef insulin differ by 1 (AlaB30Thr) and 2 (ThrA8Ala, ileA10Val) amino acids respectively.,Typical production by non-diabetic adult is 0.2-0.5 U/kg/dayApprox 50:50 split between basal and prandial (in response to meals)Short plasma t1/2 of 5-6 mins50% cleared through liver so portal venous systemic,胰岛素结构图,胰岛素的剂型,普通胰岛素 R (短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PZI (长效)普通胰岛素 R (短效)速效胰岛素 诺和锐 优泌乐 中效胰岛素 N detemir 长效胰岛素 来得时预混胰岛素 30R 50R,动物来源,基因合成,各种剂型胰岛素作用时间模式图,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速 效,短 效,中 效,长 效,预 混胰岛素,detemir,甘 精,胰岛素,来源: A8 A10 B30 人 苏 异亮 苏 猪 苏 异亮 丙 牛 丙 缬 丙纯度: 普通95%,胰升糖素、胰多肽、胰岛素聚合体、胰岛素原 单峰98%,胰岛素原含量小于10-50ppm 单组分99%,胰岛素原小于1ppm酸碱度:酸性和中性作用时间:短,中,长效胰岛素类似物:Lyspro,B28为赖,B29为脯 Aspart,B28为天门冬氨酸,胰岛素治疗适应证,1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发生下列情况的2型糖尿病:NHDC、乳酸性酸中毒、DKA或反复出现酮症。血糖控制不良的增殖型视网膜病变患者重症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导致严重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合并严重感染、创伤、手术、急性心肌梗死及脑血管意外等应激状态。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期及哺乳期磺脲类药物原发性和继发性失效显著消瘦同时患有需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疾病 .,胰岛素应用方法,R,R,R,任何剂型,胰岛素静脉注射,适用于 糖尿病急性合并症的救治 糖尿病人手术、外伤时 合并急性感染、发热 需从静脉补充营养 特殊人体功能试验,胰岛素静脉注射方法,静脉推注(普通胰岛素) 适用于:糖尿病急性合并症抢救(剂量 420U/次) 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0.10.3/Kg体重),静脉滴注(普通胰岛素) 适用于:糖尿病急性合并症抢救(46U/小时) 静脉补充含糖制剂:葡萄糖:胰岛素 46克 1U 应用原则:剂量由小至大,在监测血糖的基础上 调整用量,避免低血糖发生,胰岛素静脉输注剂量调整,胰岛素皮下注射,注射空针 注射笔 无针注射仪,间断注射,持续注射,普通注射器:剂量误差大,用量最大 胰岛素笔:剂量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用量相对减少 无针注射器:药剂吸收快,起效快,用量减少10% CSII:更符合生理需要,节省胰岛素用量20%,各型胰岛素注射笔,诺和笔,诺和英,诺和灵特充,无针注射仪,胰岛素泵的发展历史,胰岛素注射泵,胰岛素分泌与血糖的关系,30,20,10,0,7,8,9,10,11,12,1,2,3,4,5,6,7,8,9,Insulin,Glucose,a.m.,p.m.,Breakfast,Lunch,Supper,75,50,25,0,Basal insulin,Basal glucose,Insulin(U/mL),Glucose(mg/dL),Time of Day,胰岛素皮下注射模式的选择,参考条件: 糖尿病分型(胰岛素分泌能力) 体形(是否肥胖) 现有治疗方式和血糖水平(全天血糖谱)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智能水平 已有合并症情况 主要脏器功能状况(心、肾、脑、肝脏),单用胰岛素,胰岛素+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注射方法,胰岛素剂型,?,1 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模式, 单用胰岛素治疗(常用) 每日3-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泵(CSII,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每日 2 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可用) 每日 1 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少用) 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可用),强化胰岛素治疗,常规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禁忌症,1.有严重低血糖危险增加的病人 例如: 最近有严重低血糖史者、对低血糖缺乏感知 者、Addison氏病、阻滞剂治疗者、垂体功能低下者2.幼年和高年龄患者3.有糖尿病晚期并发症者(已行肾移植除外)4.有其它缩短预期寿命的疾病或医疗情况5.酒精中毒和有药物成瘾者6.精神病或精神迟缓者7.多数 2 型病人不需要,1 型糖尿病胰岛素初始剂量估算,全天初始用量估算: 0.2 0.3 u/kg 体重 / 日 每日4次注射 30% 早餐前 RI 22.5% 午餐前 RI 22.5% 晚餐前 RI 25% 晚睡前 NPN每日3次注射 52.5% 早餐前 RI+NPH 30% 早餐前 RI 22.5% 晚餐前 RI 22.5% 午餐前 RI 25% 晚睡前 NPN 47.5% 晚餐前 RI+NPH,胰岛素泵初始剂量的确定,按病情轻重估计: 全胰切除病人日需要4050单位; 多数病人可从每日1824单位。国外主张 1 型病人按0.50.8u/Kg体重,不超过1.0u; 2 型初始剂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