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供水与排污设置方案.doc_第1页
临时供水与排污设置方案.doc_第2页
临时供水与排污设置方案.doc_第3页
临时供水与排污设置方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供水与排污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A8合同段起点(桩号K62+660),位于庄边镇梨坑村,设庄边互通连接省道S202,建庄边1号、2号大桥跨萩芦溪及省道S202,经徐洋,设庄边3号大桥跨河沟及山坳,于西音村跨萩芦溪建溪岑大桥后,穿顶峰隧道至黄龙村,建黄龙分离式桥跨县道X231,而后路线延黄龙村北侧坡地布设至本合同段终点黄龙村,终点(桩号K70+800),与A9合同段起点相接。路线全长8.14公里。合同范围内路基总挖方282.84万方,总填方284.76万方;共有大小桥梁6座;分离式隧道1座;涵洞、通道共28道。共建有T梁预制场1座,砼搅拌站1座,钢筋加工场1座。二、临时供水方案总体设置方案我部施工线路长,桥梁、隧道、构筑物及防护工程量大,公路工程生产与管理人员、工人生活均需大量用水。项目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沿线水系发育,水质良好,矿化度低,经取水样并进行水质分析,所测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均无腐蚀性,适用于工程建设。本项目所处位置水源较充足,其中三座大桥横跨萩芦溪,顶峰隧道进口位于萩芦溪附近,混凝土拌合站设置于K68+100左侧萩芦溪边,总体施工用水较方便。生活用水则采用高山蓄水池来解决,此处山上水席发育,修建蓄水池即可满足生活用水,项目部、T梁预制厂、钢筋加工场就采用此种方法解决生活用水。拌合站因地势较低,则采用打井取用地下水来解决生活用水问题。对于施工生产与生活污水,采用集中后进行处理,沉淀过滤后排放,以免污染环境。项目部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对我项目部合同范围内的供水管道定期进行排查和维护,以保证正常的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三、施工生产具体供水及排污方案1、T梁预制场供水及排污设置方案1)生产供水因混凝土采用集中供应,所以混凝土由拌合站生产好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至T梁场,梁场施工用水只有喷淋养护系统,故施工用水量较小,拟在高山处建一蓄水池即可满足少量的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该蓄水池容量为60立方米,净空尺寸5*4*3m,地面以下部分高1.2米,地上部分高1.8米,池底先铺50cm厚片石,然后用20cm的碎石凿平,充分夯实后再在上面浇注15cm厚的C25砼,水池四周墙体采用37cm的红砖砌筑,并用M10砂浆抹面。梁场施工用水采用25cmPVC管供应,共计长度大约400米。2)污水处理梁场的污水用水沟进行汇集至处理池,处理池设三级,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原有水系。分别在梁场入口设三个3*3*2米的沉淀池,沉淀池均埋置地下,采用红砖砌筑池壁,厚24cm,池底采用15cm厚的C25砼。2、桥梁施工供水及排污设置1)供水方案我项目部合同范围内共有桥梁6座。庄边一号大桥、庄边二号大桥、溪岑大桥横跨萩芦溪,此三座桥梁施工及养护则采用该溪水来满足。庄边三号大桥与萩芦溪平行,且相距不远,加之庄边三号大桥为跨沟大桥,沟水乃山上流水,亦可用作施工用水。庄边互通主线桥、黄龙分离式桥在施工场地附近修筑一个552m的蓄水池,以保证桥梁施工及养护用水。桥梁施工、养护用水根据桥梁施工现场情况,采用高压水泵,接直径50的PE管道,从沿线有水山沟、河流或者萩芦溪抽水来供应。水池地面以下部分高1.2米,地上部分高0.8米,池底先铺50cm厚片石,然后用20cm的碎石凿平,充分夯实后再在上面浇注15cm厚的C25砼,水池四周墙体采用37cm的红砖砌筑,并用M10砂浆抹面。2)污水处理桥梁施工的污水用水沟进行汇集至处理池,处理池设三级,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原有水系。分别在桥梁墩柱施工交接处设置3*3*2米的沉淀池,沉淀池均埋置地下,采用红砖砌筑池壁,厚24cm,池底采用15cm厚的C25砼。3、砼拌合站供水及排污设置方案1)供水方案我项目部合同范围共建有砼拌合站1座,在砼拌合站新建了两个10*3*4m的蓄水池,以满足砼生产过程中的施工用水需求。我部采取就近取水的原则,利用高压水泵从拌合站边上的萩芦溪中取水,采用DN150PVC管接至拌合站蓄水池,再通过DN120PVC管和DN50PVC管接出解决砼生产过程中的用水,拌合站DN150PVC管的长度平均约为500米,DN120PVC管的平均长度约为100米,DN50PVC管的平均长度约为100米。拌合站建设的蓄水池容量为200立方米,净空尺寸10*8*2.5m,地面以下部分高1.5米,地上部分高1米,池底先铺50cm厚片石,然后用20cm的碎石凿平,充分夯实后再在上面浇注15cm厚的C25砼,水池四周墙体采用37cm的红砖砌筑,并用M10砂浆抹面。水池盖板采用C30混凝土盖板。2)排污设置拌合站的污水用水沟进行汇集至处理池,处理池设三级,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原有水系。分别在拌合楼正前方15m处设三个5*5*2米的沉淀池,沉淀池均埋置地下,采用红砖砌筑池壁,厚24cm,池底采用15cm厚的C25砼。4、钢筋加工场供水及排污设置方案1)供水方案我项目部合同范围共建有钢筋加工场1座,钢筋加工场位于西溪村,生活用水可接附近村民用水管道,即可满足工人用水需求。 2)排污设置钢筋加工场的污水用水沟进行汇集至处理池,处理池设三级,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原有水系。分别在钢筋加工场后方5m处设一个5*5*2米的沉淀池,沉淀池均埋置地下,采用红砖砌筑池壁,厚24cm,池底采用15cm厚的C25砼。5、隧道施工供水及排污设置方案1)供水方案我部共有1座分离式隧道。隧道的施工用水量较大,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正常用水,必须针对隧道地理位置的特征,选取最合理的供水方案。顶峰隧道进口位于萩芦溪附近,在顶峰隧道进口设一个蓄水池(净空10*8*2.5),采用红砖砌筑池壁,厚24cm,池底采用15cm厚的C25砼而成,水池盖板采用C30混凝土盖板。施工用水采用水泵从萩芦溪中抽取的方式,通过埋设DN150PVC管的方式将水抽到蓄水池,再通过DN120PVC和DN50PVC水管输出满足各施工用水点的用水要求。DN150PVC长度约为1000米,DN120PVC管和DN50PVC长度分别为300米和300米。顶峰隧道出口附近山体水系丰富,在顶峰隧道出口设一个蓄水池(净空10*8*2.5),采用采用红砖砌筑池壁,厚24cm,池底采用15cm厚的C25砼砌筑而成,水池盖板为C30混凝土盖板。施工用水采用山涧水汇聚的方式,汇集到蓄水池,再通过DN120PVC管和DN50PVC管输出满足各施工用水点的用水要求。DN120PVC管和DN50PVC管长度分别为400米和350米。2)排污设置污水处理在顶峰隧道的进口和出口设置污水处理池,处理池设三级,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原有水系。三个沉淀池均埋置地下,净空尺寸为5*5*2,采用红砖砌筑池壁,厚24cm,池底采用15cm厚的C25砼。共修筑污水处理池2处。6、路基、涵洞及防护工程施工供水方案路基、涵洞施工的供水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确定,对附近有蓄水山沟的路基段,采用水泵接PVC管的方式引水满足路基及防护工程施工的用水需求;对附近无蓄水山沟的路基段,采用送水罐车进行送水,以满足路基、涵洞及防护工程的施工用水。四、施工人员生活用水及排污方案设置1)生活用水施工驻地的生活用水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确定,紧邻乡镇居民区的,通过采用与当地村民协调,接自来水到施工队伍驻地,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