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六人口与城市.doc_第1页
学案六人口与城市.doc_第2页
学案六人口与城市.doc_第3页
学案六人口与城市.doc_第4页
学案六人口与城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与城市专题【考情分析】考纲解读命题规律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地区差异,掌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理解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2.掌握人口年龄构成图的判读,理解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问题的成因、后果及对策。3.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三者的关系。4.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掌握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状况。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5.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理解不同等级城市功能的差异。6.理解并记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掌握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了解不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 常以选择题的形式给出某地的人口出生和死亡状况(用文字或者表格)要求考生分析该地的人口增长特点和所属模式,分析该人口增长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 常以选择题形式给出某地人口数量变化的图像,或者时事材料,要求考生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 常通过给出某区域城市分布图或统计图要求学生描述城市分区特征、分析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以选择题的形式给出城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要求学生分析城市形态及成因、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与形成原因等4. 高考命题中通常给出某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或其城市化特征及所处城市化阶段;通过给出相关的图文材料体现城市化过程中的某种问题,如污染问题、交通拥堵等,要求学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知识归纳】1、 增长模式判读及人口问题发现人口人口这部分内容近年来一直都以各种统计图表为载体呈现主干知识,因此统计图标就成了这部分内容考点的主要呈现方式。统计图的一般判读方法和步骤:正确判读各类统计图形的坐标系统,获取有关统计数据及其变化趋势;根据数据变化反映出的变化、构成特征等,与相应只是联系对照,分析判断而得出结论。1由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特征判读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能生动、形象地表明人口增长类型,具体如下表所示: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年龄结构类型少年儿童人口比重(014岁)%比重(65岁及以上)%原始型年轻型40岁以上4岁以下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寿命短,死亡率高传统型成年型3040岁47岁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现代型老年型30岁以下7岁以上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寿命长,死亡率低2人口问题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当今世界面临着许多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面临的人口问题也不同,对比分析如下: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增长很快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原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人们受教育水平高影响加大对资源、环境等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对策及今后变化趋势一些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会增加采取了鼓励生育和接纳海外移民的政策,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人口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3.我国人口现状(2000年数据) 我国人口问题表现为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人口素质较低;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我国人口问题最大任务是继续保持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而不是控制人口老龄化。二、人口迁移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具体包括:客观方面:自然环境因素:气候、优良环境等社会经济因素:此为主要因素。一般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具体包括:廉价的土地、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理想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等。主观方面: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2.人口迁移的影响A. 对迁入地影响: 获取足够的劳动力; 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 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B. 对迁出地影响: 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 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 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有利影响: 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 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 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 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不利影响: 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 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 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 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例:四川人口迁出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缓解了本地区人地矛盾; 加强了四川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 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人口迁往边疆和工矿区的影响:利: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工业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综合环境。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 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 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3.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形成人口压力,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点: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措施:鼓励生育 ,接纳移民。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巴西(澳大利亚)人口集中于 东南 部,原因: 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利于耕作; 交通便利,多优良港湾,工业发达; 欧洲殖民者最早到达这里,开发历史较早;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与分布城市空间结构往往由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组成,如下表: 功能区位置特点布局原则或趋向住宅区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既方便生活,又便于上下班是城市占地面积最广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一般有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之分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的地方;低级住宅区常靠近工业区;高、低级住宅区常背向发展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最外缘,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地区一个城市常有一个或数个工业区,是城市区域中环境相对较差的地方沿交通干线分布(对交通运输的要求较高)、向城市外缘迁移(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商业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中心商务区的建筑物高大、稠密,人流量、车流量昼夜差别大,经济活动繁忙市场最优原则(城市中心)、交通最优原则(城市干道和环路的交会处)四、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差异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措施措施: 分散城市职能、建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改善城市交通设施和居住条件,缓解城市交通和住房压力; 加强城市的绿化和美化,综合治理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4、城市交通环境问题:两大问题: 交通线路拥堵; 交通环境污染;解决交通线路拥堵: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解决交通环境污染: 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5、 逆城市化问题: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英国-美国、西欧、日本-北欧(联系经济发展水平记忆)表现: 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 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乡村人口数量增多。6、城市中工业区区位特点及原因: 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原因: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工业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突出。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原因:工业生产活动的大量运输需求。例:哪些因素促成了首钢搬迁曹妃甸? 环境因素,钢铁厂废水废气污染首都; 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首都需要洁净的环境; 曹妃甸距离北京较近,可以方便职工回京休息。7、 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A. 商业城市: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或稳定的商品来源; 广阔的经济腹地。B. 市内商业中心: 市场最优原则(城市几何中心); 交通最优原则(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高速公路沿线)。为什么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周围有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及销售区; 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集散。8、集中供热有什么优越性?具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综合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集中供热热效率高,分散供热热效率低,城市集中供热可节约2030%的能源。 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城市污染主要来源于煤直接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烟尘。集中供热的锅炉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除尘率更高,能有效降低城市污染。 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城市集中供热对于方便人民生活,节省城建珍贵用地,缓解城区用电紧张的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9、城市分布特点西北地区:沿河流、山麓地带和沙漠绿洲分布(依托河流、绿洲而生)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与平原区10、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燃料所排放出的烟尘; 工矿企业生产所排放的烟气; 各类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尾气。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 居民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使城市固体垃圾急剧增加。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 工业生产; 建筑施工; 社会活动。【考点例析】【例题1】(2012山东卷)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2)与1982年相比,2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答案】B 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金字塔图的识别以及人口老龄化、人口比重与人口数量的关系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第(1)题,根图可知,19822009年青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变小,说明人口出生率下降,选项A错误;1982年青少年人口比重比2009年大,而老龄人口比重比2009年小,说明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选项B正确;1982年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低,选项C错误;1982年2024岁年龄组人口的比重与2009年相近,但2009年人口总数高于1982年,故本年龄段的人口数2009年大于1982年,D选项错误。第(2)题,由人口年龄结构图变化可知,老年人口比重上升,青少年人口比重下降,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减慢;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社会养老负担加重,故选项A错误,B正确。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使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发生变化,选项C不正确;2559岁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说明劳动力资源数量上升,选项D错误。【例题2】(2012浙江卷)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年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1)(2)题。(%)1.00.50-0.5-1.0-1.5-2.0I费城华盛顿纽约巴尔的摩波士顿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发展阶段(1)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B.阶段与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C.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D.到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新中心城区集聚(2)影响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状况 B.产业结构 C.人口政策D.自然环境【答案】A 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的城市化进程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第(1)题,阶段各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为负值,表明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阶段与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由正值变为负值,说明中心城区人口减少;阶段后,费城中心城区人口仍然为负增长;到阶段,巴尔的摩市中心城区的人口增长率一直是负值,说明中心城区人口仍然在减少。第(2)题,波士华城市带为美国最为成熟的城市带,到阶段各地交通状况都比较完善,相差不大,排除选项A;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水平高,生产生活频繁,前期污染严重,人口向外迁移,后期经过产业结构调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人口逐渐回迁,故B正确,D错误;美国在市场经济下,人口政策对人口变化影响不大,选项C错误。【方法技巧】1、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技巧三角坐标图的判读可用金字塔形的坐标读法,把每个坐标的原点所在坐标轴看作底边,100%看作顶点,然后转着圈读。或者过某点分别作平行于和每一个坐标轴原点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读出数据。判读三角坐标图,先要读出各项地理事物在总体中的比例,然后通过比较,得出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特点。在此应注意:三角坐标反映的是构成现象,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不表示绝对量;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三角坐标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不可以任意增减;图中三个坐标轴上的数值由低到高的增减方向一致,即三条数轴上的值全部向右由大到小分布或全部向左由大到小分布。 2、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读(1)从宏观角度分析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形状,是年轻型、成年型还是老年型,其代表的意义是什么。(2)从微观角度分析人口金字塔代表的人口组成状况,如性别比例、各年龄段人口比例等。(3)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人口增长所属模式,性别比例、各年龄段人口比例产生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 3、城市功能分区的经济因素分析(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城市地价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2)交通通达性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具体分析如下: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通达度差,地租较低,一般为住宅用地。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地租较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 4、城市化造成的景观变化发现 【专题训练】(2012乌鲁木齐模拟)下表为2005年某四国部分统计资料。读表回答13题。 指标国家总人口数(百万)面积(万km2)最大都市人口(万人)乡村人口比例(%)人均收入(美元)婴儿死亡率(%)甲20.3768.7429.61233 1206乙296.9937.11 850.01943 5605丙83.1301 094.1371 29025丁28.823.6129.687280791表中数据相关程度最强的两项指标是 ()A面积与最大都市人口B人均收入与婴儿死亡率C总人口数与乡村人口比例D最大都市人口与人均收入2首要型都市是指某国最大都市,人口数量非常多,与第二大都市人口数相距甚远,主要出现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国家。上表中,都市体系最可能出现首要型都市的国家是()A甲B乙C丙 D丁3乙最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地区()A北美 B东欧C东亚 D南美(2012郑州模拟)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下图为中原城市群分布图,读图完成46题。4关于图中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A洛阳提供的服务种类比开封多B许昌的服务范围包含了漯河的服务范围C新乡和焦作的城市等级不同D郑州的服务范围覆盖图示整个区域5下列关于中原城市群建设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推动河南省城市化建设B建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C.带动全省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D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6下列不属于中原城市群建设的自然原因的是 ()A地形较平坦,土地集中连片B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C土层深厚且肥沃D黄河等河流为其提供水源(2012哈尔滨检测)下表为四个国家人口算术密度(即一个地区人口与面积之比)和人口生理密度(即一个地区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的数据。读表回答79题。国家甲乙丙丁人口算术密度(人/平方千米)313129703人口生理密度(人/平方千米)5599343 503357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四个国家耕地占国土面积比例排序正确的是()A甲丙乙丁 B乙甲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8根据表中资料分析,四个国家中粮食问题最突出的是()A甲 B乙C丙 D丁9若表中四国为中国、印度、埃及和加拿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加拿大 B乙是印度C丙是埃及 D丁是中国(2012海口模拟)图甲是我国某省人口情况图,图乙是该省2000年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011题。10表示该省人口机械增长(指因人口迁移而引起的增长)的曲线是()Aa BbCc Dd112000年该省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总人口增长快 B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C迁移人口少 D人口老龄化严重(2012绍兴调研)“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下图为我国劳动力变化及预测情况(新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读图回答1213题。12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是()A2002年 B2007年C2012年 D2020年13针对“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我国政府应()A继续实行严格的低生育政策B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C鼓励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D增加对企业的补贴,提高劳动者工资(2012南通调研)下图为“长江沿岸某城市土地利用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14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地租金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丙、乙、丁、甲 B甲、乙、丙、丁C乙、甲、丙、丁 D丁、乙、甲、丙15在P地保留公共绿地,其目的主要是()A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B储存高档住宅用地C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D预留社区广场用地16沙洲农业景观经历了“水稻田蔬菜地花卉园”的演变,其主要原因是()A农村劳力的减少 B市场需求的变化C沙洲面积的扩大 D土壤条件的改良(2012苏锡常镇四市调研)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城镇发展示意图。该地区在专业村、专业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其中,柳市的五金电器、白石的橡胶制品在国内都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读图回答1718题。17关于该地区城镇发展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镇间距离扩大B城镇人口增加C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D城镇数目增多18下列有关1998年该地区城镇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乐清的服务范围较柳市小B虹桥提供的服务种类较乐清多C芙蓉和北白象的城镇服务功能相同D乐清与柳市的服务范围有可能重叠(2012福州质检)下图为中国某市城区1980年和2007年日均车流量(部分路口)及趋势分布图。读图回答1920题。19最有可能位于该市中心的路口是()ABC D20比较该市两个年份的日均车流量变化趋势。判断该市主要扩展方向是()A向西、向北 B向东、向南C向东、向北 D向西、向南(2012沈阳四校协作体测试)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读某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图,回答2122题。21有关该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化与城市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C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D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22第三阶段促使该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部门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ABC D23(2012烟台模拟)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国1950年、1980年、2010年、2050年(预计)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材料2: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1)读材料1,属于2010年人口金字塔的是_。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_。 (2)读材料2,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 (3)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有的专家提出应放宽生育控制、实行二胎化政策,对此,你是否赞成?理由是什么? 24 (2012莆田模拟)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市)流动的地区构成表流出省(市)贵州四川湖南江西河南安徽其他占总量比重(%)6.116.110.68.68.310.639.7流入省(市)福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其他占总量比重(%)5.65.67.25.68.935.531.6(1)结合图,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 (2)结合表,说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市)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5(2012哈尔滨检测)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下图为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材料2:下图为世界37个城市人均产值与人均轿车使用量图。材料3:漫画不堪重负。(1)据材料1分析,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主要因素是_。在该地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城市内部地域功能分区最不明显的是阶段_。 (2)漫画反映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该问题在香港不太严重的主要原因是_。 (3)该地从阶段1到阶段3,城市发展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4)除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外,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城市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13 B C A【解析】第1题,由表可知,面积与最大都市人口没有相关联系,故A项错误;人均收入高,生活水平高,婴儿死亡率低,反之亦然,故B项正确;总人口数由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共同构成,与乡村人口没有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最大都市人口与人均收入没有必然联系。第2题,由表中数据可知,丙国最大都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大,与第二大都市人口相差巨大,因此丙国为首要型都市的国家。第3题,乙地经济发达,最大都市人口数量最多,且人均收入最高,乡村人口比例较低,应为发达国家。结合选项可知,北美地区符合。46 D D C【解析】第4题,图示城市群的服务范围主要是在河南省,郑州市为省会城市,为该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其他城市则为低一级的城市。第5题,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目前条件尚不成熟,也不现实。第6题,中原城市群主要处于河南省境内,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耕地宽广,气候适宜,有充足的水源。土壤状况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较小。79 D C C【解析】第7题,由题意可知,耕地占国土面积比人口算数密度人口生理密度。通过计算可知,耕地占国土面积比例由小到大为丙、丁、乙、甲。第8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丙地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最小,耕地不足,故粮食问题最为严重。第9题,加拿大纬度高,耕地面积小,不适合发展耕作业,故A项错误;印度耕地面积大,占国土总面积比重最大,故B项错误;埃及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耕地所占比重较小,故C项正确;中国东部季风区耕地面积大,故D项错误。1011 A D【解析】第10题,从图甲中各曲线的变化上可知,a为人口机械增长率、b为出生率、c为死亡率、d为人口自然增长率。第11题,从图乙中可知,65岁及其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超过7%,说明人口出现老龄化。1213 A B【解析】第12题,从图中分析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在新就业人口数量开始减少的时期。第13题,“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主要是我国劳动力中农村技术水平低,劳动力供应减少,廉价劳动力工业生产企业减少,高附加值企业增加,因此政府要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1416 B A B【解析】第14题,由图可知甲处为商业用地,地租最高;乙处为住宅用地,地租次之;丙处为公共绿地,丁处为工业用地,地租最低,故选B。第15题,P地周围为住宅用地,在P地保留公共绿地,目的是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故选A。第16题,从其变化上可以看出,沙洲农业景观的演变,与市场需求变化关系最大。1718 A D【解析】第17题,随着城镇密度的增大,城镇间距离在缩小。第18题,读图可知,乐清的城镇等级高于柳市,因此服务范围较大的是乐清;虹桥的城镇等级低于乐清,因此提供的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