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经济生活计算题.doc_第1页
2017年高考经济生活计算题.doc_第2页
2017年高考经济生活计算题.doc_第3页
2017年高考经济生活计算题.doc_第4页
2017年高考经济生活计算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7年高考经济生活计算题(归类总结-计算题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1.理论依据: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经典解析:例:(2010全国,24)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 )A.5元6元B. 10元12元C.20元24元D. 8元16元解析: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的价值是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为原来的一半,当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5元,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物价上涨20%,即原来1元的商品现在标价为1.2元了,则甲商品的单位价格为5(1+20%)=6元,故答案为A。二、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问题1.理论依据: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2.经典解析:例:(2007年高考文综四川卷,26)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C)A1.8万亿元B2万亿元C2.2万亿元D2.4万亿元解析:该题考察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第一步,先求出货币流通次数。根据题意,去年货币流通次数=商品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6/2=8次。根据题目条件,今年货币流通次数不变,仍然为8次。第二步,依据公式,求出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总额=16+1610%=17.6万亿元,所以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7.6万亿元/8=2.2万亿元。正确答案为C。三、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问题1.理论依据: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本币汇率指的是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多少外国货币,外币汇率指的是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多少本国货币。本币汇率升高,说明本币升值,外币汇率降低,外币贬值,100单位外币兑换更少的本币。2.经典解析:例:(2009海南单科,1)假设2007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B)A.1:4.95B.1:5C.1:5.6D.1:6.05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和计算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为10%,据此可以判断出,2008年M国货币贬值,1.1单位货币相当于2007年的1单位货币,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下降了,据此,M国和N国的汇率变化可以用下式计算得出:1/1.1=/5.5,故B项正确。四、关于需求交叉弹性的计算问题1.理论依据:需求交叉弹性指的是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程度。它的计算方法是用甲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乙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如果需求交叉弹性大于零,则表明二者为替代关系,数字越大,替代关系超强;反之,小于零为互补关系,数字越小,互补程度越强。2.经典解析:例: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商品的需求数量(B)A增加50单位B减少50单位C增加10单位D减少10单位解析:本题可以分三步计算。第一步,计算互补商品需求变化带来的本商品变化。互为互补商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同时造成互补商品需求量下降,可见二者成正比例关系变化。所以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20单位的变动量也应是下降趋势。第二步,计算替代商品需求变化带来的本商品变化。互为替代商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就会上升,造成替代商品需求量下降,可见二者成反比例关系变化。所以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30单位的变动量应是下降趋势。第三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A商品的需求量应该是减少20+30=50单位。所以答案应该是B。此类计算题是新课程添加的新内容,高考中要引起足够重视。五、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问题1.理论依据: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消费总支出。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2.经典解析:例:(2008上海单科共同部分,8)联合国对消费水平的规定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水平;4049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度富裕。根据下表推断某市的消费水平已经达到(B)项目金额亿元穿1700吃500某年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览表用1700其他100总计4000A温饱水平B小康水平C富裕水平D极度富裕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恩格尔系数的理解和运用,依据相关公式,该题只要将17004000=42.5%,应为小康水平。此类题型一定要注意的是在消费领域中的消费结构问题,非消费领域的支出不能算到家庭消费总支出这个分母里面,否则出错。六、关于分配方式的计算问题1.理论依据: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2.经典解析:甲在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甲利用空闲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1万元;甲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甲出租住房,年收入1万元。甲一年的劳动收入为_。()A.4万元B.5万元C.6万元D.7万元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劳动收入”,即通过付出劳动而取得的收入。试题中,甲的年薪是劳动收入,即4+1=5万元。甲的红利收入和出租住房的收入都是非劳动收入。该题正确答案为B。七、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问题1.理论依据:股票作为资本投资所得收益主要包括:(1)买卖差价(2)股息和分红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年利率,2.经典解析:某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种股票发行7200万股,当年每股预测收益0.48元,发行价7.34元,上市首日开盘价16.5元,最高价17元,收盘价15.2元,当年银行存款利息率为年息4%,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假如在该股票上市第一天就以最高价把100股原始股全部卖掉,可以获利_,总收入为 _。()A.966元1700元B.1200元966元C.48元1200元D.786元48元解析:这一类主要计算股票收益。一定数量股票以一定价格(如:开盘价、最高价、收盘价等)卖出的获利情况,计算方法是:收益=(卖出价发行价)卖出数量。依据公式获利=(177.34)100=966(元)。一定价格卖出后的总收入,应该是总收入=本钱收益,即总收入=7.34100966=1700(元)。正确答案为A。2.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当年购买100股股票的价格为()A.12元B.1200元C.48元D.4800元3.如果每股票面金额7.34元不变,并预期每股每年获得4.8%的股息,那么一年后,某人购买100股股票的价格是()A.724元B.1650元C.1520元D.881元解析:这一类题是计算股票价格。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在于把握股票价格的计算方法,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年利率,其中银行年利率是一定的。预期股息是计算的重点,预期股息材料一般以两种方式告知:一是直接告知,如解答第2题时,原材料直接告知“当年每股预测收益0.48元”,可以直接套用公式,100股股票的价格=0.48/4%100=1200(元),正确答案为B。二是间接告知,第3题中的“预期每股每年获得4.8%的股息”就是间接告知。这样情况要分两步计算,首先要算出预期股息,然后再套用公式算出结果。预期股息=股票价格预期股息率,根据题设可知预期股息=7.344.8%,那么100股股票的价格=(7.344.8%)/4%100881(元)。正确答案为D。八、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问题1.理论依据:所谓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分别是: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2.经典解析:下列情况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是()A.去年投入资金200万元,获利140万元;今年投入资金300万元,获利160万元。B.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企业资金减少1/2,利润总量减少1/3。C.占用资金比以前增加10%,利润总量增加5%。D.资金增加10%,利润总量也增加10%。解析:该题考查对经济效益的理解,资金利润率和成本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经济效益不外有三种情况:下降、提高和不变。判断各选项:A项,资金利润率70%变为60%,经济效益下降。B项,利润减少的幅度低于资金减少的幅度,经济效益提高,应选。C项,利润增加的幅度低于成本增加的幅度,经济效益下降。D项,利润增加的幅度等于成本增加的幅度,经济效益不变。九、关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计算问题1.理论依据: 社会总产值就是把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由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值总和。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称作国民收入。2.经典解析:某国物质生产部门一年内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为4000亿元,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工资为800亿元,上缴国家的税金为500亿元,企业利润为200亿元,该国当年创造的国民收入是()A. 5500亿元B. 4700亿元C.1500亿元D. 700亿元解析: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从价值形态看就是净产值。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工人工资+企业利润+上缴税金。因此,该题中国民收入应是800+500+200=1500(亿元),应选C。十、关于增值税的计算问题1.理论依据:增值税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2.经典解析 :关某服装厂从纺织厂购进一批布料,服装厂应付的款项共计9945元,其中布料的销售价格为8500元。纺织厂销售这批布料应缴纳的增值税为1445元(8500元乘以17%的增值税率)。这笔增值税由纺织厂上缴国家,并在开具给服装厂的增值税发票上明示。服装厂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出售给百货商场,服装的销售价格为15000元。服装厂应缴纳的增值税是()A.1105元B.1445元C.1200元D.2550元解析:先找出增值额部分,即15000-8500=6500(元),然后用增值部分乘以税率,即650017%=1105(元);所以正确答案为A。编后语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大体上可归为两种:一是显性计算题,即要进行具体的数字运算的计算题;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具体的数字运算的计算题。从近几年高考题中计算题的特点来看,组合型的计算题应该是一种发展的趋势。通过以上分析总结,我们不难发现应对新课改下高考政治的“拦路虎”,在复习备考中还是有一定的方法策略:1. 理论准:夯实基础,牢记公式。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应对高考命题千变万化的根本,也是解决这些计算题的前提。因此我们一定要全面夯实基础知识,特别是加强重点公式和概念的记忆和理解。2. 准备足:总结归纳,训练巩固。要注意对经济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计算题型进行归纳总结,分类训练。如前所述,在近年高考试题中选择典型题例,总结经验,强化训练,不妨为一种捷径。3. 视界宽:关注时政,深挖背景。与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