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一体化净水器使用说明书.doc_第1页
FA一体化净水器使用说明书.doc_第2页
FA一体化净水器使用说明书.doc_第3页
FA一体化净水器使用说明书.doc_第4页
FA一体化净水器使用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A型高效一体化净水器安装使用说明书FA型一体化净水器安装使用说明书南京德诺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二O一三年十月一、概 述FA型高效能全自动净水器集絮凝、沉淀、反冲、集水、过滤等工艺于一体;无需专业人员操作而能达到单体全自动运行的净水装置。本装置包括布水、反应、沉淀、过滤、集水、集泥、自动反洗七个主要单元,内装卵石、各种规格石英砂滤料及无烟煤滤料,设备主壳均为碳钢制作,内外部采用特殊涂料进行防腐处理,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性能卓越,广泛用于大、中、小型水厂(站)的建设和改造。二、规格及技术参数1、处理水量:50m3/h2、进水浊度:3000mg/l3、出水浊度:3mg/l4、沉淀区设计表面负荷:78m3/hm25、过滤区设计滤速:810m/h6、滤池冲洗强度:14161/m2s7、冲洗历时:46min8、总停留时间:4050min9、进水压力:大约0.06Mpa10、滤料粒径及厚度(双层):900mm11、运行负荷:80T三、工艺说明1、凝聚反应区:经加药混合后的原水进入一体化净水器,首先进入装置底部的配水区,净水器的进水为底部配水区进水,穿孔管布水,确保设备布水均匀,并且每个微孔处水流以一定的流速喷出,使絮状污泥与原水中的细小矾花充分接触,前级混合后的原水在污泥的吸附作用下,进行彻底的混凝反应,通过剩余污泥的循环回流,进行絮凝反应,使进水与污泥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提高污泥的凝聚效率,使原水中的小矾花凝聚成较大的矾花,为斜管沉降创造有利条件。2、斜管沉淀区:沉降区分为上下两部分,通过改变上下两层的斜管的孔径,提高水力梯度值,依据浅层沉淀理论,设置了斜管加速沉降,下部反应区快速形成的大颗粒状絮体,在两层斜管之间水流方向发生改变,将会增加小颗粒絮体间的接触机会,在流经上层斜管时,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形成的絮状体悬浮物在一层斜管区进行整流,一层斜管起均匀布水及导流作用,经充分反应后絮状水体沿二层斜管倾斜方向往上流动,进入沉降区内进行固液分离,沉积下来的污泥在重力及水流推力的作用下,沿斜管倾斜方向往下滑落。3、污泥区:斜管沉淀区沉淀的污泥通过水力的推流及自然沉降,部分经水力推动进入污泥区,部分污泥回流进入高浓度混合反应区,为保证污泥区排泥的彻底性,每套净水器污泥区均设有电动排泥系统及辅助排泥装置。4、排泥系统:每套净水器排泥系统由2套电动排泥阀组成,排泥管采用穿孔管结构,沿污泥区底部设置,用于排泥时污泥区的搅动,以利于污泥的彻底排净。系统排泥按设定的时间程序进行,每周期每格污泥区排泥1-3min(排泥时间可调)。5、集水及滤池配水区: 在沉淀池的清水区采用可调式三角堰板集水,汇入集水槽,使系统集水均匀。斜管区集水槽设有2套配水管,分别进入2个滤池内,每个滤池的进水配有进水手动调节阀,可对每个滤池进水流量进行手动调节及设定。6、过滤系统: 经沉淀后的水体由配水槽通过配水管分配进入各个过滤室内,通过U形水封器配水,并由上而下通过滤料层,滤后水由滤池内的连通管在重力作用下至滤室顶部的清水室。清水室出水通过重力自流进入后级净化水池。7、 滤池虹吸反冲洗系统: 每个滤室均配有1套虹吸反冲洗系统,过滤系统的反冲洗排水通过重力虹吸原理,通过设定的水头损失值形成虹吸,利用过滤室清水室内的洁净水及滤后水自动进行反冲洗,过滤层反冲洗水接至水封槽,管管网进入调节池。斜管沉淀区出水经滤料层过滤一定时间后,由于滤料层的运行阻力逐渐增大,虹吸上升管内水位逐渐升高,当水位上升至虹吸辅助管位置时,虹吸管内空气随着虹吸辅助管排水,形成负压,将虹吸管内空气不断带走,最终使虹吸上升管及虹吸下降管内的水位接通,即形成虹吸,过滤室上室清水在清水层的静压及真空吸引下迅速反冲洗,装置内清水按照正常运行路径反方向返回,当清水经过滤料层时即开始对滤料进行反冲洗,滤室的反洗强度通过排水管管口的锥形调节板来调整,设定反洗强度及反洗时间,每次反冲洗历时46分钟。反洗强度为14-16L/m2.s。 该净水器设备从反应、絮凝沉淀、集水、配水、过滤、体内反洗、排泥等一系列运行程序,均为全自动运行。4、 安装4.1净水器安置于室内。4.2在滤料安装前应按要求认真筛选,筛选后逐层装填。4.3打开滤池人孔检查滤帽是否紧固在运输过程中无松动等。4.4逐层铺设滤料承托层砾石,从大到小,自下而上,按照要求进行填铺。4.5滤料铺设完毕,滤料人孔密封后,须用清水进行滤前反冲洗,将粒径小的细砂或杂质冲走,方能正式运转。4.6净水器应安装平整,使净水器内的出水槽保持水平,以确保集水均匀。为确保净水器的正常运行,配套水泵应与净水器匹配,不应超过净水器的额定能力。4.7排污沟应接至室外下水道,室外走向应顺直,避免过多转弯。4.8在净水器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控制阀门,以备水泵或净水器检修时使用。五、操作5.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5.1.1检查设备管路、泵、阀门等安装是否准确。5.1.2检查联接管道,设备是否有渗漏,阀门启闭是否灵活。5.1.3清理设备管道、水池中的杂物,以运行正常。5.1.4接通电源,检查电机,控制系统是否正常。5.1.5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查找原因加以解决。5.2药剂的配制5.2.1一般应把固体药剂溶解,取其上清液备用。5.2.2混凝剂的选择,本设备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作为絮凝剂进行处理。5.3净水器初次进水时进水必须缓慢。5.4调节加药量,将流量调至合适。5.5设备初次运行或每次更换滤料后必须反冲洗。5.6反冲洗 净水器分多个滤池,由于絮体在滤层中不断截留,使滤池水头损失增加。当达到设计规定的水头损失值时,滤池自动进行反冲洗。5.7排泥 净水器运行一定时间后,需打开沉淀区集泥室排污阀门,排泥周期(即两次排泥间隔时间)根据原水浊度高低及其变化情况,确定排泥周期和排泥历时。排泥历时(排泥阀门开启的时间)一般以排清泥浆出清水为度,时间大约0.52min。5.8 每8h取水样检查水质一次。净化水质要求清彻透明,浊度在3mg/l以下,如发现出水水质恶化应采取减少进水量,增加或减少加矾量,及时排污和反冲洗等措施。六、滤料填充的顺序(从滤室底部开始)1、充填卵石 粒径86 厚100mm2、充填卵石 粒径48 厚100mm3、充填天然精制石英砂 粒径12 厚200mm4、充填天然精制石英砂 粒径0.51 厚300mm5、充填无烟煤滤料 粒径0.81.2 厚200mm5、充填完毕,清扫过滤器,并再次检查是否充填均匀,然后固定人孔盖。6、滤料必须放置在通风、干燥、防晒的地方。七、高效全自动净水器维修、养护工作1、每半年或一年停机检查一次。2、停机检查时,应先关闭进水出水阀门,再打开放空阀门,放空过滤器内水体。3、打开人孔盖,检查滤料层,是否有结块现象,如发现结块现象,应清除结块滤料,并添加新的滤料。4、检查滤料层厚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如因滤料自然损耗,或被水流挟带而减少,则应补足清洁的滤料。5、检查完毕后,关闭人孔盖,使之不渗漏并关闭放空阀门。6、检查沉淀区斜管填料,由于填料在水中长期浸泡,易生青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