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公式集合_第1页
初级会计公式集合_第2页
初级会计公式集合_第3页
初级会计公式集合_第4页
初级会计公式集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叮叮小文库2018年初级会计公式大全会计实务公式:一、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权益利润=收入-费用二、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三、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公式(一)发生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二)余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初贷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四、完工产品的计算公式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 - 期末在产品成本五、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应交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应交城建税=(当期的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城建税税率六、资产负债表公式一)根据若干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1、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2、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二)根据有关总账所属的明细账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预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预收账款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账款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预付账款期末贷方余额合计三)根据有关总账及其明细账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长期借款长期借款将于 1 年内(含 1 年)到期的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债券将于 1 年内(含 1 年)到期的应付债券四)根据有关资产类账户与其备抵账户抵消后的净额填列1、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预收账款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坏账准备2、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应付账款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坏账准备3、应收票据应收票据坏账准备4、应收利息=应收利息-坏账准备5、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6、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8、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9、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包括待安装设备价值、工程用材料、工程用人员工资费用之和)五)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存货”根据在途物资(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的余额-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后的净额填列七、利润表公式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八、计提折旧方法 一)平均年限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折旧年限二)工作量法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率)预计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预计工作量三)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到期前两年内平均摊销=(年末净面价值-净残值)2四)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各年的折旧率=(固定资产各年初尚可使用年数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各年数字之和)100%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九、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十、企业利润分配可供分配的利润=净利润(或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其他转入的金额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税法计算公式大全各种税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二)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三)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五)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3、其他各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六)其他税收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适用税率2、房地产税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3、资源税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4、土地增值税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5、契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计算方法1、直接计税法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2、间接计税法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1)购进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2)实耗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2、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二)消费税额1、从价定率的计算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4)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5)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定额的计算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单位数额(三)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材料工资制造费用2、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代购代销收入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3、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经营利润附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成本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本期购进材料、商品金额金额期末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四)个人所得税额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水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350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税率)2、个体工商户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将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换算成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2)计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计算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当月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12(4)计算本月应纳所得税额本月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累计已缴所得税额3、稿酬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应纳税所得额20%70%4、劳务报酬所得(1)一次收入在20000元以下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2)一次收入2000050000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50%应纳税所得额(20%10%)(3)一次收入超过50000时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100%应纳税所得额(20%20%)5、财产转让财产转让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7、境外个人所得税款扣除限额境外个人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8、支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的计算手续费金额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2%(五)土地增值税额1、一般计算方法应纳税总额各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某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值额100%/扣除项目金额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收入扣除项目金额2、简便计税方法(1)土地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金额5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30%(2)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0.05(3)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0.15(4)土地增值额超过项目金额2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0.35(六)城市建设维护税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额(产品销售收入额营业收入额其他经营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应补交税额=实际营业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已纳税额应退税额已交税额核实后的应纳税额(七)资源税额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八)车船税、乘人车、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车辆的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车辆拥有量适用的年税额、载货车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货汽车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客货两用的车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车适用年税额50%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的净吨位数适用的年税额、机动船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机动船年应纳税额=机动船的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非机动船应纳税额=非机动船的载重吨位适用的年税额、新购买的车辆按购期年内的余月数比例征收车船税,其计算公式为:新购买车船应纳车船税额=各种车船的吨位(或辆数)购进起始月至征期终了的余月数/征期月数补交本期漏报漏缴税额=漏报漏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补交本期少交的税款=应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已缴税款退还误交的税款已缴的误交税款退还应计算错误而多交的税款已入库的税款重新核实后的应纳税额房产税额 年应纳房产税税额房产评估值税率月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12季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4(九)土地使用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使用土地的平方米总数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月或季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额/12(或)4(十)印花税额、购销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购销金额3/1000、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收取的费用5/10000、加工承揽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加工及承揽收入5/10000、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承包金额3/10000、财产租赁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租赁金额1/1000、仓储保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仓储保管费用1/1000、借款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借款金额0.510000、财产保险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保险费收入1/1000、产权转移书据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书据所载金额6/1000010、技术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合同所载金额3/1000011、货物运输合同应纳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