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病毒各论_第1页
第九章 病毒各论_第2页
第九章 病毒各论_第3页
第九章 病毒各论_第4页
第九章 病毒各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7/2017,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返回总目录,退出,11/17/2017,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本 章 导 学,在感染性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约占75%。 本章中,你将从形形色色的医学病毒中了解它们被发现的经过;认识它们各有特点的基因组成与结构;熟悉它们的复制过程;更重要的是体会它们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以及我们将如何应对它们。,返回总目录,退出,11/17/2017,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人类常见的致病病毒可按感染途径与部位分为: 呼吸道病毒 肠道病毒 肝炎病毒 性传播病毒 虫媒病毒,根据病毒核酸的类型分为: RNA病毒 DNA病毒 逆转录病毒,返回总目录,退出,11/17/2017,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学 习 内 容,第一节 RNA病毒 流感病毒 冠状病毒,第二节 DNA病毒 疱疹病毒,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思考题,附录:其他常见致病病毒,返回总目录,退出,11/17/2017,一、流行性感冒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一)发现与描述,流感病毒电镜照片,“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6次世界大流行。 1933年通过鸡胚连续培养成功。 形态 球形 病毒体由核衣壳和包膜构成。,退出,11/17/2017,一、流行性感冒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一)发现与描述,人流感病毒分型,血凝素(HA)亚型有15个(H1H15)神经氨酸酶(NA)亚型有9个(N1N9),根据内膜蛋白和核蛋白,甲型(有多个亚型),乙型,丙型,退出,11/17/2017,一、流行性感冒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一)发现与描述,变异机制 抗原漂移(antigen drift):因基因组自发点突变,造成的小幅度变异,引起中、小型流行。 抗原转变(antigenic shift):变异幅度大,形成新亚型,引起大流行。,变异与流行 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变异。,退出,11/17/2017,一、流行性感冒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一)发现与描述,流行性,抵抗力 不耐热,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乙醚、甲醛和乳酸等敏感。,甲型最容易变异,常产生新亚型,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变异较少,小范围流行。丙型抗原性基本稳定,极少引起流行。,退出,11/17/2017,一、流行性感冒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二)基因与结构,1.病毒基因,流感病毒基因结构,退出,11/17/2017,一、流行性感冒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二)基因与结构,2.病毒结构,(1)核衣壳 螺旋对称型。,核心:单负链、分节段的RNA及RNA多聚酶组成。 核蛋白(nucleoprotein,NP):抗原性稳定,具有型特异性。,球形,直径80120nm,退出,11/17/2017,一、流行性感冒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二)基因与结构,2病毒结构,(2)包膜 内层 基质蛋白(M1) 保护核心维持病毒外形 具有型特异性。 外层 来自宿主细胞膜的脂质双层结构。 膜蛋白M2 跨膜蛋白,与病毒复制有关。,退出,11/17/2017,一、流行性感冒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二)基因与结构,2病毒结构,(1)血凝素(HA) 介导吸附和穿入过程; 红细胞凝集作用;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具有亚型和株的特异性。,退出,11/17/2017,一、流行性感冒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二)基因与结构,2病毒结构,(2)神经氨酸酶(NA) 参与病毒的释放与扩散;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具有亚型和株的特异性。,退出,11/17/2017,流感病毒结构模式图,退出,11/17/2017,一、流行性感冒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三)病毒复制,11/17/2017,一、流行性感冒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四)致病性与临床特点,传染源:患者传播途径:呼吸道或接触传染,临床特点:起病急,潜伏期14天,以畏寒、头痛、发热、乏力等中毒症状和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病程约1周。,婴幼儿、年老体弱者易发生并发症,以细菌性肺炎、Reye综合征等多见。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退出,11/17/2017,一、流行性感冒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五)检测与防治,1.微生物学检测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 分离 鸡胚培养或细胞培养。 鉴定 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 血清学诊断 血凝抑制试验等。 快速病毒核酸诊断 病毒核酸序列分析与PCR等。,退出,11/17/2017,一、流行性感冒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五)检测与防治,2.防治 预防 主要应用灭活多价流感疫苗。临床治疗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达菲等。 M2蛋白抑制剂,如金刚烷胺类药物。 中药:如桑菊饮、银翘散、玉屏风散等。,退出,11/17/2017,二、冠状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一)发现与描述,形态 多形态(球形或椭圆形),直径80160nm,有包膜,包膜表面的刺突长1224nm,突起末端呈球状,使其形态看上去形似花冠或日冕,故命名为“冠状病毒”。,退出,11/17/2017,二、冠状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一)发现与描述,流行性 可感染各个年龄组,呈全世界范围分布。,抵抗力 对热敏感,紫外线、来苏水、0.1%过氧乙酸等都可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杀死。,退出,11/17/2017,二、冠状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二)基因与结构,1.病毒基因 冠状病毒的基因组为不分段的正股单链RNA, 分子量为 61068106 Da,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目前已经证实,冠状病毒基因组RNA具有很高的重组率,会导致其抗原性发生变化。,退出,11/17/2017,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二、冠状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二)基因与结构,1.病毒基因 冠状病毒的基因组为不分段的正股单链RNA,分子量为分子量为61068106 Da,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目前已经证实,冠状病毒基因组RNA具有很高的重组率,会导致其抗原性发生变化。,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的初步分析,11/17/2017,二、冠状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二)基因与结构,2.病毒结构,(1)核衣壳 呈螺旋对称型。 由RNA和蛋白质组成。,(2)包膜 由双层脂质组成。 脂质双层中主要镶嵌有:膜糖蛋白M和刺突糖蛋白S。,退出,11/17/2017,冠状病毒结构模式图,11/17/2017,二、冠状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三)病毒复制,冠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脱壳,RNA基因组进入细胞质,在核糖体上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表达病毒RNA聚合酶。再利用这个酶完成负链亚基因组RNA转录、结构蛋白合成以及病毒基因组RNA复制。,结构蛋白和基因组RNA在胞浆内装配核衣壳,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质膜上出芽成熟。,冠状病毒通过两种方式侵入细胞:细胞对病毒的吞饮,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退出,11/17/2017,二、冠状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四)致病性与临床特点,呼吸道冠状病毒经飞沫、接触传播,感染高峰在冬季和早春季节,引起普通感冒。 肠道冠状病毒经消化道传播,引起婴儿和新生儿急性肠胃炎。,退出,11/17/2017,二、冠状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五)检测与防治,1.微生物学检测 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 分离 细胞培养 鉴定 补体结合及中和抗体试验。血清学诊断 补体结合试验及中和抗体。快速病毒核酸诊断 核酸检测 、酶免疫技术等。,退出,11/17/2017,二、冠状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RNA病毒,(五)检测与防治,2.防治 隔离病人、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机体免疫力。 疫苗正在研制中,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退出,11/17/2017,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二节 DNA病毒,一、疱疹病毒(Herpesvirus),返回本章目录,疱疹病毒,双股DNA病毒。 疱疹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广泛,可感染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引起人类感染的有八种疱疹病毒。 疱疹病毒主要侵犯外胚层来源的组织,包括皮肤、黏膜和神经组织。感染部位和引起的疾病多种多样,并有潜伏感染的趋向。,退出,11/17/2017,引起人类感染的疱疹病毒,11/17/2017,一、疱疹病毒,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二节 DNA病毒,(一)发现与描述,形态 球形、有包膜,直径120200nm 。,疱疹病毒电镜照片,疱疹一词是由Hippocrates首先提出的,“Herpes”一词源于希腊语“herpein”,意为匍匐爬行,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一)发现与描述,第二节 DNA病毒,一、疱疹病毒,人类致病疱疹病毒的感染类型: 增殖性感染 潜伏性感染 整合感染,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二)基因与结构,第二节 DNA病毒,一、疱疹病毒,1.病毒基因 线性双链DNA,其大小在120230kb之间,含基因60120个。,多数疱疹病毒的DNA分子由长独特片段和短独特片段共价连接而成,并含内部重复系列与末端重复系列。,大量编码基因总体上可分为必需(病毒合成必不可少)与非必需(与病毒传播及免疫逃逸相关)基因两部分。,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二)基因与结构,2病毒结构 核心 由曲线型的DNA分子缠绕组成。 衣壳 正20面体。皮层(tegument) 含有数十种酶类与调节蛋白。 包膜 宿主细胞质膜构成,其表面有数十种刺突蛋白。,第二节 DNA病毒,一、疱疹病毒,退出,11/17/2017,疱疹病毒结构模式图,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三)病毒复制,第二节 DNA病毒,一、疱疹病毒,作为DNA病毒,疱疹病毒的复制远较流感病毒复杂。,疱疹病毒一般以细胞表面或细胞间质内的蛋白多糖为受体,故对宿主细胞的选择性较宽泛。,退出,11/17/2017,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三)病毒复制,第二节 DNA病毒,一、疱疹病毒,疱疹病毒的复制过程,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四)致病性与临床特点,第二节 DNA病毒,一、疱疹病毒,1.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传染源 患者和健康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 多途径:经黏膜和破损皮肤等。 临床表现 (1)原发感染 (2)潜伏感染和复发 (3)先天性感染 (4)致癌关系,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四)致病性与临床特点,第二节 DNA病毒,一、疱疹病毒,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传染源 患者。传播途径 多途径:经黏膜和破损皮肤等。 临床表现 (1)原发感染 水痘。 (2)复发感染 带状疱疹。,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四)致病性与临床特点,第二节 DNA病毒,一、疱疹病毒,3.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 传染源 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 多途径:经口腔、性接触、垂直传播等。临床表现 (1)先天性感染 (2)围产期感染(3)儿童及成人感染 (4)细胞转化和可能致癌作用,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五)检测与防治,1.微生物学检测初步诊断 病人感染部位的组织标本或唾液、脊髓液 及口腔、宫颈、阴道分泌液等染色镜检。血清学检查 IFA、ELISA等。病毒核酸检测 DNA分子杂交法、PCR法检测。,第二节 DNA病毒,一、疱疹病毒,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五)检测与防治,2.防治 免疫预防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减毒活疫苗。 单纯疱疹和人巨细胞病毒等疫苗正在研发中。 临床治疗 无环鸟苷(阿昔洛韦,ACV) 丙氧鸟苷(更昔洛韦,ganciclovir DHPG)。,第二节 DNA病毒,一、疱疹病毒,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逆转录病毒(retroviridae)是一类含有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的DNA或RNA病毒。 逆转录病毒共有5个科,与人类疾病关系较密切的有:,嗜肝DNA病毒科(双链DNA)逆转录病毒科(单正链RNA),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一)发现与描述,形 态 大球形颗粒 小球形颗粒 管形颗粒,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HBV电镜照片,1970年Dane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了乙型肝炎病毒完整颗粒。,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一)发现与描述,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流行性 HBV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全世界HBsAg携带者约 3.5亿人。我国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区,人群HBV携带率约为10。,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一)发现与描述,基因型:AH 8型。,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血清型及亚型: adw(adw2、adw4、adw4q-) ayw (aywl、ayw2、ayw3、ayw4) adr(adrq 、adrq-) ayr,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一)发现与描述,抵抗力 很强,可耐受低温、干燥、紫外线和一般化学消毒剂。100 10分钟、高压蒸汽灭菌法等可灭活HBV。 HBV对0.5%过氧乙酸、3%漂白粉液、5%次氯酸钠和环氧乙烷等敏感,常用于HBV的消毒。,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一、乙型肝炎病毒,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二)基因与结构,1.病毒基因,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一、乙型肝炎病毒,四个相互重叠的开放阅读框(ORF)。 S区: 编码大分子包膜蛋白(HBsAg、PreS2Ag、PreS1Ag)。 C区: 编码PreC蛋白,经加工后形成HBeAg。 P区: 3.5 kb的mRNA,编码病毒DNA多聚酶、RNA酶H以及PreC蛋白、HBcAg等。 X区: 0.8kb的mRNA,编码HBxAg。,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二)基因与结构,1. 病毒基因,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一、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结构,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二)基因与结构,2.病毒结构,核心 双链DNA、DNA多聚酶。内衣壳 20面体立体对称,由HBcAg组成。包膜 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HBV包膜蛋白有三种组 分,主要蛋白、中蛋白和大蛋白。,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一、乙型肝炎病毒,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二)基因与结构,1. 病毒基因,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一、乙型肝炎病毒,HBV结构模式图,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二)基因与结构,2.病毒结构,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抗原类型 HBsAg adw、ayw 、adr、ayr HBcAg 衣壳抗原 HBeAg,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三)病毒复制,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HBV通过PreS1和PreS2与肝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吸附并穿入肝细胞内,在细胞质中脱壳后,核酸DNA进入宿主细胞核。,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三)病毒复制,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HBV复制过程示意图,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四)致病性与临床特点,传染源 乙型肝炎患者或无症状HBsAg携带者。传播途径 血液、血制品传播 垂直传播 接触传播 临床特点 呈多样性,可表现为无症状HBV携带者、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重症肝炎等。,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四)致病性与临床特点,致病机制 (1)病毒致机体免疫应答低下 (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 (3)免疫复合物引起的病理损伤 (4)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病理损伤 HBV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五)检测与防治,1.微生物学检测 病毒分离 易感动物 黑猩猩 细胞培养 病毒DNA转染的细胞培养 血清学诊断 “两对半”测定,用ELISA法或放射免疫法血清HBV DNA检测 核酸杂交、PCR法,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五)检测与防治,2.防治,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严格筛选献血员,加强对血液和血制品的管理等 接种乙肝疫苗 第一代疫苗为血源性疫苗(提纯HBsAg) 第二代疫苗为基因工程疫苗 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可用于紧急预防,抗病毒药和免疫调节剂同时应用,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一)发现与描述,形态 球形,有包膜,表面有糖蛋白刺突,大小为100120nm。,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HIV电镜照片,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一)发现与描述,分型 HIV-1与HIV-2 。,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流行性 自1981年以来艾滋病已迅速蔓延全世界,截至2010年底,估计全世界共有3400万艾滋病感染者。,抵抗力 HI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HIV在20 22环境下可存活7天。,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二)基因与结构,1.病毒基因,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基因组为两条相同的单正链RNA。基因全长约9.2kb,从5末端的LTR后,依次是: 3个结构基因gag、pol、env 2个调节基因tat、rev 4个附属基因vif、nef、vpr、vpu,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二)基因与结构,1. 病毒基因,HIV基因结构,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二)基因与结构,2.病毒结构,(1)核衣壳 圆柱形,核心 两条同源的正链RNA基因组和包裹其外的核衣壳蛋白(p7)组成,并携带有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和RNA酶H。 核蛋白 衣壳蛋白p24构成。,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包膜 双层脂蛋白,其中镶嵌有刺突gp120和跨膜蛋白gp4l。 包膜与圆柱形衣壳之间有一层内膜蛋白(p17)。,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二)基因与结构,2.病毒结构,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构模式图,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HIV病毒复制过程,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四)致病性与临床特点,传染源 HIV携带者、AIDS患者。 传播途径 性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致病性 HIV主要感染CD4+T淋巴细胞以及表达CD4分子的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等靶细胞,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进行性损伤。 临床表现 原发感染急性期、无症状潜伏期、AIDS相关综合征期、典型AIDS期。,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五)检测与防治,1.微生物学检测检测抗体 常用方法有ELISA、RIA、蛋白质印迹试验 (Western blot,WB)。 检测病毒及其组分,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病毒抗原 常用ELISA法。 检测病毒核酸 常用核酸杂交法、定量PT-PCR法。,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五)检测与防治,2.防治 HIV疫苗 药物治疗 核苷类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 膜融合抑制剂,第三节 逆转录病毒,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俗称“鸡尾酒”疗法。,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思 考 题1.病毒性疾病所出现的临床表现是否一致?为什么?试从已学习到的病毒种类或通过自学的病毒种类引起的临床症状中,归纳临床表现与病毒生物学特点间的联系。2.比较本章讨论的各种病毒之复制过程与前一章所介绍的病毒复制过程有何不同?为什么? 3.试考虑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RNA病毒、DNA病毒与逆转录病毒的差异?为什么?,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附录:其他常见致病病毒,一、RNA病毒,(一)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特 性: 单正链无包膜的RNA病毒,有3个血清型。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所致疾病: 脊髓灰质炎、无菌性脑膜炎。预 防: 灭活疫苗和口服减毒活疫苗。,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附录:其他常见致病病毒,一、RNA病毒,(二)柯萨奇病毒(Coxsachievirus)特 性: 单正链无包膜的RNA病毒。A和B两组。传播途径: 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或眼部黏膜传播。 所致疾病: 无菌性脑膜炎、病毒性心肌炎、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等。预 防: 目前缺乏预防疫苗;对症治疗。,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附录:其他常见致病病毒,一、RNA病毒,(三)甲型肝炎病毒(Hapatitis A virus)特 性: 单正链无包膜的RNA病毒,仅有1个血清型。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所致疾病: 甲型肝炎。预 防: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附录:其他常见致病病毒,一、RNA病毒,(四)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特 性: 单正链无包膜的RNA病毒,仅有1个血清型。 传播途径: 虫媒传播,蚊子为主要的媒介昆虫。 所致疾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预 防: 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退出,11/17/2017,返回本章目录,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附录:其他常见致病病毒,一、RNA病毒,(五)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特 性: 单正链有包膜的RNA病毒,仅有1个血清型。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胎盘垂直传播。所致疾病: 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症。预 防: 风疹减毒活疫苗。,退出,11/17/2017,返回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