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docx_第1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docx_第2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docx_第3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docx_第4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的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指出,复习课是学生在学习某一阶段数学知识之后,帮助学生梳理已学知识,促进知识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绝不是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程式化的再现知识,也不是能力的机械训练,教学方式的被动接受。复习“常见的量”这部分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整理”,二是“改写”。因此,我认为复习时应当在个人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先提出小组合作分类整理的要求,然后让各组自行整理,再组织全班交流。复习不同数量单位的改写,可以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第87页上的“做一做”,再汇报交流改写方法。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87页“常见的量”整理复习教学重点:进一步明确常用的计量单位及进率。教学难点:进一步建立计量单位的正确表象。教学目标:1、在经历自主梳理常用计量单位的过程中,进一步弄清各种量的计量单位及进率,明确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自主复习的能力。2、在生活化的复习应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3、通过选择一些典型的复习题材,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领略数学的独特魅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由“小马虎”王明同学写的数学日记。请看大屏幕。(请一名同学读日记)今天是2009年2月29日。早晨6:30我被急促的闹钟铃声惊醒,便从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床上爬起来,马上穿衣、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小时。想起不能迟到,我赶紧端起一杯300L的牛奶一饮而尽,又吃了一个200千克的面包。然后就背起了2000千克重的书包,走了300千米的路程,来到了56平方分米的教室,开始了20小时早读,上午上了三节课,体育课上老师带来了一只200千克重的足球,我一脚踢出了10厘米,踢得真过瘾!师:你们笑什么?生:他用的单位不恰当。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学习数学就应该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其实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接触到各种量,并且进行各种量的计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小学里面学习的一些常见的量。(板书课题:常见的量)师:那请同学们找找这则日记中有哪些常见的量呢?(时间、长度、质量、体积)【设计意图:充分体现了计量单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课题。】二、系统整理:师:大家说了那么多的计量单位,如果我们把这些计量单位全搁在一块,想一想会有什么感觉?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分类、有序、系统地进行整理)师:对了,如果我们把这些计量单位分类,并有序地进行整理,使它们系统化,那就便于我们记忆和运用了。你们预习的时候是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整理呢?现在请你拿出预习时做的整理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相补充、完善。(一)小组合作(学生自主讨论、复习)(1)你整理了什么单位,是计量什么用的?(2)常用单位有哪些?进率各是多少?【设计意图:让学生整理“常见的量”的知识,培养了学生主动梳理旧知的良好复习习惯。同时,在课堂上引入小组合作再次整理相关知识,能更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的进行资源共享,加强自我反思。】(3)特别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地方?(二)汇报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充当小老师,讲解计量单位的进率和意义。并适当板书,老师作点拨处理,强调各单位间的进率和意义,并鼓励学生对发言同学提出建议或者意见。(每个小组汇报一种量)1、长度。(1)什么是长度?长度:两点之间的距离。(2)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用字母如何表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3)1厘米有多长?1分米有多长?1米呢?(用手比划比划)(4)它们之间的进率是什么?(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2、面积。(1)什么是面积?面积:物体表面(图形)的大小。(2)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3)我们的教室面积大约是多少?用什么单位最合适?(4)它们之间的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3、体积、容积。(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2)体积计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3)1立方厘米有多大?1立方分米有多大?1立方米呢?(4)进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毫升)4、质量。(1)常见单位:克(g)千克(kg)吨(t)(2)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3)估一估。老师的体重大约是多少?5、时间单位。(1)常见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2)进率: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年=365天(闰年366天)有31日的月份是:1,3,5,7,8,10,12。有30天的月份是:4,6,9,11。平年的二月有28日。闰年的二月有29日。怎样判断某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整百数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如1900年虽能被4整除,但不是闰年。)教师补充:季度、旬、星期。每月分三旬:上旬(至10日);中旬(11至20日);下旬(21日至月底)。(三)讲解说明,总结规律师:同学们整理得都很好,也很全面,那么多的计量单位,单位间都有进率,这么多进率,我们怎么记住它们呢?长度:除1千米=1000米以外,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面积:除1公顷=10000平方米以外,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体积(容积):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质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时间:除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以外,其余都很特殊。(四)名数的改写师: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同一种量的不同计量单位进行改写。同学们还记得怎样改写吗?(1)出示要求:独立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2)男女生比赛评讲:由男生和女生自己各推选出一名代表上讲台评讲,比一比谁评讲得更好懂,谁的小技巧更多,同学们可以互相补充。(结果女生赢)教师补充:介绍名数、单名数、复名数,引导学生一起归纳改写规律。【设计意图: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找出改写的小技巧,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解决问题师: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数学小考场,解决与生活有联系的问题吧,数学小考场的口号是:联系实际,活学活用,人人动脑,敢想敢说!第一关: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一枚硬币的厚度约是2()老师的一拃约是1(),老师指甲盖的大小约是1( )(出示装光盘的袋子)这个袋子的大小约是1( )(指着电脑桌的盖子)教室电脑桌的大小约是1( )老师用长米的木条靠墙角搭一个棱长1米的正方体的空间是1( )一盒牛奶的含量约是500()地球自转一周约是1(),地球公转一周约是1()老师从讲台走到门口约需3(),老师沿学校操场跑一圈约需3(),西汉高速通车后洋县到西安约需3()一袋食盐的重量是500(),一袋饺子粉的重量是5(),一头大象重4()。明明身高145()飞机每小时飞行900()我国领土面积960万()2、判断:(1)2000年和2100年都是闰年。()(2)1吨铁比1000千克棉花重。()(3)平方千米(平方公里)和公顷是土地面积单位。()(4)一份协议的鉴定日期是2005年2月29日。()(5)操场占地面积10000米,合1公顷。()(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4米,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7)2年5个月25个月()(8) 一只大象体重约50000克。()(9)钟表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60倍。()(10) 2006年3月5日是星期日,则这年的6月5日一定是星期一。()3、下列年份中()是闰年。1840年(英国侵占我国香港);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2008年(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设计意图:通过这些有纪念意义的年份,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而且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找准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二关:1、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这条线段长()分米,是1米的()分之()。2、平方米的正方形里正好有()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3、1立方米的正方体的棱长是();如果用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堆成这样的正方体,需要()块。4、一月的下旬有()天,闰年二月的下旬有()天,四月的下旬有()天。5、15.48米()米()分米()厘米5公顷40平方米()平方米85000毫升()升()立方米2时40分()时第三关: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使式子成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